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在我的博士论文基础上进行修订、增补和后续研究而成的。2005年我有幸考入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并有幸师从恩师龚朴教授。虽然早闻恩师之名,但初见恩师还是在入学面试的考场上。记得面试完毕后,他特地叫我到了他的办公室,临谈话结束时还给我讲了一个小故事:
猎人在打猎时发现了一只野兔,便放出猎狗前去追逐,因为猎狗的速度不亚于野兔,猎人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不久却发现猎狗垂头丧气地回来了。看到猎狗气喘吁吁,想来它已经“尽力而为”了,但为何没有追上野兔呢?原来,野兔的逃命定是“竭尽全力”!一个是“尽力而为”,一个是“竭尽全力”,也许努力的程度就差那么一点点,结果却截然不同。
我还依稀记得,恩师在讲完故事之后注视着我的那种期望神情。我也深深懂得,恩师不嫌我资质愚顿而纳入门下,是希望我也能像“野兔”一样全身心的投入以完成学业。至于我,也许是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并在当时的情境下,顿时觉得勇气倍增,于是暗暗下定决心,但仅说了一句“我不会让您失望的”。
在随后的攻博四年并一直到现在,这个故事总是在激励着我。“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每每遇到困难,我总是不停地问自己:你尽力了么?你竭尽全力了么?正是在这样的外在压力和内在激励下,我不断地克服了一个个难题,完成了博士论文并顺利通过了答辩,在相关研究基础上还成功申请了一个教育部项目。事实上,本书的很多内容也可算上是这个项目的研究成果。
感谢龚老师!不仅仅是我的博士论文饱含着他的心血,博士四年的言传身教何其多哉!恩师于我所学,不辞辛劳,倾心教导;于我修身,晓之以理,身体力行;于我生计,嘘寒问暖,关爱有加。以至于每次见到恩师都有些诚惶诚恐,不敢触痛他那严厉眼光背后的望铁成钢之心。恩师学识渊博,治学严谨,教书育人,春蚕吐丝,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恩师一直保持着一个学者和师者的本色是难为可贵的。恩师对金融衍生产品尤其是对可转债的定价研究,始终站在了国际前沿,可惜我数理金融基础不好而未能有效的参与其中,博士论文和本书的研究偏向于公司金融,在内容和方法上恐怕都难以达到恩师的厚望。无论如何,我会铭记恩师的不倦教诲和温馨叮咛,并以恩师为榜样,立于三尺台前,行于桃李园中,兢兢业业,默默耕耘,并不懈努力,不断进步,以报恩其万一。
我所就读的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正如学院标牌上所写的,是“管理大师的殿堂”,在这里当一名学生是我一生的荣耀。这里云集了许多德才双馨的老师,我特别感谢其中的夏新平教授、张兆国教授、杨超教授、李楚霖教授、王宗军教授、王韬教授、刘华教授和薛明皋副教授,我时常不分课内课外、上班下班去讨教,各位老师都不厌其烦、悉心细致地为我解答,是他们一点一滴的授业解惑才使我能在财务金融的广阔天地中迅速成长;这里同样荟萃了大量品学兼优的学生,我尤其感谢我的同门及同窗张保柱、李梦玄、黄荣兵、蒙坚玲、严也舟、张文龙、高原、何威风、袁春生、杨中华、赵晶晶和邵洁,与他们的每一次学术讨论,都是那么直言不讳、淋漓尽致,不仅给予了我很多灵感,还使我避免了许多弯路。在这里的四年求学生涯,给了我太多的故事和感动,这份美好的记忆,必将珍藏在我今后的人生航程中,历久而弥新。
我的工作单位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也是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2002年我携妻带子来此开始了我的高校从教生涯,至今刚好整整满十年。其间我进行了博士、博士后和国内外访问学者的学习与深造,也从一个助教晋升到了副教授。这一切都得到了李晓勤书记、陈兴述院长、曾林书记、章新蓉院长和周兵副院长等几届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尤其是财务系的潘龙萍主任、崔飚主任、张婉君老师、刘胜强老师、顾飞老师和其他同仁,他们毫无怨言地分担了我求学期间的部分工作,并对我的学业和生活给予了诸多的关心和帮助。
特别感谢我美丽善良的妻子王晓漫女士。为了求学和迫于生计,婚后十余年来我都是东奔西走,没能给她一个安稳的生活环境,还让她含辛茹苦地操持家务、抚教孩子;但她理解、支持并热情地鼓励我,使我深深懂得一个亲密无间的家庭对于战胜困难、超越自我是多么的重要,也深深体会到“生活从来不曾像在患难中那样伟大、丰盈和幸福”。
我出身贫寒,在河南新县的农村长大,父母早已去世。一路走来,我并没有奢望上天的垂怜而给予什么恩惠,但于我困难之时伸出援手并鼎力相助者很多很多。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我无以为报,惟感恩戴德,严于律己,乐于奉献,真正做一个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最后,衷心感谢重庆工商大学科研处、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和审阅本书初稿的专家教授们。今年将迎来重庆工商大学的60华诞,学校科研处为此计划与西南财大出版社合作出版一套《财经文库》丛书,本书很荣幸地被评为该丛书的第一本著作而纳入其中,我也倍加珍惜这个机会。同时,非常感谢西南财大出版社李铁军编辑的真诚帮助和辛勤劳动,我在更新近年来数据时总是“好事多磨”,书稿为此一拖再拖,正是李编辑耐心细致并卓有成效的工作才使本书得以顺利出版。尽管李编辑和我都在追求完美,但错误仍难避免,书中的任何纰漏和谬误均由我承担,也诚盼读者不吝批评斧正,不胜感激。
黄辉
2012年2月22日
重庆回龙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