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是一场全世界范围的新技术革命,是媒体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的媒体数字化是国家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是国家信息化的基础,是与时代同进、与世界同步的必然要求。随着各信息领域技术的不断融合,媒体的产业结构和发展策略都将产生巨大的变化。本章将从新技术的影响,媒体消费趋势以及媒体组织等方面展开初步探讨。
第一节高新技术对媒体管理的影响
高新技术是相对于二战前的科学技术水平较低而言的,实指当代新兴科学与高水平的新技术,包括尖端技术和先导技术。它们大致包括以下十项:微电子科学和电子信息技术;空间科学和航空航天技术;光电子科学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技术;材料科学和新材料技术;能源科学和新能源、高效节能技术;生态科学和环境保护技术;地球科学和海洋工程技术;基本物质科学和辐射技术;医药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等。这些技术发源于20世纪40年代,成熟于70年代,其成熟标志就是全球掀起了技术创新并将其转化为产业的热潮,这个热潮至今方兴未艾。
高新技术的发展给现代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它们作为新一代生产力具有与以往生产力系统截然不同的特征。这些高新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使世界的面貌产生巨大的改变。其中的一些技术对媒体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如电子计算机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包括微波技术、卫星通讯技术、光纤技术)等。
一、高新技术的发展
(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1945年底,在美国首次研制成功人类第一台计算机,这台机器重30吨,占地面积达167平方米。在美国数学家冯·诺伊曼的主持下,1949年诞生了第一台存储程序的计算机,又称第一代机,这台计算机为后来的计算机发展奠定了基础。1959年,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问世,由此,计算机进入了第二代。1964年,IBM第一代360系列计算机问世,这是第一代通用计算机,为研制这种计算机,IBM投资50亿美元,比二战期间美国政府投入到原子弹研究的钱(20亿美元)还要多。至此,计算机进入了第三代。70年代以后,出现了计算速度更快、存储量更大的巨型机。进入到80年代以后,中大型计算机问世,于是开始了第四代计算机的时代。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一门复杂的工程技术学科,它的应用从国防、科学计算,到家庭办公、教育娱乐,无所不在。90年代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多媒体的应用提供了条件,多媒体技术已成为世界高技术竞争的一个焦点。目前多媒体技术比较成熟的应用有:交互式学习、影像处理与传输、建筑设计、工程设计、音乐作曲和编辑、美术动画制作、服装设计、装潢设计等。正在进入实用的有新闻采集、视频会议等。视频节目点播和电视购物处于初期应用阶段。
如今多内核技术,同步数据技术SAS,服务器技术虚拟化、刀片化等成为了新的趋势。新的技术势必带来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也会受到新的冲击。
(二)网络技术的发展
从网络技术的发展看,因特网起源于美国国防部在1969年创办的一项实验工程,名叫阿帕计算机网,开始用4台计算机互联实验,到1977年网络节点达57个,连接各种计算机100多台。通过对ARPA的分组交换技术和网络互联技术的研究,形成了TCP/IP协议。这一设计允许成千上万的网络进入互联网络,不同寻常的事实是,网络中的每一台计算机原则上都与任何一台计算机具有同样的能力,所以,任意一台计算机都可以与其他计算机交流。在RPA网发展的同时,美国一些机构以TCP/IP技术协议为基础也开始建立自己的面向全国的计算机广域网。
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建立NSFnet,连接范围包括所有的大学及研究机构,通过5个大型计算机中心把全国的研究人员联系起来。构网方式以校园网为基础,然后通过区域性网络,再互联成全国性广域网。此外,美国宇航局、能源部等部门的计算机网络也相继建成。欧洲、日本等也积极发展本地网络,在此基础上互联成Internet。1992年1月,Internet协会(ISOC)应运而生。进入90年代中期,因特网的规模在全世界范围内更是迅速扩张,到今天网络用户已超过亿户。因特网的服务功能主要有电子邮件(e-mail)、万维网浏览(WWW)、网络新闻组(Usenet News)、文件传送(FTP)、远程登录(Telnet)、网络查询(包括Archie、WAIS)等。用户利用网络来获取信息、发布信息和交流信息,使用最多的是以下三项功能:网络浏览、电子函件和电子论坛。
计算机网络在近年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特别是Internet在全球的爆炸性增长。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一些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许多新的网络模型和网络理论也随之被提出,首先是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的问题。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增长,IP业务也得到了快速增长和多样化。特别是随着多媒体业务的兴起,计算机已经不是单纯的处理数据的工具,而是越来越贴近生活,计算机的交互越来越实时和生动,这对计算机互联网络也就相应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那些有带宽、延迟、延迟抖动等特殊要求的应用来说,现有的服务显然是不够的。尽管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带宽以及网络速度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需要通过网络传输的数据却也几乎以与网络发展速度相同的速度在增加,甚至超过了网络发展的速度,这使得网络带宽与网络速度依然是一个瓶颈问题。同时,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些新的应用(如多媒体应用、组播应用等)不仅增加了网络流量,更因为这些应用改变了以往Internet上的流量性质,因而它们需要全新的服务要求。由于不具备服务质量保障特性,不能预留带宽,不能限定网络时延,因此,目前的Internet无法较好地支持许多新的应用如远程教学、远程手术、远程会议和学术交流等。因此,QoS越来越被研究领域所重视。
(三)信息传输技术的发展
从信息传输技术的发展看,传统信息传输技术主要以无线电波和电缆为媒介,以电话机、传真机、报话机为基础,采用有线、无线报话方式。现代传输技术向微波、光纤、卫星通信方式转化。光纤通信能够以极低的成本传输极宽频带的信息,是今后以视像为人机接口通信的最有效工具。光纤通信主要应用于远距离大容量通信,但由于光纤制造成本的下降使它进入本地网,计算机化的数字通信网络(ISDN)和用户环路业务。光纤本地网可提供图形、视像与大容量数据通信。光纤用户可以同时进行话音、数据、有线电视等业务。与光纤通信形成直接竞争的对手是卫星通信,自1965年第一颗国际通信卫星上天以来,通信卫星的发展已进入第六代。由于技术的进步,卫星通信的频段,根据不同的用途可以进行语言、数据、高质量的演播室级电视节目在窄带、宽带上的传输业务。传统的通讯靠地面中继站传输,卫星通信技术的进步体现在星上部分和地球站部分的技术进步,其中星上部分的技术进步主要体现在:一是天线多工阵列,支持固定成形波形束和跳波束;二是星上存储与交换。地球站部分技术进步主要体现在源编码、传输系统调制、编码及接口设备上。此外,个人通信技术,CAVA传输技术,以及国际互联网技术等信息传输技术也在进步与发展。
从世界范围看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趋势,多媒体通信将是因特网的主体通信业务,也是未来通信发展的方向。而在未来的发展中,会出现压缩比更大的压缩技术、更可靠的传输协议等等,这样便可在网络上更顺畅地实现实时多媒体信息的传送。
(四)三网融合的发展趋势
所谓三网,是指通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在中国,三网融合主要是指三类不同的业务、市场和产业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依托全数字化的网络设施来支持包括数据、语音和视频图像在内的所有业务。
三网融合体现了信息领域技术进步,将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三网融合的过程将导致信息产业结构的重新组合和管理体制及政策法规的相应变革。实现三网融合将会更有效地利用有限资源,为社会提供多元化的电信及信息服务。
三网融合表现为在技术上趋向一致,即网络层上可以实现互联互通,业务层上相互渗透和交叉,应用层上趋向统一。三网融合使话音、数据和图像这三大基本业务的界限逐渐消失,整个网络正在向下一代的融合网络演进。真正做到三网融合,则必须同时具备传输、交换、接入功能,并且在网络的各个环节对信息进行处理。
不过由于三网融合将涉及广播电视部门和电信部门的双重利益,因此目前仍处于业界普遍看好但仍属观望阶段。
目前,IP电视的兴起对于完成真正意义上的“三网融合”将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2005年4月,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下属上海电视台正式获得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批准开办以电视机、手持设备为接收终端的视听节目传播业务。上海电视台既可以在新的网络(IP)电视平台上播放自己开办的广播电视频道和视频点播节目,又可以将其他机构所播放的节目频道和点播节目依法集成到自己的播出平台上,再向用户提供播放服务。为开展这两项新业务,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投资组建了两家公司专门负责市场推广和运营。
IP电视又叫IPTV,即交互式网络电视,是利用宽带有线电视网的基础设施,集互联网、多媒体、通信等多种技术于一体,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服务的崭新技术。它以家用电视机或电脑作为主要终端电器,通过互联网协议(IP协议)来传送电视信号,提供包括电视节目在内的多种数字媒体服务。其关键技术是利用电脑或“机顶盒+电视”完成信号接收,能适应电话线路、线缆系统、卫星以及各种地面波数字播放。
IPTV的主要卖点有两个:首先是清晰的画面,通常DVD的视频流传输带宽需要3Mb/s,由于IP电视采用的是高效视频压缩技术,因此,当视频流传输带宽在786Kb/s时其收视效果便能接近DVD水平。其次,它是真正意义上的媒体提供者和媒体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根据用户选择,IP电视可以采用不同压缩比,制作适应不同带宽的节目内容。它既可以采用广播(直播)形式,也可以采用点播形式。如此,用户便可不受时间限制地收看自己喜欢的节目。他可以一口气看完30集的电视连续剧,也可以反复收看曾经错过的某个经典电影或者娱乐节目。IP电视不仅是传播工具,它还具备网络固有的互动性和反馈性。由于开设了BBS留言板等沟通渠道,观众在收看IP电视的同时就可各抒己见。通过观众的反馈,网络电视台便可有效地实时调整其节目内容。此外,IP电视能提供数字电视节目、可视IP电话、DVD/VCD播放、互联网浏览、电子邮件,以及多种在线信息咨询、娱乐(例如游戏)、教育及商务功能(例如视频会议)等多种多媒体服务功能。
IPTV与数字电视最大不同在于,IPTV通过宽带网络传输数字电视信号,而传统数字电视则通过有线电视网络传播。因此“数字电视”只能提供广播方式,不能实现点播;而IPTV不但能接收广播信号,也能实现用户与SP的互动,还可以非常容易地将电视服务和互联网浏览、电子邮件,以及多种在线信息咨询、娱乐、教育及商务功能结合在一起。
目前,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在骨干网运营上具有很强的优势,而且拥有一定规模的ADSL宽带接入用户,因此电信运营商具备开展IPTV所必需的基础网络优势。只有广电与电信运营商联合才可以为IPTV建立一个最佳的带宽环境。固网运营商主要业务是面向家庭用户的,而且还大量建立起有线宽带接入资源,如ADSL等。因此,固网运营商会非常积极地在其领地上开展ADSL网络和光纤网络上的IPTV业务。
同时,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在手机静止状态下能够具有2Mbit/s的数据传输速率,能够使手机上网速度基本达到目前有线宽带网的水平。大幅提高的带宽能增加足够多的业务量以使3G达到赢利,用户可以采用手机上网下载视频或收看在线电影、在线电视直播等。3G网络所具有的高传输速率和高带宽的优势,使得通过手机看电视以及其他相关的基于流媒体的应用有望成为3G较为独特的应用。
对于IP电视、手机电视等新视听媒体的发展,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表示,它的健康发展有助于满足更加多样化的收视需求,符合社会进步的趋势。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作为国家广播电视行业主管部门,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支持网络(IP)电视、手机电视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业务健康有序发展,增强我国广播影视行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