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传媒实践力
3281200000058

第58章 实践考证:来自新闻一线最真实的总结(6)

目前,国内电视调查性报道内容的选取是在一个广泛的领域内,只有那些关系到大多数人利益的,并受到广泛关注的事物的真相才会去调查。《新闻调查》创办初期提出了“广泛的大众关切度”为选题指标,直至今日仍然在坚持使用。《新闻调查》在报道方式上以某一公众的具体事件或话题为主题,进行多侧面的跟踪调查与追究分析,着重于将调查的过程展示给受众,使新闻报道带有人物情感、故事情节和悬念。

《新闻调查》从“新闻背后的新闻(1997)”到“探寻事实真相(2000)”再到“做真正的调查性报道(2003)”是一条调查类栏目的必由之路,也是适应市场需求的差异性竞争之路;更是媒体承担社会责任的道义之路。

这个长达45分钟的新闻栏目成功运作是我国电视调查性新闻报道的里程碑,标志着已经进入成熟发展时期。这种类型的节目,是就通过某一个新闻热点、大众所关心的社会问题和现象等事件,运用电视化手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同时进行分析解释、进行思辨的电视深度报道形式;它提供观众一个观察、思考、判断的空间,满足观众的知情权,让观众在对事件的整体把握中,尽可能接近事件的真相。

二、节目的样式和外部形态

《60分钟》与其他新闻栏目不同的是不设固定的栏目主持人,只让本期节目的出镜记者在演播室做简短述评,带领观众走近故事,帮助观众体验故事。它的主持人即是主持人也是记者,这即是特色也是要求。每期的《60分钟》基本由四大板块组成,其中有三个独立的新闻深度报道和一个新闻评论版块,深度报道时间各占13分钟左右,其中8~13分钟是采访谈话,评论版块占4分钟左右,加上片头导视、片花和广告,总共60分钟整。

《60分钟》每周日19点播出。首先出现黑色的背景,在短暂的寂静之后,响起时钟滴答走动的声音,随后在黑色的背景上,用白色的方框勾勒出一本写着“60 minutes”的杂志封面,中间和下面是各位主持人(记者)的名字,清晰明确的表达出栏目的名字和出场的主持人。封面的方框中依次展示出即将播出的精彩片段,同时配有同期声、任务语言和现场音响,片头的开始就从视觉和听觉上给观众强有力的冲击感。与此同时,滴答的时钟声和画面也不时的出现,在各组段落与镜头之间穿行,即是连接各段落的纽带也是分隔符。在指针指向7点时,背景杂志翻开,“阅读”正式开始,节目也就拉开序幕。

《新闻调查》设置有固定的主持人,时长45分钟,每周一期。首先是一分钟的片头,出现在观众眼帘的是黑色背景,紧接着是黑白色,对观众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感,随后会出现像章一样的“新闻调查”四字,随着箭头的指引,依次出现本期内容的精彩片段,同时配有同期声和现场音效等,片头紧凑的音乐声,勾起观众的紧迫感。

当镜头切至演播室中,主持人用一分钟的导语交代播出事件的由头,简单的勾勒背景,揭示主人公的命运或预先提出问题,但不做评论;随后的镜头就切换至出镜记者的现场调查,以悬念重重的结构来引人入胜;结尾时,一般在现场调查结束后,主持人做一分钟的总结,或报告事态的最新进展,或表明媒体立场,或提醒继续关注,但仍不下结论。《新闻调查》是充分地以记者的调查行为为节目的表现手段,以探究事实真相为节目的基本内容,以追求真正的调查性报道为目标,崇尚理性、平衡和深入的精神气质。

三、《60分钟》与《新闻调查》的节目定位和内容取材分析

内容为王,新闻媒体报道的内容对媒体的生存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60分钟》的节目风格在于通过具体的新闻事件,探究重大社会背景下存在的问题,节目揭露和批评的特征比较明显,并强调一正一反的辩论,特别注重两面说理。《60分钟》的选题多数是关于国家政策、政府行为、司法公正、重大灾难以及社会性问题、战争等“硬新闻”。

定位于“硬新闻”,还在于它是“典型的‘慢节奏’,风格非常老派,很‘保守’,片子中很少有画面的快速切换,很少有强烈的节奏。”这也是由其定位所决定的,毕竟真相对大众来说更具震撼力。

《60分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负面报道、揭露丑行,传达自己的声音,不会人云亦云、不会盲从主流,不追逐所谓的新闻热点,除非在热点新闻中,发现未被发现的线索、被遗忘的角落以及不同的视角。观众喜欢收看《60分钟》是因为它既能拓宽报道的范围,也能挖掘出新闻的深度,更能告诉观众在其他地方听不到的故事。

《60分钟》曾对自己的广告赞助商进行揭露报道。《60分钟》的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福特汽车公司生产的一种油箱不符合安全标准,并为此做了一期节目。节目播出后,福特公司立即撤掉赞助广告,但过一个星期之后,福特广告又重新投放。节目的前制作人唐?休伊特说:“我们所擅长的,是向黑暗的角落里投下光亮。如果有人躲在黑暗的角落里从事不应该的勾当,我们所做的只是把灯光打开。”对于电视新闻节目,公众和广告商谁更重要?《60分钟》给予了我们最好的回答。它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客观、公正、独立的立场和价值取向是一档严肃的电视新闻栏目的安身立命之本,栏目的公信力、权威性、收视率、经济效益都建立在这一重要的基础之上。

同时,《60分钟》还有“美国检察官”的美誉,这一点可以从莱内尔?格特(Lenell?Geter)的案子上得到印证。这个被错判终身监禁的黑人工程师在《60分钟》播出了对该案件的分析和调查后,获得自由。近40年来,大胆而坚定的节目立场以及勇敢的对抗精神,使得该节目一时成为正义的化身。正直、敏锐、不畏权势的节目形象又一次的为节目带来公信力和权威性。所以,可从整体定位来说,它是一档严肃性的新闻节目。

《新闻调查》是中央电视台唯一一档深度调查类节目,对百姓和高端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当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时,《新闻调查》注重研究真问题,探索新表达,并以记者现场调查采访的形式,用理性的思维去追寻事实真相,探究事态的发展,为促进和推动社会和谐进步发挥着作用。央视-索福瑞的调查表明,在“新闻调查”的观众构成中,初中、中专、高中文化程度的受众占60%,所以“新闻调查”的目标受众准确的定义应该是中国社会各阶层中关心社会发展、思考社会问题的人群。

开播初期,《新闻调查》有过“三性”的定位口号和“四查”的选题标准:三性即是新闻性、故事性和调查性,四查是主题调查、舆情调查、事件调查和内幕调查。调查类节目的核心特征是对内幕的揭露、对问题的探索,这也是调查类节目的内在品质。结合我国国情,《新闻调查》提出了“探寻事实真相”这个口号。

所谓的真相可以呈现两种状态,一种是属于被权力和利益遮蔽的真相,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内幕和黑幕;对这种真相的调查,是对于假相的一种揭露,也就是说已经存在的事实的一种反证,像《透视运城渗灌工程》、《海灯神话》、《楷模》、《温岭黑帮真相》、《药品回扣内幕》、《绛县的经验》、《南丹矿难内幕》等节目;但探寻事实真相不仅包括内幕调查,应该也包括对复杂问题的深层探究。正是在这样理念的指导下,《新闻调查》做出了与《60分钟》不同的调查性节目,是探寻对复杂事物的混沌状态,那是被道德观念和认识水平所遮蔽的真相。

而对第二种真相的调查,就是对已经存在事实的一种澄清,也就是反映事物存在的复杂状态,比如《眼球丢失的背后》、《一村二主》、《死亡可以请求吗》、《婚礼后的诉讼》,有时,多义甚至无解正是事实存在的真实状态。

从这个意义层面上来讲,《新闻调查》对非揭露性题材的调查报道进行的探索和实践,是中国电视调查性报道与西方电视调查性报道的一大区别,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电视调查性报道。

四、表现手法分析

电视新闻类节目的主要构成要素离不开画面、声音、文字以及将这三类符号贯穿为一个有机整体的叙事结构等几部分基本构成元素,而如何恰当地应用这些元素以更好地表达报道主题,又涉及到了节目的表现手法。《60分钟》与《新闻调查》又不尽相同。主要体现在叙事结构及对传播符号的应用两大方面。

(一)叙事结构

新闻叙事的框架与结构也就是新闻的观察视角和新闻的焦点。

“今晚请看《60分钟》的这些故事和安迪?鲁尼的评论”,这是《60分钟》每期片头主持人都要说的一句话,请注意使用的是“故事”一词。而栏目收视率的重要支撑是来自于故事化的叙事方式。具体表现为对事件内容的精心选取和挖掘,对矛盾冲突关键的捕捉和表现,对事件细节的获取和提炼,对叙事节奏的控制和把握,还有避免说理,以形象化的信息为论据。将最精彩、最能抓住观众的场面和镜头放在片头中,并在开篇的导视中向观众提示最为关键的看点,采用设置悬念方式来吸引观众。

《新闻调查》叙事结构技巧充分诠释于它所提出的“主题事件化、事件人物化、人物命运化”的口号。《新闻调查》如同文学叙事方式,多采用全知视角和个性视角。全知视角便是叙述者从旁观者立场进行叙述,而个性视角的叙述者,是等同于新闻中的人物,叙述者只知道故事中部分的内容。而个性视角会让故事充满悬念,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到故事里,同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新闻调查》善于运用点阵的叙述顺序,而原生态的新闻事实只是坐标点,要想营造立体、多元、流动的新闻叙事架构,就要在这个坐标点的上、下、左、右四处寻找,找出它衍生出的事相或者隐藏在背后的事实,说清楚事件的整体面目,反映事物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

(二)传播符号的应用

对于电视调查性节目来说,内容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红花也需绿叶配”,如果内容喻为“红花”的话,为表现内容而采用的诸如画面的取舍、镜头的应用、语言、声音等则是“绿叶”。这些看似次要的因素实际上对吸引观众、更好地表达主题是不可或缺的。

1.《60分钟》的传播符号

在镜头语言上,《60分钟》十分强调“视觉思维”。“画面的速度是与解说词相一致的,情绪是一致的,画面的选择要寻找动作最大的,最具爆炸性的镜头。”就如《60分钟》经常采用在镜头内只保留被采访对象额头以下部分的特写画面,以至于观众一看此画面,不用看节目名就知道是《60分钟》。在采访中,如果可以让相关信息源(人)在镜头前直接“说话”就坚决不采用解说词,能让采访对象动起来的就尽量不让他静止,能让采访对象在新闻现场说话的就不让他在随意的场合说话。

声音上,《60分钟》的基本观念是用画面来配合声音。《60分钟》认为抓住观众的耳朵比抓住观众的眼睛更重要。

2.《新闻调查》的传播符号

作为调查性节目,《新闻调查》为了突出真实性和现场感,把现场画面作为主画面,演播室处于较为次要的地位。在表现采访当事者的情景和拍摄主持人时,《新闻调查》惯用平角度拍摄近景画面,机位运动较少。这样符合观众的视觉习惯,使人感到平等、客观、冷静,同时又赋予亲切感。采访当事人,特写镜头比较多,这样可以使观众通过被采访对象的面部表情感受其心理活动。但是在表现记者的调查过程,比较少(特别是早期节目)采用跟踪拍摄记者的调查过程的画面,重结果而轻过程,应用的画面也多为表现发生地现实情况的画面,真实性比较强。

为了增加说服力,《新闻调查》很注重对被采访对象的谈话和画面同步的现场声的应用。同期声的同时,记者的现场解说也很重要,起着补充画面不足、阐明记者观点和实现场景过渡的作用。音乐应用上,《新闻调查》采取以同期声为主,辅以同画面的场景相符合的背景音乐。当然一期节目始终都是紧张感很强的背景音乐,观众在观看时会产生一定的疲劳感,也不利于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所以,要注重背景音乐使用上的多样化,用不同基调的音乐交错起到舒缓观众心理、调节观众情绪的作用。

结束语

虽然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历程,并表现出了许多不同的特点和个性,但是在最终的报道目的上,无论是中国的调查性节目还是西方的调查性媒体都有着社会赋予媒体的固有的任务这一共同点。对中国和西方的调查性节目的调查节目进行比较时,我们应该更加注意二者的不同之处,互相学习,共同发展。

作者关婧,女,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职研究生。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就职于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在《中国建设报》、《建筑时报》、《建造师》、《中华建设》、《项目管理与建筑经理人》等多家报刊发表各类文章、图片数百篇(幅)。多篇文章、图片刊登于《中国建设报》、《建筑时报》头版。多篇文章被龙源期刊网、维普资讯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