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技术性特征
从生产角度来说,当代审美文化乃是一种技术性的文化。电影从黑白默片到现在的彩色立体声,从胶片拍摄到数码摄像,电视从模拟信号播放到数字信号播放,音乐播放从最初的唱片到卡式磁带再到CD播放器、MP3、MD、网络收听等多种载体,医疗检测从古人的望、闻、问、切到现在的CT、磁共振扫描设备对病症的精确定位,等等,这一切的变化都来自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技术的因素渗透在审美文化生产的各个阶段和环节,“在整个大众传播所制约的当代文化语境中,离开了技术的存在和运用,审美文化的生产活动势必会减弱其原本可能产生的迷人光彩”。我们有理由说这是一个技术至上的时代,技术崇拜的泛滥在当代审美文化生产中已在所难免。这也使当代审美文化被蒙上了浓重的文化工业色彩。文化工业作为一种技术性文化生产,它的个性、风格、独特性失落。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书中就明确提出了著名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论”。而这种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指的就是运用技术和机械的手段大批量地生产复制出来的艺术作品。这种在技术和机械统治之下的艺术生产促进了艺术存在的巨大变革,传统的艺术作品“韵味”(Aura)丧失了。“技巧这个概念在文化工业中,只是名义上与艺术创作技巧相同。在后者,技术指涉对象本身的内在组织,涉及它的内部逻辑。相反,文化工业的技巧一开始即是机械复制的技巧,因此,总是外在于它的对象。”
(三)日常生活审美化
进而言之,当代审美文化乃是将各种审美元素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产物。埃迪拉多·德·弗恩特在《社会学与审美》一书中指出:“西方社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审美化,以至于当代社会的形式越来越像一件艺术品。审美化正在成为当代社会的重要组织原则。”事实上,在中国,也同样经历着一场审美日常生活化的变革。聂振斌认为:“审美文化是现代文化的主要形式,也是高级形式,它把超功利性和愉悦性原则渗透到整个文化领域,以丰富人的精神生活。这个定义一方面坚持了审美的基本原则,明确规定了它属于高尚的精神生活领域,从而与目前所流向的所谓种种‘文化’划清了界限;同时这个定义又涵盖了人类文化发展的新成果,不仅文学艺术可以成为审美对象,文学艺术之外的广大文化领域,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条件下,也都可以是审美的,从而扩大了审美的普遍社会意义。”在当代审美文化中,曾经的高雅艺术作为社会文化的中心地位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新兴的泛审美化的艺术得到蓬勃发展。各种门类的艺术活动,比如时装表演、电视剧、健身、装潢设计等等都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现在,阅读小说、观看电影、欣赏音乐、参观美术馆等等,不仅仅是一种‘审美的’活动,更是一些人用以证明自己生活方式的‘审美化’形式,而大众传播对大众日常生活过程的直接介入,更进一步加剧了艺术/审美与大众日常生活形式在感性方面的同化,以至连理发、穿衣、居家、购物等等也‘审美化’了,成了‘艺术’。”
(四)消费性
在现代商品经济社会下产生的当代审美文化,是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通过市场运作而达到利润回报的一种消费性文化。德国美学家韦尔施曾指出:“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前所未闻的被美化的真实世界里,装饰与时尚随处可见。它们从个人的外表延伸到城市和公共场所,从经济延伸到生态学。”这种现象是与消费方式的变化联系在一起的。在韦尔施看来,今天的消费者“实际上不在乎获得产品,而是通过购买使自己进入某种审美的生活方式”。人们在商店购物、在音乐厅欣赏美妙的音乐、旅游或健身等日常消费的同时也在进行着审美消费。布尔迪厄在《区分》中以大量实例证明了审美消费与日常消费的同源性。他指出,日常消费和审美消费一样,同样是为消费主体的社会空间占位所制约的。这里存在一个误区,审美的物化与艺术的商品化看来似乎是当代审美文化的核心内容,而获取效益则成为当代审美文化的终极目标。“审美文化是工具文化、社会理想文化后的第三种文化形态,代表了文化积累与文化量变的过程,是人类文化与文明的较高形式,显示出超功利与自由性相统一的性质,是一种以人的精神体验性和审美的形式观点为主导的社会感性文化。”从概念上就可以看出,审美文化是具有超功利与自由性相统一的“高级文化”。
丹尼尔·贝尔也认为“经济和文化各有各的核心原则,二者是相互对立的。经济依据的是效益原则,而文化依据的是自我实现(或自我满足)原则”。了解当代审美文化的特征,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当代审美文化中的广播电视传播。
二、广播电视媒介传播特征
电视是当代审美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大众传播媒介。从印刷媒介到电子媒介,电视无疑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诉诸人类欣赏音乐的耳朵,感到形式美的眼睛,实现了人类视觉、听觉的极大延伸,成为一种视听兼备,声色俱全,既具有新闻属性、知识属性、服务属性,又具有艺术属性、娱乐属性的传播工具。”在现代审美文化中,电视虽然是较晚发明的一种大众媒介,但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电视的传播方式也在不断进步。凭借着强大的技术作保障,电视将影像和声音所构成的综合信息在瞬间传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为人类调制着一道道视觉文化的大餐,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施加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也越来越依赖电视的传播。人们通过电视了解时事政治,电视气象信息为人们预知着气温的变化、气候的变迁,娱乐节目又使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在愉悦中得到放松休息。正如沃尔夫·里拉在《作家与银幕》中提到的:“它侵入了家庭和生活,它影响了思想并改变了习惯,几乎成为现代城市文明生活中每个人的一部分。”
在信息传播方式多样化,视觉文化大行其道的当代审美文化语境下,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广播并未成为昨日的回忆,而是伴随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日益发展。广播能继续生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广播是一种传播距离远、速度快、范围广、便捷、廉价的传播媒介。广播在它诞生之初就确立了自身鲜明的特征,这些特征在当今仍然决定着广播的发展。虽然没有视像是广播的致命弱点,但作为一种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介,广播具有自身的传播特性。广播有语言(有声)、音乐与效果音响三大符码系统,它们之间相互配合产生五彩缤纷的综合效果,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立体的、流动的听觉世界。“我们的耳朵其实并非不如眼睛灵敏,只是缺乏训练而已。科学证明,我们的耳朵在分辨微差方面要比眼睛更高明些。
人的耳朵能辨别的声音和噪音何止几千种,远远超过我们的眼睛所能辨识的色调和光度的总数。”有时候听觉给人们带来的美感甚至要比视觉所带来的更多。虽然广播不具有电视那样的视像传播能力,但“视像的消逝给我们打开了一扇自由体验的大门。由于更少外在的桎梏,我们的想象力可自由地驰骋,审美的个体差异变得不重要了,每一个人都可以在广播提供的听觉形象基础上,根据自身的经验、爱好、想象力去建构自己的形象体系”。每天电台DJ为听众播出着各种各样的节目,音乐、评书、相声,随时播报即时的交通路况和气象信息,发布商品广告等等。广播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正如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指出:“非视觉世界蕴含着丰富的前文字时代的生命力,它仍然感受到广播的强烈影响。广播是一种深刻而古老的力量,是连接最悠远的岁月和早已忘却的经验的纽带。”但这些广播所具有的先天禀赋并不足以保障广播继续发展与生存。要想在如此的竞争环境中谋求生存空间并且担当起文化卫士的职责,广播必须不断完善自我,善于取长补短。
三、当代审美文化视阈中的广播电视
(一)从政治宣传单一化向多功能化转变
长期以来,中国的广播电视主要发挥着国家政治宣传和舆论导向的作用。
1940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正式开播。电台为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被誉为“人民的喉舌,民主的声音”。1966年3月,北京电视台开办专栏节目《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促进思想革命化》;而1969年中共九大召开时,17分钟的开幕式新闻每天晚上在电视中要重播3次,10天之内播出38次。从这些节目设置中,我们可以对当时电视台的功能窥见一斑。这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因素是分不开的。
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的发展重点朝着经济建设位移,以及全球环境的急剧变化,原有以政治宣传为主的单一化传播方式已经远远不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传播方式由单一化向多功能化发展就在所难免。如今的广播电视以丰富多彩的节目形式满足着不同层面受众的审美需求。《新闻联播》、《国际时讯》、《凤凰早班车》等栏目为我们提供着最新的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新闻和文化信息;《早安·北京》、《生活》、《天天饮食》告诉人们有关日常衣食住行的点点滴滴。喜欢篮球的观众可以从NBA电视直播中看到休斯敦火箭队中国巨星姚明的最新战况;而喜欢戏曲的受众则大可以在《九州大戏台》等节目中过足戏瘾。在保留广播电视宣传功能的同时,其传播知识、文化娱乐、社会服务等多方面的功能得到了充分发展。
(二)经济与文化、技术与人文之矛盾
“总的来说,当代审美文化不同于以往其他文化形态的有两点,一是经济动机上升为文化行为的主导动机,二是现代科技改变了文化的内在构成和运作方式。这两点决定了当代审美文化的两大基本矛盾:经济冲动与文化冲动的对立,科技含量与人文含量的抗衡。”这是姚文放关于当代审美文化中的基本矛盾的论述。其实,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广播电视媒介生存发展中也同样存在着这样两个矛盾。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广播电视传播活动和传播方法的演进,而广播电视传播不仅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力量,广播电视传播媒介的发展史实际上也是一部现代电子技术的演进史。
毋庸置疑,广播之所以成为大众传播媒介,是由于无线电的发明和应用。
1844年,莫尔斯进行了华盛顿至巴尔的摩之间的有线电报通讯。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1895年,俄国的波波夫和意大利的马可尼各自发明了无线电通讯技术。1906年,加拿大的费辛顿在美国的马萨诸塞州布兰特洛克镇的实验室第一次进行声音广播。
电视产生于光电效果的发现。1873年,英国的梅伊发现了荧光原理,进而诞生了荧光屏。1884年,德国的尼普科夫发明了可连续扫描的旋转式圆盘,它能够产生活动的图像。1928年,贝尔德发明了三讯道彩色电视技术。1923年,佐里金发明电视摄像机,1929年发明电视接收机。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在世界上开始第一次电视广播,标志着电视时代的到来。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数字广播电视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从世界范围来看,数字化将是广播电视技术发展的必然进程,数字音频广播(DMB)将会成为继传统的调幅、调频广播之后的第三代广播。数字信号的接收稳定性、传输内容、接收灵敏度等关键指标都是模拟信号所无法比拟的。
作为一种以先进科技为手段的传播媒介,广播电视每一天的进步都离不开科技的更新,传播的变化和改良与媒介革命息息相关。另一方面,传播有技术泛化和技术崇拜的趋势。在技术因素的影响下,广播电视节目具有机械复制的特点,导致节目制作的批量化、模式化,节目题材重复,形式雷同,而节目的内容则平庸乏味。在当代审美文化的环境中,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思维越来越离不开广播电视,广播电视正在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而在这种传播中,传播效果的实现往往更依赖于技术的发展。事实上,广播电视发展史就是一部广播电视技术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