捧要捧出新意
对于初次见面的人,哪一种赞美最有效呢?方法是,最好避免以对方的人品或性格为对象,而称赞他过去的成就、行为或所属物等看得见的具体事物。如果赞美对方“你真是个好人”,即使是由衷之言,对方也容易产生“才第一次见面,你怎么知道我是好人”的疑念及戒备心。
如果赞美过去的成就或行为,情况就不同了。赞美这种既成的事实与交情的深浅无关,对方也比较容易接受。也就是说,不是直接称赞对方,而是称赞与对方有关的事情,这种间接奉承在初次见面时比较有效。如果对方是女性,则她的服装和装饰品将是间接奉承的最佳对象。
笔者和不少朋友的全家都相处得很好,其中与一家夫人的友谊甚至比和她丈夫的友谊更为深厚,当然我们之间的关系绝不会使人产生误会。本来笔者只认识她的丈夫,那么笔者怎么成了她全家的朋友呢?起因是在与她初次见面的那次宴会上我随便说出的一句话。
当时,笔者被介绍给这位朋友的夫人,由于当时没有适当的话题,就顺口说了一句“你佩戴的这个坠子很少见,非常特别”,企图以此掩饰当时的尴尬。笔者说这句话完全是无意的,因为笔者根本不懂女人的装饰品。出人意料的是,这个坠子果然很特别,只有在巴黎圣母院才买得到,这是她的心爱之物。随便说出的这句话,使这位夫人联想起有关坠子的种种往事,从此我们便成了好朋友。
要恰如其分地赞美别人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如果称赞不得法,反而会遭到排斥。为了让对方坦然说出心里话,必须尽早发现对方引以为自豪、喜欢被人称赞的地方,然后对此大加赞美,也就是要赞美对方引以为自豪的地方。在尚未确定对方最引以为自豪之处前,最好不要胡乱称赞,以免自讨没趣。试想,一位原本已经为身材消瘦而苦恼的女性,听到别人赞美她苗条、纤细,又怎么会感到由衷的高兴呢?
另外,从第三者口中得到的情报有时在初次见到对方时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利用所得到的情报当面夸奖对方,当然也是为了自己主动。但是,如果你将这些情报、传言直接转述给对方,恐怕只会遭到轻蔑。这里面的方法大有门道。
有关对方的传言,对你来说即使十分新鲜,也应避开这些陈旧的赞美之词,而大大赞美他较不为人所知的一面。正如出现在著名作家三岛由纪夫的著作《不道德教育演讲》中的将军,一听到别人称赞他美丽的胡须便大为高兴,但对于有关他作战方式的赞誉却不放在心上。这种心理是每个人都有的。大概不少人赞美过这位将军的英勇善战及富于谋略的军事才干,但是他作为一个军人,不论在这方面怎样赞美他,也只是赞歌中的同一支曲子,不会使他产生自我扩大感。然而,如果你对他军事才能以外的地方加以赞赏,等于在赞词中增加了新的条目,他便会感到无比的满足。
赞美越具体越好
赞美越具体,说明你对对方越了解,从而拉近了彼此之间的关系。
克莱斯勒公司为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制造了一辆汽车,因为他下肢瘫痪,不能使用普通的小汽车。工程师把汽车送到了白宫,总统立刻对它表示了极大的兴趣。他说:“我觉得不可思议,你只要按按钮,车子就开起来,驾驶毫不费力,真妙。”他的朋友和同事们也在一旁欣赏汽车。总统当着大家的面夸奖:“我真感谢你们花费时间和精力研制了这辆车,这是件了不起的事。”总统接着欣赏了散热器、特制后视镜、钟、车灯等,换句话说,他注意并提到了每一个细节,他知道工人为这些细节花费了不少心思。总统还坚持让他的夫人、劳工部长和他的秘书注意这些装置。
这种具体化的赞美让人感觉到了真心实意。
因此,赞美话一定要切合实际,言之有物。比如到别人家里做客,与其不切实际地乱捧主人一场,不如赞美主人房间布置得别出心裁、壁上的一幅上乘之作或盆栽的精巧。若要取得他人的喜欢,我们就要尽量发现他人的兴趣并加以发挥。若主人爱狗,不妨赞美他的狗;若主人爱金鱼,则不妨说说自己如何欣赏那些鱼的美丽。赞美别人最近的工作成绩、最心爱的宠物、最费心血的设计,比说上许多无谓虚浮的客气话更为明智。特别关心别人的某一种特质,必使人在欣喜之外还觉感激。
许多人认为赞美别人主要是从他的突出方面来谈,其他的细枝末节,可赞美亦可不赞美,这是不对的。
你认真想想:别人闪光的一面是最容易被发现的,也是别人赞的最多的,可以说已经听的麻木了,你再跑上去凑热闹,肯定毫无效果。反倒是那些平时人们不太注重的细节受到赞扬更能令人高兴。
由此我们还可以想到,赞美一件微小的事,一个微小的进步,这些往往更容易给人们留下深刻的记忆。
细微处赞美,润物细无声
赞美不仅要抓住对方大致的心理波动,而且要于细微之处下工夫,这样既能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又有极强的针对性。
1971年7月29日,基辛格率代表团秘密访华,进行打破中美中断20年外交僵局的谈判。来华前,尼克松总统曾不止一次为他们设想这次会谈的情形,以为中方会大拍桌子叫喊“打倒美帝国主义”,勒令他们退出台湾,滚出东南亚。为此基辛格一行人心理非常紧张。
但事实出乎他们的意料。前总理周恩来在钓鱼台国宾馆亲切会见了他们。前总理周恩来微笑着握着基辛格的手,友好地说:“这是中美两国高级官员二十几年来第一次握手。”当基辛格把随行人员一一介绍给前总理周恩来时,他的赞美更出乎他们的意料。他握住霍尔德里奇的手说:“我知道,你会讲北京话,还会讲广东话。广东话连我都讲不好。你是在香港学的吧!”又对斯迈泽说:“我读过你在《外交季刊》上发表的关于日本的论文,希望你也写一篇关于中国的。”最后他握住洛德的手,“小伙子,好年轻,我们该是半个亲戚,我知道你的妻子是中国人,在写小说。我愿意读到她的书,欢迎她回来访问。”
周总理简短的欢迎词里蕴含了高超的赞美技巧。他认识到基辛格一行人的紧张心情,在严肃的外交场合,他有意淡化了政治角色,而是抓住细微之处,拉家常似的,对其语言才能、论文、家庭成员进行了一番巧妙的赞美。称赞得既亲切又得体,缓解了对方的紧张情绪,使基辛格一行人对中国的领导人顿生敬意,认识到中国人民的友好态度。真是一箭双雕。
前总理周恩来能做到这一点,是事前细心准备的结果。他先对基辛格一行人的工作、生活资料做了一定的了解,准确地找出他们在外交场合一般不为人所提及的细小之处。同时,前总理周恩来对他们来华心理做了大致分析,才会有外交场合亲切的言词和出色的表现。
人的心理有相对稳定的一部分,但也有不稳定的部分,往往随气氛和场合的变化而变化。细心的人善于捕捉对方此时此地的心境,予以适当的赞美。
元旦晚会上,大家都兴高采烈,有说有笑,台上节目精彩纷呈。在角落里,只有小王一个人闷不作声,心事重重。这时主持人发现了他的变化。他想:“小王平时表现挺积极,做事挺热情,今天怎么了!”他又想到小王是新转来的学生,可能想以前的同学了。他于是对大家说:“小王是这学期刚转咱们班的。平时各方面表现很积极,与同学关系也很融洽,我们现在就像是一家人了,共欢乐,共进步。现在,让小王为我们唱支歌,好吗?”小王听了这番话,被深深地感动了,他感受到了新班集体的温暖和凝聚力,很快与大家玩在了一起。
主持人是个很细心的人,善于观察他人心理的细微变化,用赞美、鼓励的话开解他人心中的不快。如果他是个马大哈,只顾自己开心,那么气氛不一定会很融洽。
多在背后赞美他人
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写了这样一段话:
史湘云、薛宝钗劝贾宝玉去做官,贾宝玉大为反感,对着史湘云和薛宝钗赞美林黛玉说:“林姑娘从来没有说过这些混账话!要是她说这些混账话,我早和她生分了。”
凑巧这时黛玉正来到窗外,无意中听到贾宝玉说自己的好话,不觉又惊又喜,又悲又叹。结果宝、黛两人互诉心声,感情大增。因为在林黛玉看来,宝玉在湘云、宝钗、自己三人中只赞美自己,而且不知道自己会听到,这种话才是难得的。
德国历史上的“铁血宰相”俾斯麦为了拉拢一位敌视他的议员,便有计划地在别人面前说那位议员的好话。俾斯麦知道,那些人听了自己说的议员的好话后,一定会把他的话传给那位议员。后来,两人真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
人往往喜欢听好听的话,即使明知对方讲的是奉承话,心里还是免不了会沾沾自喜,这是人性的弱点。一个人听到别人说自己的好话时,绝不会感到厌恶,除非对方说得太离谱了。作为一门学问,说好话的奥妙和魅力无穷,然而,最有效的好话还是在第三者面前说。
设想一下,若有人告诉你,某某在背后说了许多关于你的好话,你能不高兴吗?这种好话,如果是在你的面前说给你听的,或许适得其反,让你感到很虚假,或者疑心对方是否出于真心。为什么间接听来的便会觉得特别悦耳动听呢?那是因为你坚信对方在真心地赞美你。
当你直接赞美对方时,对方极可能以为那是应酬话、恭维话,目的只在于安慰自己。要是通过第三者来传达,效果便会截然不同。此时,当事者必定认为那是真诚的赞美,没有半点虚假,从而真诚接受,可能还会对你感激不尽。
在现实中,我们往往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当父母希望孩子用功读书时,采用整天当面教训孩子的方法,是很难获得一些效果的,但是,假如孩子从别人嘴里知道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和关心,父母在自己身上倾注了很多心血时,便会产生极大的动力。
卡尔上初中后,由于他父亲去世的影响,学习成绩逐渐下降。他的妈妈苏珊想方设法帮助他,但是她越是想帮儿子,儿子离她越远,不愿意和她沟通。学期结束时,卡尔成绩单上显示他已经缺课95次,还有6次考试不及格。这样的成绩预示他极有可能连初中都毕不了业。苏珊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带他到学校的心理老师那里去咨询、软硬兼施、威胁、苦口婆心地劝他甚至乞求他,但是,这一切都无济于事。卡尔依然我行我素。
一天,正在上班的苏珊接到一个自称是卡尔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的电话。老师说:“我想和你谈谈卡尔缺课的情况。”
老师刚说了这一句,不知为什么,苏珊突然有一种想倾诉的冲动。于是她坦率地把自己对卡尔的爱,对他在学校里的表现所产生的无奈,她自己的苦恼和悲哀,毫无保留地统统向这个从未谋面的陌生人一吐为快。苏珊最后说:“我爱儿子,我不知道该怎么办。看他那个样子,我知道他还没有长大,他是一个好孩子,只要他努力,他会学出好成绩,我相信他,我的儿子是最棒的。”
苏珊说完以后,电话那头一阵沉默。然后,那位心理辅导老师严肃地说:“谢谢你抽时间和我通话。”说完便挂上电话。
卡尔的下一次成绩单出来了,苏珊高兴地看到他学习有了明显的进步。后来卡尔一跃成为班上的头几名。
1年过去了,卡尔升上了高中,在一次家长会上,老师介绍了他怎样从差生向优生的转变过程,还夸奖苏珊教子有方。
回家的路上,卡尔问苏珊:“妈妈,还记得1年前那位心理辅导老师给您打的电话吗?”苏珊点了点头。
“那是我。”卡尔承认说,“我本来是想和您开个玩笑的。但是我听见了您的倾诉,心里很难过。我就想,是我伤了您的心。这使我很震惊。那时候我才意识到,爸爸去世了,您多不容易啊!我必须努力,再也不能让您为我操心了,我下定决心,一定要让您为有我这个儿子而骄傲。”
卡尔的一席话,使苏珊的心里顿时充满了温暖。
请多多和孩子沟通与交流,让彼此的心灵不再遥远。如果你对孩子有什么看法和建议,不妨找个机会开诚布公地谈一谈。
又如,当下属的人,平时上司在自己面前说了很多勉励的话,但还是没有多大感触,但当有一天从第三者的口中听到了上司对自己的赞赏后,深受感动,从此更加努力工作,以报答上司对自己的“知遇”之恩。
多在第三者面前说一个人的好话,是使你与那个人关系融洽的最有效的方法。假如有一位陌生人对你说:“某某朋友经常对我说,你是位很了不起的人!”相信你感动的心情会油然而生。那么,我们要想让对方感到愉悦,就更应该采取这种在背后说人好话的策略。因为这种赞美比起一个魁梧的男人当面对你说“先生,我是你的崇拜者”更让人舒坦,更容易让人相信它的真实性。这种方法不仅能使对方愉悦,更具有表现出真实感情的优点。
欣赏别人的缺点
这是发生在日本的一个故事:
一个五音不全的先生,竟然唱歌大受欢迎。每逢大家聚会时,他必然会被众多掌声请上台。他完全无法拒绝大家的热情,只好每次都唱同一首歌,他就是被同事们昵称为“阿滨”的渡边先生。
阿滨很聪明,每当别人要求他唱歌时,他总会巧妙地利用自己的五音不全,唱起美空云雀小姐的歌——《五月的天空》。不可思议的是,只要阿滨的这首歌一唱出来,其他的美妙旋律都因而失色,完全不能与阿滨的歌声抗衡。
同事们在要求他唱歌时,一定会很整齐地用一首广告歌的旋律唱着:“五音不全的渡边,唱首歌吧!虽然让人听了头痛,还是请你唱首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