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网络青年心理分析
3280400000015

第15章 网络青年的人格特点(3)

四、学会否定权威

前面探讨过,感性和理性是对立的,现实的传统文化极端推崇理性,压制感性和欲望,把理性树立为权威的象征。过分的理性权威形成超我的力量,像一座大山压在个体心头,分散的个体自我不得不屈从于社会权威压力。

宋明以来的儒学认为“天理”与“人欲”是根本对立的。他们将超过维持生存需要或违背礼义规范的行为统归于“人欲”。“存天理、灭人欲”是社会普遍认同的行为规范思想。它要求人对情感采用压抑的态度,不愿也不敢正视自己的需要与欲望,对情感的抑制成了自已“修身”的重要内容。柳下惠以其坐怀不乱而流传于世,成为传统人格自我贬抑的榜样。

理性是人特有的本质属性,挖掘理性深处的意图,不过是寻求权威贵族的所有权得以充分实现的借口,转而作为社会法理的内在逻辑,让普通百姓遵守。千百年来积累起来的所有权规范,与其连带的行为方式构成了人类理性的框架,它保护现实社会所有权合法化并且不断扩张,使所有权的实现形式多样化,从实物形态逐步转向价值形态,成为固化的思想工具。

林语堂在《中国人》一书中论及中国人的性格时,认为儒家坚信理智可以压倒感情,控制感情。儒家人格被上层理性权威所支配,在尊严尽失的三叩六拜中,被奴化与耍权威的焦虑心理反复冲突,使被贬抑的个体常常处于角色分裂的边缘,甚至导致自我认同危机。这种由外在文化而生的冲突和内心危机交织在一起,成为刺激个体精神寻求转变的内部动力。当然在传统文化环境中,个体的精神转变的愿望是难以实现的,结果要么说一套做一套,如《红楼梦》中“太虚幻境”门联所示“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要么像那贾宝玉、林黛玉一样,“质本洁来还洁去”、“随花飞到天尽头”,遁出世外,演出一场清冷悲歌。

网络给凡世带来的一个重大惊喜就是可以在虚拟空间掩护下,摆脱理性权威的奴役,自由放纵自己的情感和话语权。

颠覆爱情爱情是神圣的,然而网上的爱情没有严谨的道德约束,没有生活中的是是非非,无需名利,不分贵贱,甚至不问隐私。网恋、网上同居,都与现实爱情相差十万八千里。或许,现实中你爱谁,不能直接说;你恨谁,也不能直接说。你想发泄之前,得看看周围人的目光,你不得不压抑并渐渐让自己习惯这样的低三下四。甚至最终还得用龇牙咧嘴的标牌化微笑化解在嘴边徘徊的脏话和恶气。但是在网上完全不同,你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泄,谩骂几乎任何人,把爱和恨直接表达出来,甚至可以把自己的性爱隐私直接描述出来。这样颠覆性的情感和爱情,现实中如何可以见到?

颠覆权威媒体2007年1月27日美国微软的比尔.盖茨在瑞士达沃斯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说,随着在线视频产品日益发展,网络视频将在5年内颠覆电视的传统传媒霸主地位。2007年2月9日,中国广告网等单位在上海举行主题论坛,大家妥协认为,短时间内网络视频不会颠覆电视媒体,顶多二者相互补充。没过多久,2009年7月1日公开报道称,中国的国家通讯社,最权威的新华社打造的“新华社电视”在6月16日已经以“机构用户”的名义登陆了SNS公司开心网的首页。入驻开心网的“新华社电视”在网上建立自己的“粉丝”群,提升影响力。电视是曾经的权威媒体的代表,眼下迅速和网络结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

颠覆文学霸权网络文学的兴起,给每一个喜欢写字的人以更加平等的机会。《第一次亲密接触》、《告别薇安》、《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等都是这类作品的代表。2008年3月27日在福州参加中国作协会议的作协主席铁凝、副主席陈建功认为,网络文学的兴起颠覆了纸质传统媒体的话语霸权,它是一个完全平民、自由的平台,给每一个喜欢写字的人以相对平等的机会。

颠覆电影权威在2005年底电影《无极》宣传上映的大好时节,2006年新年就出来了网络版《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恶搞《无极》题材。该电影导演陈凯歌表示:“我们一定要起诉而且将这一问题彻底解决。我觉得人不能无耻到这样的地步。”但是,恶搞版作者胡戈称完全是因为好玩,希望不要起诉。这件事情成为网络红极一时的笑谈。

颠覆经营模式电子商务以更加贴近消费者生活的方式,迅猛发展,其影响力和颠覆性也因此得到更充分的展现。由此改变商业价值的流向,使传统商业价值链被重新解构、甚至颠覆。网络正在改变原有的投资市场、人才市场、产业界线等旧的产业格局,形成全新的商业模式。

网络引起的权威颠覆,表明社会文化进步的强烈呼声,同时还表明青年自我发展的迫切愿望。经过互联网络的过滤和沉思,让青年人对社会的理性规则有了深入的把握,他们一方面继续选择性地接受社会现实理性规则,另一方面也会借鉴更多的文化参照系,给自己的精神选择预留出足够的空间。这个过程,正是青年人格全面改变和完善的过程。

五、学会追求信仰

自我反省,感悟自我灵性是每一个青年都具备的潜质,但是追求灵性不等于实现信仰,只能说是信仰的精神准备。在灵性的驱动下,抛掉现实的知识、经验和技术构成的烦恼的纠缠,加上必要的信仰学识,才能够称得上追求信仰。

第一,现实空虚感受引发了灵性追求。在自我精神活动中,内修平和、外修仁爱是一种很高的灵性境界,实现这种境界往往有两种基本可行的途径,一个是苦行僧式的面壁独省,一个是确立真正的信仰。

不过这种选择是少数人的乐趣,更多的人放弃了这种艰苦的精神追求,用实实在在的世俗的感官快乐替代或压抑灵性的欲望带来的痛苦,也许正因为如此,才会有很多的人时常感觉内心的空虚和无聊。

或许有一天他们会突然醒悟:人们许多行为无法用科学、现实道德以及法律来诠释,社会生活面临很多迷雾一般的盲区,如此被动的人,自身为什么没有灵性追求?

网络为自我感觉到内心空虚的青年提供了多种充实的可能,并且提供了探索的途径。对于一个成年人而言,这实在是一个福音,因为他们在现实中很难找到释放被压抑的灵性愿望的途径,在网络则可以轻松地交流和独自阐述,不过,通过这样的释放让他们确立信仰已经很难了。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的自我精神世界已经建构完毕,人格已经形成,很难继续改变,对信仰的认知也已经定型,所以,在没有出现特别的原因前提下,网络对于改变成年人信仰影响力是有限的。

青年的现实观察力在逐渐形成,社会价值观还不稳定,对现实的不满和自我精神的空虚感主要来自各种信息的诱导和就学、就业压力的体验和感觉。所以,他们的现实挫折是短时间的,是容易被改变的。

网络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有机会引导青年的灵性追求向信仰发展。

从青年在网络上表现出的信仰倾向看,除了中国特色的共产主义理想、国际传统的几大宗教外,还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这和其他国家青年信仰多元化的趋势是一致的。

第二,网络不仅促进青年个体对传统文化的反思,更是促进了个性自身的内省。在对本性各种有关属性反思中,个体明白自己生长的文化背景,而且知道了如何从外来视角评价自己的本性特征;同样,在对本性形成的诸种文化要素反思中,逐渐学会适应理性超我的控制,学会选择自己的生活,而这样的选择,在时间上恰好是青年价值观的形成期。这种认知的丰富和态度的形成,有赖于网络提供的广大虚拟空间和各种维度的信息。

更重要的是,伴随一个人自我意识和社会价值观的形成,及时出现的全面而深刻的反思,不仅调整了个体对社会和自我的评价,而且在主观世界内部,灵性提出了新的信仰和道德自律要求,这就对青年人格的要素结构产生了改变,体现出网络文化环境下青年人格与以往传统人格的区别。

在现实环境下,很多世间达人往往是在自我探索多年以后,在行动上附和灵性的要求,开始一些相关的社会活动,见证自己的灵性觉悟。像全球首富比尔·盖茨,富可敌国,但他从公司业务前线退下来,集中精力于社会慈善事业。与他相伴随,全球另一位富人巴菲特将自己财产的六成多、价值数百亿美元的股票捐给比尔·盖茨的慈善基金,让他的财富通过慈善基金去帮助更多的人。在他们刚开始做商业的时候,是不是就有这样的思想呢?不能否定。但是为什么没有付诸行动?说明灵性的外显需要一个过程,花费相当长的时间。最后,他们为什么要实现这些事?因为他们有自己的灵性信仰,要追求生命中灵性的满足。

在网络环境下,由网络引出的慈善和信仰敬拜行动,沟通方便、时效性强、影响力大,对个性精神的变化更具有震撼力。比如网络忏悔、网络祭拜、网上精神家园、网络慕道圈等方式,已有很多的社会见证,比如,忏悔作为信仰的基本过程,在网络上表现得十分活跃。

前面引述过网络中的反思见证。反思和忏悔综合起来有以下几种:其一,向自己的身体忏悔。一个女孩子拔牙后不敢吃硬食物,看见好吃的很馋,肚子也很饿,于是在自己的博客上表达了自己“对不起我的嘴巴、我的肚子”的情感。其二,自我情绪的忏悔。一个青年在网上表示,一直在反思自己,其实有很多的爱,很多的感受和不舍,由于不善于言语,总是把自己搞得很狼狈。往往会冲他发火,惹他生气。但没有人会知道这是我爱的一种方式,或许这种爱有点让人难以接受。

其三,对于恋人的忏悔。比如,七夕的气氛不像情人节那么浓烈,步行街上也没有卖花的小孩,不由得让我想到去年的圣诞节,因为,去年圣诞节,就是我的七夕,是我的爱情最最幸福的时候,可惜啊,对不起了!

其四,对于学业的忏悔。一个中学生说,考试前夕还来网上涂鸦,这算是一种逃避吧。很多人都认为我变得用功了,哈哈,我自己想一想都觉得可笑可悲呀。

网络担当了忏悔平台,这是对个体心理成长极为重要的替代方式。

第三,随着网络文化的普及和影响,探讨灵性已经不是封闭的话题。越来越多的青年在关注自己的精神体验,关心灵性的话题,导致灵性的问题成为现实世界积极而时尚的价值倾向。在当代文学、诗歌、小说以及心理学、戏剧、家庭和社区研究等等领域,大家的讨论均与灵性概念具有紧密的联系,以至于能够把灵性作为一个新的主题。

过去人们说的精神关怀,或者人文关怀,现在似乎更多地体现为灵性关怀,在21世纪,灵性关怀应该在网络文化熏陶下拓展成为全世界青年人的信仰对话的基础。

六、网络人格问题

网络对于青年人格的改变有正,也有邪。在负面意义上分析人格改变,最主要的特征有两个:

第一,网络环境中,个人过分关注他人对自己的承认和接受,集中精力注意并想象自己作为他人研究对象的价值,而自我形象判断和自我感受却容易被忽略。为了亲近他人,造成个人的主体体验逐渐弱化,成为一个分散的不属于主体的自我,这种偏离自我感觉的评价逐渐失去平衡,就会丧失自我,内心冲突不断深化,会出现人格问题,严重的时候就会出现人格分裂问题,更严重的会出现精神分裂症。

第二,学习了丰富的认识方法,丰富了生活态度,初步形成多元化评价原则,包括学会简单快乐生活,学会反思传统甚至反叛权威,学会自我审美,寻找符合灵性需求的信仰,但是,很多青年面对一个严重的问题没有解决,那就是如何建立属于自己的网络世界,加工融合复杂多变的认识,筛选花样翻新的评价标准,吸收成为自己完善的人格要素。青年善变的特点以及缺乏必要的社会教育引导,实际结果可能是,很多青年缺乏自我制约和完善的能力,反而在现实生活中不知所措,由此带来很多交际和学习问题。极端的表现形式主要是网瘾。

笔者认为,在本质意义上,网络对青年人格的改变毕竟是外在的、次要的因素,网络诱发的人格问题甚至人格障碍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青年在早期成长中就已经存在着某些不良人格要素,或者说是人格要素失去和谐的平衡。网络媒介不过是这种不良要素集中爆发实现的途径而已。从发展的观点看,网络对青年人格的改变是积极的,以完善和促进不同文化中个性的友好交融为主要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