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当代体育与大众传媒
3286200000025

第25章 当代体育对大众媒介的影响(1)

第一节 体育是大众传媒重要的传播内容

任何信息的传播必有它自身的传播魅力、传播特征和传播内核。体育使传媒的内容更丰富,吸引力更大,生命力更强,同时,体育也是传播源中非常生动的内容。不同类型的大众媒介,包括平面媒体、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利用自身的传播特点,在信息变化迅速的体育传播环境下,多角度、多侧面、多视点尽其可能地为受众捕捉最新最全的体育信息。1992年,中国新闻界实现第三次跨越式发展,中国大众媒介飞速发展,新闻媒体的数量迅速增加。在新发展的新闻媒体中,体育传播成为重要的媒介传播内容。2004年6月,我国首部电视体育市场分析报告《中国电视体育市场报告2004—2005年》显示,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中95%以上的电视观众喜欢体育节目。转播大型体育赛事成了全球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节目,报道相关内容的报纸杂志成了市场上的畅销品,滚动报道体育新闻的网站点击率也节节攀升。

体育传播以体育运动为依托,在体育运动的报道中反映出其传播特征。体育运动报道中的运动本身及所体现的人类感情和体育所蕴含的深厚文化,作为体育的三原色构成了体育传播的重点内容。

一、体育运动

纵览各类体育类报纸、电视、电台,互联网等新闻传媒,体育报道大多以体育赛事为主要内容。如两位美国著名体育记者在《体育新闻报道》中说,“赛事报道并不是体育传播报道的唯一内容,但它却一直是大部分体育版的基础”。全球每年都要举办各类专业体育赛事和群众性体育活动,具体的体育赛事,其规模和影响力有大有小——如奥运会、世界杯、世界锦标赛等国家大型赛事以及全运会、城运会等国内大型赛事,也有社区运动会、学校足球、篮球比赛等小型的群众性的体育赛事。国际奥委会夏季奥运会设立大项28个,小项301个;冬季奥运会设立15个大项,78个小项。2003年12月底,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准,我国设立正式开展的体育项目共有99项。这些都为大众媒介的体育传播提供了丰富的传播内容,因而也吸引了全球数以亿计的体育爱好者。越来越多的精彩赛事和精心打造的体育栏目,使得体育节目的收视率高潮迭起。

大众体育活动本身就是一种休闲娱乐活动,其传播内容本身也是一种休闲娱乐活动。它的休闲娱乐特征自然体现在它的报道内容之中。

二、情感体验

心理学对情感的体验分为高强度情感体验和次强度情感体验。体育不仅是单纯的竞技比赛,在比赛前后和比赛过程中,运动员、教练员和观众都会经历一种情感的体验。竞技体育是直接追求胜负,公开挑战极限的运动形式,使得人们在运动中可以强烈地体验到胜利后的狂喜和失败后的悲伤,体验到超越自我的豪情和意外失利后的落寞。可以说,运动本身就是一种高情感的体验。

“体育中的情感元素与运动元素相生相伴。我们欣赏人的运动,欣赏运动中的人,同时体验人在运动中的情感。如果说运动之美是体育传播的形,那么凸显情感之美则可以称得上体育传播的神。关注运动中人的情感,体现了大众媒介以人为本的媒介追求。因此,体育传播更加重视人性化,充分展现对人的感情的尊重,对比赛背后人的内心世界的揭示。不能只见比分不见人,应该让观众既见金牌又见泪水”正是秉承了这种传播理念,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电视转播中,我们看到了中国球迷为女排摇旗呐喊、振奋人心的画面,看到霍尔金娜在体操全能决赛后眼含热泪向观众献上致谢飞吻的感人场面,看到刘翔在冠军领奖台前充满霸气的纵身一跃。镜头捕捉了这些蕴含了丰富含义的动作和表情,因为这些情感和运动一样能够如此深深打动我们。

为了更直接地呈现体育比赛中的情感,运动场上设置了单边注入点,这是奥运会主办者在赛场周边为电视媒体划定的一个供租用的采访拍摄区域。单边注入点采访是一种现场实时的采访手段,记者可以在比赛现场对刚比赛完的运动员、教练员和其他的新闻人物进行实时采访;记者能够代表观众最近距离地接近运动员,提出观众最想问的问题。除了单边注入点,运动员通道也是记者采访的一个极佳位置,如刘翔四次走出运动员通道时的场面,从“四天听四枪,没问题!”的从容到“约翰逊出局,我很遗憾”的大将之风,再到“我是奥运会冠军,谁说黄皮肤黑眼睛的人不可以跑第一?”的自信豪情,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运动员的情感在全国电视面前毫不掩饰的宣泄和释放,这种真实正是观众的喜爱。

三、文化

美国文化学家C.吉尔兹对文化下的定义是:所谓文化,是人类为了传达知识和态度,使之得到传承和发展而使用的以象征符号表现的继承性的观念体系。现代体育是以竞技运动为基本内容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四年一次的奥运会盛典更是各大洲丰富的文化形式集中绽放光彩的时刻。奥运不仅是体育盛会,更是奥林匹克精神回归本真的文化盛会。文化是体育得以灿烂的最深厚的渊源和依托。同上。

大众媒介正是通过其特有的技术手段和变现手段凸显着这种文化。电视媒体对奥运会的传播意义已远远超出奥运会本身。受众在接受奥运会传播时,不仅获得竞技比赛本身带给他们的全方位视听感受,体验到在体育运动中的极致情感,同时还沉浸在一种奥林匹克文化的浓浓氛围之中。体育传播活动通过营造这种文化氛围,给观众一个巨大的空间,启发和引导人们去追溯奥林匹克的渊源,去理解奥林匹克精神,去把握奥林匹克的精髓。同时,体育运动和情感也因为有了文化而显得更加真实和感人。

第二节 为大众媒介带来巨大经济效益

传统社会里,大众体育比赛的接受方式主要是现场观看,也就是说其受众的数量是有数量限制的。但在信息化社会里则不同,比赛信息可以通过不同的媒介形式得以保存下来并传播;如电视媒体的现场转播报道使得观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比赛现场魅力。体育传播形态的改变,使体育比赛超越了现场狭小的范围,使亿万观众能够及时、完整地收看到各种比赛盛况,例如观看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大众就超过了40亿,广大的受众群体是大众媒介取得经济收益的一个基础条件。

从政治经济学角度看,转播商通过选择体育节目,为广告主细分受众。这就使得受众成为产品,而不是单纯的信息或娱乐。节目作为传播广告的媒体,在广播电视和有线电视媒体中,体育节目使电视台或新闻网能够达到其经济目标。奥运会是全球媒介事件,也是最大的注意力经济。从历届奥运会电视转播权费用逐届上升的趋势中可见一斑。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采取竞标方式,最终美国广播公司以2.25亿美元买到电视转播权。l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的260场比赛,电视转播时间为2800小时,全世界的电视观众达160亿人次。自此之后,电视转播逐渐成为历届奥运会最大财源,转播权价格从2亿多美元飙升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15亿美元,2008年北京奥运会达到17多亿美元。体育竞赛所具有的吸引力加上电视转播对大众的辐射力,使利用转播体育竞赛插播商品广告成为广大厂商竞相争夺的广告方式。体育竞赛转播权的销售使体育部门可以依靠电视获得财政支持,电视公司利用转播体育竞赛中插播广告获得巨额收入,厂商则可以通过提高产品知名度扩大销售而追求更大利润,可谓“一举三得”。

2007年12月,央视网从国际奥委会获得北京奥运会超过3800小时的视频节目,内地和澳门地区独家视频转播权仅仅花费2000万元。央视新媒体业务奥运期间通过搜狐、新浪等几家门户网站和主流视频网站分销奥运节目的网络视频转播权。搜狐凭借奥运会互联网内容服务赞助商的身份,率先与奥运会官方互联网、移动平台转播机构央视网(www.cctv.com.cn)签约,获得3800小时奥运会赛事活动的视频转播权,开辟了《搜狐北京播报》、《搜狐体育播报》、《央视奥运直播》等视频王牌节目,10多路视频流汇聚,24小时不间断播报奥运相关消息。新浪、腾讯、网易等网站迅速结成“奥运报道联盟”,也与央视国际达成协议,分享后者购得的3800小时新媒体赛事视频版权。其中搜狐的代价高达6000万元,而新浪、腾讯和网易每家的代价是5000万元,其他几家视频网站的代价则在2000万-3500万元之间。

在央视之外,还有超过265个省级电视台、833个地方及市级电视台也在奥运期间分得一块蛋糕。对于大广告主而言,无论是不是奥运会赞助商,都会在这段黄金时间奋力争夺更多的消费者关注度。在中国普及率高达90%的电视媒体则是他们的一个主要选择,在国外也是如此。2008年8月8日至24日北京奥运会直播期间,法国电视2台共播放广告1006条,获得收入320万欧元。同期,法国电视3台播放广告707条,获得收入120万欧元。

电视节目收视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观众对电视节目的喜爱程度,收看某个节目的观众数量越多,广告商也就愿意选择该节目来宣传自己的产品。广受关注的体育报道为电视带来了巨大的广告收入。在第17届世界杯期间,中央电视台至少获得了5亿元的广告收入。在中央电视台巨额广告收入的背后是“(2002年)5月31日世界杯开幕式和揭幕战的当天,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在全国8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重庆、深圳、长沙、杭州)平均9.7%收视率;6月5日中国队首战哥斯达黎加队,观众人数创下历史新高——收视率达到24%;中国队与土耳其的告别赛,在北京、广州、成都、深圳和长沙,央视直播超过了70%的份额”。中华传媒网世界杯专题。

报纸媒介体育报道也蕴含着丰富的市场价值。综合报纸体育报道成为吸引读者的重要阵地,版面一扩再扩;专业体育报纸的发行和盈利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以《体坛周报》为例,该报在1988年创刊的时候还只是一份发行5000份,4开4版,铅字平版印刷的地方报纸;到1999年已经发展成为一周双刊24版,每周稳定在280万份左右的有全国影响的专业体育报纸,年利税超过40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