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认同服从照做:快速晋升的秘密
3256100000008

第8章 融入企业——心随企业而动(1)

“公司是我的”,以企业建设为己任

任何一家公司里总有一些为了避免出错而保持沉默的员工,这种人最令老板感到不满的了,因为这类人并没有从心底认同企业,他们缺乏主动,凡事都点头称是,一切都处理得不好不坏,在老板的心目中,最多是个应声虫。这样的人更不用说以企业建设为己任了。

一个认同企业的员工,将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融合在一起,把企业建设作为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他们时刻培养自己的主人翁意识,树立“公司是我的”的信念;他们特别关注企业中存在的问题或遇到的困难,并积极地为企业提出合理化建议。而事实上,往往正是他们的参与改变了公司的命运。

日本东芝公司曾因为战略上的失误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赤字接连不断,股票价格连续下跌,内部纠纷严重。这个著名的大公司一度处在混乱之中。

那时,有个技术小组,一行8人到宇奈月温泉去考察重型发电机。他们在当地的旅馆里住下,晚上在房间里闲来无事,便凑到一起聊天。时值冬季,天气寒冷,大家边烤火边聊天。忽然他们被那里别具一格的取暖炉吸引住了。普通的取暖炉是一个木框罩子,下面放一个火盆。火盆与木框罩是分离的。要将取暖炉换一个地方时,必须分两次搬运,先搬木框,再移火盆,很是麻烦。而这里的暖炉与普通的不同,它在木框罩子下面有一个白铁皮抽屉,抽屉里放着木炭和煤球,抽屉与木框连成一个整体,这样就可以一次搬运整个暖炉。同时,由于这种暖炉下面的抽屉不是像火盆那样敞着口,所以还可以把脚伸到木框里面取暖。大家的话题于是便转到取暖炉上来。一位技术人员灵机一动,想出一条妙计:“这个取暖炉用起来比一般常用的要方便多了。咱们是搞电器的,用镍铬丝来代替煤球怎样?比用煤球还要方便,而且还干净,用不着每次用时得先生火了。”这个意外的发现使大家兴奋不已,他们便热烈地讨论起来。

回到公司,这个技术小组向公司提交了关于电暖炉的设计方案,这个新颖的设计立即得到了公司的批准。经过试制,一种新型电暖炉诞生了。东芝立即为它申请了实用新产品的专利。而电暖炉的上市也让东芝公司一度获利不断。

电暖炉虽小却解决了问题,东芝公司以此为转机,逐渐恢复了元气,并打入了家用电器市场。为企业的全面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更重要的是:虽然小小电暖炉的能量是有限的,但小发明激起的精神能量是无法计算的。东芝由此树立起信心,掀起了一个创新的高潮。而所有的一切都源于技术小组8个员工全身心为企业的投入。

认同法则:

世界级的企业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公司的发展靠每个人的积极参与来推动。全员参与是许多公司成功的秘诀,每个人都可以因为自己的建议和行动带给公司积极的变化。

作为公司中的一员,我们应当时刻提醒自己要积极参与公司的工作,比如为公司发展献计献策。事实上,适当地提出一些大胆的建议,还可以提升你在老板心目中的地位。例如:

1.你可以提出如何开源的办法,或者指出怎样节流对企业更有益处。没有什么比为公司着想的建议更令老板欣赏的了。

2.如果你的老板处理某种事务的方法不太好,而他本人并未觉察或不知如何改进的时候,此时你有好的主意,就应该果断地提出来,但要采取让老板感到能够接受的方式。

3.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比这更加出色的一点,就是让你的思维走在老板的前面。很多时候,你的效率也就是老板的效率。当然,这是在你对老板已有足够了解的基础上,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作出的预计。

为了做到这一点,你应尽量学习了解公司的业务运作的经济原理,为什么公司业务会这样运作?公司的业务模式是什么?如何才能盈利?同时,你还应该关注整个市场动态,分析总结竞争对手的错误症结,不要让思维固守在以前的地方。

如果每个员工不仅善于发现问题,还能提出合理化的解决方案,企业的效益必然会加倍提升,个人的发展之路也自然平坦易行。为企业提供合理化建议是我们的职责,当企业因采纳了我们的建议而日益兴旺时,受益的不只是公司或老板,最终受益者还是员工自己,可以为自己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不脱轨:走在公司要求的轨道上

员工在公司中,要有强烈的认同意识,只有保持良好的认同意识,该干什么就毫无保留地干什么,工作和事业才能成功发展,就如同火车只有沿着轨道才能高速前行。因此,每个员工都要把“轨道”烙在脑海中,才能顺利开创工作的新局面。

一个有秩序的团队必定是一个团结协作、富有战斗力和进取心的团队,如果其中一个人无视秩序,脱离公司轨道的人,不但会毁掉整个团队的战斗力,而且也会毁掉他自己的前途。

数年前,伊藤洋货行的董事长伊藤雅俊突然解雇了战功赫赫的岸信一雄,这一事件在日本商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就连舆论界也以轻蔑尖刻的口气批评伊藤。

人们都为岸信一雄打抱不平,指责伊藤过河拆桥,将自己“三顾茅庐”请来的一雄解雇,是因为一雄已没有了利用价值。

在舆论的猛烈攻击下,伊藤雅俊理直气壮地反驳称,企业需要的是能时刻行走在企业轨道的人,那些不能遵守公司规章,不能与企业保持一致的人一定要处以重罚,即使会因此降低战斗力也在所不惜。

事件的具体经过是这样的:

岸信一雄是由东食公司跳槽到伊藤洋货行的。伊藤洋货行以从事衣料买卖起家,食品部门比较弱,因此从东食公司挖来一雄。东食公司是三井企业的食品公司,对食品业的经营有比较丰富的经验,于是有能力、有干劲的一雄来到伊藤洋货行,宛如是为伊藤洋货行注入了一剂催化剂。

事实上,一雄的表现也相当好,贡献很大,十年间将业绩提高数十倍,使得伊藤洋货行的食品部门呈现一片蓬勃发展的景象。

但是从一开始,伊藤和一雄在工作态度和对经营销售方面的观念即呈现极大的不同,随着岁月增加裂痕越来越深。一雄属于新潮型,非常重视对外开拓,善于交际,对部下也放任自流,这和伊藤的管理方式迥然不同。

伊藤是走传统保守的路线,一切以顾客为先,不太爱与批发商、零售商们交际、应酬,对员工的要求十分严格,他让他们彻底发挥自己的能力,以严密的组织作为经营的基础。伊藤当然无法接受一雄的豪迈粗犷的做法,为企业整体发展着想,伊藤因此再三要求一雄改变工作态度,按照伊藤洋货行的经营方式去做。

但是一雄根本不加以理会,依然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而且业绩依然达到水准以上,甚至有飞跃性的成长。这样一来,充满自信的一雄就更不肯改变自己的做法了。他说:“公司情况一切都这么好,说明我的经营路线没错,为什么要改?”

为此,双方意见的分歧越来越严重,终于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伊藤只好下定决心将一雄解雇。

这件事情不单是人情的问题,也不尽如舆论所说的,而是关系到整个企业的存亡问题。对于最重视秩序的伊藤而言,食品部门的业绩固然持续上升,但是他无法容许“治外权”如此持续下去,因为,这样会毁掉过去辛苦建立的企业体制和经营基础。

有些员工没有认识到不脱轨的重要性,他们以为规章、秩序等都只是企业约束、管理员工的需要,对此他们往往持排斥的态度,表面上遵守,内心深处则是一百个不愿意,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往往会做出一些违背公司秩序的事情。

企业好比是一个舞台,你如果不在舞台上表演,那么你即使有再好的演技,也难以表现出来。若是在舞台下展示你的演技,则是用错了地方,演得再好,也没人会认可你。员工要习惯在制度下工作,也要真心地认同企业文化,这是一种职业纪律,更是一种职业技巧,企业常常会通过制度安排,把资源和荣誉给予那些遵守公司规章的员工,如果你与秩序格格不入,偏离了企业的轨道方向,那么你是难以得到企业可以给你的任何资源和荣誉的。

认同法则:

每个员工都希望在公司有好的发展,要做到这一点,不仅要学会在公司的发展的轨道中下成长,更要学会利用公司给予的资源发展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增加工作业绩,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同。

对一个员工来说,没有什么东西比敬业、热情、协作等精神更重要。但是要知道,人不是生来就具有这些精神的,没一个员工是天生就具有不脱轨意识的。所以,员工应该时常进行自我教育和培训,坚持走在公司要求的轨道上。

1.加强自身的纪律性

员工要用严格的纪律去要求自己,做任何工作,在不允许妥协的地方绝不能妥协,在不需要借口时绝不找任何借口,要按照纪律的要求不折不扣地去执行。

要知道,秩序比什么都重要,它是自己职业的客观需要,是每个人保持工作动力的重要因素,是最大限度发挥潜力的基本保障。对公司秩序的正确认识和执行观念,将成为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2.认同企业文化

时刻行走在公司要求的轨道上,在表现为遵守企业制度的同时,还表现为认同企业文化,融入企业文化之中。

所谓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在长期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经营理念、共同价值观、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企业的“软竞争力”。制度是为规范企业发展和正常运行而制定的各种规章、各种约束和激励机制,是企业的“硬约束力”。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和企业制度,都要对自己的员工进行规范化管理。

一名优秀的员工,必须了解和认同企业的文化,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在企业的指标下行动,这样才能和企业在同一条轨道上保持一致。那些不愿意遵从企业政策规范的任性员工,认为“随时可以辞职”的不稳定职员,以及冷眼旁观的自私者,都无益于企业的发展。因此,初涉职场的年轻人应着重培养自己的上进心,认识到组织制度有助于规范的重要性,认同企业文化,以便更好地适应竞争激烈的职场生活。

不掉队:补齐短板,跟紧公司发展脚步

短板就是最短的木板,说法来源于“木桶定律”。木桶定律是指一只水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如此看来,一只水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

一个水桶无论有多高,它盛水的高度取决于其中最低的那块木板。根据这一核心内容,“木桶定律”有三个推论:

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那木桶才能盛满水;如果这个木桶里有一块木板不够高,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

比最低木板高的所有木板的高出部分都是没有意义的,高的越多、浪费越大。

要想提高木桶的容量,就应该设法加高最低木板的高度,这是最有效也是惟一的途径。

对这个理论,初听时你或许会怀疑,最长的怎么反而不如最短的?继而就会表示理解和赞同。确实,木桶盛水的多少,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最长的木板,而是那块最短的木板,因为水的界面是与最短的木板平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