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网络青年心理分析
3280400000044

第44章 我的咨询方法(1)

——自然模拟法

心理咨询是青年特别是大学生已经知晓的解决心理障碍的途径。

但是真正有多少人通过心理咨询解决了自己的心理问题呢?答案是极少。为什么是这样呢?因为他们不相信。为什么不相信?因为美其名曰网络时代的青年的大学生,对心理学、伦理学以及个性结构等关于自身的知识缺乏认知,对自己的精神成长轨迹缺乏基本了解。另外,他们对于学校的心理咨询和辅导的隐私保密性不放心,在前面介绍的腾讯网开展的青年大学生调查中已经有实证数据说明,大学校园的心理咨询组织的诚信度在青年大学生心目中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第一节 高校青年心理咨询效果欠佳

纵观前面所述,网络青年心理问题已然很多,迫切需要社会心理咨询和辅导力量介入救助。特别是身处高校的青年学子,在网络环境的熏陶下,心理问题比一般社会青年更难以解决,而且他们的心理问题一旦爆发就会成为社会的关注点,社会影响力也比一般社会青年更有代表性。

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的王极盛教授认为,应该加强大学生抑郁、焦虑情绪的化解机制,在学校中建立社会支持系统,把关注心理问题真正落到实处,如同学、宿舍、班级之间的相互关注、支持,遇到心理问题能对同学倒出苦水,而不是闷着不说。他认为,其实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很多都不是什么迈不过去的坎儿,只要能提前意识并给予足够关注,有时候一句真诚的话就能够挽回一条命。

也有专家强调,除了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辅导与教育等长远举措外,还应建立预警干预机制。预警机制是通过家庭、学校、社会有关方形成合力来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其作用是及时发现和识别潜在的和现实的危机,以便采取措施,减少危机发生的突发性和意外性。

笔者认为,类似王教授这样的观点是在重视末端问题,也就是出现问题以后的办法,这并不符合预防监测科学的原则。问题产生的文化背景和过程、解决问题的机制、解决问题的人、解决问题的效果监测评估都要建立有效的执行机制,要有真正负责的人,真正有品行的人,真正有科学知识的人来做这个工作,坚持不懈,及时发现和追踪那些有问题的学生的动态,才可能逐渐收到成效。比如,我们可以建立大学生生命保护论坛,开展大学生生命体验实践活动,筛选学习成绩差、家庭贫困、专业满意度低、性格内向的大学生档案,建立这些学生的流动记录档案,特别关照他们的言行,在认知、行为方面安排适当的学生互助小组进行帮助和心理支持,在行为上影响和改变他们的不良状态,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积极的生命观。

也许是我们的一厢情愿,从全国看,高校学生心理咨询开展实际效果似乎不太理想。《人民日报》2007年1月30日以《缺人手、不理解,高校心理咨询何时打开学生心锁》为题报道了高校心理咨询的状况。文章介绍,位于北京的中国传媒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共有两名专职教师,都是心理学硕士,另外有5名来自北大和北师大的心理学硕士、博士研究生担任兼职咨询师。北京大学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有4名专职咨询师,其中3人具有硕士学历,同时聘请了9名兼职咨询师。北师大心理咨询中心是极少数独立运作的心理咨询机构,中心负责人聂振伟介绍说,目前有6位专职人员,其中3人是博士,兼职的有7人。这是少数在全国做得很好的大学心理咨询机构的状况,那么普遍地看,他们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成效又怎样呢?

有专家评价说,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常常被归在学生处、党委或者团委下面,往往成了学生处下面的救火队,主要目标是确保不出事,咨询老师常常被领导嘱咐说,哪个学生要自杀就赶快告诉我。这样的工作机制导致心理干预的专业性丢失,无法为学生保护隐私,科学而专业的工作目标也无法明确。北师大的聂振伟还说,高校心理咨询机构能够独立运作的,在全国可能不会超过5个。大部分高校的心理咨询机构的人员是思想政治老师和学生干部出身,小部分人通过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的心理咨询师资格鉴定考试。按照规定,凡是通过这个考试的人,都可以从事心理咨询师的工作。但是为大学生们做心理咨询的要求应当更高,个人的专业经验不是考证可以弥补的,何况考证的权威性到底如何也没有人去评说。

除了人员专业性问题值得斟酌以外,大部分高校心理咨询中心都以年轻人为主力,他们自身的职业成长和前途也让人牵挂。目前这些人的专业成长体系不完善,继续进修缺经费、职称晋升有困难,后续保障性工作难以开展。一些名曰咨询师的人,实际是有关负责人请来的热心人士,他们的水平参差不齐,无法有效解读学生的心理困惑。凡此种种,造成高校学生心理咨询后续专业人力资源的严重不足。

从表面上看,各高校纷纷建立了面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站,不仅介绍心理问题常识,还能开展心理在线咨询。此外,心理剧、心理报等手段也被部分高校所采纳。虽然校方投入不断增加,硬件设施不断改善,学生却并不买账。当记者询问网站浏览量时,老师承认很不理想。某校心理辅导中心科长坦率地说,心理健康教育确实多数指停留在文件上。这种表面文章式的工作,是做样子给社会媒体看,给政府主管机构看的。学校和政府管理部门沉默的多,做实事的少;顾及名声的多,考虑学生成长的少。冷漠的现实令那些寻求帮助的青年学生丧失了登门求救的信心。

根据人民网新闻频道记者牟财源、李进军、雷骏报道,2009年6月2日凌晨1点左右,海口市一家赢利性的私立、封闭式寄宿管理学校——高山小学的13岁学生郑力豪从宿舍六楼离奇坠落身亡。在社会广泛关注下,学校对外封锁消息,瞒着死者家属,以学校和死者亲属的名义向海南省委宣传部某副部长发出禁止媒体采访的求助报告,并很快获得批示,于是海南省众多媒体集体失语,连百度等网站搜索引擎也很难找到线索,使得原本扑朔迷离的案件变得疑云丛生。类似这样的事件处理方法,在全国各地绝非个案。据四川某报记者采访发现,当记者和有关教育部门及学校组织打交道时,一提及采访大学生自杀的课题,这些人就纷纷表示出畏难情绪。甚至有人明确提出,这不是个好的采访题目,最好还是别说了。然而,大学生自杀问题并不会因为这些管理机构的回避就可以自行得到解决。这种类似鸵鸟政策的结果,导致大学生的心理帮助需求在绝大多数高校里处于缺位和无助状态。

第二节 短期咨询方法

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心理咨询和治疗领域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呈现出很多有效的方法。其中,传统的精神分析方法不再像以往那样令人瞩目,很多实用的整合式咨询方法相应呈现出来。这些咨询方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时间上大为缩短,对于一般短期心理症结的咨询效果直观而实用。

一、目标是解决短期烦恼

尽管人们认为咨询时间缩短以后,形式简单,并且咨询强度低,难以稳定咨询效果,但是由于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在精神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选择,决定着人们无法一成不变、长时间地按照咨询师的指导意见一步一步地执行,因此,短期治疗是大部分有心理问题的青年的优先选择。

短期心理咨询的一般目标是,帮助来访者克服面前比较集中的烦恼,扫除短期内积累的心理阴霾。从来访者角度看,这种短期集中的烦恼恰恰是让他连续吃不香、睡不稳的主要原因。所以,通过短期的交谈,可以帮助来访者开发新的行为技巧,更好地处理和预防未来出现的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基本原理是换一种解释

短期咨询强调一个焦点问题,重点解决一个具体的治疗焦点。

基本思路是:根据来访者短期集中出现的焦虑事件,可以判定必是有特定原因的,而且这种问题的症状具有某种特别的行为调节功能,可以使当事人得到某种解脱。因此,要对这个特定原因进行新的分析和认识,换一个评价标准接纳它,把破坏性因素变为建设性因素。

要讨论的主要问题是,怎么接受它才是自己合理的选择?换句话说,怎么处理更适合自己?

具体步骤是从多元化假设开始。因为每个人都清楚,生活中遇到的任何问题都不只有唯一的解。这是一个公认的假定前提。既然如此,我们就可以重新思考带来焦虑困惑的焦点问题。这也是大家都能够接受的前提。概括地说,就是采用多元化的价值评价标准,转移评价坐标,取得新的生活动力。

第一,从建设性方面思考这个令人头疼的问题,相信人是自己的资源,拥有解决自身问题所需的能力。然后看看消极的结果和积极的结果对比以后会有什么收获。在这个分析过程中,往往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建设性结果。

第二,没有任何两件事情是相同的,条件改变了,结论就变了。不能只是凝固在一个结论上,对抗关系是可以转化的,自身内心的矛盾关系也是可以转化的。用另外一个价值判断标准去衡量,事情就会有新的转机和希望。

第三,要意识到,经过努力发生的小改变,对于一个人的思想改变意义重大。所以,一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不能说其他人就同样无能为力了。只要合作双方共同努力,总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四,在自己的经验中寻找积极的素材和例子证明,把分析的结论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并且把过去的经验描述强化记下来,肯定这种积极的分析。在实际行动中,可以得到新的启发,寻求到更加有意义的价值。

第五,自己的问题,最好的解决方案来自自己。要敢于自信、提高自我意识和自信力,敢于打破消极的心理怪圈,相信自己能够解决问题。

三、简单咨询流程

第一,建立沟通关系,达到默契和信任。进而设定目标,搭建新的思考模式,然后努力解决核心问题。大约需要20分钟。

第二,短暂休息。让来访者有一个回味的机会,自己思考,看能否接受刚刚建立的新的思考模式,这也是建立新的自我肯定机制的环节。

第三,彼此讨论,对质有疑问的问题,加以引证、解释,树立来访者的自信,听取来访者对解决自己问题的承诺。这是取得来访者信任和接纳、解决自身焦虑问题的关键环节。大约30分钟。加上上述环节总共用时50~60分钟。

第四,准备家庭作业,确定回馈个人状况的时间,必要的时候还要进行持续咨询,主要目的就是巩固咨询成果。

上述这样简单的介绍,很难被陌生者理解和接受,因为每个人的心理环境千差万别,个性和人格特点都不同,角色认同和社会评价环境也有不同,因此,个体心理学咨询理论强调的是针对个别人的指导意义,所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没有通用的方法。

笔者的分析以及提出的建议或方法,仍然属于基本的原则,其中既有咨询中遇到的问题的归纳分析,也有理论中的自我认识体会,还有一些个人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每个人只有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这些咨询原理,并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实际中。

第三节 我的咨询方法——自然模拟法

本节介绍的是笔者自己在研究和咨询实践中总结的自然模拟法,也可以叫图画透射方法。它的有效性在于,你不一定是心理学专业人士,但只要你了解身边事物的构成关系,抱有客观坦率的心态,就可以凭借这种客观、自然、参照性很强的准则来评价当事人画出来的图景,进一步借助专业知识,与短期咨询访谈方法相结合,分析诊断青年的心理症结。

一、来由——对图画透射技术的认识

心理学意义上的投射概念最早是弗洛伊德提出的,在他看来,投射是人本身的一种精神防御机制,表现为把内心的压抑透射向外部,转移潜在的压力。人可以通过一种自身的行为反应来抵制内心对自己的谴责心理,即把他人看成是自己产生谴责心理的原因,作为自我保护的潜意识手段,心理学上把这种自身反应称做投射心理。产生自我保护心理的最重要因素是压抑和愤怒。人往往不由自主地通过各种行为表现夸大其词、盛气凌人,迷恋成功、财富、权势和美色等来掩盖由于内心的不满情绪而产生的压抑与愤怒。产生这种偏激的心理障碍,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心态调整不好,个性本身出现心理冲突。

作为一种咨询手段,投射技术一词是由美国的弗兰克于1939年明确提出的。H.默里1938年在自己写的《人格探索》中提出了“投射测验”一词。同年,L.弗兰克在一份私人便函中使用了“投射方法”这一术语,接着他在1939年发表了论文《人格研究的投射方法》,正式在咨询意义上提出了这个术语。

投射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种很平凡的心理现象。一般包括两种形式:一是通过心理活动加工,对自然要素进行再造排序,反映内心愿望的投射;二是将人的心理活动“凝结”。比如:一个学生完成指定作业交给老师,学习态度、学习质量等,都会凝结在字里行间,经验丰富的老师会一目了然。

投射技术是心理学上用来测量个性的一种精神分析方法,通过设计一些多种意义的刺激,激发人的内在的知性机制发生作用,通过对这些反应的分析来推断来访者(客人)的心理特点。其逻辑假定前提是,人们对外在事物的看法实际上反映了其内在的真实愿望或特征,如需要、情绪状态、人际关系、价值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