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网络青年心理分析
3280400000049

第49章 结语:网络青年必将走向国际(2)

要想做一个国际人,主要有哪些条件呢?

第一,要先做一个好的中国人,一是具有作为中国人应该掌握的知识储备。要明确地知道自己所属的国家、民族文化等特点。比如说,外国人向你请教中国问题的时候,你连基本的国家文化事实都不清楚,就没有办法和人家交流,也有损于一个中国人的形象。二是要在精神和行动上爱国。爱自己的祖国应该是一个人生命中最高的社会宗旨,它标志着一个人在国际文化中的现实属性。三是作为中国人要互相帮衬协助,团结一致,以中国的仁义、和谐之道,与其他国家的朋友平等交往。中国现代教育家、前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曾经说过,我们人类在生物物种中非常柔弱,其生命力之所以如此兴旺发达,完全是因为彼此互助。孤立寻求的发展是不可能延续的。大家互助,世界上的事情才能够办好。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包括生者和死者的劳动。这些名言既表达了思想家们的谦逊,也说明了人与人之间互相协助的至关重要性。特别是要走向国际化,必须有相互的支持和帮助才能够取得事业的成就。

第二,要掌握国际化语言。语言是信息交流的基本工具,运用外国语,不仅要和对方讨论研究问题,还要说服对方、安慰对方,甚至斥责对方。如果没有语言这个基本的沟通工具,就无法和外国人进行全方位交流;要想自如地阐述自己的立场、保护自己国家的国际利益,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近些年关于是否要下大力气去学习英语的问题出现了一些争论。

把学习英语作为很多职业选择的必要条件,不一定合适,但是如果考虑到青年将来面向国际文化拓展自己的社会生命,那么,争论这个问题就是一个没有长远视野的无意义话题。也就是说,当代有志向的网络青年花大气力学习英语等外国语,对于自己将来的社会生存完全是有益无害的。

第三,在主张自己立场的同时,充分考虑、尊重对方的文化立场,尊重国际法规。不同文化习俗的人在一起生活、合作,难免出现矛盾和纠纷,在这样的争执中,要分清主次,大是大非问题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一般合作问题要互相协商,充分尊重对方的意愿,坚持长期合作的立场。

在我们的生活中,互相谈话的参与者经常插话,大家并不感觉有多么不妥,可是在中东地区,大家在谈话的时候,必须是一个人说完以后,其他人才可以接着说,中间不能够插话。对于阿拉伯民族来说,这已经是一种固定的礼节。

另外,由于不同民族之间不了解,特别是一些文化交流开放较晚的国家和地区,由于理解交流滞后,其文化习俗经常被其他国家改写甚至扭曲,在交往中出现很多不应有的冲突和误会。据说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博士大学毕业后在伦敦泰晤士报社工作,不久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他作为随军记者被派遣到土耳其,不幸被捕。在英国国内接受教育的时候,教官说土耳其对待俘虏会采用割耳朵、挖眼睛等酷刑,但是汤因比被俘后见证了土耳其按照国际法规定对待俘虏的绅士作风,根本没有英国国内宣传的那样恐怖。这种体验促使他立志改变英国一些扭曲的历史观念,回国以后返回大学教书,努力介绍和讲解世界各种文明习俗,传播公正的国际文化观念,最后完成了著作《历史的研究》。这个事实证明国际间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作为国际人,在所居住的国家或地区的日常生活中应该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

第一,要清楚地知道自己居住地人文环境的变化、社区以及上级领导团队的动向、政治价值观念的动态。

第二,要懂得所在地的民主选举体系,包括非民主政治环境的领导团队的产生程序,及时了解社会政治秩序走势。

第三,在自己家庭内部,绝不存放急需的药物,严格遵守居住地国家对药品的法律规定,避免给家人造成伤害或麻烦,同时避免给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污染。

第四,作为有关机构的职员或者公司员工,必须考虑新产品在设计、生产、运输、销售各个环节中对不同气候和文化区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如果是公司或者机构的负责人,一定要对公司的所有决策进行评估,把保护环境和推进地球绿色产业化、维护可持续发展作为自己的使命。

第五,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有问题意识和危机观念。以此为前提,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生存环境,为当地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个人如何走向国际

(一)努力学习,成为国际化人才

在中国的价值观念指导下,国际化人才是指具有国际化意识以及国际化知识结构、在全球化竞争中善于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的高层人才。他们应具备以下基本素质:国际化视野和强烈的创新意识;掌握本领域国际化知识和国际交往惯例;具有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具有较强的运用和处理网络信息的能力;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能经受多元文化的冲击,在做国际人的同时坚守中华民族的人格和国格。

2006年9月,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王通讯在江苏人才国际化战略研讨会上说,中国目前国际化人才相当匮乏,一是缺乏懂得国际惯例、熟悉世界贸易组织行动规则的高级经营管理、金融、保险人才;二是缺乏取得国际化执业资格的高级人才,如注册会计师、注册设计师等;三是缺乏熟练运用外语直接工作的人才;四是缺乏IT领域应用能力强大的人才。

青年要使自己走向国际,一个基本的平台就是大学教育,充分利用大学学习的机会,磨炼自己的交叉文化解读能力,真正使自己成为国际化人才。在本国读大学是青年基本的追求和向往,如果按照国际化人才的需求,那么到异国留学,直接学习其他国家的文化,就成为一种必需。

2007年1月11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举办的“WTO和国际化论坛”上,人们在讨论,国际化是不是一定要出国?有人认为,国际化与出国、接受国际教育没有直接联系,更重要的是运用国际化游戏规则,并且需要不同的文化交叉和不同的生活经历。笔者认为,如果没有交叉的文化生活和学习环境怎么办呢?在国家单一文化体制向多元文化融合的过程中,走出国门留学是一个必要的选择。

根据《纽约时报》2009年9月24日报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当年7月发表一份报告指出,2007年全世界选择留学海外的学生有280多万,比1999年多了53%。笔者认为这种增长的趋势,说明青年走向国际化已经是一种无需争论的共识。该报告指出,美国、英国和其他一些发达国家仍然是亚洲学生出国留学的主要目的地,为此,英国著名的伊顿学校还减少了拉丁语授课时间,增加了中国语和印度语的授课时间,以顺应中国和印度快速崛起以后国际文化交流的需要。同时,有42%的东亚和太平洋国家的学生选择在亚洲的异国留学。这个趋势比以往也有很大的增强,说明大家已经注意到,亚洲正在兴盛的中国等国家将成为国际文化发展的新兴王土。伴随着网络文化快速传播,网络在线教育培训正在成为新的跨地域学习模式,而且这种模式有力地解决了现实中到异国他乡留学的诸多不便。目前很多国际教育机构都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远程教育。据人民网新闻频道2006年4月5日介绍,侯先生在北京西部建立了一所在线国际培训中心,有20多位老师提供在线汉语授课。该中心为日本三菱集团的147名员工上课,提供50小时的商务中文教学。学生们从公司编写的教科书中可以学到2160个词汇。如果没有网络,这种教育就只能采用聘请教师或者派遣代表到中国学习的方式,与网络教学比较,费时费力,非常麻烦。

有了网络通道的支持,青年面向国际人,自我设计、自我发展的途径非常宽广。用不了多久,就业的难题也不再是一筹莫展、无法克服的难关了,关键是个人的愿景是否足够大,目标是否很清晰,行动是否有力。

(二)学会兼容并蓄

谈国际化不能不说本土化问题。可以说,本土化和国际化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本土化就是用国际通用的方法,研究自己本国、本民族的问题,发展壮大自己,形成可借鉴的成果,然后向国际文化领域推广。例如,20世纪社会学前辈费孝通先生于1938年毕业于伦敦大学,用西方的方法研究中国的乡村经济和生育制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世纪大名鼎鼎的冯友兰先生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回国以后从新的视角提炼中国哲学,将繁杂的中国哲学思想提炼出了简明的纲领;据说法国人不大喜欢运用英语,但法国最优秀的学者还是用英语发表文章。如此等等,借鉴别人的思想方法,研究自己的问题,可以更好地保留和发扬民族文化特点;促进本国、本民族文化的强盛,可以进一步促进国际化的脚步。单纯地规避别国文化,或者一味地模仿其他国家文化都是不可取的,兼容并蓄发展自己的同时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符合一个成熟的发展战略模式。

兼容并蓄并且要友好合作,其前提是互相尊重。因为国家之间,不同民族之间、有些东西是难以融合的,应该分两步走。第一步,对于民族或宗教本质的东西,不要改变什么,而是要虚心地适应和尊重它。

比如在中东阿拉伯世界,在工作过程中,不管进行到什么工序,一到宗教规定的时间就停下来做礼拜、朝拜。这是民族宗教本质的东西,必须尊重。第二步,如果在国际文化体系里面能够融为一体的内容,应该在学习、了解的过程当中融合、逐渐改变。

进入国际文化环境,会发现有些国际规则已经在广泛应用了,这样的规则有“先行之优势”,即先采用的更容易被尊重,而被多数人接受并应用的规则,尽管对我们后来者可能是不利的,但是要改变它就非常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显然应该是先学习适应、后掌握运用。

(三)学习树立国际人格

不管承认与否,在今天国际秩序下,在网络文化环境中,青年成长的目标已不仅仅是本地区的小小公民,而是具有国际公民角色的复合型人才。如果想要成就一番事业,那就只有学习认同这一陌生的人格角色,学习新的生存技能。

根据2007年4月23日,《国际航空报》刊文报道,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的总裁说,一位中国留学生来到必和必拓美国公司应聘,在面试时,这位学习优秀的哈佛博士“衣着整齐得体、头发光鲜漂亮、英语流畅自如”,在几乎就要完全赢得肯定的时候,总裁向这位已在波士顿居住数年的应聘者问道:“你看过红袜队(波士顿棒球队)的比赛吗?”“没看过。”“那开拓者队(波士顿NBA篮球队)的呢?”“也没有。”

就因为这样简单的两个问题,这位哈佛的博士被“pass”了。你可能会问了:这是为什么呢?这位总裁的回答是这样的:“在美国,不看棒球,也不看篮球,那他能交到美国朋友吗?他能理解美国文化吗?”不理解对方的文化,不能深入对方社会,就没有树立起这个社会新的人格角色,一个游离在某种文化之外的人,怎么可能借助这种文化的特点施展自己的优势呢?这可以理解为青年需要建立国际人格的根本原因。

要立志走向国际,标志性的一步就是看能否建立起异国文化的人格角色,在那种文化中寻找到了自己生活的着力点,并且可以借助这种角色展开自己的生活,取得事业的成就,否则,不管在国际生活中滞留多长时间,那终究是匆匆而过的江湖过客,是南来北往的“漂儿”。

1956年墨尔本夏季奥运会开幕后,发生了匈牙利事件与苏伊士运河危机,有的国家扬言抵制,以致影响到了闭幕式的组织。正好在闭幕的前一周,组委会收到署名“17岁中国男孩”的一封信,他的名字叫约翰·闻,建议闭幕式以全体运动员不分国别、不举国旗、绕场一周的形式进行。这个建议被采纳了,而且效果好得出奇。从此每届奥运会的闭幕式都是以各国运动员相互拥抱、欢笑作为落幕的尾声。

落笔之际,笔者愿意以快乐的微笑,拥抱每一位亲爱的青年朋友,并祝福你们健康生活,借助网络之船,畅游在国际文化的蓝色和平海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