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赢在纪律
326500000022

第22章 纪律缔造完美的自驱力(2)

而著名人寿保险推销员贝特格却凭借着自己对工作的高度激情,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贝特格转入职业棒球界不久,便遭到有生以来最大的打击,他被约翰斯顿球队开除了。他的动作无力,因此球队的经理有意要他走人。经理对他说:“你这样慢吞吞的,根本不适合在球场上打球。贝特格,离开这里之后,无论你到哪里做任何事,若不提起精神来,你将永远不会有出路。”

贝特格没有其他出路,因此去了宾州的一个叫切斯特的球队,从此他参加的是大西洋联赛,一个级别很低的球赛。和约翰斯顿队175美元相比,每个月只有25美元的薪水更让他无法找到激情,但他想:“我必须激情四射,因为我要活命。”

在贝特格来到切斯特球队的第三天,他认识了一个叫丹尼的老球员,他劝贝特格不要参加这么低级别的联赛。贝特格很沮丧地说:“在我还没有找到最好的工作之前,我什么都愿意做。”

一个星期后,在丹尼的引荐下,贝特格顺利加入了康州的纽黑文球队。这个球队没有人认识他,更没有人责备他。在那一刻,他在心底暗暗发誓:我要成为整个球队最具活力、最有激情的球员。这一誓言成为他生命里最深刻的烙印。

每天,贝特格就像一个不知疲倦和劳顿的铁人一样奔跑在球场,球技也提高得很快,尤其是投球,不但迅速而且非常有力,有时居然能震落接球队友的护手套。

在一次联赛中,贝特格的球队遭遇实力强劲的对手。那一天的气温达到了37℃,身边像有一团火在炙烤。这样的情况极易使人中暑晕倒,但他并没有因此退却。在快要结束比赛的最后几分钟里,由于对手接球失误,贝特格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迅速攻向对方主垒,从而赢得了决定胜负的至关重要的一分。

发疯似的激情让贝特格有如神助,它至少起到了三种效果。第一,他忘记了恐惧和紧张,掷球速度比赛前预计的还要出色;第二,他“疯狂”般的奔跑感染了其他队友,他们也变得活力四射,他们首先在气势上压倒了对手;第三,在闷热的天气里比赛,贝特格的感觉出奇地好,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

从此,贝特格每月的薪水涨到了185美元,和在切斯特球队每月25美元相比,他的薪水在10天的时间里猛增了百分之七百,这让他一度产生不真实的感觉,他简直不知道还有什么能让自己的薪水涨得这么快,当然除了“激情”。

生活中、工作中永远不要畏惧激情,如果有人以半嘲讽半轻视的语调称你为“狂热分子”,那么就让他们这么说吧。一件事情如果在自己看来值得付出,那么,就把你能够发挥的全部激情都投入到其中去吧,至于那些指手画脚的议论,则大可不必理会。

身在职场,激情尤为重要,没有激情,工作如一潭死水,不会有一点诱人的风景,只有点燃激情,才能让我们实现心中的梦。

让制度鞭策学习

不断学习,是给自己树立明确的目标,并朝着目标前进,即使面临最坏的情景,也不会怀疑自己的选择,而总是用行动来证明。

一个企业培训师在授课时讲到这样一段话:“价值是一个变数。今天,你可能是一个价值很高的人,但如果你故步自封,满足现状,明天,你就会贬值,被一个又一个智者和勇者超越。今天,你也可能做着看似卑微的工作,人们对你不屑一顾;而明天,你可能通过知识的不断丰富和能力的提高,以及修养的升华,让世人刮目相看。”这句话实质上是所有组织中存在的一种隐形的制度,时代的前进不会因为某个人的落后而停止。如果你的进步跟不上时代的脚步,那么,这项制度会毫不留情地将你淘汰。

在某个钟表厂,有一位工作非常卖力的工人,他的任务就是在生产线上给手表装配零件。这件事他一干就是10年,操作非常熟练,而且很少出过差错,几乎每年的优秀员工奖都属于他。

可是后来,企业新上了一套完全由电脑操作的自动化生产线,许多工作都改由机器来完成,结果他失去了工作。原来,他本来文化水平就不高,在这10年中又没有掌握其他技术,对于电脑更是一窍不通,一下子,他从优秀员工变成了多余的人。

在他离开工厂的时候,厂长先是对他多年的工作态度赞扬了一番,然后诚恳地对他说:“其实引进新设备的计划我在几年前就告诉你们了,目的就是想让你们有个思想准备,去学习一下新技术和新设备的操作方法。你看和你干同样工作的小胡不仅自学了电脑,还找来了新设备的说明书来研究,现在他已经是车间主任了。我并不是没有给你准备的时间和机会,但你都放弃了。”

时代的前进是不会停止的,新设备、新技术、新方法也会不断引入我们的工作中。面对

这种变化,你有没有考虑过给自己的工作能力也进行更新,从而为这种变化做好准备呢?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不想被淘汰,你就要用公司的这种隐形的制度鞭策自己学习,在工作中逐步提高自己的能力,否则,你就会像那个钟表厂的工人一样,成为被淘汰的对象。

近十年来,人类的知识大约是以每3年增加一倍的速度向上提升。知识总量在以爆炸式的速度急剧增长,老知识很快过时,知识就像产品一样频繁更新换代,使企业持续运行的期限和生命周期受到极大的挑战。据初步统计,世界上IT企业的平均寿命大约为5年,尤其是那些业务量快速增加和急功近利的企业,如果只顾及眼前的利益,不注意员工的培训学习和知识更新,就会导致整个企业机制和功能老化,成立两三年就会“关门大吉”!

而联想、TCL等企业成功的经验表明:培训和学习是企业强化“内功”和发展的主要原动力。只有通过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培养企业每一位员工的学习和知识更新能力,不断调整整个企业人才的知识结构,才能应付这样的挑战。

根据剑桥大学的一项调查,半数的劳工技能在1~5年内就会变得一无所用,而以前这些技能的淘汰期是7~14年,特别是在工程界,毕业后所学还能派上用场的不足1/4。

因此,学习已变成随时随地的必要选择。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这句古语也可以用在人的智力增长上。你只有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新东西,才能保持思维的灵动。也只有这样,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不被淘汰。

“可以说,如果我们不继续学习,我们就无法取得生活和工作需要的知识,无法使自己适应急速变化的时代,我们不仅不能搞好本职工作,反而有被时代淘汰的危险。”

学习,是矢志不移的决心,是自强自立,生命不息,创造不止,超越失败,更超越成功,绝不能因为他人说“不”就放弃。

不断学习,是给自己树立明确的目标,并朝着目标前进,即使面临最坏的情景,也不会怀疑自己的选择,而总是用行动来证明。

维斯卡亚公司是美国20世纪80年代最为著名的机械制造公司。

詹姆斯和许多人一样,在该公司每年一次的用人招聘会上被拒,但是詹姆斯并不灰心,他发誓一定要进入这家公司工作。

于是,他假装自己一无所长,找到公司人事部,提出为该公司无偿提供劳动力,请求公司分派给他任何工作,他都不计任何报酬来完成。公司起初觉得简直不可思议,但考虑到不用任何花费,也用不着操心,于是便分派他去打扫车间的废铁屑。

一年下来,詹姆斯勤勤恳恳地重复着这种既简单又劳累的工作。为了糊口,下班后他还得去酒吧打工。尽管他得到了老板及工人们的一致好感,但仍然没有一个人提到录用他的问题。

1990年初,公司的许多订单纷纷被退回,理由均是产品质量问题,为此公司将蒙受巨大的损失。公司董事会为了挽救颓势,紧急召开会议,寻找解决方案。当会议进行一大半还不见眉目时,詹姆斯闯入会议室,提出要见总经理。在会上,他就该问题出现的原因作了令人信服的解释,并且就工程技术上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随后拿出了自己的产品改造设计图。

这个设计非常先进,既恰到好处地保留了原来的优点,又克服了已经出现的弊病。总经理及董事觉得这个编外清洁工很是精明在行,便询问他的背景及现状。于是,詹姆斯当着高层决策者们的面,将自己的意图和盘托出。之后经董事会举手表决,詹姆斯当即被聘为公司负责生产技术问题的副总经理。

原来,詹姆斯利用清扫工可以到处走动的特点,细心察看了整个公司各部门的生产情况,并一一详细记录,发现了所存在的技术问题并想出了解决的办法。他花了一年时间搞设计,做了大量的统计数据,为最后一展雄姿奠定了基础。

可以说,正因为詹姆斯不断学习,才成就了他脱颖而出的优势。

无论是谁,无论身处何地,都不能无视组织中的隐形制度,要以学习的态度面对自己的工作,积极进取。毕竟强烈的进取心,是巨大的驱动力,是敢想、敢做,敢于追求他人不敢追求的梦想,敢于变“不可能”为可能,变“可能”为现实。

纪律观念带来勤奋

勤奋是通向成功人生的阶梯,是一种成功向上的人生态度,是事业常盛不衰的重要保证,也是员工成才的必由之路,是事业生机与活力的集中表现。而纪律观念是给你带来勤奋的根基。

勤奋,是成功的助推器,较强的纪律观念会让你更加勤奋。一个员工如果没有纪律观念,他就不会那么勤奋。勤奋就是面对同样的任务你比别人更卖力以求尽善尽美地执行。如果你智力平庸,能力一般,那唯一属于你通往成功的捷径就是勤奋。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世界上能登上金字塔顶的生物只有两种:一种是鹰,一种是蜗牛。不管是天资奇佳的鹰,还是资质平庸的蜗牛,能登上塔尖,极目四望,俯视万里,都离不开两个字——勤奋。”

一个人的发展与成长,天赋、环境、机遇、学识等外部因素固然重要,但重要的是自身的勤奋与努力。没有自身的勤奋,就算是天资奇佳的雄鹰也只能空振双翅;有了勤奋的精神,就算是行动迟缓的蜗牛也能雄踞塔顶,观千山暮雪,渺万里层云。成功不单纯依靠能力和智慧,更要靠每一个人自身孜孜不倦地勤奋工作。

曾有人问李嘉诚的成功秘诀。李嘉诚讲了一则故事:

日本“推销之神”原一平在69岁时的一次演讲会上,当有人问他推销的秘诀时,他当场脱掉鞋袜,将提问者请上讲台,说:“请你摸摸我的脚板。”

提问者摸了摸,十分惊讶地说:“您脚底的老茧好厚呀!”

原一平说:“因为我走的路比别人多,跑得比别人勤。”

提问者略一沉思,顿然醒悟。

李嘉诚讲完故事后,微笑着说:“我没有资格让你来摸我的脚板,但可以告诉你,我脚底的老茧也很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