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给小学生讲世界地理(上)
3260000000008

第8章 千奇百怪的地形地貌(3)

此外,希腊还有一个无底洞穴,它每天能吞噬3万多吨海水,却始终不见这些海水溢出。探险家们进行了多次考察,却依然一无所获。这些海水到底去了哪里呢?这个洞穴究竟有多深呢?这些问题至今仍然无人能揭晓答案。

知识链接:

钟乳石。

钟乳石,又称石钟乳,是指碳酸盐岩地区洞穴内,在漫长地质历史中和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不同形态碳酸钙沉淀物的总称。

石灰岩中所含的二氧化碳和水,渗入石灰岩隙缝中,就会溶解其中的碳酸钙。溶解了碳酸钙的水从洞顶上滴下来时,由于水分蒸发、二氧化碳逸出,被溶解的钙质又再次转化为固体(称为固化),由上而下逐渐增长,从而形成钟乳石。

钟乳石的形成往往需要上万年或几十万年的时间,由于形成时间漫长,钟乳石对远古地质考察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广西、云南是我国钟乳石资源最丰富的省区,所产的钟乳石光泽剔透、形状奇特,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断层。

我们知道,地球内部经常有很强烈的地壳运动,这些运动会造成地震、火山爆发、海啸等自然灾害。在地壳运动过程中,地壳岩层会承受强大的压力和张力,当这些力度超过岩层的承受极限时,地壳岩层就会破裂并且会明显地移动,由此使地质构造发生改变,这种改变了的地质构造就叫断层。

从地貌上来看,大的断层常常形成裂谷和陡崖,如著名的东非大裂谷、中国华山北坡大断崖。沿断层线通常会变成长长的沟谷,有时还会出现泉眼或美丽的湖泊。

地壳岩层断裂错开时,断层中间的岩块会发生上下移动。有些岩块会相对上升突出来高于两边的断层面,这叫地垒,常形成山地,如我国的庐山、泰山等;有些岩块会下降低于两边的断层面,这叫做地堑,是狭长的凹陷地带,例如我国的汾河平原和渭河谷地都是地堑。

断层现象造就了许多神奇的地貌,例如著名的东非大裂谷就是因为地壳下沉发生断层形成了一个两边峭壁相夹的沟谷,即使在月球上也可以看到。尼亚加拉大瀑布则是尼亚加拉河跌入河谷断层的产物。此外,贝加尔湖也是因地壳断裂活动而形成的断层湖。

知识链接:

活动断层的危害。

活动断层,指的是晚第四纪(距今约12万年)以来有活动的断层,这些断层在我国大陆内部广泛分布,尤其在中国西部地区,活动断层规模大、活动性强,可造成严重的地质灾害。与活动断层相关的地质灾害可分为活动断层快速活动灾害、活动断层缓慢活动灾害、活动断层次生灾害三种类型。

断层快速活动可能造成地震。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切割地表400多公里,沿山脊、水系位错,鼓包、裂缝纵横,造成输油管线破裂、通讯光缆中断,正在施工的青藏铁路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断层缓慢活动造成地表变形,最典型的断层缓慢活动(断层蠕滑)的例子是美国西部的圣安德烈斯断层。而在我国,断层缓慢活动造成地表变形现象中最常见的为地裂缝。

活动断层次生灾害指由于断层活动所造成的利于灾害形成的地质、地貌条件,如断层破碎带、节理带、断层陡坝及崩积物等均利于滑坡、泥石流的发生。

褶皱。

你知道吗?即使是再坚硬的钢板,只要施加的外力足够大,也会弯曲甚至断裂。而由坚硬岩层所组成的地壳,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发生扭曲。

坚硬的岩层也是有弹性的,它在形成时一般是水平的,当受到地壳运动的强烈挤压、拉张和扭曲时,在岩层里就会慢慢聚集起内力。聚集的时间越长,内力就越大,一旦内力超出岩层本身的强度,岩层就会发生弯曲甚至断裂。地质学上把这种岩层由于受到水平方向上力的挤压而发生波状弯曲,但未失去连续性和完整性的现象称为褶皱。

向斜和背斜是褶皱的两种基本形式。岩层弯曲时就像一个大波纹,向斜褶皱就是指岩层大波纹中向下弯曲的部分,而背斜褶皱则是指岩层大波纹中向上隆起的部分。在一般情况下,背斜形成山峰,向斜形成谷地。但有时也有相反的情况发生,因为褶皱形成后,如果地壳再次经历强烈活动,那么这些褶皱会再次受到挤压甚至倒置,或者向斜被抬升、背斜被降低,因此出现复杂的地质情况,这种现象被称为地形倒置。

褶皱构造经常与油田联系在一起。有时,背斜会形成窿状构造,好像地壳挤出一座仓库一样,里面成了一个巨大的“储油罐”,我国的大庆油田是世界上众多“储油罐”中的一个。

知识链接:

褶皱山。

每个地质时代都曾发生过多次大规模的地壳变动,从而会形成许多褶皱山脉。亚洲的喜马拉雅山脉、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等都属于褶皱山脉。

世界上最大的褶皱山系是纵贯南北美洲大陆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北起阿拉斯加,南到火地岛,绵延约15000千米,属中新生代褶皱带。科迪勒拉山系构造复杂,由一系列褶皱断层组成,地壳活动至今仍在继续,多火山和地震,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一词,来源于伊斯特拉半岛碳酸盐岩高原的名称,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后来,人们便将这种岩石裸露堆积而成的地貌称为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碳酸氢钙可溶于水,于是整块的石灰岩就会出现空洞且逐步扩大,这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人们将石灰岩地区的这种独特的地形笼统地称为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形态各异,有的像石林矗立在地表,有的隐藏在地下形成溶洞,有的则成为令人瞠目结舌的天坑地缝。在我国,喀斯特地貌为重要的旅游资源,著名的喀斯特景观名胜区分布在贵州、广东、四川、云南、江西等省,如广东肇庆的七星岩,山前星湖点点,山多洞穴,洞中多有暗河、各种奇特的溶洞堆积地貌。

广西的桂林山水和阳朔风光也是喀斯特地貌,主要景观有石芽、石林、峰林、天生桥等,山中有洞,无洞不奇。而以岩洞地貌为主的芦迪岩洞景观内有各种奇态异状的溶洞堆积地貌,所形成的“碧莲玉笋”的洞天奇观着实令人惊叹。

除了我国,世界其他地区也分布着诸多喀斯特地貌,如迪纳拉山区、乌拉尔山区、法国中央高原、澳大利亚大陆南部、美国肯塔基和印第安纳州、古巴、牙买加和越南北部地区等。大自然神奇莫测,总是给人类很多惊喜,喀斯特地貌就是大自然众多景观中的一朵奇葩。

知识链接:

喀斯特地貌类型。

喀斯特地貌可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

按出露条件分为:裸露型喀斯特、覆盖型喀斯特、埋藏型喀斯特。

按气候带分为:热带喀斯特、亚热带喀斯特、温带喀斯特、寒带喀斯特、干旱区喀斯特。

按岩性分为:石灰岩喀斯特、白云岩喀斯特、石膏喀斯特、盐喀斯特。

此外,还可以按海拔高度、发育程度、水文特征、形成时期等不同标准进行划分。

由其他不同成因而产生形态上类似喀斯特的现象,统称为假喀斯特,包括碎屑喀斯特、黄土和黏土喀斯特、热融喀斯特和火山岩区的熔岩喀斯特等。它们不是由可溶性岩石所构成,在本质上不同于喀斯特。

丹霞地貌。

丹霞是一种红色的彩霞,丹霞地貌,顾名思义,就是一种有陡崖的陆地红层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中国分布最广。1928年,我国地质学家冯景兰等在广东北部仁化县发现了丹霞地貌,并把形成丹霞地貌的红色砂砾岩层命名为丹霞层。

丹霞地貌具有独特的自然美和美学价值。高耸的山峰、陡峭的崖壁和幽深的峡谷,加上绝美的瀑布、河流、湖泊以及广泛覆盖的植被,构成了中国丹霞壮美的景观。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贵州赤水、江西龙虎山以及浙江江郎山是我国最能展现丹霞地貌这一独特自然景观的地方。其中,赤水的丹霞地貌位于贵州省赤水市境内,面积达1200多平方千米,是全国面积最大、发育最美丽壮观的丹霞地貌。湖南崀山则是中国丹霞景区中“丹霞地貌发育丰富程度和品位最具代表性和最优美的景区”,是一座天然的丹霞地貌博物馆,被地质专家们誉为“丹霞之魂、国之瑰宝”。

知识链接:

冯景兰。

冯景兰(1898—1976年),我国著名地质教育家、矿床学家、地貌学家。他曾在两广地质、川康滇铜矿地质、豫西砂矿地质、黄河及黑龙江流域新构造运动、工程地质学等方面进行过大量的开创性工作,对矿床共生、成矿控制及成矿规律等研究上贡献尤大,提出了“封闭成矿学说”,是中国矿床学重要奠基人之一。此外,他所提出的“丹霞地貌”概念,对我国地貌学研究有重要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