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网络青年心理分析
3280400000030

第30章 网络青年的信仰心理(3)

那么,怎么理解心理投射呢?心理投射是个人遇到外来侵害的时候,自我心理防御和保护的精神手段,以免遭受外来打击和伤害。比如,考试前每个人都恐惧、紧张,如果大家互相说“没什么了不起,不必紧张害怕”,彼此鼓励,消除紧张心理,缓解压力的心理过程,就是心理投射。实际上就是把自己的紧张和恐惧投射在朋友身上,叫他不要紧张害怕,而自己就会轻松一些,也可以算是压力分担的方法。这种投射转移和宗教信仰有什么关系呢?或许,信徒们对神的依赖类似于对父亲的心理依赖,在这一点上有一些相通之处,但是仅仅这样解释宗教信仰则有些太简捷了。

我们常说的迷信的主要文化背景是什么呢?

迷信是一个宗族的或小团体心理愿望的祈求,是一种交换的愿望,它敬拜指向的目标往往是动物图腾,是具体的、有限世界的,随着科学的发展,它的目标是可以被解释的。比如当医学发展到在性别上保证生男生女的时候,保佑生育的注生娘娘就自然地引退消失了。

澳、非、美、亚等地以及中国民间的很多原始信仰,比如城隍、王母、神农、龙王、灶君等大体上都是这一类,从心理学上看基本属于心理投射,和弗洛伊德阐述的投射非常接近。主要是为了求福免祸、生意顺利、喜获贵子、逢凶化吉等,达到自我满足的幻想愿望。

但是,宗教不是有限世界的追求,祈求的愿景是更宽泛的。一方面,信徒们要全心信仰、取悦神,为他人无条件地付出一切,“悦乐父心,友爱兄弟”,这是一种慈悲和泛爱。另一方面,它是在科学束手无策的境界出现的精神向往。比如太阳系运行的精确度是如何形成的?

为什么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人正好能够生存?这个环境是以人为中心设计的吗?又是谁设计的?人到底是怎样出现在这个星球上的?

在这样的疑问面前,宗教就不再是简单的幻想和迷信能概括的了。所以,真正的宗教信仰追求和民间迷信以及心理投射幻想,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不应该混为一谈。

五、濒死灵性活动现象

直到今天,我们身边似乎没有权威人士和机构关注濒临死亡现象,但是在心理学的宗教信仰关注中,既然谈到死亡,就不可避免地要涉及这个话题。

20世纪末期的20年,有关人的生命潜能、死亡与灵魂等“超心理学”的研究一度成为中国文化的热点。但是由于同传统科学规则相冲突,甚至与带有政治味道的争论纠缠在一起,逐渐没有人愿意公开自己的观点,这个研究领域很快又沉寂下来。不过,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很多权威机构一直在投资研究人体生命潜能和频死灵魂问题,而且有很多出版物。

著名哲学家和医学博士雷蒙德·穆迪发表《生命后的生命》(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的译本名为《死后见闻》)以后轰动一时。穆迪把临近死亡又重新恢复生命的现象定名为“濒死体验”。他认为,濒死体验是人在弥留之际因为恐惧死亡而产生的一种现代科学尚未发掘的奇特现象。濒死体验的理论在科学研究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它向现代科学和宗教领域提出了新的挑战。

据美国人马里奥·利维奥(Mario Livio)在科普书籍《宇宙与生命》一书中记载,美国盖洛普公司在1992年的统计调查表明,仅在美国就有1300万人有濒死体验的经历。濒死体验给医学家、心理学家、物理学家和哲学家提出了许多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如:人的灵魂是永存的吗?人生的目的是什么?绝大多数濒死体验者的世界观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

该书介绍,在61例濒死体验者的描述中,分别出现以下灵性影像:全体人员觉知自己安详地从痛苦中获得解放,而且都有肉体脱离体验,92%的人觉知自己已死亡,53%的人觉知自己脱离自己的肉体并由上方俯瞰肉体,93%的人觉知到灵和肉体,23%的人有隧道体验,1%的人觉知自己在回顾一生,28%的人遇见光生命体,54%的人接近进入超俗世界的境界,48%的人觉知与他人相遇。最后全部被访者都回到肉体自身。

书中介绍,另一位心理社会学家肯尼斯·赖因格将濒死体验归纳为五阶段。第一阶段是安详和轻松,约占57%,他们大多数在生理和心理上具有较强的适应力。第二阶段是意识逸出体外,占35%,他们觉得自己的意识游离到了天花板上或半空中。第三阶段是通过黑洞,占23%,他们觉得自己被吸到了一个黑洞飞速地向前冲去。第四阶段是与亲朋好友欢聚。黑洞尽头隐约闪烁着光,当接近这束光时,觉得亲朋好友在洞口迎接自己,他们有的是活人,有的早已去世,唯一相同的是他们全都形象高大。这时自己一生中的重大经历在眼前飞逝而过,大多数是愉快的事件。第五阶段是与宇宙合而为一,占10%,他们同那束光融为一体,觉得自己犹如同宇宙融合在一起,同时得到了最完美的爱情。

书中提到,荷兰Netherland Rijnstate医院心血管中心的沛姆·凡·拉曼尔医生(Pim.Van.Lommel)是一位著名的研究濒死体验的学者。

他和他的同事对在1988-1992年间被成功抢救的334位26~92岁的突发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了长达八年的追踪式濒死体验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发表在2001年12月的国际权威学术期刊《柳叶刀》(THELANCET)上,在学术界引起轰动。

其中一位44岁的患者,心脏病突发倒在一片草坪上,过路人看到后,叫来救护车送往医院抢救。当时此人已被宣布临床死亡,各个医学指标显示抢救过来的希望非常渺茫。但拉曼尔医生还是死马当活马医,持续给他做心脏起搏和人工呼吸。拉曼尔医生在准备做人工呼吸时,发现患者口中有假牙碍事,便将假牙从患者口中拿掉。经过一个半小时的抢救,患者终于有了心跳和血压,但仍处于昏迷状态。等清醒之后,该患者一见到拉曼尔医生,便告诉他知道自己的假牙在哪里。拉曼尔医生非常吃惊,然后该病人解释道:“是呀,我被抬到医院时,你就在那儿,把我的假牙从我嘴里拿出,并放在一辆小车上,车上有很多药瓶,车下方有个抽屉,你就把我的假牙放在那个抽屉里了”。

通过进一步的交谈,拉曼尔医生得知该患者觉知自己当时漂浮在空中,俯视自己躺在床上的身体和忙碌的医务人员,并且急切地试图和医务人员交流,让他们不要停止抢救工作,但是他的努力没有实现,因为没有人能看到空中的他。该患者描述的一切抢救细节和场景都与当时的真实情况吻合。

国外类似的记录很多,在国内却很少听到。比较珍贵的记录来自对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遇难脱险者的医疗过程。唐山大地震导致24万余人死亡,16万余人重伤。中国的医务工作者对在大地震中遇难脱险的一些人做过调查,在幸存者濒死体验调查中,获得81例有效的调查数据,81例受访者中,有47例在濒死体验前后性格有改变。对濒死体验思维特别清晰的人,性格多变得温顺;而“遇见”非尘世的人或灵魂、思维或行为不受意识控制,有被审判感等体验的人,性格多变得盲目乐观或急躁。在“死而复生”之后,绝大多数人对当时的濒死体验记忆犹新,时隔一二十年仍刻骨铭心。据报道,天津安定医院的冯志颖和刘建勋教授曾随机选取100位唐山地震中濒临死亡、后经抢救脱险的截瘫病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在这些濒死体验中,多数人有躯体陌生感,思维特别清晰,仿佛是梦幻。他们多数有走向死亡感、平静和宽慰感、生活回顾或“全景回忆”及思维加快的体验。这些来自中国的调查结果与国外学者的调查记录惊人地相似。

这些事实观察,在世界许多个国家都存在,而且都发现了类似或相同的结论,作为医学生理现象,可以被解释为没有完全死亡的精神状态。但是用科学手段怎样解释这种灵性的活动现象?不管怎样,对于这种精神世界的疑问不能置之不理。假如有宗教信仰,我们便可以寄托这种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

第三节 网络对于信仰心理的影响

个人对日常生活的平淡甚至平庸的感觉,慢慢堆积起来会形成一种心理压力,这种压力类似于米兰·昆德拉所说的“生命之中不能承受之轻”,看似轻飘飘的,无所事事,实际上是一种精神交流的阻隔和窒息。它阻碍了个人生命意识的扩展和张扬。再加上生活中各种各样活生生的压力和委屈,时刻考验着个人的心理承受力。当个人无法消解这种社会压力的时候,就幻想有一个自由自在的环境,来实现自我生命的超越性追求。特别是对于刚走进社会、感受社会压力的青年来说,网络恰好为他们提供了转移和替代社会压力的环境,同时,可以很大程度地满足个人超越现实的精神追求。

网络文化环境下,人们的信仰困惑可以寻求多元文化中、不同价值观的信息解答,并且可以运用这些知识和感悟,解读和分析自己所处的社会中深层的问题,有效地帮助个人加深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这种关注一方面要解决个人生存问题,另一方面要解决自己所看到的种种不平衡的问题,解释自己内心的苦闷和矛盾,进而达到对于社会的关心。这是一个推己及人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可以为个人信仰追求、包括宗教追求的社会价值做出解释和证明。

一、何谓网络宗教?

网络宗教是指在网络空间里存在的宗教形态,有时也被称为在线宗教、数字化宗教。国内外对它的认识和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距今大约只有20年的时间。

网络促进了国际间不同宗教信仰的交流。既可以将不同的宗教信仰、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也为大家提供了彼此交往的有效方式和手段。通过学习交往增进相互沟通和理解,这其中当然包括各种文化冲突。落后的、非人性的和反社会的道德意识、道德行为,与先进的、代表时代发展趋势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并存,它们之间的冲突和融合更直接地展现在每个网络青年的眼前,所以说,网络全球化趋势推动不同文化的信仰交流从过去的可能转化为未来的现实。

网络技术的快速更新,为宗教文化进步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和保证。比如,人们可以运用网络技术手段对宗教活动进行描述;借助网络对新时代新现象进行反思;在另一个极端,宗教极端组织和恐怖组织还可能利用网络对国际安全构成影响和破坏。

网络化运作削弱了现实的象征权威,如宗教、道德的权威价值以及政治意识形态。除非这种权威有效地渗透到新的网络系统中,否则会面临被网络排挤的尴尬局面。不过,一旦这种现实权威通过有效渠道进入网络环境,威力就会倍增。网络传教同那种传统中遥远的传输方式相比,更有效率,更具穿透性。

前面已经提过,由于受到网络以及现实经济危机等因素的影响,近些年来在美国,宗教信仰的功能在下降。坐在教堂祈祷的教徒逐渐减少,通过网络祈祷的信徒在快速增加。所谓“电脑信徒”正在导致宗教信仰方式的改变。每天聚集在宗教论坛上的信徒们,虽然也会有争论,甚至人身攻击,但是更多的是文明地讨论和分析。有专家认为,网络文化环境对于宗教信仰的改变,可以与推动中世纪欧洲宗教改革的印刷术相提并论。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文网络就出现了一些有关基督教信仰的讨论。有人在网上批判基督教,从而掀起了基督教徒的凝聚与合作,聚成一个“网络中国基督徒知识分子群体”。这个群体中有海内外的学生、学者、专业人士,有传道人、神学生,也有各行各业的基督徒。

他们涉及的范围扩展到时事评述、社会关怀,也涉及教会内的信仰反思和神学议题。

同样由于亲自参加教堂活动的人数下降,2004年3月,英格兰国教宣布成立首家“虚拟教堂E-Church”,公开招聘“网络牧师”,为那些不能或不愿意加入当地教会的人们提供一个了解基督教的机会。

“网络牧师”的职责是建立和负责这个史无前例的互联网教会社区,要求不仅了解信息高速公路,而且还必须熟悉英格兰国教。

2004年10月,复旦大学举行了首届网络和宗教研讨会,这是国内关注网络宗教问题的开端。尽管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已经注意到甚至加入了网络宗教的讨论或者研究中,网络上也有很多宗教信仰的网站和论坛,但是,从社会影响看,我国网络宗教的话题似乎还远没有揭开面纱。

网络教堂所提供的服务,不但不输给真正的教堂,而且最方便的就是可以随时随地想上网就上网。传统的宗教仪式,已经很难广泛吸引年轻一代的信徒。因此,网络教堂应运而生。在这个虚拟教堂里,只要登录网站,就可以透过虚拟人物参加礼拜等仪式,甚至还有更换正式服装的功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