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体育新闻学
3283200000024

第24章 体育新闻的功能与作用(5)

四、文化功能

体育的发展,或者说体育文化的发展,总是和一定的传播活动相联系。人类的传播活动经历了符号传播、言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和电讯传播等几个阶段。古代的体育文化之所以能发展、演变为近代体育以至于现代体育,正是由于一代又一代人经过不同的历史时期,以不同的传播形式相互传递、相互交流的结果。现代社会媒体对体育的传播,同样是一种体育文化的传播。就其现实性而言,媒体对每一个体育赛事的报道,能够及时满足人们对体育新闻的需求,这是体育新闻传播的基本任务。人们在获得体育新闻的同时,对该体育项目的发展演变过程,竞技战术特点也会有或多或少的了解。同时,媒体对游离于体育事件新闻性特征之外的体育信息传播,也是一种体育文化的传播。

现代体育新闻传播的意义已远远超出了对事件本身的传播。人们在获取体育信息的同时,不仅获得了美的享受,愉悦的体验,也受到了一种思想、一种文化的熏陶。《奥林匹克宪章》第59条“关于奥运会的新闻报道”的规定:通过奥运会媒体报道内容,传播和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精神的本质内容包括五个方面,即参与精神、竞争精神、公正精神、和平精神与奋斗精神。可见,体育新闻不是单纯的信息传播,而是一个整合了政治、经济、民族认同等复杂要素的综合体。

1.传播体育精神

体育媒介对于弘扬体育精神有着特定的、无可比拟的优势,它不需要课堂,更不需要灌输,是在一种休闲娱乐的状态下,使人们在了解比赛的过程中受到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体育精神就是由体育运动所孕育出来的意识形态,是人类优秀品格和崇高理想的生动映现。它超出了体育运动本身,内化为人类心中的一种信念和追求。其核心是超越,内涵十分丰富,可以概括为人本主义精神、英雄主义精神、公平竞争精神、团队精神四大要素。

(1)人本主义精神

新闻报道应体现人文关怀的理念越来越受到新闻从业人员的认同。雅典奥运报道除了播放运动员在赛场上拼搏的精彩画面外,还着重突出了运动员在赛场上和赛场下的动人故事以及他们的内心世界。通过新闻传媒,读者和观众可以看到:刘翔在第一个冲线之后,面对镜头,他第一个感谢的是他的父母,说是他们给了他力量;邢慧娜看到奇迹在自己身上出现的时候,不禁在运动场上边跑边喊:“爸爸,我赢了!”;大力士张国政折桂之后的第一时间,在演播室的众目睽睽之下,与爱妻高文娟通电话:“老婆,你辛苦了……”这些至情至性的语言和场面,令人感动、催人泪下。“新闻媒体作为最有力的文化载体,在新的社会价值体系的建立过程中,毫无疑问负有艰巨的责任,需要新闻工作者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我们从那些光耀世界的冠军身上看不到高不可攀的神的影子,看到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似曾相识的邻家女孩或男孩。我们看到的是人的本来面目,看到了人文精神的回归。

我们清楚地看到当我国选手夺得金牌时,媒体记者和全国人民一齐欢呼庆祝,而对于那些没有夺得奖牌但同样尽力拼搏的运动员,我们的新闻报道也给予了足够关注。例如,央视在直播占旭刚三次试举失败泪洒运动场时仍盛赞他的勇气与精神;在罗雪娟晕倒泳池后《新民晚报》刊发《生命第一,运动第二》,对其顽强拼搏的精神给予高度的肯定。许多媒体评论说:“实现了个人对自我的超越,只有征服了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胜利者。”所有这些,恰好体现了媒体温暖的人文主义关怀。

(2)英雄主义精神

赛场是较量的舞台,人们需要冠军,需要榜样的力量。媒体关注冠军、关注金牌,从不放松对运动员争金夺银的报道,赛前、赛中、赛后始终围绕着可能和已经获得金牌的选手进行各种报道,都是英雄主义的一种体现。在重大赛事中取得突出成绩的运动员,凭借出色的竞技能力和个人气质,成为许多人崇拜的对象,成为英雄式的人物。由于他们受欢迎程度相当高,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体育报道的内容围绕着他们展开,这些内容涉及他们的日常训练、个人生活、人际交往,甚至扩展到他们的家人、教练、朋友等。这种报道显现的倾向和追求的效果,都是以英雄主义为基石的。当然如果仅仅这样去理解英雄主义,显然是狭隘的,运动员坚韧不拔、英勇顽强的拼搏精神同样是英雄主义的写照,同样值得讴歌。

(3)公平竞争精神

体育精神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竞技精神,它又可归结为公平、公开、公正。在这一前提下,尊重规则、尊重裁判、尊重对手、尊重观众。对赛场外的社会,体育报道所展现的这种竞技精神,对倡导良性竞争和公平竞争起到积极的作用。

(4)团队精神

体育赛事向来强调团队精神,集体比赛项目整体水平如何,需要以个人的技术水平做保证,但更重要的是集体战术意识和队员之间的配合默契。即使是个人项目,也同样离不开集体的支持和鼓励。成功的荣耀不仅仅属于一个人,参与赛事的每一个教练员、陪练乃至普通工作人员同样是伟大的,每一枚奖牌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和汗水。关注每一个人、肯定每一个人的尊严和价值是对团队精神的肯定和展现。

2.促进国家地区间的文化交流

(1)体育是一种国际性语言

体育本身就是一种国际通用的语言,当代国际体育活动逐步形成了完整的制度体系。从《奥林匹克宪章》到各种规模比赛的管理制度、章程和操作方法直至具体的规则、标准,都为全人类所接受、所遵循,具有最高的权威性。正是这种特殊的共同语言和相同的身体运动形式,使国际体育交往不受国家大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种族肤色、宗教信仰、地域环境等因素的限制。来自不同国家、地区、肤色的运动员欢聚在一起,交流思想,增进友谊,形成了人类相互了解最直接、最和谐、最少障碍的环境与气氛。

(2)以体育为媒介的国际文化交流

奥运会作为全球性体育盛事,也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奥运会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奥林匹克精神文化规则下进行文化交流和融合的过程。奥运会能够引起国际媒体对主办国的关注和报道,从而成为相对集中的全球注意力资源,主办国借助奥林匹克传播全面展示本国文化,得以实现与世界多国的文化交流,而且此种方式更容易为公众所理解和接受,从而获得认同,有利于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和人类的共同发展。

五、娱乐功能

当代社会,体育将成为现代人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处在高节奏、高竞争的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创造着一个轻松自在的“休闲”境界,享受运动的乐趣,感悟生命的意蕴和人生价值,体验人际关系和谐带来的满足,建立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和激发积极向上的生活热情。而欣赏高水平的体育比赛更是大多数人生活的一部分,有调查显示,有一半的城市居民每周至少看一次体育实况转播。人们这种对体育直接或间接的参与,使其既得到了健康美、形态美、服饰美、道德美的文化陶冶,同时也使人们形成了合理的生活方式,也便于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1.体育比赛从新闻到娱乐

值得注意的是,早期新闻从业人员认为,体育比赛是新闻而不是娱乐。1956年的墨尔本奥运会成为体育比赛由“新闻”转向“娱乐”的分水岭,奥运会的转播权第一次被出售了。随后,在1958年,奥运会的电视版权被写进《奥林匹克宪章》,宪章第49条明确地划分了体育与娱乐的界限,规定奥运会现场直播是娱乐内容,并对电视台播报奥运新闻进行了严格的限制:无论私人电视台还是电视网都可以播报奥运新闻,但是直接引用奥运会的现场内容不得超过三分钟。电视台或电影可以在24小时内插播三段奥运会内容,每段三分钟,段与段之间至少要相隔四小时。如果电视台播放的新闻越过了宪章规定的界限,就变成了“娱乐”,需要另外交费。随着电视转播权费用的飞速上升,体育新闻的娱乐性质和娱乐化倾向也日益明晰。

2.体育新闻娱乐化

(1)体育新闻的天然属性

从一定意义上讲,“娱乐性”应该是体育新闻报道的天然属性。最简单地理解“娱乐”的含义就是让人快乐。人们消费体育新闻或参与体育运动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获得身心的愉悦。当人们观看一场比赛的时候,自己的心灵获得了彻底的放松,更多人到体育节目中去寻找精神安慰。

体育新闻的娱乐性与体育本身的娱乐特质一脉相承,体育运动的起源之一就是早期人类在闲暇之时的游戏。体育是一种人们广泛参与的娱乐。正如可口可乐公司的前董事长所说:“体育就是娱乐,娱乐就是体育。”

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使得运动员越来越职业化,反过来,职业化趋势又促进了体育运动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使比赛更具有观赏性。这种观赏性的增加与大众传播手段的进步结合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将体育比赛塑造为某种大型的娱乐活动——观众虽不能参与,却能从观赏中得到足够的愉悦。当体育在成为少数人职业的同时,它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娱乐。

(2)体育新闻娱乐化的表现

体育新闻娱乐化是对体育报道的传统外延进行延伸,着重于和体育相关的人、体育故事、体育精神的挖掘传播。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趣味性;在内容上强调文化和娱乐含量;在传播符号的运用上,抛弃新闻八股文,追求语言符号的轻松诙谐,突出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非语言符号的“夸张软化”和“娱乐”特征。

一些媒体在体育新闻的报道中越来越多地采用了娱乐化的手法,比如对运动员进行娱乐明星式的贴身报道、不厌其烦地挖掘教练和球星的花边轶事,邀请越来越多的体育明星参加娱乐节目,在体育频道(版面)报道与体育有关的娱乐新闻。黑幕、丑闻、斗殴、绯闻(田亮和郭晶晶的绯闻一度成为网络上最火的体育新闻)正成为体育媒体上出现频率最高的题材,于是有了明星运动员,有了江湖故事式的叙述文本,有了火极一时的“亮晶晶”……《南方体育》的出现,则使体育新闻的娱乐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各媒体纷纷跟进,体育新闻的娱乐化成为潮流时尚。

(3)体育新闻娱乐化的正效用

体育新闻娱乐化有其积极的效用:第一,拓宽了报道领域。娱乐化突破了体育媒体只关注赛场赛事和运动员赛场表现的报道模式,也改变了体育就是三大球三小球的尴尬状态,有效拓宽了体育新闻报道的领域。第二,迎合了受众兴趣。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下班以后都希望能放松一下。娱乐化使得体育新闻更为轻松有趣,适应了受众需求,迎合了受众的阅读兴趣。第三,增加了阅读快感。媒体在标题设置上,加强个性和冲击力,给读者以艺术欣赏的愉悦感;而在内容上,排除了以往的平铺直叙,代之以多种多样的叙述方法,文字上描写、议论、抒情兼备,给读以阅读的享受。第四,增强对受众的吸引力。幕后的新闻、出位的标题、火辣的图片……这些内容上的选择和包装技巧还是很能吸引受众眼球的。毋庸置疑,娱乐化使体育新闻变得更丰富多彩、更好看、更受欢迎,也为体育报刊在与电视的竞争中找到了空档。

(4)体育新闻娱乐化的负效用

体育新闻娱乐化本来是顺应了体育的自然属性,也为体育新闻报道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但是,当前的体育新闻报道娱乐化已呈过度态势,甚至有悖新闻原则和体育精神,表现出庸俗化与色情化趋势,令人担忧。娱乐化成了一把双刃剑,其负效应也是显而易见的。

①失实报道、恶意炒作

韩日世界杯期间,某些体育记者就炮制出了惊动海内外的系列假新闻,如米卢选定接班人、中国国家队发生内讧、范志毅与郝海东打架、哥斯达黎加国脚万乔普服用兴奋剂、执法意韩之战的厄瓜多尔教练遭枪杀,这些假新闻不仅在国内造成不良影响,而且严重损害了我国体育新闻工作者的国际声誉。路透社曾做如此评论:“整整400个中国体育记者来到韩国为中国足球队初次亮相世界杯做报道,他们争论、他们卖弄风情、他们贿赂、他们抄袭,甚至有时候他们的谎言也是那么明显。”制造假新闻的体育记者虽然是少数,但蒙羞的却是整个中国新闻界。

②色情化、庸俗化

体育新闻报道娱乐化的一个特点就是报道的重点不是放在体育比赛本身上,而是掉进了与运动员或赛事有关的小道消息的陷阱里,最甚者莫过于热衷报道运动员的私生活、绯闻之类,以满足一部分人的偷窥欲。

体育新闻的色情化主要表现在个别报刊的封面、标题、图片上。一些标题大张旗鼓地使用性词汇,比如“销魂”“性生活”“裸露”“性感”等。2002年5月《新周刊》封面是女性人体“1/3”肩部以下、腹部以上,这是该期的“世界杯专题”。

在体育回归娱乐、游戏的自然属性过程中,与市场化密切相关,我国体育新闻报道娱乐化应该有自己的基本原则,体育新闻娱乐化不同于庸俗化,低层次化,更和失实报道、恶意炒作无关。

本章思考题

1.体育与政治的关系是什么?

2.什么是体育文化?其内涵是什么?

3.体育新闻的功能是如何演变的?

4.体育新闻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5.怎样理解体育新闻的娱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