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迷与迷群: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
3278500000008

第8章 导论(7)

(1)研究关系的建立是进行深度访谈的首要前提。指出,质化研究中的田野工作是一个“身体接触”运动,而你的研究关系促成并构成这种接触,反过来,你不断地和参与者的接触继续重构了这些关系。一些关于质的研究的书中,这些关系被定义为“准许进入(gaining access)”,或者叫做“协商进入(negotiating entry)”。在质化研究中,研究者是研究的工具,研究关系是研究得以实施的手段。协商关系不但特别需要与所要研究的人们不断地协商和再协商,而且也很少接近完全进入。当然,成功的研究并不需要完全进入,所需要的关系就是要允许研究者合乎道德地获得回答研究问题的信息。本研究中进入网络空间实地观察迷群日常的实践活动并不是十分困难,关键是如何与这些研究对象建立良好的真实的研究关系,在虚拟空间之外的真实空间中获取深度访谈的机会。

本研究中的一个特殊性在于,早期对于那些大众文化产品的“迷”们的评价,无论从学术界还是从社会层面,似乎都不是十分正面的。他们被认为是失去理性、不务正业并且没有丝毫抵抗能力的盲目崇拜者。因此,当研究者以学者的身份介入时,他们会本能地产生抵触情绪,并且即使接受访谈,在谈话过程中也会刻意朝着美化自身群体、过度迎合正面问题等方向来回答问题,这将使整个研究失去客观性和真实性,直接影响研究结论。为了能够客观真实地获取访谈内容,本研究者在建立研究关系上采取了“兼具迷身份的学者”这样一种双重身份的方法。汉莫斯里和阿特肯森把这种双重身份的角色称为“可以被接受的边缘人”。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者已经获得了这个文化群体的认可,被接受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但只是一个“边缘分子”,文化群体对待研究者可以以其成员的方式,也允许他保持自己与大多数成员不同的行为方式,并且接受其对整个文化群体的学术研究。

为了能够建立良好的研究关系,成功获取进入这个群体的资格,本研究者以会员的身份于2008年10月18日参加了“伊甸园美剧论坛之越狱论坛”组织的会员聚会,这个聚会的由头是因为美剧《越狱》的男主角米勒来上海为其代言的时装品牌“Me & City”在南京路的旗舰店进行剪彩仪式,大批的粉丝都从全国各地蜂拥而来。借此机会,“伊甸园美剧论坛之越狱论坛”策划和组织了这次网上迷群的大型聚会。本研究者在聚会当天一大早就在现场等待米勒的出现,烈日下的三个小时并非在焦急的等待中度过,而是在观察这些迷们在此过程中呈现出的样态。本研究者下午进入南京路上唐韵茶馆聚会场地的开场白是“大家好,我也是美剧的喜爱者,很高兴能来参加这个聚会。”报上自己在“伊甸园美剧论坛”中的ID之后,本研究者顺利坐下并开始了聚会活动。为了不让研究对象产生抵触情绪,本研究者以一个普通美剧爱好者的会员身份与大家讨论看过的和喜爱的美剧,和大家玩各式各样的游戏,暂时将研究目的搁置一边。当聚会临近尾声之时,本研究者开始与这些迷们产生了一些共鸣,关系逐渐融洽自然,他们也把研究者真正当作了一分子,此时,本研究者开始向真正的“被接受的边缘分子”努力。当本研究者向一些主要的关键性人物表明学者的身份,想对美剧网上迷群做相关研究的时候,他们如本研究者所愿,没有产生任何抵触情绪和为难情绪,相反是很主动地询问,这个研究将要从什么角度、哪些方面来进行,研究者想了解这些迷们哪些方面的情况。此时本研究者终于如释重负,成功地获取了相关人员的联系方式,并且被允许对他们进行访谈和其他相关调查研究。至此,本研究者以“兼具迷身份的学者”的双重身份建立了与研究对象的“协商关系”,成功获取了深度访谈的机会,为获取第一手客观真实的资料奠定了意义重大的基础。

(2)设计访谈积极活跃的美剧迷们(以伊甸园美剧论坛中的注册会员为主要对象),了解他们关于美剧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包括他们在观看美剧过程中伴随产生的情感感受、文化价值观的变化和认同以及在网上迷群实践活动中的行为规范等。

(3)设计访谈“伊甸园美剧论坛”的管理人员,了解网上迷群的历史发展、形成过程以及基本现状,包括美剧网站和论坛目前的运作机制、内部管理以及完整的实践活动环节。

(4)设计访谈“伊甸园美剧论坛”的资深会员,以他们的视角纵观网上迷群的整体面貌,了解他们在与美剧相关的活动过程中的心路历程,以及美剧和美剧网上论坛对其产生长时间吸引的本质原因。

第四节核心概念和研究框架

一、核心概念

任何一个概念置于不同的框架下去审视,会产生不同的定义,因此在进行研究之前,必须在本项研究的框架下去阐释其核心含义,界定完毕之后才能开展一系列的探讨研究。

1.迷(fan)

对于“迷”的界定,并不是一开始就十分清晰的。Cheryl Harris在他的《理论化迷群:迷们、亚文化和身份认同》中的引言部分就论述了在理清和阐释“迷”概念过程中的困难:“成为一个迷在我们的文化中被非常通俗化地接受着——一个人可以成为一个厨师、一个电视明星、一个政治候选人甚至是一次美丽日落的迷。虽然我们可以尽情地使用这个术语,但迷和他们的社会及文化环境在社会科学中却没有被深刻地理论阐释过。事实上我们对迷的产生、迷实践活动、迷在社会和文化发展进程中扮演的角色或者是谁可能成为迷都一无所知,显然,关于这个话题的蔓延和渗透还只是处于初期。”随着迷研究的开展和深入,学者们逐渐开始关注迷的定义并取得一定成果,一些学者试图一次又一次地对“迷”做定义上的阐释以及与其他相类似概念的比较和区分,例如Abercrombie和Longhurst就尝试沿着认同与不同经历的光谱,将迷、狂热者、热衷者放在不同的位置,在做了三者之间的区别之后,他们以对于“狂热者”的定义,重新校正过去文献对于“迷”的论述:“最近大部分文献所称呼的迷(对于明星或特定节目、节目类型有相当直率且明显的爱慕情感)其实比较接近于狂热者”。对于他们而言,在这些文献中所称呼的迷,有缺乏社会组织的特征,但这个定义与大部分文献所采取的定义相互矛盾;再如,Tulloch和Jenkins、Brooker夫妇也对迷的定义展开研究。Tulloch和Jenkins摒弃了“狂热”这个名词(虽然它在迷团体中,有相当的普及程度,也与利基媒体有关),而区分跟随者和迷的不同。研究显示,“迷”声称一种社会认同,而跟随者则没有类似的宣称;Brooker夫妇认为并非所有的迷们都相当狂热。

国内一些学者在研究“粉丝文化”之初,也都引用了一些西方学者对于“迷(fan)”的定义,本研究者认为,“狂热”与否并不在给“迷”这个概念做说明和限制的范畴内,因为这个词太主观,太有评价之意义,因此在还没有对美剧在中国的网上迷群展开深入探究并得出结果之前,不能对其做出过于主观和评价性的定义,只能从客观角度描述和界定这个概念,因此本研究选用了Matt Hills在其著作《迷文化》(Fan Culture)中对于迷所下的定义:“专注且投入地着迷于特定的明星、名流、电影、电视节目、流行乐团;对于着迷的对象,可以说出一大串就算是细枝末节的资讯,也都能头头是道,而对于自己喜爱的对白、歌词、片段更是朗朗上口、引用无碍。”根据这样的定义,本研究的对象——网上美剧论坛的会员们毫无疑问属于“迷”的范畴。

2.迷群(fandom)

迷群是本课题的核心概念,是作为一个整体的研究对象。到底什么是迷群,什么样的群体可以称之为迷群,中国目前的美剧网上论坛是否属于其范畴,本课题将通过Henry Jenkins在其《文本的剽窃者》(Textual Poachers)一书的结语中有关迷群五个层面的活动的论述对“迷群”做概念阐释。

(1)迷群拥有一种特别的接受方式。迷们专心致志地收看电视节目,但却与文本保持着情感投入和批评性的混合式距离,他们把接收的过程放入社会性的互动中与其他迷们分享。约翰·费斯克区别了两种生产,一种是符号性的生产,主要指在接受时意义的建构;另一种是明显实在的生产,主要指通过着装、表演和绯闻之类体现的清晰的意义。对于迷们而言,这个在其他方面具有理论有效性的区别就不复存在了,因为通常情况下,接受的时刻也就是阐释的时刻(正如在此处描述的群体观看场景中,情况确实如此)。建构意义包括分享、阐明和争论意义,对于迷而言,收看电视连续剧不是结束,而是一种开始、一个媒体消费的过程。

(2)迷群拥有一套特殊的批评性和阐释性的实践活动。要想成为一个迷,就要学习这个群体中首选的阅读方式。迷们在自己的生活和连续剧的事件中寻找相似之处,迷批评多半是幽默的、推理性的和主观的,他们批评性的工作是为了消除差异和分歧、揭示过多的细节和没被发现的潜在可能性。这种阐释方式使得迷们所掌握的信息远远超越了现有的信息,朝着创造和建构元文本的方向发展,而这个元文本比原始剧集更大、更丰富、更复杂和有趣。同时,这个元文本也是一个协作式的事业,它的建构淡化了读者和作者之间的区别,通过受众把节目占为己有。

(3)迷群促进了消费者能动性的产生和发挥。迷群的产生,至少在部分情况下,与文化生产和流通强有力的制度相比,是作为一个对消费者软弱无力的回应。有些批评性的言论表示,迷群相当于一个市场的延伸,而这个市场是被文化工业创造出来的。迷群创造了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迷们可以谈论他们的文化喜好,为了可选择的发展坚持自己的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