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的来源——收入的操纵
对一笔交易该在何时确认为收入,这是最古老的会计问题之一。收入是利润的来源,是企业和职业经理人的脸面,操纵收入自然成为财务报表粉饰的频发领域。绝大多数的盈余管理和虚假信息都与收入相关联。
假如你是一家玩具厂商的职业经理人,现在已经是12月中旬,销售额已经实现了5000万元,可是你和公司达成的薪酬契约中规定:如果你的销售额实现7000万元,你的年薪就可以达到一个非常理想的水平。这个时候,你会怎么办呢?
很多狡猾的职业经理人可能会采取如下手段增加销售额:
以更优惠的条件刺激下游代理商提前采购你的玩具,如放松信用政策,允许客户更多金额或更长期间的付款期,给予更高的返点返利,给予个人回扣和佣金,给予更有吸引力的售后服务承诺,甚至给客户提供债务担保等,这种方法是透支未来,称为“渠道堵塞”。
寻找合作的关联企业,先销售给它,第二年再以质量不合格等理由办理销售退回,这种低级的招数五年做一回还凑合,不能经常如此做法。
寻找合作的关联企业,先销售给它,第二年再买回来,这种招数也不能经常做。
像早年的银广夏公司一样,与关联企业串通舞弊,虚构合同单据,虚构出口单据,伪装销售额,更精细的伪装还要同时配合电子邮件和手机记录的来来往往证明交易似乎已经真实发生,这种纯粹造假的手法早已过时,而且没有董事会的支持,职业经理人一般没有动机去构造这种虚假交易。
利用阴阳合同虚构收入,这种方法与上面方法有些区别,在真实交易的基础上,虚增销售额,如公开合同上注明货款是1000万元,但秘密合同上约定实际货款为600万元,另外400万元虚挂,这样就虚增了400万元的收入,这在关联交易中非常普遍。为了掩盖其造假行为,企业经常捏造存货记录、发运记录和发票。
【案例5-1】
银广夏公司通过虚构交易对象、伪造销售合同、伪造出口报关单、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伪造免税文件和伪造金融票据等手段,虚构主营业务收入,虚构巨额利润达7.45亿元。《财经》杂志刊文揭示出这个带有高科技、西部开发、环保题材的优质“蓝筹股”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从而将为中国100多家上市公司承办审计业务的而又未能勤勉其义务的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曝光于天下。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在为银广夏公司财务报告审计时,未能勤勉其责,没有采取正确的方法对重要的应收账款进行发函询证,而是将询证函交给了银广夏公司;也没有采用分析性的审计技术来执行收入循环测试、现金及银行存款测试及成本分析,对于销售收入巨增而仓储费、运输费未相应增加等事实不进行逻辑分析,为银广夏公司财务报告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滥用会计政策,不该确认的收入加以确认,如带有退货条件的销售,或者服务还没有履行完毕的服务类合同等,按照会计准则规定不应该计入利润表,但是职业经理人提前确认收入。很多时候,这种做法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如退货的条款单独签署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附合同,审计师很难看到这类藏起来的附合同。
【案例5-2】
涉及安然、世界通信等科技公司的会计争论的燎原大火2002年6月28日波及施乐公司(Xerox)。该公司宣布,由于会计违规,公司必须重新公布其1997-2001年的收益,此举将使该公司在这一时期的收入减少910亿美元,税前利润减少14亿美元。
由于施乐公司从一家生产产品的公司向一家提供服务的公司转变,利润表计算收入的会计政策也应该同时发生变更:产品销售收入计入利润表的时间点一般都很清晰,但是服务销售收入的确认,要伴随着服务的提供百分比逐笔计入利润表。很显然,施乐公司很多服务合同都是在一签署的时候就提前确认了全部的合同收入,而不是按照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
施乐公司这种借助于滥用会计政策提前确认收入的做法激起了人们对企业财务行为的愤怒。
【案例5-3】
休闲产业的经营特点:年底政府和企业突击完成预算,资金汇入度假村、会议中心、酒店宾馆等公司账户,然后全额开出发票,但是由于服务并没有提供,该度假村只缴纳流转税,但并不确认收入,也不缴纳企业所得税。
这里的一个问题就是:已经提供服务和尚未提供服务的界限是非常模糊的,为收入操纵提供了广泛的空间,可以说想确认多少收入就可以确认多少收入,只要能提供服务已经提供的证据就可以。
目前,还有一种背对背交易模式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增加销售额,但是对税收和利润额几乎没有任何影响,不会给企业带来任何的利益流入。在20世纪90年代,背对背交易,又称为互换交易(Swap Transactions)风靡华尔街,接下来一起看一看这种交易在增加销售额方面的奇妙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