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大学生GE阅读(第4辑)
3283900000051

第51章 说说发财的事(上篇)(1)

闻章

这一回专讲发财。在现在这个社会,谁不想发财呢?我想发财久矣,只是没有发起来,但我身边有好多朋友真的发了财,经常请吃饭,我也经常被请去吃,但是我却很少请客。有一次在席间,有个朋友说了一个笑话,说有一个人,从来不请客,但是不管谁请客,他总跟着在一起吃。有天喝酒时大家作诗,无诗不许端杯,他便吟诵道:“我从不请人,人也别请我,但愿人请人,其中有个我。”我怀疑这是在影射我。

有了钱就能很好地请客了,有了钱就是不请客也会被认为是不骄奢,有君子之风。

是不是这样呢?因此我跟你说,我便是那个急着想发财的人,急着发了财之后潇洒起来的人。但是,我又遇到别样的情况,就是有的人真的发了财,但发财之后并不快乐,或者说比不发财之前还不快乐,曾发感慨道:穷得只剩下钱了。这一发现使这个人从富翁一下子变为穷汉。穷者,钱能治;有钱之后仍旧穷的人,怎么治?

其实发财之后突然感觉到了穷,这本身即是一味药,知道钱乃外在之物,不是真富。这发现也真好,可以使我这没钱的人得到好大的安慰,也使我避免走有钱人所走过的弯路。这是从钱坑里爬出来的人,还有好多人,至今仍被钱所囚。钱是好东西,被钱所囚就不好了。被钱所囚就不仅不是富翁,也不仅不如穷汉,而是成为钱的奴隶了,等于是在服刑了。

为什么要发财?

这是句很傻的问话。虽然很傻,但毕竟也是一问。谁能很准确地回答这一问呢?

为了好回答,我们先把发财圈定一下,圈到钱上来。这也是世俗的看法,以为有钱就是发财,有钱不算发财什么叫发财呢?有钱当然算发财,但发财却不仅仅在钱上。

不过现在就说钱。

有钱好不好?这得看问谁。若问百万富翁,他会笑笑。因为百万富翁已经对钱没有感觉。若问一穷汉,他会很诧异地看着你,以为你在讽刺他。因为在他这里,钱是必须,而不是问题。若问我老婆,我老婆会反问,你说好不好?因为总有人告诉她,别让人骗了呀,有人敲门时,先在猫眼里看看是谁。她那本来单纯的心渐渐变得复杂了。

那次把这话问邻居,邻居说:这还用问么?没想到用这一问换来的还是一问。

那天在储蓄所存钱,某保险公司帮助理财的一个人很积极地推销一种存钱方式,说这样可以多拿好多钱。好多人都在那儿办。没想到在一个老者那儿遭到拒绝。老者说:“我不。”推销员说:“为什么不呢?会分红的,钱会多出很多。”老者说:“越多越不。”好多人都诧异地看着他,以为他是公园里逃出来的大猩猩。老者说出理由:“我这钱,存在这儿,不图利息,为的是让你们给我看着。这点钱够我和老伴用,够用就行了,多了不好。”推销员说:“多了才好呢,多了有什么不好的?”老者说:“要是没钱,我要死的时候,儿女们还有可能顾得我。要是有钱,要是有很多钱,说不定快咽气的时候,儿女们还没等我死利索,就先打起来了。”他把好多人说得笑起来。

还有一则故事,说一僧一道在街上走,僧指着一个院落说:这家很和睦,弟兄好几个从来没有吵过嘴。道于是从袖筒里拿出一块金子,隔着墙头扔到院子里,说:“信不信?一会儿就会吵起来!”

钱,好多人认为很好的东西,却在这儿打了折扣。

不过,一般来说,有钱还是好事。

好比一棵植物,有肥有水,那会有多舒展。好比一座山,河缠树掩,那有多滋润。

人有了钱,大概也如此,能够把自己的想法舒展开,能够做好多的事情,能够给自己带来方便的同时,也能给好多人带来方便,能给自己带来成就感的同时,也会给好多人带来利益。如果没钱,则你纵有再好的想法,也不能变成现实。变不成现实的想法只能给人带来苦恼,那这想法还不如没有。

在这个意义上说,发财是好事。

人在世上走一遭,来干什么?如果不来干什么?则人生就没了意义。干什么呢?

用电视剧《士兵突击》里许三多的话说就是,要好好地活,好好地活就是做好多好多有意义的事。可是什么是人生意义呢?那天有人用这话问我,我也答不出。因此他很失望。看着他失望的样子,我明白了,人生意义有多种,但肯定不是失望。为什么说意义有多种,因为人的认识不一样,心胸宽窄不一样,个人情趣不一样,因此人生的意义也不一样。确切一点说,人生意义恰如人的脸面,一人一个,有可能相近但不会相同。正因为每个人各自抱着自己的人生意义去生活,才有了这形形色色的芸芸众生。有了这形形色色的芸芸众生,才有这万花筒般的社会形态。

这是一层意思。

还有另一层意思。这意思我一般不跟人说,因为说了马上就有人觉得没意思。本来觉得人生非常非常有意思、非常非常有趣味、非常非常有意义,经我一说,立时愣住。

其实我不说这层意思大家都知道,虽说大家都知道,却总装作不知道。

这个意思就是:不管你成就多大,财富多多,名头多高,荣耀多显,你觉得意义有多深,但人必得死。人一死,无论什么都带不走。这是一个悲剧。这个悲剧人人逃不脱。

对于一个强调人生意义的人来说,这是最致命的。

让我们在这里稍作停留,想想这个事情。想你的金银财宝,想你的功名利禄,想你的灯红酒绿,想你的快活美好……突然之间,这些东西都不存在了,不是这些东西不存在了,是你不存在了。你这个活体不存在了,余下的东西还有意义吗?你可能说意义在你的儿女那里,可是你的儿女最终也会像你一样不复存在。一切如梦如幻,如露如电,天大的意义,顿时化为天大的失落,如悬崖失足,碰不着的地方让你绝望,碰着的地方让你疼痛。正是这个东西让你原来的一切成为虚假,而这个东西不虚假。这也真可怕。正因为可怕,我们才往往装作看不见。你看不见它可以,但死神总能找到你。

明白了这层意思之后,然后我们再来说发财的事。

也许你不再觉得有意思,不再让我说了。虚幻已经知道,秧苗不能插在虚空。可是,你知道么,这一层撕破之后,里头还有一层。这一层好多人不知道。那么有人问,你知道吗?实话告诉你,我也不知道。虽然不知道,却有人告诉过我掀开这一层之后的大致情形。我以为好,能够救治虚妄,能够在原来一脚踏空的地方铺上五彩石,能够让你知道虚幻背后的真实,能够在真实的基础上建构新的理想。在这里你会发现真的财富,因而你才会成为真正的富翁。

有一位僧人来到南京光宅寺,参礼慧忠禅师。慧忠禅师问:“你是做什么的?”僧人答:“我讲《金刚经》。”禅师问:“《金刚经》最初两字是什么?”答:“如是。”禅师问:“是什么?”僧无对。

我们天天活在日子里,好像却没有去想日子该怎么过。因为你不去想这些,日子也不会落下你。即便你去想了,也不见得就有结果。就如这僧,天天讲《金刚经》,却经不住禅师一问。

财与智

见到一本杂志,精美而大气,刊名《财智》。我想,办这本刊物的人,定然是有财兼有智。若无财,办事难见大气。若无智,又怎能有财?

于是想说说财与智。

世人都想发财,不想发财的人不能说没有,但是极少。为什么呢?因为财能给人带来很大的方便。据说说相声的郭德纲没发迹之前,穷得只剩下了郭德纲。那天他饿坏了,心想着有一块钱才好,一块钱能买五个馒头。那时,五个馒头就等于郭德纲的一条命。还有我的一个朋友,他是书法家黄绮的学生,“文革”后期在大学里跟黄绮读书并学书法。黄绮病了住到医院,他去看望。师母为黄绮煮的鸡汤,让我这朋友趁热给黄绮送去。事不宜迟,我这朋友挤上公共汽车之后,才发现口袋里没钱。不能说没钱,是只有三分钱,离足额车票钱还差两分。这两分钱憋出他一身透汗。他不敢买票,也不敢逃票,就那么惶惶着心。他的这神态早被明察秋毫的售票员看在眼里。快到站时,售票员过来像审贼一样问他:“买票了吗?”他嗫嚅着,脸色红一阵白一阵,真的有几分小偷样。他把钱掏出来,悉数交给售票员。售票员说:“还差两分!”我这位朋友在口袋里掏呀掏呀,除了几点碎纸屑之外,什么也没有。其实他早就知道差两分,若是不差这两分钱,他哪能这样委屈自己!结果呢,他像是被抓到的一个嫌犯,直接拉到终点站接受处罚。还用接受处罚吗?这件事正在狠狠地罚他:鸡汤凉了,饭时过了,老师还在医院躺着呢!他自己也早就狠狠地罚了自己:众目睽睽之下,他比狗盗鼠偷之辈还难堪!

例子不用多举,没钱的时候谁都经历过。大丈夫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有时却真的会被一分钱难倒。这大概就是人们都想着要发财的理由。

想发财没有错,这好比丑汉也会想美女,或者说正是因为是丑汉才更想美女。但美女却有脾气,有时对你莞尔一笑,这时你就该知趣离开。若是还紧跟着,就有可能从旁边跳出几条硬汉,挡了你的路。那时美女再一笑,大概你就惨了。

发财的事其实比丑汉追美女还可怕。有好多人想发财而赔掉了底,有好多人想发财而迷失了自己。有好多人想发财也真发了财,尔后发现不该发这个财,因此而痛悔不已。有好多人想发财但根本也没闹明白什么是财,以为是金条,抓到手之后才知是狗屎。

因此有问题要问:一、什么人能够发财?二、什么样的财才能发?三、发了财之后该怎么办?

谁来给出答案?

一个僧人跟师父来讨佛法,师父说:“鼻竖眼横。”这个僧人一下子就明白了。

另一个僧人也跟师父来讨佛法,师父说:“黄河九曲。”这个僧人想了半天也没想明白。

这里有一个现成的故事倒也有意思:儿子想跟父亲学偷窃。父亲说好吧,今晚就教你。这对父子在月黑之夜来到一户人家,来盗箱子里的东西。儿子在箱子里往外递,父亲在箱子外面接。突然门响,主人回来了!这老贼想也不想,啪的一声把箱子盖上,把锁锁上,然后翻窗逃走了。儿子在箱子里面这个恨呀,恨老爹太自私、太无情,也不管死活,把这么一个小贼雏锁在里面。儿子用尽伎俩终于逃回家,他愤愤地诘问父亲。父亲倒笑了,说:你毕业了。

这故事虽不雅,但理却真。发财的事其实是比做小偷还难些。时机对吗?目标明吗?价值大吗?环境好吗?合伙人行吗?等等等等,这些问题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在判断上出一点差错,都会殃及效果。到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了,才会轮到下面的问题。

所有的问题都有答案,但所有的答案都不在衣袋里。

因此有企业的人不一定是企业家,但企业家肯定有企业。

那天有一个人来问我,我想做这样一件事,你看行吗?我说不行。他说为什么不行?我说,不为什么。他就那么低着头走了,没有找到答案。其实不是事不行,也不是他不行,而是我不行。他来问不行的人,定然也难行。若是在他关上我的门之后,一咬牙,一瞪眼,一下子把事做成了,那时候,他或许会笑话我,或许不会,一切看他是不是成熟起来。

修佛有六度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波罗蜜即是到彼岸的意思,六度即是说有六种修行的方法。虽有六度,而“五度如盲,智慧为眼目”。大智慧为般若。《宗镜录》这样说:“若布施无般若,唯得一世荣,后受余殃债;若持戒无般若,暂生上欲界,还堕泥犁中;若忍辱无般若,报得端正形,不证寂灭忍;若精进无般若,徒兴生灭功,不趣真常海;若禅定无般若,但行色界禅,不入金刚定;若万行无般若,空成有漏因,不契无为果。”一切都须在般若的观照之下才有可能成功。苦修猛练,事倍功半。佛法如此,世法亦如此。

因此可以这样说,有财者必有智。若无智,那财便成了无源之水。在邢台英谈村,有“一滴泉”,常滴不竭。泉虽小,而也在说理:有一分智,做一分事;有十分智,做十分事。比如老汉我的脚,只能穿41码、42码鞋,再大再小都不该我穿。因此我羡慕那大脚之人,穿得起船样的鞋,一路走下去,留下些“大人迹”。

那么,有智者必有财吗?当然当然。不过,财不一定以钱的形式来表现。比如,你去问一条河:有水就能流到前面去吗?河不一定回答你,但河水流着。可是你要以同样的问题去问大海,大海怎么说呢?你以流向问题问大海,本身就错了。

贫和富

历史上发生的事太多太芜杂,记不住的太多。但有的事情一看到便忘不了,比如“易子而食”这件事。人饿到没办法,就想到吃孩子,但又不忍心吃自己的,于是换着吃。这事太残忍,残忍到不忍说。不说可以,但这事毕竟发生过,而且不是一例,而且也不只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有。可见人在极度状态下,会发生质变,变成非人。这样极端的例子不该说,还是说点轻松点的吧。说,一位老板开着宝马轿车缓缓行驶在铺满鲜花的红地毯上,车停下之后,有美女过来,把车门打开。这时彩虹在远山上出现。

一只仙鹤沿着彩虹的边沿飞了过去,鹤背上骑着一个人,那人宽衣博带,一看就知道是那位“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的古人。这老板重新把车门关上,掉转车头,沿着高速公路向着扬州方向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