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性善论”。《三字经》开篇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前两句是孟子的观点,《孟子·滕文公上》记载:“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后两句是孔子的观点。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四句话合起来的意思是说,人生来的本性就是善良的,并且人与人之间都差不多,只是由于后天个人修养和学习的功夫不同,差距就拉开了,有的成了圣人君子,有的成了乡愿小人。孟子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固有的“良知”、“良能”是仁义的萌芽之缘。“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性本善的观点对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沟通和协调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性恶论”。荀子认为:“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人性虽恶,但可以经过教化而变善。荀子主张运用礼义所产生的教化功能,使人受节制而免于贪欲。他认为,就是圣人贤者其本性也是恶的,其圣是道德修养的结果。荀子的观点对中国传统的教育有重要的影响。
(3)“善恶混论”。董仲舒提出了性三品的思想,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如其生之自然之资谓之性”。他认为,人天生就具有善与恶的本性,人性中善恶兼杂,而非独善或独恶,其行为全在一个“养”字。后天养以善性,就使善性不断增长;养以恶性,就使恶性膨胀。
(4)“无善无恶论”。 告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提出“性”的思想家,《孟子》书中记载告子的言论说:“生之谓性。”又说,“食色性也”。告子认为,人性无善无不善,“人生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人性如水,盛何器皿,就成何形状,注入杯中就杯的形状,注入碗中,就是碗的形状。人自然生成的求生存、求生殖的本性是无所谓善恶的。告子认为善恶的分化,完全取决于人的后天行为。“无善无恶”给人们的提示就是后天努力对成才的重要作用。
不管对人性如何理解,但人性可塑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人性较为一致的看法。孔子首先提出人性可塑的主张,他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意思是说,人人所禀受的天性,本来是差不多的,但一经后天的习染,人与人之间便渐渐有了差别。孟子认为,塑造人性,导人为善,关键在于“存其心,养其性”。他从树木说到人性:“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若得到滋养,没有任何东西不能生长;若失掉滋养,没有任何东西不会消亡。荀子则认为,一定的行为举止和风俗习惯,可以改变人们的本性;专心致志的培养教育,可以改变人们的积习。告子提出“性无善无不善”,也在于说明人性是可以塑造的。后人朱熹提出关于性的比较明确的界说,他说:“性者,人生所禀之天理也”。王夫之接受了“性即理”的命题而加以改造,提出“性者生之理也”的命题,他说:盖性者生之理也。均是人也,则此与生俱有之理,未尝或异;故仁义礼智之理,下愚所不能灭,而声色臭味之欲,上智所不能废,俱可谓之为性。
3、人的本质
本质:事物的内部联系,指某一事物最根本的属性。人的本质:人的最根本属性。人之所以是人的标志,以及区别于动物的特殊的质的规定性。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里讲的社会关系是广义的社会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伦理关系、血缘关系等等,除此之外,还有文化关系、宗教关系、人际关系等。所有这些关系的总和,就是人的本质。根据这一含义, 我们应对人的本质做如下理解:
(1)人的本质不是先天的,而是在后天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尤其是生产实践中形成的。
(2)由于人的社会关系会发生变化,所以人的本质并不是永恒不变的。
(3)由于人的社会关系不同,所以人的本质也就不同。这样,马克思以前的某些思想家所宣扬的一般的共同的人性或人的本质事实上并不存在。
(4)人的本质是多方面社会关系的总和,其中,生产关系是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在阶级社会中,人的本质主要表现为阶级性。
应当说明的是,关于人的本质可以做两个方面的区别:一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二是人与人的区别。从人与动物的区别的角度上说,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劳动,这是整个人类与动物的根本不同;从人与人的区别的角度上说,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关系,由于人们所在的社会集团不同,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因而人与人不同。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决定了人与社会密不可分。一方面,一切社会关系都是人创造的、承担的,都是人的关系,都是人的本质的反映。另一方面,一切人又都是社会关系中的人,任何人都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关系,脱离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就失去了人的本质,将不称其为人。人的一生是在社会关系中完成的,人是社会关系这个大舞台上的演员,没有这个大舞台,任何人都不能演绎自己的人生。因此,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的基础,无产阶级的人生观要求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集体主义原则,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奉献等结论,都是在正确认识了人的本质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或者说是人的本质所决定的。
(二)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有助于人与人的和谐相处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接触,从而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发生相互影响的过程。人际交往的目的是达成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理解与协调,建立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人际交往具有互动性、选择性、多层次性和协调性等特征。人际交往可以是语言式的,也可以是非言语式交往。有机构在研究成功者案例时发现。一个人的“智慧”、“技能”和“经验”,只占成功因素的15%,其余85%则取绝于良好的人际关系与良好的人际沟通效率。也就是说:我们的事业成功与生活幸福,并不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的智商高低和努力程度。主要是决定于我们与亲人、朋友、领导、下属、同事间关系处得如何。人与人之间怎样和谐相处呢?
1、要以平常心对待利益和荣誉。生产关系实际上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理想状态下是指人们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但这是不可能的。现实生活中,人们获得的利益和荣誉与自己在工作中创造的价值还不能完全对等,人们在心理上就不会完全平衡,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难免会产生。当矛盾发生时,心态就显得非常重要。有了平常心,才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要始终相信公平是相对的,利益的均衡是长久的,失衡只是局部的、暂时的。
2、要学会宽容。宽容是衡量一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标志。宽容就是心胸宽阔有气量。林则徐有句名言叫“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宽容就是要能够容人之长,容人之短,容人之过。容人之长,就是不嫉贤妒能;容人之短就是允许别人有短处;容人之过就是善于与那些反对过自己的人一起交流、一起共事。宽容别人还要求学会换位思考。我们应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问题,换位思考才能理解别人的初衷,减少或避免误解。
3、要学会尊重别人。人人都想得到别人的尊重,但要明白,尊重都是相互的,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这是个人在社会上立足的根本。想要被人尊重,自尊是前提,尊重别人其实就是自尊,因为你不能对别人表现出尊重的时候,就会被人看不起,也会伤到自尊。巴尔扎克就曾说,谁自尊,谁就会得到尊重。短短几个字,点出自尊是如此之重要。
4、要善于沟通。沟通就是使两方通达。沟通是我们做事情的中心,大多数人的问题都可部分或全部地归因于缺乏沟通。沟通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经常性与人沟通,在沟通中相互了解,就容易与人和谐相处。同时,和谐的人际关系并不是没有矛盾,而沟通是解决矛盾的最佳方法。沟通要讲究艺术,我们常说:“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讲的就是沟通的能力和效果,这个过程需要大学生不断学习和实践。只要大学生积极开发和充分调动自身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公关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使用和完善这些能力,就一定能够大幅度提高自己的人际沟通技能,从中体会到与人和谐相处的奥妙与乐趣。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人与人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与落脚点,
§§§第三节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含义
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二者互相补充、相辅相成,共同为社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其中科学精神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人文精神促进社会的和谐。
一、什么是融合
“融”字从“鬲”,“鬲”是古代一种与鼎相似的烹饪器, 本义是“炊气上升”的意思。“合”字会意,从“亼”即三面合闭,从“口”,本义是闭合、合拢。融合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物质有机结合,使结合物比原来任何一方物质更加优质的过程。融合而成的物质兼有原来单个物质的属性。所以“融合”也可以引申为“长远、长久”之意。比如古代的青铜就是人类历史上一项伟大发明,它是红铜和锡、铅的合金,也是冶金史上最早的合金,这样融合而成的青铜坚硬无比。可见,早在数千年前的古人就已知道融合之术。后人在自然科学领域内的多方面发展了融合技术,促进了人类生产力的发展。
应该指出的是,当人类在物质领域游刃有余地使用“融合”技术的时候,也在人类自身以及在精神世界里广泛使用融合之术。民族之间的融合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促进了人类自身体质的发展。在高等教育领域,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促进了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文、理、工、农、医等各学科的深层次融合促进科学水平向更高层次迈进。学科之间的融合体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就是要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二、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含义
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是指当代大学生在科学的征途中应该具有人文气质,在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应具有科学气质,简言之,就是指当代大学生应该具有科学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的科学精神。
(一)科学的人文精神
所谓科学的人文精神是指大学生在对人的生存意义、生存价值的实践过程中应积极地吸取科学,妥善地发展和应用科学,从而培养出一种为人类创造一个更美好生存空间的精神,最终达到真善美统一的理想境界。科学的人文精神要求大学生表现人文精神气质要具有科学性,要符合客观规律,要在规律的指引下进行人生各项实践活动,而并不是仅凭义气用事,做出违背自然规律的事。客观规律包含了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1、符合自然规律的人文精神
自然规律是指不经人为干预,客观事物自身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也称为自然法则。《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这样的:“自然规律”乃是指“存在于自然界的客观事物内部的规律”。自然规律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它可脱离人的实践活动而单独发生作用。人类不能改变、创造或消灭规律,但可以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多少年来,人类通过探索、实践发现了许多蕴藏在自然界内部的客观规律,并有效地利用这些规律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服务,使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得到极大的发展。可以说,人类每前进一步,都与发现和利用自然规律有关。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人类不按客观规律办事,甚至超越客观规律给自然和人类本身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符合自然规律的人文精神是指当代大学生在表达爱国主义精神、民主与法治精神、谦敬礼让精神和诚实守信精神的时候必须遵循自然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