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体育新闻学
3283200000067

第67章 世界著名赛事报道模式及其特点(16)

各国媒体对NBA赛事的报道,无不追求时效性与现场感。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两个前提:一是派记者前往美国进行现场采访,二是购买赛事转播权。对于电视媒体而言,后者是主要追求的目标。而对于平面媒体来说,自然要想方设法派记者到一线进行实时采访,以增加自采新闻的数量,提高报纸或刊物的竞争性与可读性。正因为如此,各类媒体都把时效性与现场感当做报道的首要目标,让本国受众能够感受到比赛的亲近与真实。电视媒体通过现场声音、动态画面、解说谈话等手段,使身在远方的受众能够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而近年来异军突起的网络媒体,则利用点击观看赛事视频,参加评论等互动环节,吸引了大量受众。更重要的是,网络传播弥补了电视媒体和广播媒体对比赛报道稍纵即逝的不足,网络已经逐渐成为人们观看比赛的第二种选择。

2.深入性与全方位

由于NBA赛事时间拉得比较长,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对一项赛事进行连续报道,如果不采取多种手段,观众和读者也会厌烦。因此,各类媒体在报道的深入性与全方位上大做文章,使赛事在不同阶段都有兴奋点,都有较高的关注度。赛事本身的新闻性虽然很强,是NBA报道的主体,但围绕赛事和球星的赛外新闻是目不暇接的,它们也是不可不报的内容。

从NBA赛事的报道周期上,可分为赛前、赛中和赛后,每个阶段又有不同的主题与内容。例如,赛前阶段主要有各队的准备情况,队员训练和伤病信息等,尤其是在赛前两队展开的唇枪舌剑或是相互恭维,是报道的极好素材。比赛过程最为精彩,抓住更衣室采访的细节,细致体现比赛的关键进球和失球,不但体现赛事报道的贴近性,而且可以让观众重温精彩镜头。在赛后阶段,教练员及相关人士对比赛的评论,NBA圈内的反响等都是受众想知道的。如果出现了某个突发事件,那么媒体则会不厌其烦地进行追踪报道,直到事件大白于天下。对于关键场次的赛事、大腕明星的追踪报道,不仅要深度挖掘,更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细枝末节不可忽略。同时,还要跳出比赛,关注场外的风土人情、文化民俗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媒体的报道达到深入性和全方位。若使NBA的报道做到有速度、有深度、有广度,对媒体和记者的新闻敏感性和专业知识要求很高。

在我国的电视媒体中,对NBA的报道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模式与运作方式,NBA的报道做到了栏目化与专题化。大多数体育电视频道都在整点新闻中开辟专门的时段,在第一时间报道NBA的最新战况,有特别情况发生时还随时打开直播窗口,体现了新闻传播的速度之快。在电视台的现场直播过程中,主持人与现场嘉宾的评论解说往往会受到观众的关注,传播效果最佳。而报纸平面媒体则采用独特的视角,邀请资深的专家,用他们敏锐的思维和对赛事深刻的理解,给读者球迷带来精神上的享受。常见的栏目有:“NBA新闻”“专家专栏”“先锋评论”“专题报道”“本周最佳”“本月最佳”“火箭专区”等。平面媒体的报道尤其突出深度性,通过对相关事件的综合比较来把握中心事件。

网络媒体是越来越受到关注的传播载体,它的NBA报道特点是,突出标题的抢眼性和主体性,给人一目了然的感觉。通过网络随时点击的特性,加强观众与网民的互动和交流。网络的即时赛事报道使用最简洁的语言,不仅将赛场情况传达出来,还让网民参加互动的信息交流。

网络媒体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球迷可以根据各自的需求,进行任意点按,即时获得NBA的各类信息,报道手法也多种多样,如直播间、视频、游戏、竞猜,获得的信息量也很全面,典型的栏目包括:新闻、球员、球队、赛程、数据、排名、博客、图片、拉拉队、论坛、集锦、经典、全明星、VIP等。

现代受众在观看NBA比赛时,已经不满足于被动静止地看比赛,参与到赛事当中成为一种新的趋势。电视传播中的短信平台、平面媒体的观众来信、网络媒体的互动交流等,都是互动性的积极体现。与此同时,体育的娱乐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这些特点使得媒体越发重视多种媒体手段的运用,更加重视与受众的互动环节,尤其是网络和移动媒体。例如,电视台的NBA重要场次的直播,无法收看电视的观众可以在电视网上在线收看到比赛,或者在其他门户网站收看比赛。而网络主持人与观众的在线对话,或开通短信平台让观众发表观感等做法,让受众获得了以往没有体验过的直接参与的感受,这种感受增强了观看赛事的趣味性,提高了获取信息的迫切性。

六、报道手段与要求

采写NBA新闻时,能够直接到美国比赛现场的记者终究是少数,然而获得信息的渠道却是数不胜数的。信息源主要有四大类型:NBA官方网站、世界通讯社、有影响的门户网站和当地报刊。

1.信息渠道

第一个渠道也是最重要的信息渠道,是NBA的官方英文网站、官方中文网站,这里发布的信息可以完全信任,即使出现问题,也不是记者的责任,如果日后NBA出现更正,那将会增加一条新闻,然而这样的事情几乎没有发生过。

第二条渠道是世界知名的通讯社,比如路透社、美联社、法新社和新华社。通讯社的信息传播迅速,完全可能满足媒体在时效上的需求,而且准确度高,值得依赖。通讯社的深度报道往往是发专稿,需要订阅才能打开看到,但其信息量大,实时滚动播出新闻,也可以满足记者对信息的需求。

第三条渠道是各大网站,例如雅虎网、ESPN、新浪网、搜狐网、华奥星空网等,这些网站比较规范,信息传播快捷,准确度也比较高,是值得利用的渠道。

第四条渠道取决于记者是否获得现场采访的机会,即使不能去美国采访,也可以通过报刊的网络版获取信息。例如比赛地各大报纸的体育版、体育专刊、篮球报等,都会有不同的报道内容。美国记者和本地报纸对赛事和球员的了解,往往会在中国记者之上,可以根据不同媒体的报道需求,摘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最后还有一种手段,即记者的看家本领——采访,如果是身在美国,可以预约采访相关专家与教练;如果是在国内,可以通过以往建立的关系,进行越洋采访,即可以使用电话,也可以利用网络。

2.精通项目

随着中国NBA爱好者人数的增加,受众对NBA报道的要求也水涨船高,没有专业化的水平,记者已经无法胜任报道的工作了。若是在十年前,一个NBA记者只要摆弄一些比赛战况和数据统计就可以完成任务了,但在今天,围绕一场比赛的方方面面都要涉及,受众对信息量的需求没有止境,相关的历史背景、历史战况、前因后果都要娓娓道来,一个也不能少。特别是对于直播的解说员,更要将观众看到的镜头后面的信息脱口而出,一旦出错则会受到指责。因此,对于21世纪报道NBA的中国媒体和中国记者,必须具有高水平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知识。

现代NBA比赛是一项国际化的运动项目,吸引着全世界无数的篮球爱好者,NBA球员的国际性也为这项比赛的报道提供了广阔的视野。以姚明为代表的中国球员,为NBA注入了新活力,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挽救了NBA发展的停滞不前,因此,NBA报道更需要注重国际化。如何在突出本土球员的表现时,将其放在NBA这个大背景下进行报道,是记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毕竟NBA对中国的媒体来说还是一个新事物,需要长期报道的经验积累,因此,学习美国媒体的报道视角,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办法。

本节思考题

1.简述NBA的发展及其运作方式。

2.谈一谈NBA报道的发展过程。

3.NBA的报道业务包含哪些内容?

4.举例说明NBA报道的特点。

第六节四大网球公开赛报道模式及其特点

一、四大网球公开赛概况

1.网球运动发展概况

网球运动起源于法国。14世纪时法国宫廷中开展一种叫“掌球戏”的游戏,两人中间隔一条绳子,双方用手将球打来打去。球是用布包裹头发制成。10世纪时,出现了用羊皮纸制造的球拍:卵形,拍柄重,并不美观。到了17世纪,法国人的这种“掌球戏”闯入英国后,绳改变为网,球拍不再是平面的羊皮纸,而是穿上了有弹性的弦线,场地也比较正规了。

1874年,英国有个温布尔登少校,他设计了一套新的携带式网球场地,把过去在四周砌墙的室内网球场改成室外球场,并且可选择任何一片草地,搭成一个临时草地网球场。他设计的网球场地形状,端线宽于球网长度,成为等腰形的长方场地,尺寸也与现在场地不同。直到1895年3月,网球爱好者才成立一个委员会,制定了统一的规则,并确定成如今的标准场地尺寸。1877年初,全英草地网球俱乐部成立后,逐步订立了现行的网球比赛制度。同年9月,第一届草地网球赛在温布尔顿正式举行,即现在世界上最古老、最重大的网球比赛,称“温布尔顿网球锦标赛”。

草地网球运动出现后,在世界上发展迅速,1875~1877年间,苏格兰、巴西、印度、柏林和爱尔兰均成立了网球俱乐部。1876年德国开始开展网球运动;1877年法国成立了第一个网球俱乐部;1878年巴黎、澳大利亚、瑞典、意大利、匈牙利和秘鲁都纷纷建造起草地网球场。在19世纪末,网球运动由外国传教士传入中国。

1896年,在雅典举行的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上,网球的男子单、双打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而且一连七届均有网球比赛。后来由于国际奥委会和国际网球联合会在“业余运动员”的定义上有分歧,网球被列为表演项目。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网球又重新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设男、女单打和双打四枚金牌。

目前,世界最高水平的赛事为四大网球公开赛,最高男子团体赛为戴维斯杯,最高女子团体赛为联合会杯。

2.网球运动的国际组织

(1)国际网球联合会(ITF)

国际网球联合会(International Tennis Federation)于1913年在法国巴黎成立,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演变,在世界五大洲的协会会员已经发展为205个。国际网联的正式用语为英语、法语和西班牙语,在文本有歧义时,则以英语为准。

国际网联的任务是制定、修改和实施网球规则,在各级水平上促进全世界网球运动的发展,在国际上维护网球运动的利益,促进和鼓励网球的教学,为国际赛事制定和实施规则,裁定国际网联认可的正式网球锦标赛,增强协会会员的影响力,维护联合会的独立,确定运动员的资格,管理业余、职业及业余-职业混合型比赛,合理使用联合会的资金,维护网球界的团结及监督这些规则的实行等。

国际网联现有的专门委员会有奥林匹克委员会、青少年竞赛委员会、老运动员委员会、技术委员会、网球规则委员会、国际网联规则委员会、财务委员会、医务委员会、大众传媒委员会和教练委员会等。

国际网联正式团体赛有:戴维斯杯(男子团体)、联合会杯(女子团体)、NEC世界青年杯(16岁以下男女少年)、NTT世界少年网球赛(14岁以下男女少年)以及针对不同年龄组的意大利杯、杜布莱尔杯、奥地利杯、不列颠杯、克洛福德杯等。还有分别为40岁和50岁妇女举办的青年杯和布耶诺杯等。国际网联的正式锦标赛有:大不列颠草地网球锦标赛(温布尔顿公开赛)、美国公开赛、法国公开赛、澳大利亚公开赛、日本公开赛、意大利锦标赛、国际网联老将世界锦标赛等。根据比赛的影响力、关注度和奖金设立的规格和标准,人们普遍将前四项世界网球锦标赛称为“四大满贯赛”,后简称为“四大网球公开赛”。

(2)国际男子职业网球联合会(ATP)

国际男子职业网球联合会(Association of Tennis Professionals)简称为ATP。作为世界男子职业网球选手的自治机构,ATP成立于1972年美国网球公开赛期间,挑头者是当时的超级球星杰克·克拉默。ATP在成立之初就制订了一份名为“十字路口的网球”的发展计划,详尽分析了男子网坛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及推广和市场方面蕴藏的巨大机会。该计划由著名球员马茨·韦兰德、蒂姆·马约特以及汉密尔顿·乔丹共同拟定的。

不过,当时掌管巡回赛的男子网球理事会却没有采纳来自球员的建议,直到1988年的美国网球公开赛期间,颇具远见的“十字路口计划”才真正发挥了作用。由于比赛主办者禁止ATP使用美网的设施,他们不得不在一片停车场上召开了决定网球命运的一次会议,但当时的ATP领袖乔丹却巧妙地利用这次会议扩大了ATP的影响。在“停车场会议”上,ATP宣布他们将从此接管这项运动,创办一项全新的巡回赛,由球员自己来唱主角,并承担相应的义务。此后几周内,世界排名前100位中的85位球员都表态支持ATP,大多数顶级赛事的组织者也为ATP实施计划提供了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