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冯友兰人生智慧书
3252200000008

第8章 初境为学: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1)

自然境界中之人“天真烂漫”,需为学方知世事、明事理。为学之道,重在自身,正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无论是发掘自己的“仙才”,还是以实践证真知;无论是治学的专精,还是求知的勤奋刻苦,都需为学者的博观与厚积,而之后的约取与薄发则是水到后渠的自然而成。

认识自己,发掘“仙才”

你有才没有才,现在还不晓得,到时自能表现出来,所谓“自有仙才自不知”,或许你大器晚成呢!

——《理想人生》“论命运”

古希腊德尔斐阿波罗神庙的金顶上,刻着这样一句话:认识你自己。这句神话传说中神谕,距我们已经有几个世纪之久,但如今听来仍如醍醐灌顶般,回味无穷。埃及法老、释迦牟尼、苏格拉底、耶稣、穆罕默德、老子、孔孟等世间的圣人先知们,也纷纷在呐喊着:人,要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曾说:哲学的任务就是帮助人们“认识自己”。同样以哲学为研究对象的冯友兰先生也此也非常赞同,尤其是在做学问的问题上,他认为:要成大学问家,必须要有天资,即才。不过诸位不要灰心,以为自己没有才,便不努力。你有才没有才,现在还不晓得,到时自能表现出来,所谓“自有仙才自不知”,或许你大器晚成呢!既有天才,再加上学力,就能在学问上有成就。

冯友兰先生在哲学领域无疑是有天资的,然而,这一天资并非在其一出生之时便已被发掘出来,而是在一步步在学习过程中才得以显现的。故而,不要以没有天资为借口,为自己的懒惰与懦弱脱罪,因为人对自己的认识从来就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更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而只有真正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才有可能成就自我。

有这样一个青年,他从小家境富有,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在各方面都有天赋,成绩也不错,可是,他却对自己的成功之路一筹莫展。他喜欢运动,却没有吃苦锻炼的勇气和毅力,因此当不了运动员;他发表过不少作品,可他根本静不下心写一部有分量的著作,成为一名真正的作家。他的兴趣变化不断,似乎很多领域都有涉猎,却没有专长,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最适合做什么,也不清楚自己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其实,他的内心也非常矛盾,他是想好好地认识自我,然后选择符合他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想尽可能地尝试更多更好的东西,发现自己的兴趣,挖掘出自己的潜能,找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但总没能如愿。

我们很多人也许都面临这样的问题:全身心地投入学问中好几年,却发现自己根本没能找到一样真正适合自己的领域。其实,一个人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认识自我的过程。一个人对自我的认识是伴随着人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而完成的。虽然自我认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人完全有能力正确地认识自我。而且只有正确地认识了自我才可以做出正确的决断和准确的选择,才能将自己的“仙才”发挥出来,才能在某个领域里有所成就。

李扬是中国著名的配音演员,被戏称为“天生爱叫的唐老鸭”。他在初中毕业后参了军,在部队当工程兵,工作内容是挖土,扫坑道,运灰浆,建房屋。可是李扬明白,自己身上潜在的宝藏还没有开发出来:那就是自己一直钟爱的影视艺术和文学艺术。他坚信自己在这方面有潜力,应该努力把它们发掘出来。于是他抓紧时间工作,认真读书看报,博览众多的名著剧本,并且尝试着自己搞些创作。

退伍后,李扬仍然坚持不渝地追求自己的目标。没过多久,大学恢复招生考试,李扬考上了北京工业大学机械系,变成了一名大学生。从此,他用来发掘自己身上宝藏的机会和工具一下子多了起来。经几个朋友的介绍,李扬在短短的五年中参加了几部外国影片的译制录音工作。这个业余爱好者凭借着生动的、富有想象力的声音风格,参加了《西游记》中的美猴王的配音工作。

1986年初,他迎来了自己事业中的辉煌时刻。风靡世界的动画片《米老鼠和唐老鸭》招聘汉语配音演员,风格独特的李扬一下子被迪斯尼公司相中,为可爱滑稽的唐老鸭配音,从此一举成名。李扬说,自己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一直没有停止过挖掘自己的长处。

每个人的天赋也是不同的,你也许在某个方面表现突出,而其他方面则可能有所欠缺。所以,认识自己,发现“仙才”,便成了至关重要的一步。虽然“认识自己”距离“有所成就”还有很长的距离,但如果连自己的“仙才”之所在都没有找到、连自己都没有认清的话,有所成就无异于镜花水月。

追寻至真,圆“爱智慧”之梦

科学之目的在求真。

——《理想人生》“泛论中国哲学”

哲学到底有什么用?又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一位哲学家与正在摇橹的船夫有这样一段对话:

——“你懂哲学吗?”

——“不懂。”

——“那你至少失去了一半的生命。你懂数学吗?”

——“不懂。”

——“那你失去了百分之八十的生命。”

就在此时,一个巨浪将船打翻了,哲学家和船夫都掉进了水里。看着在水中乱扑腾的哲学家,船夫问:“你会游泳吗?”

——“不……会……”

——“那你就失去了百分之百的生命。”

看来真如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和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的那样:哲学无用。但还是有许多人愿意将毕生的精力都用于学习和研究哲学,冯友兰先生就是其中之一。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本意为“爱智慧”的哲学寻求的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真理。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的第一句话就是:“第一个人在本性上都想求知。”而所谓的“知”,便是真理。在求知的本性面前,人们不会先衡量真理是否有用,然后才决定是否要继续下去。

真理是一种本性,是全人类都在寻求的目标,不管各民族之间文化差异如何,这一点是不变的,因此东西方的不同文化是可以相互借鉴。于是,冯友兰先生在研究中国哲学的同时,也遍览其他国家的哲学著作,从中了解真理的模样。

为了让哲学爱好者更好地了解哲学,冯友兰先生还特别他们提出了一个建议,就是钻研西方哲学。他甚至专门为此提出了四条建议:第一,精读一部系统整饬而内容完备的形式逻辑;第二,精读一部系统整饬而内容完备的哲学哲论;第三,精读三部系统整饬而内容完备的哲学专论:一形上学,二人生论,三认识论;第四,精读一部系统整饬而内容完备的西洋哲学史。

显然,哲学就是冯老探寻真理的途径。但真理不仅仅存在于哲学当中,正如冯老所言:“科学之目的在求真。”所有人类的文化,几乎都是朝着真理的方向而去的。真理所能给予人的,或许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知道事物变化的常理,人的思想就明智,明智的人就得以避免偏见;没有偏见,人的思想才能全面;思想全面才能胸怀广阔;胸怀广阔的人得见真理;得见真理的人将持续不败,终身也不会跌倒。”这便是伟大的真理。但真理却不像太阳一样,会直接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它是害羞的小姑娘,总是躲躲闪闪地生怕别人认出它。

有这样一个关于真理的故事:真理和谎言一起去洗澡。谎言趁真理没注意,偷走了他的衣服。真理洗完澡上岸不见了自己的衣服,只见谎言那肮脏的衣服堆在岸上,他当然不屑去穿。从此谎言就罩上了真理的美丽的外衣,而真理却是赤裸裸地。

每个人都想要追求最纯粹的“真”,但这个“真”往往又是赤裸裸的,我们必须要有正视真理的勇气,才能发现“真”的美好,才能如拉美特利所说的那样:越是接近真理,便愈加发现真理的迷人。

然而,接近真理的过程,是非常艰辛的,“为寻求真理的努力所付出的代价,总是比不担风险地占有它要高昂得多。”正如房龙的《宽容序》中所讲到的那样,想要摆脱无知,获得真理,必定会以许多人的鲜血,甚至是生命为代价。

但人们并不会就此罢手,无论真理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于世间,它都是人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它都值得人们耗尽毕生的精力去为之探索。愿意为真理而奋斗的人,他们的人生是幸福的,就像屈原一样,当他高唱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之时,心中必定溢满了幸福之情的,因为他是在为实现人类的本性而努力,是在朝着求知的终极目标而不断前行。

知之不若行之,行笃则知愈明

就一个人的学问和修养说,他必须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人。

——《三松堂自序》“50年代及以后”

做学问需要两步:想和做。在想的过程之中,我们可以天马行空,可以将自己置身于浩渺的宇宙天地之间,尽情地享受驰骋的乐趣。但“做”则完全不同,它需要真正耗费脑力和体力,需要面对过程中的许多困难。然而,“做”又是至关重要的,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当我们将所学真正地用于实践,才算是将其转化为了自己的学识,才算是真正地学会了。

冯友兰先生说:“就一个人的学问和修养说,他必须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人,如果仅只读了一些经典著作,掌握了一些文献资料,懂得一些概念或范畴,而完全不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这种人不是我们所需要的。”这种人也不是社会所需要的。

做学问如果只是停留在“想”的阶段,即使是满腹经纶,也无法将其认为是真知灼见的东西灵活地运用于实践的话,那么就一如“纸上谈兵”的赵括一般,学问在他那里不仅毫无价值,反而成为导致他失败的因素。

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船长,每次出海,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都能化险为夷,他驾驶的船只经历了数百次的风暴,每次都安全抵岸。正因为如此,人们都称其为“船王”。

船王有个儿子,备受宠爱。船王把所有的经验都毫无保留地教导给了儿子。儿子也背得滚瓜烂熟,跟众人谈起航海经验来头头是道。后来,船王在一次出海时暴病身亡,众人一致推荐船王的儿子接任船长。这天,海上起了一场小风暴,船王的儿子努力回忆船王教导过的话,按船王教导的去做,可好像一点儿作用都没有。很快,一个巨浪打来,船只沉没了。

显然,船王的儿子和赵括一样,都只会纸上谈兵而已,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实践。所谓的学问,不论是别人倾囊相授的,还是自己苦学而得的,仅有理论是远远不够的,但是这个浅显的道理,却总是容易被忽略。而铭记这一道理的人,才能将学来的理论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索罗斯便是这样的一个人。

号称“金融天才”的乔治·索罗斯,在当代金融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对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个最基本的看法就是海森伯发现的“测不准原理”:金融市场是毫无理性可言的。他曾经坦言,在亚洲金融风暴中,自己也亏了很多。因为自己也测不准,出错了,所以,短期的投资走向他不预测,因为太容易证明自己的判断是错误的。

20世纪70年代后期,索罗斯的基金运作十分成功。

1992年9月1日,他在曼哈顿调动了100亿美元,赌英镑下跌。当时,英国经济状况越来越糟,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加剧。梅杰政府把基金会的大部分工作交给了年轻有为的斯坦利·杜肯米勒管理。杜肯米勒针对英财政的漏洞,想建一个三四十亿美元的放空英镑的仓位。索罗斯的建议是将整个仓位建在100亿美元左右,为此他必须借30亿美元来进行一场大赌博。

最终,索罗斯胜了。9月16日,英国财务大臣拉蒙特宣布提高利率。这一天被英国金融界称为“黑色星期三”。杜肯米勒打电话告诉索罗斯,他赚了9.58亿美元。事实上,索罗斯这次赚得近20亿美元,其中10亿来自英镑,另有10亿来自意大利里拉和东京的股票市场。在这次与英镑的较量中,索罗斯等于从每个英国人手中拿走了12.5英镑。

索罗斯曾把他的投资理论写成《金融炼金术》一书,阐述了他关于国际金融市场的“对射理论”和“盛衰理论”。他认为市场参与者的知觉已影响了他们参与的市场,而市场的动向又影响他们的知觉,因此无法得到关于市场的完整的认识,但市场有自我强化的功能,繁盛中有衰落的前奏。

从海森伯的“测不准原理”到索罗斯自己的投资理论,这一实质性的转变就源于索罗斯的投资实践。对于所有做学问的人而言,实践都是把别人的理论转化为自己的理论的关键点,一如冯友兰先生从对中国古代哲学的学习,到形成自己的哲学理论一般。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游刃有余,熟能生巧达“化”境

一个战士用他的武器,到最熟练的时候,也会觉得他的武器就成为像他的身体的一部分,就像他的手脚一样。

——《三松堂自序》“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俗语说“一年生、二年熟、三年巧、四年精、五年通、六年达、七年贤、八年师、九年博、十年专。”任何知识与技能的学习,都必须经过一个由不知到知、由不熟到熟的过程。唯有到了能随心所欲地使用知识与技能时,才算真正将其化为己有,达到“化”的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