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赢在纪律
326500000018

第18章 纪律是完美执行力的第一要义(1)

执行高于一切

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东北一家国有企业破产,被日本财团收购。厂里的人都翘首盼望着日方能带来让人耳目一新的管理办法。出人意料的是,日本人来了,却什么都没有变。制度没变,人没变,机器设备没变。日方就一个要求:把先前制定的制度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结果怎么样?不到一年,企业就扭亏为盈。日本人的绝招是什么?执行,无条件地执行。

在一次众多企业老总举办的管理沙龙上,主持人做了这么一个测验,要求参与人员在20分钟内,将一份紧急材料送给《羊城晚报》社社长,并请他在回条上签字。主持人特别申明:不得拆看信中材料。

在这次测验中,有一个人大胆地打开了资料袋,发现是个空信封,然后提出了若干批评意见。主持人问各位受邀嘉宾:“作为一名执行者,你认为他这样做,对吗?”

在场的老总回答的内容虽然五花八门,但所有的人都回答:“打开信封是不对的,绝对不能看。”

在企业里,一名执行人员可以在执行任务之前尽量了解事实的背景,但一旦接受任务后就必须坚决地执行。领导层的命令,有的可以与执行者沟通,讲清理由;有的不行,有一定的机密性,有时就需要做而不需要知道。

对于执行,我们需要激情,如果一接到任务就想着怎么样去完成它,而不去考虑这个任务的可行性,这就是我们要找的员工。如果首先是充满怀疑,不管怀疑大小,团体的目标都是无法实现的。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不管领导决策对不对,执行首先是第一位。第二,你要问清楚要你做事,可以提供的支持是什么?作为领导层,他的决策对不对,是经过实践来检验的。所以不管你接到的任务完不完得成,你也得执行。

为了适应市场的发展,1999年宝洁公司把中国的销售渠道做了巨大的调整:取消销售部,代之以客户生意发展部(CBD),打破四个大区的运作组织结构,改为按照渠道建立的销售组织。宝洁公司提出了全新的分销覆盖服务的概念,全国的分销商数目由原来的300多个减少到100多个。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分销商都接受渠道新政,有的分销商拒绝去异地开办分公司,在当地的销售也不那么积极了,宝洁的产品在很多局部地区市场出现空白,分销商的铺货、陈列等工作也变得马马虎虎起来,宝洁的渠道新政在执行时已经严重变形,无法将产品在规定区域内有效地分销,有效地渗透到应该到达的受众和终端。

分销商对渠道政策理解和执行的不到位、不配合,使渠道运作偏离了原来设定的轨迹,宝洁公司当年应收账款迅速上升,呆死账近亿元,利润也迅速下降。

其实,这种渠道政策变形的现象非常普遍,如总部制定的政策区域不执行、中间商不配合厂家的政策、零售商不配合厂家的政策等,所引起的渠道管理问题也比比皆是:总部与区域之间的矛盾,决策层与执行层之间的矛盾,渠道管理人员与一线业务人员之间的矛盾。

甚至连中国最优秀的企业联想集团,也经常面临执行力的难题。联想在1999年实施ERP改造时,业务部门不积极执行,使流程设计的优化根本无法深入。最后柳传志不得不施以铁腕手段,才让ERP计划得以执行到位。

戴尔曾把他的直销模式写成书,广为传播,不少企业争相模仿,但是没有一家企业能够超过戴尔集团,原因只有一个,它们缺乏对这一模式的执行力!

这个社会上的大多数成功者,他们之所以成功,不是因为他们有多少新奇的想法,而是因为他们自觉不自觉地进行着一项最有效的活动——执行,他们都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无条件执行上级的命令!”

纪律是执行力的第一要义

一个战略规划如果不能得以执行,或者执行不力,它再正确,也无异于“纸上谈兵”,最终只会付之东流,企业丧失发展、成长的机会。所以,如果想要战略计划得到真正意义的实施,最关键的就是员工有纪律意识,纪律是执行力的第一要义。

IBM总裁郭士纳认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和管理者应该具备三个基本特征:即明确业务核心、卓越的执行力及优秀的领导能力。”仅有战略,并不能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而只有执行力才能使企业创造出实质的价值。失去执行力,就丢失了企业长久生存和发展成长的必要条件,没有执行力,就没有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个战略规划如果不能得以执行,或者执行不力,它再正确,也无异于“纸上谈兵”,最终只会付之东流,企业丧失发展、成长的机会。所以,如果想要战略计划得到真正意义的实施,最关键的就是员工有纪律意识,纪律是执行力的第一要义。

巴顿将军在他的战争回忆录《我所知道的战争》中,曾写到这样一个细节:

“我要提拔人时,常常把所有的候选人叫到一起,给他们提一个我想要他们解决的问题。我说:‘伙计们,我要在仓库后面挖一条战壕,8英尺长,3英尺宽,6英尺深。’我就告诉他们那么多。那是一个有窗户或有大节孔的仓库。候选人正在检查工具时,我走进仓库,通过窗户或节孔观察他们。我看到伙计们把锹和镐都放到仓库后面的地上,他们休息几分钟后,开始议论我为什么要他们挖这么浅的战壕。他们有的说6英寸深还不够当火炮掩体。其他人争论说,这样的战壕太热或太冷。如果伙计们是军官,他们会抱怨他们不该干挖战壕这么普通的体力劳动。最后,有个伙计对别人下命令:‘让我们把战壕挖好后离开这里吧。要知道军令如山,这是我们这个战争时代铁一样的纪律,遵守纪律、执行命令就可以了,至于那个老家伙想用战壕干什么都没关系。’最后,巴顿写道:“那个伙计得到了提拔。我必须挑选在纪律面前严格要求自我,又不找任何借口去完成任务的人。只有如此,执行力才能得到保证。”

一项制度,它的严格实施与否关乎一个企业的生死盈亏。一个科学的制度是执行理念,不是形而上学的摆设,更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它不仅是执行的依据,更是贯穿着整个执行过程的核心精神。许多执行不利事件都是没有把制度和纪律贯彻到底的结果。

没有纪律意识的表现就是:

第一,违背规章,投机取巧。

在一些公司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员工经常牢骚满腹,抱怨老板的苛刻和公司制度的严格,而不愿兢兢业业、尽心尽力地工作,一会儿工夫就要偷懒或投机取巧,没人监督几乎就不能工作。

一般人都有正常的能力和智力,但很多人为什么没有获得成功呢?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们习惯于违背规章、投机取巧,并且不愿意付出与成功相对应的努力。他们渴望到达顶峰,却又不愿走艰难的道路;他们渴求胜利,又不愿为胜利做任何一点牺牲。投机取巧和无所事事都会令人退步,只有努力而勤奋踏实地工作,才能带给人真正的幸福和快乐,并为个人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一个想要获得空间自由的人,是必须以严格遵守纪律为前提的。

第二,无视纪律,做事轻率。

许多人之所以失败,往往归咎于他们的粗心大意、莽撞轻率。许多员工做事不求最好,只求差不多,没有把纪律放在心上,也并不严格要求自己。这种懒散、马虎的做事风格很容易转化为习惯,人一旦染上了这种坏习惯,就会变得不诚实,这对执行力、对执行结果都是一种极大的伤害。

现代社会,公司如果没有核心竞争力,将会逐渐走向衰落,而不具备核心能力的人,同样注定不会有太大的职业发展。

第三,疏忽职守,好高骛远。

曾经有人说过:“无知和好高骛远是年轻人最容易犯的两个错误,也常常是导致他们失败的原因。”许多人内心充满梦想与激情,可当他们面对平凡的生活和实际的工作时,就会无计可施、无从下手。他们常常聚在一起,畅谈他们的未来和梦想,好像博古通今才能非凡,但一旦面对具体问题和事情,一涉及自己平日里的实际工作行业情形,就茫然不知所措。

企业的营运和发展固然需要有整体性的规划和全局性的战略思考,但更需要有将种种规划与构想加以实施、完成实际事情的执行力。“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式的员工,永远不会给企业带来实质性的作用。作为员工,不管未来发展的前途如何,我们都不要好高骛远,而要脚踏实地,忠于职守,做好每一件小事,具备绝对高效的执行能力。

凡是事业上有所作为的人,都是踏踏实实从简单工作开始,慢慢发展起来的。他们通过做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找到自我发展的平衡点和支点,调整心态,积蓄力量,逐步迈进成功的大门。

请记住:优秀员工遵守纪律,末流员工无视纪律。纪律是执行力的第一要义,你的执行力又决定着你工作的绩效和人生的成败。

执行的关键在团队。企业是一个执行的团队,这个团队的执行力分解到个人就是执行,企业的团队执行力最终表现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一个团队的执行力,不仅取决于每一名成员的能力,更取决于成员与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相互配合,这样才能均衡、紧密地结合成一个强大的整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心全意,令行禁止”,这样才能保证团队行动方向的一致性,行动步伐的统一性。一个人能力再强,如果不能与企业这个团队荣辱与共,没有纪律意识,不能与团队其他成员合辙合拍,最终只会是企业的“拖累”,企业前进的“负力”。

接到任务,立即执行

有一句格言说:好的想法是成功的一半。而成功的另一半却是态度。它往往不像动动嘴皮子那么容易,通常人们习惯于提出问题,而将解决问题的“烫手山芋”扔给他人,只有那些在实践中真正摸爬滚打过的人才真正知道,竞争对手之间的差别往往不在于高层战略而在于执行态度,“执行”之所以可贵就在于它是一门如何完成任务的态度。

中国人民解放军特种部队长年累月要进行大运动量的基础素质训练,在意志、服从意识、高效、耐力、心理素质等方面练就了完成其他高难度科目必需的基础素质,练就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特种部队的训练是残酷的,训练强度不断增加,无论是体力训练还是心理训练都是超越极限的。数九隆冬,一辆大轿车跑完10公里的路程后戛然而止,换上短裤背心的战士们刚下车,车便调头返回。在这呵气成冰的天气里,跑慢了的滋味准不好受,在天蒸地烫的三伏天里,官兵们全副武装地在崇山峻岭间,展开了实地考核训练,无论多么艰苦的条件,他们都能毫无条件地服从训练,所有的训练命令都是立即执行。

有一句格言说:好的想法是成功的一半。而成功的另一半却是态度。它往往不像动动嘴皮子那么容易,通常人们习惯于提出问题,而将解决问题的“烫手山芋”扔给他人,只有那些在实践中真正摸爬滚打过的人才真正知道,竞争对手之间的差别往往不在于高层战略而在于执行态度,“执行”之所以可贵就在于它是一门如何完成任务的态度。

每一个工作——不论是经营企业、高级推销工作或科学、军事、政府机关工作,都要脚踏实地的人来执行。老板在聘用重要职位的人才时,都会先考虑下面这些问题:“他愿不愿意做?”“他会不会坚持到底把事情做完?”“他能不能独当一面,自己设法解决困难?”“他是不是有始无终,光说不做的那一种人?”然后才决定是否聘用。

这些问题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设法了解那个人是不是“能够立即执行”。

萧薪是北京一家公司的一名低级职员,他的外号叫“行动滑板”。因为他无论做什么,一旦他接手,就会立刻去做,用极快的速度完成。

后来萧薪被调入了销售部。有一次,公司下达了一项任务:必须完成本年度500万元的销售额。

销售部经理认为这个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私下里他开始怨天尤人,并认为老板对他太苛刻。

只有萧薪一个人在拼命地工作,到离年终还有1个月的时候,萧薪已经全部完成了他自己的销售额。但是其他人没有萧薪做得好,他们只完成了目标的50%。

经理主动提出了辞职,萧薪被任命为新的销售部经理。萧薪在上任后忘我地工作。他的行为感动了其他人,在年底的最后一天,他们竟然完成了剩下的50%。

不久,该公司被另一家公司收购。当新公司的董事长第一天来上班时,他亲自点名任命萧薪为这家公司的总经理。

因为在双方商谈收购的过程中,这位董事长多次光临公司,这位“行动滑板”萧薪先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