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实,在为学的过程中,人人皆可为吾师。观人思己,每个人的治学之法都能为自己提供可借鉴之处:或是自满者的狭隘与急进者的攻巧,或是真理至上者的坚定与冲破束缚者的勇敢,无不是求得真知路上的经验。唯有将其一一接纳、吸收,方能达博洽多闻之境。
知识如圆圈,自满者只关注圈内
一个人做事失败,虽不必由于有自满心,但有自满心底人,做事一定要失败。
——《哲学的精神》“乐观与戒惧”
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曾讲过这样一个的故事:
一次,一个学生问芝诺:“老师,您的知识已经非常渊博,且对我们的疑惑解答得也十分正确,但您为什么总是对自己存有疑问呢?”芝诺随手在桌子上画了一大一小两个圆圈,他指着这两个圆圈说:“大圆圈的面积是我的知识,小圆圈的面积是你们的知识。我的知识比你们多。这两个圆圈的外面就是你们和我无知的部分。大圆圈的周长比小圆圈长,因此,我接触的无知的范围也比你们多。这就是我为什么常常怀疑自己的原因。”
这就是芝诺著名的“知识圆圈说”: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识得越多,圆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正所谓“生有涯,而知无涯”,在浩瀚无际的知识海洋中,唯有意识到未知面的广泛,才可能在知的领域有所进步。一旦存有自满之心,便再无进取之可能了。
冯友兰先生说:“人往往如醉汉,‘扶得东来又倒西’,人必需要用自尊心及自信心,但不可有自满心。有自信心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有自满心是失败的充足条件。一个人做事失败,虽不必由于有自满心,但有自满心底人,做事一定要失败。”尤其对做学问而言,自满无疑是最大的障碍,就连唐代著名的书法家、“柳体”的创立者柳公权,也差点因自满而停滞不前。
柳公权自幼聪明好学,特别喜欢写字,到十四五岁便已写得一手好字,所见之人皆对他称赞不已。日子久了,他不觉地有些飘飘然起来。
一天,他和几个伙伴玩耍,比赛谁的字写得好。柳公权写了一篇,心想:我肯定是第一了。脸上不自觉地露出了得意的神情。这时,来了一位卖豆腐的老汉,看出柳公权的傲气,决定给他泼点儿冷水。
他挨个看了一遍众人写的,说:“你们的字都不怎么样。”柳公权听了很诧异,问道:“那我的字怎么样?”“你的字就像我担子里的豆腐,没筋没骨的。”老汉说。柳公权一听老汉的评价,不服气地说:“我的字不好,那么请你写几个让我瞧瞧!”老汉笑道:“我一个卖豆腐的,你跟我比有什么出息。城里有一个用脚写字的人,比你用手写的强几倍呢,如果不服气,你去瞧瞧吧。”
第二天,柳公权带着满肚子委屈和狐疑进城了,一打听就找到了老汉说的那个人:确实是一位已失去双臂的老人,正坐在地上用脚写字呢。只见地上铺着纸,他用左脚压着一边,用右脚的大拇指和二拇指夹住毛笔,运转脚腕,一行遒劲的大字便出现在人们的眼前。众人一阵喝彩:“好,好!”
柳公权看呆了,真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啊!自己有完整的手臂,还赶不上人家用脚写的,自以为天下第一了,实在惭愧。想到这里,柳公权来到老人面前,双膝跪倒,说道:“先生,请受徒儿一拜,请您教我写字吧。”无臂老人见他言辞恳切,心里一动,说道:“你要实在想学,那么你就照着这首诗练下去吧。”说罢,老人又用脚铺开一张纸,挥毫写下一首诗:“写尽八缸水,墨染涝池黑。博取众家长,始得龙凤飞。”
这首诗,是无臂老人一生练字的真实写照。那意思是说练字的辛苦,练字的工夫,用尽了八缸水,染黑了涝池水,博取众家之长,虚心学习,才有今天这苍劲有力的龙飞凤舞。
柳公权是个聪明人,早已领略了这诗中的寓意,他不但懂得了写字必须勤写勤练,虚心学习,更懂得了做人亦不能恃才傲物,否则将一事无成。
他怀着不可名状的感激之情,接过了老人的诗,急切又羞愧地回到了家。打这以后,他从不在人前炫耀自己,每日里挥毫泼墨,练笔不止,悉心研究揣摩名人字帖,最后终于练成流传千古的“柳体”。
无论何时,自满都是一个极危险的信号,它就像墨镜一样,使我们看不到别人的闪光点,自以为是,止步不前,它就像是一块绊脚石,挡在我们前进的路上,令我们无法接近真知。只有撇开那颗“高高在上”的心,将自己放低,才能在求知的路上不断前行。
宁拙毋巧,慢工方能出细活
常言道:“慢工出细活。”不能慢工,就出了“粗活”,成了“急就篇”。
——《三松堂自序》“30年代”
俗话说:一口气吃不成个胖子。但在现实生活中因为急于求成而冲动坏事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许多人学习外语时往往缺乏耐心,不愿意去循序渐进地苦练基本功,不去背记单词,也不去理解分析语法,一心只希望获得“快速掌握外语”的秘诀。结果,既花费精力又花费时间,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有一个小朋友,他很喜欢研究生物学,很想知道那些蝴蝶如何从蛹壳里出来的。
有一次,他在草原上看见一个蛹,便取了回家,然后天天守着它。过了几天以后,这个茧出现了一条裂痕,他看见里面的蝴蝶开始挣扎,想抓破茧壳飞出来。
这个过程达数小时之久,蝴蝶在里面很辛苦地拼命挣扎,怎么也没法子走出来。这个小孩看着不忍心,就想,不如让我帮帮它吧。便随手拿起剪刀把茧剪开,使蝴蝶破茧而出。但蝴蝶出来以后,因为翅膀不够有力,变得很臃肿,飞不起来,只能在地上爬,不久便痛苦地死去了。
破茧成蝶的过程原本就非常痛苦、艰辛,但只有通过这一经历才能换来日后的翩翩起舞。外力的帮助反而让爱变成功了害,违背了自然的过程,最终让蝴蝶悲惨地死去。将自然界中这一微小的现象,转移至求知上,也是意义深远。
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能苛求在短期内有明显的提高。如果不了解这一点,那么只会徒劳增加自己的负担。冯友兰先生说:“慢工出细活。”不能慢工,就出了“粗活”,成了“急就篇”。
显然,在冯友兰先生看来,只有经过精雕细琢,才能产生好的作品。与那些平均一年一部著作问世的学者相比较,冯友兰先生绝对算不上高产,甚至可以用低产来形容。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三史六书”,其实是同一思想体系的不同表现形式而已。他用了一生的时间来研究中国哲学,最后形成了不可跨越的哲学体系。慢工出细活,在他身上得到了最佳的诠释。
做学问需要的,就是这样一种远离浮躁、静下心来的沉着。这个道理人人都懂,但真正能做到的却少之又少。
日本历史上,曾出现过两位非常厉害的剑手:宫本武藤和柳生又寿郎,而柳生又寿郎正是宫本武藤的弟子。
年少时的柳生又寿郎放荡不羁、行事乖戾,父亲苦口婆心地劝他专心练剑,他不仅不听,还接二连三地犯错,父亲一怒之下就把他赶出了家门。柳生又寿郎为此愤愤不平,他下决定一定要成为一名非常了不起的剑手,回来击败父亲,到时父亲就再也不会看不起自己了。于是,他找到了当时最负盛名的剑手宫本武藤,想要拜在他的门下学习剑术。
宫本武藤见柳生又寿郎资质不凡,便决定将其收入门下。柳生又寿郎听了非常高兴,立刻急切地问宫本武藤:“师父,假如我尽全力学习,大概要多少年才能成为一流的剑手啊?”
宫本武藤回答说:“需要用你剩下的全部余生去学习。”
柳生一听,急了:“可是我等不了那么久啊,只要您肯教我,吃再大的苦我也不怕,最少需要多长时间呢?”
宫本武藤犹豫着说:“如果这样的话,可能也需要十年的时间。”
柳生又寿郎听了还是不满意,焦急地说:“家父已经一把年纪了,我必须要在他有生之年,让他看到我成为一名一流的拿手。十年的时间未免太久了,如果我加倍努力学习剑术,需要多久啊?”
宫本武藤听了他的话,缓缓地说:“也许需要三十年。”
柳生又寿郎急得快要哭出来了,说:“那如果我夜以继日地练习呢,又需要多长时间?”
宫本武藤还是不急不慢地说:“可能要五十年,又或者这辈子都没有希望成为一流的剑手了。”
柳生又寿郎越听越不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我越是尽力,所需的时间就越长呢?”
“欲速则不达,”宫本武藤说,“学习剑术讲求自然、平和,一旦急功近利就偏离了剑术的大道,所需时间也就会越久。”
柳生又寿郎这才恍然大悟。从此,他再也不提成为一流剑手的事情了,只是跟随师父潜心学习。数年之后,终于成为一名和师父齐名的剑术高手。
欲速则不达,急于求成只会导致最终的失败,我们不妨放远眼光,注重自身知识的积累,厚积薄发,自然会水到渠成,达到自己的目标。做学问绝对不是一件轻松活儿,必然会经历一个痛苦挣扎、奋斗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如同破茧成蝶的过程,必须一步步地慢慢来,才能化身为翩然飞舞的蝴蝶,才能收获自己想要的真知。宋朝的朱熹就曾以十六字真言来劝诫急于求成的人们:宁详毋略,宁近毋远,宁下毋高,宁拙毋巧。
学而知不足,心才会丰盈
人在学问途上要知不足……学力越高,越能知不足。知不足就要读书。
——《理想人生》“《宗璞小说散文选》佚序”
“满招损,谦受益”是圣古先贤留给后人的一句可以千年不变的箴言。在漫漫人生长途中,一个人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学习呢?那就是必须每时每刻都保持一种谦虚谨慎的态度,只有虚怀若谷,一个人的内心才能不断吸纳知识,才能不断进步。
冯友兰先生便是一个始终秉持着谦虚的精神面对学术的人。面对广博的中国哲学与世界哲学,他从未为自己所了解的东西而满足,反而是一种永不知足的心,让他不断地走向更为广阔的哲学世界。于是,他成为了了解中国哲学不可跨越的人物,他成为世界范围内不容忽视的哲学家。正如他自己所说:“人在名利途上要知足,在学问途上要知不足。在学问途上,聪明有余的人,认为一切得来容易,易于满足于现状。靠学力的人则能知不足,不停留于现状。学力越高,越能知不足。知不足就要读书。”这便是他学术成功的动力。
然而,世间总有一些无知的趾高气扬者,他们自以为“天下无敌”,到头来却也不过是只一捅即破的“纸老虎”而已。
一个博士被分到一家研究所,在那里,他学历最高。
有一天,他到单位后面的小池塘钓鱼,正好正副所长在他两旁,也在钓鱼。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这两个本科生,有啥好聊的呢?
不一会儿,正所长放下渔竿,伸伸懒腰,“噌、噌、噌”从水面上如飞地走到对面上厕所。博士眼珠瞪得都快掉下来了。水上飘?不会吧?这可是一个池塘啊。
正所长上完厕所回来的时候,同样也是“噌、噌、噌”从水上飘回来了。怎么回事?博士生又不好去问,自己是博士生啊!
过了一会儿,副所长也站起来,走几步,“噌、噌、噌”飘过水面上厕所去了。这下子博士更是差点昏倒:不会吧?到了一个江湖高手云集的地方?
博士生也内急了。这个池塘两边有围墙,要到对面上厕所非得绕10分钟的路,而回单位又太远,怎么办?
博士生也不愿意去问两位所长,憋了半天后,起身往水里跨:我就不信本科生能过的水面,我博士生不能过。只听“咚”的一声,博士生栽到了水里。
两位所长将他拉了出来,问他为什么要下水,他问:“为什么你们可以走过去呢?”
两所长相视一笑:“这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子,由于这两天下雨涨水正好在水面下。我们都知道这木桩的位置,所以可以踩着桩子过去。你怎么不问一声呢?”
博士把学历看得高过一切,他甚至以为学历高的自己是无所不能的,所以才在两位学历比自己低的人面前闹了笑话。其实,他哪里知道,学历并不代表一切,只有学习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而这种能力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谦虚。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就是一个非常谦虚的人。
江西有个名士,常常说自己学识渊博,天下无人能及。后来,听说杨万里很有名,很不服气,便写了一封信,说要亲自到杨万里的家乡——吉水来拜见他。杨万里早就听说此人骄傲得不得了,就给他回了一封信,说:“我很欢迎您的到来,冒昧地向您提个请求,听说你们家乡的配盐幽菽非常有名,很想亲口尝尝,请您来时顺便捎带一点。”
名士拆信一看,一下子愣住了,什么是配盐幽菽呀?从未听说过。他想了很久,也想不出个结果,他又不好意思去问人,只好在街上乱找,但仍然一无所获。后来,他只好空着手来到吉水。见到杨万里后,他寒暄了两句就问:“您说的配盐幽菽我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实在抱歉!”
杨万里听了哈哈大笑:“你们那里家家户户都有啊!”说着,他随手从书架上取下一本《韵略》,翻开其中的一页。名士一看,上面清楚地写着“豉,配盐幽菽也”一行字。他这才明白,原来配盐幽菽,就是家庭日常食用的豆豉啊!名士看了非常惭愧,他这才明白自己平日读书太少了。从此以后,他再也不骄傲自大、目中无人了。
世间之人,谁都没有骄傲的资本,即使博学如冯老也一样。只有保持知不足的“空杯”心态,才能从别人那里学到知识和智慧;必须时刻保持虚怀若谷的状态,才能将虚空的心越填越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