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媒体管理概论
3282500000034

第34章 媒体运营管理(7)

中国广播电视机构的自主经营、自我积累,不断发展,成效显著,中国电视走上了产业化的道路,中国电视管理体制中融入了更多产业管理和企业管理的因素,不再是纯粹的国有电视管理体制了,但是其基本构架和管理模式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1997年8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广播电视管理条例》,肯定了中国广播电视宣传管理、事业建设、行业管理“三位一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广播电视体制。由于中国的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广播电台、电视台是国家重要的舆论宣传机关,因此《条例》明确规定我国的广播、电视台要由党和政府授权的媒体行政部门设立,禁止任何其他单位和个人设立媒体台,禁止设立外商独资经营、中外合资经营和合作经营的媒体台,以确保和促进中国媒体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对于电视媒体,报纸媒体也有自己的行政特点。

首先,凡创办或停办的报纸必须经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并履行登记注册或注销手续后方能开业或停业。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除审核报纸的创办是否符合所规定的条件外,还要根据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报业结构、布局和发展规划进行数量、品种和结构综合平衡和调控。

其次,报纸必须有确定的主办单位和上级主管部门,有时主办单位和主管部门可以是同一个机构。第三,根据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了我国报纸禁载的内容。报纸的出版活动不进行事前检查,也就是说,不实行新闻检查制度而实行追惩制。报纸上如果出现了禁载内容或者出现了其他违法和违反规章的现象,行政管理部门要予以处罚。最后,报纸实行审读制,报纸出版后要组织审读,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四、媒体管理体制的基本架构

我国媒体事业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分级管理,双重领导”的管理体制。

从我国媒体管理体制的历史分析可以看出,媒体体制是在不断的调整、改革中得到完善的。每一时期的管理体制都与特定的媒体生产力相适应。分级管理体制对于我国广播电视初期的发展和普及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实际上,这既是媒体管理体制,也是媒体的宏观管理原则。

所谓“条条”管理,指的是媒体的纵向管理,即从中央到省、市、县各级纵向对口的业务主管部门对各级媒体机构实施的管理。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作为国家政府部门(为国务院直属机构),管理全国的广播电影电视行业,省、市、县的广电厅(局)作为地方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当地的广播电影电视行业管理。新闻出版总署管理全国报业的发行,同时也由地方一级的单位管理地方报业。所谓“块块”管理是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及省以下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同级所属的电视机构的直接领导和管理,具体管理内容包括对媒体机构领导人的任命、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劳动人事制度、财政经费、资产管理等,统称人、财、物均归各级地方政府。条块结合是指我国媒体事业中既有纵向“条条”的管理,又有横向属地的“块块”管理。

对于电视来说,从诞生到20世纪70年代,由于规模较小,基本上采取以条为主的管理,即从中央广播事业局到省级广播事业局再到省级以下的媒体机构的纵向对口管理为主。80年代之后,由于电视事业的迅猛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以条条为主的管理显然力不从心,遂逐渐改为“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模式,即以电视机构所在地的同级政府管理为主。所谓分级管理,是指在不同的行政级别分别设立媒体管理机构,分别直接管理所属的广播电台、电视台以及本行政区的媒体事业发展,可见这里的级别基本上还是指行政级别;所谓“双重领导”,是指各级媒体机构既要受到从中央到省以及省以下媒体管理部门的直接纵向对口领导,又要受到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或者省以下同级政府的行政直接领导。双重领导就是条块结合的领导。

我国媒体管理体制在发展过程中经过了多次改革与调整,从两级管理体制到分级管理体制,从政事融合再到政事逐渐分离,从只抓宣传到宣传、经营两手抓,但无论做什么调整,由中央统一管理、条块结合、双重领导这一根本管理体制和原则没有改变。

五、媒体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

我国媒体管理体制具有高度行政化的特征,这一特征体现在媒体管理体制的方方面面,下面择其重要而述。

1.坚持党管宣传的体制

为了保证充分发挥媒体作为党、政府(国家)和人民的喉舌的功能,保证宣传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意识形态安全,我国的媒体从一开始就确立了党管宣传的原则。党管宣传的原则,具体表现为:我国媒体的管理都是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进行的,各级党委是负责媒体机构宣传工作的直接领导。各级党委抓媒体宣传,体现在思想政治领导和宣传业务管理两个方面,具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传达贯彻党的宣传意图和宣传方针,根据一个时期党的中心工作和任务,指导媒体宣传计划的制订和实施,监督检查宣传方针的贯彻和宣传活动的组织情况,组织协调重大宣传活动,审查重大宣传项目,管理宣传机构的重要人事变更等。与党管宣传这个原则相应,还有党管干部的原则和党管媒体的原则。按照双重领导的要求,各级广播和电视台的宣传工作的领导更为直接和深入。在党管宣传这个原则的指导下,我国传媒业建立起了以宣传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体制。媒体机构内部实行以宣传为中心,宣传管理、技术管理、经营管理三位一体的管理制度。

2.“政事融合”的机构模式

所谓“政事融合”,是指我国的媒体部门既是宣传机关,又是事业建设和行政管理部门。电视诞生之初,由于规模还不是很大,主要以“条条”为主进行,各级媒体部门长期实行“局台合一”的体制,广播电视管理机构和广播电台、电视台一个机构三块牌子,同时承担宣传和事业管理双重职能,行政和事业不可分离,分工负责。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传媒行业开始实行政事分开,原来的局台合一体制实际上不再存在,但在实际工作中,我国的媒体部门仍然具有双重职能,它既是新闻宣传机关,又是事业管理机关,中心工作是宣传。90年代以来,随着机构改革的深入,省以上电视机构实际上已完全实行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和宣传事业单位分开,但双重职能、政事融合的机构特点在地、市、县以下仍然保留,特别是县一级体现得尤为明显。1997年后,我国县级广播电视部门实行局台合一以及局、广播电台、电视台、有线电视台“四合一”的体制,统一完成宣传和事业管理任务。1999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信息产业部和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加强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建设管理的意见》,要求电信和广电分离,有线、无线合并,在县级广电三分整合的基础上推广公共频道。地、县广播电视机构实行职能转变,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主要以转播省级节目为主,地、县广电局予以保留,但主要实施监管职能。政事融合,这是我国媒体管理体制的显著特征。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媒体产业的发展和媒体规模化、集团化经营的需要,要求转变政府职能、政事分开的呼声越来越高,各地也因地制宜进行了不同的尝试,比如集团化改革之后,就一度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局台关系模式。但总的来说,政事融合仍然是我国媒体管理体制的一个基本特征,这种状况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

3.实行“统分结合”的管理模式

所谓“统分结合”的管理方式,就是媒体事业既要集中管理,又要分散管理。所谓统一管理,是指国家媒体事业统一由国家媒体行政管理部门领导,实施纵向管理。所谓分散管理,是指地方各级媒体部门(在行政上属于地方政府)负责领导本行政区域内以及下属各级的媒体事业管理。统分结合就是既有纵向的媒体管理部门的管理,又有横向的地方政府和党委的管理。实践表明,统分结合的管理才能处理好媒体管理中集中与分权的关系。过分集中而无适当分权,容易导致管理僵化,不利于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而分权过多,则又会流于一盘散沙,不利于全国媒体事业有计划、有步骤、上下左右协调发展。实行统分结合的管理体制,既保证了以行政手段对电视事业纵向管理的有效性,又保证了分级管理目标的实现。

六、中国媒体管理主要内容

1.媒体管理的分类

(1)按管理范畴划分

媒体管理,即媒体行政管理的内容包括国家对媒体事业的管理以及媒体自身的事业管理和企业管理。媒体行政管理内容如图7-2所示。图7-2媒体行政管理内容

(2)按管理职能划分

我国的媒体管理体制是一种高度行政化的多头、分级管理模式。以广电为例,其基本结构为:

①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地方政府隶属于国务院管理;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地方党委宣传部隶属于中宣部管理。

②地方广电局隶属于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地方政府和地方党委宣传部管理。

③媒体机构隶属于地方广电局、地方政府、地方党委宣传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管理。

2.媒体的宏观管理

(1)媒体事业宏观管理体系

我国媒体事业管理体制是新闻事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势必有不同的媒体事业管理体制,这是由媒体事业的上层建筑的本质所决定的。

说明:

①图中“广播电视机构”包括广播电台、电视台、有线电视台;

②本图主要表现广播电视行政管理体制的纵向结构,而广播电视行政部门与政府其他相关部门的横向联系未在图中绘出;

③图中各级机构的位置表示其相应行政层级的高低,但各级广播电视机构的位置并不表示其与政府部门行政层级的高低比较。

媒体事业管理体制是基于《宪法》有关基本原则及党对大众传播媒介宣传工作的指导方针而进行的。由于社会、经济、政治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我国媒体事业管理的法规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如《新闻法》、《广播电视法》仍在研拟之中,因此我国媒体事业管理体制,可概括为四个方面:党委政治领导,政府依法管理,行业规范协调,单位自我约束。

党委政治领导,主要是党委宣传部门对媒体事业政治思想方面的领导,通过党的政策文件领导媒体实现思想宣传及舆论导向的作用。

政府依法管理,我国广播影视事业管理的最高行政部门是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负责媒体的传播活动的领导与管理。地方各级政府的媒体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媒体的管理工作。

行业规范协调,通过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等相关行业组织对媒体行业进行软性管理。

单位自我约束,广播电台、电视台通过制定从业规范来提高媒体从业人员(主要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水平。

(2)媒体事业宏观管理的特点

媒体事业宏观管理体制,有别于媒体事业内部经营管理制度,是以法律、规章、行政命令、政策指导等方式对媒体事业进行宏观调控、管理的制度总和。宏观管理体制具有如下特点:

①宏观性和权威性:管理体制主要进行行业宏观规划和调控,制订管理原则,主导媒体事业的发展方向,在整个媒体事业的管理体系中起主导作用。

②规范性和强制性:法律规章、行政命令,以及媒体行业的职业道德自律规范,都具有一定程度的规范性和强制性,依靠国家统治机器、行政管理等发挥效力,对媒体具有普遍约束作用。

③时代性与稳定性: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环境,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不同管理体制;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管理形式,要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不能政出多门、朝令夕改。时代性与稳定性是媒体宏观管理体制中一对对立统一的特点。

④原则性与灵活性:管理体制为适应全国各地、一段时间内的各种情况,在维持体制的原则要求和精神实质的前提下,可较为灵活地采用不同的调控手法。原则性和灵活性是管理体制中的又一对对立统一的特点。不同的调控方式对原则性与灵活性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比如法律、法规相对要求有更多的前瞻性、权威性及稳定性,内容一般较为宽泛和原则;而规范性文件、政策则相对针对性较强,具有直接可操作性。

思考题:

1.试分析媒体在宣传管理过程中应遵循哪些制度。

2.阐述媒体技术管理的特点。

3.媒体的行政管理体制有哪些类型?都有哪些特点?

4.谈谈我国媒体行政管理的体制划分和管理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