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科技难题我来解
3240400000008

第8章 破译神奇的科学发现(8)

在对良渚文化遗址的考古挖掘中,还发现了大量的石制生产工具,良渚先民已经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大规模犁耕农业,生产力水平有了质的飞跃,而且已有用于纺织的原始腰机。在浙江湖州的良渚文化遗址中竟出土了5000多年前的丝带,麻绳,麻布片,最让人惊叹的是还有一块没有完全炭化的绢片,说明当时良渚人的纺织技术不亚于他们制作玉器的技艺。

史学家公认,在距今5000年前我们这片大陆上,良渚文化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生产力和最先进文化。

然而,最先进的文明并没有继续发展,反而像彗星般消失,良渚文化在它的原生地走向了灭亡。紧随其后的马桥文化,其上限的年代为三千七百年左右。两者之间,存在着三百至五百年的历史断层,我们可以推断文化断层的存在表明良渚文化是在其发展的盛期突然从太湖地区消失的,消失的时间大约在距今4000~4200年左右。在以后的几百年里这里人迹罕见,大约到商代,另外一批文化传统完全不同的居民来到这里,他们创造了马桥文化。那么出现文化断层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这可能是因为发生了一场部族大迁徙。据考证,公元前2000年前后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异常时期。这一时期年平均温度比良渚文化繁荣时期要下降5℃左右,而且地震频频发生;不仅中国,这一时期全球的气候都趋于恶化,撒哈拉沙漠就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世界各国的洪水神话也都大体发生在这一时期。在那个时期,虽然没有文字记载,但是考古工作者们发现,这一地区地良渚文化层之上普遍存在着一层淤泥或泥炭,其厚度一般为几十厘米,最厚可达1米以上,这样厚的淤泥或泥炭,绝不是一次洪水所能造成的,而是长期被水淹浸的结果。当时被水淹没的地方有些后来又露出成为陆地,而有些至今还是湖泊,如芙蓉湖,阳澄湖等,在这些湖的湖底都出土过良渚文化遗物,甚至太湖湖底也有良渚文化遗址。由此可以推断,长期遭到水淹正是地势低平,临江面海的太湖地区出现文化断层的原因。

良渚先民迁往何方了呢?根据在岭南的石峡文化和中原的陶寺类型龙山文化中发现的大量良渚文化因素,专家得到了答案。良渚先民被迫举族迁徙时,他们中的一支南下到达粤北,融入了石峡文化;而其主体则渡江北上,辗转到达中原,融入了华夏文化。他们带去的各种先进技术和文化成果成为华夏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物质文化方面,良渚文化的玉器对华夏的玉器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良渚文化的石钺和有段石锛都是当时同类工具中最先进的,虽然后来石锛被铜锛替代而不再使用,但石钺的形制与用途却都被铜钺继承下来了。

良渚文化的陶器形制也有一部分被华夏族所吸收继承。在工艺技术方面良渚文化的琢玉,缫丝,木作,髹漆,打井,犁耕等技术都在中原获得了发展。在意识形态方面良渚文化的玉敛葬,高台筑陵和贵族平民分区埋葬等葬俗,兽面神崇拜,烧柴祭奠巫术和他们的审美观,价值观也都注入华夏文明中去了。

爱烈巴坦神殿之谜

长久以来,土耳其伊斯坦堡附近的爱烈巴坦神殿一直是一个恐怖地带,据说,这里关着一个凶恶的恶魔,一旦有人走近它,灾难就会降临,所以,它无形中成为了一块“禁地”。

1920年,一对分别叫艾尔莎,杜拉的情侣无意中来到神殿,正当他们抬脚走进神殿时,艾尔莎突然惊叫起来,听到惊叫声,杜拉赶忙低头一看:地面突然涌起深不见底的洪水,而且水面竟然高出门槛,眼看着就要涌出来。艾尔莎,杜拉吓得当即跌倒在地,不知如何是好。突然之间,奇迹发生了,高出门槛的水竟然快速退下,并发出巨大的响声。

洪水消退之后,他们壮着胆子迈进门槛,走进大厅,不由得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美轮美奂的宫殿,雪白的大理石柱,巨柱的两端画着“S”形的精美图案,拱形的天顶上张开双翅的天使欲飞而下……这一切令这对小情侣深感震惊,又觉得新鲜刺激,于是他们从那里回来之后便把自己的传奇经历告诉了周围的人,一传十,十传百,很快,艾尔莎和杜拉在爱烈巴坦神殿看到的一切迅速传遍了全国各地,并迅速地传到了国外。

1921年春天,一个名叫迈尔斯的美国人带领一队考古学家来到了爱烈巴坦神殿,计划进行全面考察。

考古学家面对这座不知沉睡了多少个世纪的雄伟建筑,不禁感叹它的无穷魅力,并对它感到十分惊奇。随后,考古学家立即进行了考察,先从外部勘探,丈量出神殿外部长约140米,宽约70米,整个建筑为古罗马建筑风格,大约建于公元前4世纪。外部大致勘探之后,考古学家又对神殿内的水涨水落的情况进行了仔细观察。结果,他们发现神殿内的水涨水落很有规律。这更加令人疑惑不解。

当时迈尔斯担任考古队队长,他下令向神殿下进行挖掘,挖掘没多久,他们在神殿正门旁一米深的地下发现一堆褐色的碎石。迈尔斯用手试探着拿开那堆碎石,就在这时,奇怪的事情出现了。只见神殿内高出门槛的水突然潮水一样迅速退去。可是,过了两个多小时,水面又慢慢升了起来。见此情形,迈尔斯又去动那堆碎石,洪水再次迅速退了下去。

迈尔斯据此推断,这堆碎石可能是一个机关。于是,他们小心翼翼地捡起一块一块的碎石,渐渐地显现出一块一米见方的石板。石板表面非常光滑,厚约半寸,可以看出,这是一块经人工仔细打磨过的盖板。抬去这块盖板,一排整齐的圆空心柱出现在人们眼前。考古学家深信这排圆柱是专门控制水的涨落的,因而不敢轻举妄动。

迈尔斯让考古队队员把石板重新盖上,再加上其他重物,可是水却没有退下去。他只好又把那些褐色碎石加在上面,洪水又迅速退了下去。迈尔斯他们用了整整一星期时间,基本掌握了水的涨落规律:只要不动那堆碎石,水就会一昼夜涨落6次。

在完全掌握了水的涨落规律之后,考古学家走进了大厅,只见整个大厅里整齐地排列着336根高达10米的大理石圆柱,3行拱形门一个套着一个,远远望去,拱门由大到小,光线由明变暗,加上那些巨大雕刻,令人叹为观止,仿佛置身于神话中的宫殿。考古学家对大厅的石柱取样后,经过碳—14分析后,确认爱烈巴坦神殿建于公元前4世纪,与伊斯坦堡的建筑风格相一致,由此可以推断出这是君士坦丁大帝将东罗马帝国定都于伊斯坦堡后所建的大量建筑之一。而今,爱烈巴坦神殿再也不是令人生畏的“禁地”了,它早已成为一个驰名世界的旅游胜地,每天都有世界各地的游人来此一睹奇景。涨水时,人们可在其间泛舟;退水时,又可信步入厅游览。

尽管迈尔斯找到了神殿内水涨水落的秘密,可是关于这座神殿本身却依然迷雾重重。比如,爱烈巴坦神殿是谁建造的,有什么用途呢?

它的进水与退水装置那么先进,是利用什么原理修建的呢?洪水为什么能够高出门槛却又不溢出来?这些问题,当时并没有得到解释,现在跟迈尔斯来此考古已经70多年了,而关于这座神殿的全部秘密仍然没有揭开。

经过考察,有些考古学家认为爱烈巴坦神殿可能是东罗马帝国的贮水场。对此说法,有人提出质疑,理由是,如果是贮水场,又何必需要退水装置?又为什么花费巨资把它修建成富丽堂皇的宫殿?这些问题只能留给世人慢慢解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