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
3287400000034

第34章 传播与国家战略(4)

四、传播与战略伪装的误导

在国家战略实施过程中,“战略误导”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对敌制胜的手段,在这一过程中,传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李际均,2002),“战略误导带有目标明确、长期经营、全面实施,多个方向并进的特点,通过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与文化等手段,采取正面对抗与侧翼迂回相结合、威慑与利诱相结合,使国际竞争对手在战略判断和国家发展政策上都出现失误,以达到逐渐消耗、削弱和涣散对方,最终使其自行瓦解的目的。”与此类似,《孙子兵法》中的“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其实就是一种对敌军的误导,从战略战术上麻痹迷惑对手。1991年苏联最终解体的一个原因,就是与美国的战略误导有密切关系,当然,其根本原因恐怕还在于苏联内部。

在此简要地分析一下美国在战略误导过程中采取的哪些传播手段,致使苏联“中招”。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苏联发动全球战略攻势,美国则提出“星球大战”计划,实际上,从后来看,美国并没有真正完全去实现这个计划,“醉翁之意不在酒”,其主要目的之一还是在于诱导苏联进行军备竞赛,就算苏联每年增加4%的军费,以此速度增长到90年代,其军费将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0%以上,苏联的经济就可能出现崩溃。美国还采取了一些相应策略,误导苏联,消耗苏联,例如:开展巧妙周密的心理战,引起苏联领导层的犹豫、疑虑;散布虚假的技术信息,扰乱苏联的经济等。在这个过程中,美国传递的战略伪装信息,强化并扩大了苏联原有的国家战略中潜在的危险性,引发了原有的社会内部矛盾及社会危机的爆发,导致其最后的解体。

总体看,传播与国家战略实施过程中的互动关系体现在诸多方面,在实施国家战略过程中,需要依靠传播活动,向具体实施部门进行战略部署,向各方传递有效的信息,比如,对潜在的战略对手传递战略威慑信息,对友邦传递战略合作的意图,对现实的敌对方释放战略烟幕弹。在国家发展出现重大历史机遇或战略调整的时候,需要充分发挥传播的作用及时获取各方信息,对国家战略进行修改、调整甚至是彻底转变。此外,传播基础结构的建设本身,在一定程度发挥着重要的战略价值,在国家战略中占据一席之地。

第四节 案例研究:《论持久战》文本分析及其传播影响

毛泽东《论持久战》可以说是一篇对中国命运产生深远影响的传播文本,这篇5万多字的论著,可以说是指导抗日战争走向胜利的战略蓝图,在这个文本里面体现了高屋建瓴的战略思想和战争智慧。从一定程度看,它既是一篇军事战略作品,也是一篇获得广泛认可、赞许、呼应,产生巨大心理影响和动员效力的政治传播文本。为了研究传播与国家命运的关系,在这一节内,特此对这篇历史文献进行文本分析,并对其传播影响力进行一定的评估。

历史背景与写作经过

毛泽东《论持久战》写作于1938年5月。当时,日本已经占领中国东北三省,并且攻陷了从山海关到杭州湾的中国北部、东部主要的大城市。中国抗战的前途命运如何,究竟能否和怎样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包括“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在内的各种声音和论调都有。身处延安城内凤凰山麓的窑洞,毛泽东经过科学判断和分析,开始静心撰写酝酿已久的一篇战略文章,他几乎笔不停歇,夜以继日,经过8天9夜的呕心沥血,《论持久战》初稿写成。5月26日,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开始讲演《论持久战》,至6月3日结束。演讲中,毛泽东旁征博引、举一反三,以他一贯生动而不失严谨的文风,逻辑缜密地层层推进、梳理,深入浅出地引经据典,摆事实、讲道理,把抗日战争的各种关系、问题和条件梳理得清清楚楚,并且战略性地预见了整个战争的阶段走势和最终结局。

《论持久战》文本分析

《论持久战》洋洋洒洒五万余言,其内容实际上是非常丰富和细致的。概括起来讲,主要针对当时的“亡国论”和“速胜论”的观点,毛泽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在论证过程中,则是娓娓道来,一环紧扣一环,主要分析当时的战略形势和敌我双方的优、劣势条件及力量对比,论证了持久战必须要经过的三个阶段,以及在战争中所应采取的各种战略战术问题,最后论及了“兵民是胜利之本”。

为了研究的便利,本书选取了《论持久战》的电子版文本《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439-518页。本书研究的电子版文本,取自新华社历史资料,该版本系新华社历史资料版,是经过编辑审核的较为权威的版本。该文本总共有22小节,120个自然段,每节内容基本上是论述一个主题,包含若干自然段,其篇幅字数经过统计后,分别绘制成图表。从各节篇幅高低错落的柱状图序列中,可以直观看出,整个论著有三个大篇幅的论述重点,分别对应的是关于战略问题、战略阶段和战略实施。对应于这三个重点部分中,篇幅最大的三节由低到高顺序分别是《问题的提起》、《持久战的三个阶段》、《主动性,灵活性,计划性》,这也隐含着毛泽东对这三个主题的重视。

先看《问题的提起》一节,首先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并且说:“这些问题,不是每个人都解决了的,甚至是大多数人至今没有解决的。”之后,列举了当时的关于战争局势的各种代表性的看法,指出错误,同时还引用了在1936年7月16日毛泽东与美国记者斯诺先生的谈话内容,因为那些话已经“一般地估计了中日战争的形势,并提出了争取胜利的各种方针。”最后,在这一节里指出要“采用客观的观点和全面的观点去考察战争,才能使战争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毛泽东在问题提起的时候,就声明了其考察问题的方法是“客观”和“全面”的。

然后看持久战的三个阶段一节,既然观点已经亮明,那么,未来战争演化的过程轮廓究竟如何,这就是本节需要回答的问题。毛泽东认为:“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三个阶段的具体情况不能预断,但依目前条件来看,战争趋势中的某些大端是可以指出的。”之后,毛泽东指出:“这样看来,战争的长期性和随之而来的残酷性,是明显的。”接着他又细致地分析起在三个阶段中“敌我力量的变化”的过程,在这里面有优势劣势的转化,也存在“向上的”和“向下的”两种方向。毛泽东的这些分析用了大量的笔墨,很有说服力,思虑非常周密。

再看《主动性,灵活性,计划性》一节,共有6304字。这节实际上说的是打运动战所要求的三个要点。在这节中对“主动性”的论述最多,也最为精彩。毛泽东还列举了中外古今的军事战例进行说明:

主观指导的正确与否,影响到优势劣势和主动被动的变化,观于强大之军打败仗、弱小之军打胜仗的历史事实而益信。中外历史上这类事情是多得很的。中国如晋楚城濮之战,楚汉成皋之战,韩信破赵之战,新汉昆阳之战,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吴蜀彝陵之战,秦晋淝水之战等等,外国如拿破仑的多数战役,十月革命后的苏联内战,都是以少击众,以劣势对优势而获胜。都是先以自己局部的优势和主动,向着敌人局部的劣势和被动,一战而胜,再及其余,各个击破,全局因而转成了优势,转成了主动。

毛泽东在这节里可以说是不厌其烦,反复论证主动性的重要,强调“主动和胜利,是可以根据真实的情况,经过主观能力的活跃,取得一定的条件,而由劣势和被动者从优势和主动者手里夺取过来的。”其所用的“夺取”两字,折射出整个《论持久战》中的一种隐含着的自信智慧、不屈豪气及胜利姿态。

毛泽东还特别指出了“错觉和不意,可以丧失优势和主动。”提出要“有计划地造成敌人的错觉,给以不意的攻击,是造成优势和夺取主动的方法,而且是重要的方法。”在论述完灵活性和计划性后,在这一节结尾,他总结道:“抗日战争应该是有计划的。战争计划即战略战术的具体运用,要带灵活性,使之能适应战争的情况。要处处照顾化劣势为优势,化被动为主动,以便改变敌我之间的形势。”这些论证充满智慧,都是制胜法宝。

对以上选取的这三节内容进行细致分析,就可以发现,毛泽东不仅能在全局性的问题上思维清晰,而且在战争的发展时序、轮廓上也进行了准确的勾勒,在战术指导的原则上非常专业细腻。可以说,整个《论持久战》字里行间尽是真知灼见。限于篇幅,就不再仔细分析其他内容。

《论持久战》的传播路径及其影响

《论持久战》本是毛泽东的一篇长文章,但由于其内涵的博大精深和战略指导意义,“酒香不怕巷子深”,最终,它被当时的国民党政府通令全国,作为抗日战争中的战略指导思想。其传播过程几乎经历所有的传播类型,包括从内向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大众传播和跨国传播。

第一是内向传播。《论持久战》在写作过程中,毛泽东是打了腹稿的,这就意味着关于抗日战争的战略思想存在一个内向传播的过程,即在作者那里的反复酝酿和思考。毛泽东在写作时非常专注和认真,据说不小心还把棉鞋给烧着了,这表明其内心活动和大脑思考,具有集中专一的内向传播特点。

第二是组织传播。在毛泽东写完文章后,很快就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进行了演讲,其思想在该会的群体中进行了传播。结果,由于演讲内容非常丰富,拨开了笼罩在人们头上的云雾,对国家命运最攸关的问题给出了科学合理而有分量的回答,因此在延安引起一种传播的轰动效果。在当时的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陈云建议下,《论持久战》被油印成册,这样,它就借助组织传播的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党内传阅,并传播到各个根据地。

第三是大众传播。初次印出的《论持久战》,封面由毛泽东亲笔题写书名,扉页印着毛泽东亲笔写的:“坚持抗战,坚持统一战线,坚持持久战,最后胜利必然是中国的。”因为当时物资匮乏、技术有限,油印数量非常少,在延安以及各根据地一册难求。于是,这篇文章又被送到国民党统治区印刷、发表。但是,需要说明的是,《论持久战》在传播过程中遇到过一点波折。《论持久战》的书稿送到武汉的中共长江局,要求印刷成册,同时还要求《新华日报》刊登这篇文章,可当时的长江局书记王明却以文章太长为由不予刊登;他还作了一首诗:

四亿弗凭斗志衰,

空谈持久力何来?

一心坐待日苏战,

阶段三分只遁牌。

根据于长治(1999)的文章介绍,诗的题目是《论持久战?评毛泽东这篇论文的中心错误》,此诗对毛泽东的论文加以指责和嘲弄,实际上表明了王明对《论持久战》的不屑,这只是其个人的看法,无法掩盖《论持久战》深含的思想光辉。最后,在中央一再致电的情况下,他还是只得同意印刷成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