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
3287400000052

第52章 后记(2)

我想我暑期的考察到这里才真正画了句号。事实上,在前往成都的途中,我是先坐火车到了长沙,特意去爬了岳麓山,看了橘子洲头,遥想少年毛泽东的吟唱:“……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长沙,不仅是毛泽东读书求学的地方,是毛泽东锻炼体魄、熔铸思想、激扬文字、焕发精神的起步之地,而且还是当年阻击日本侵略军的一个著名战场,自然也有股英豪之气。

可见,我边走边看边思考的一路考察,祖国自然的山水风光和博大的人文地理所给予我的多种气场,多少让我也吸纳上了多种气韵不同的精神力量。我回到求是校园之后,埋首于这个历史命题,更生发出一种责任感来,要好好研究,要认真做,要细细写来。

7月下旬我赶到北京,在中国人民大学有个“2009年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讲的是“新闻传播学及研究方法前沿”,当时已经开讲两天。我去旁听的第一次课,就是复杂网络理论及研究方法,这可以算是这次暑期学校最前沿、最难的一个内容。确实,收获不小,这种研究思路及思维方式,成为我的博士论文的基础,这也算是冥冥之中命运的安排吗?也许有点,但更多的也是我自己的兴趣使然。我的统计学的底子还不错,实际上在2006年后,我已经把一些数学模型用在了一些传播学理论的实证研究之中,因此,复杂网络让我思考更多的是,我也可以在论文中使用其理论和方法。

我在后来逐步理清了论文写作的思路,决定删繁就简,在吸取开题报告论证专家意见的基础上,集中在“传播何以影响国家命运”为理论命题,侧重在国家兴衰过程中的动力机制问题上展开研究。此后,在文章的谋篇布局和形式上,我又做了改进。

2010年的虎年春节假期,是我集中力气写作完稿的时间,有的时候,窗外不时传来鞭炮和烟花在高空爆炸的声响,我还在案头打字,朦胧中,仿佛置身在金戈铁马的战争,写作的思绪也能带领我飞越关山重重,进入历史的某种情境之中,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抗日战争、南北战争、普法战争、一次世界大战、二次世界大战……多少国家兴衰不与战争密切相关呢?走在爆竹礼花的硝烟散尽之处,我当时真有种“战地黄花分外香”的感觉。我也感觉自己在做一场文字之战,有的时候异常艰苦未能进逼阵地一寸之地,有的时候异常顺畅文思如潮涌动,犹有万马奔腾于胸,有的时候沉默不语,也有的时候扼腕叹息。常常写着写着,以至于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到2010年3月中旬,前后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初稿基本完成。

如果说有某种神秘的命运在牵引着我完成了这次国家命运的探索之旅,那一定就是来自中国大地的一种精神力量。

在写作过程中,我常常散步到杭州的九溪风景区,路边是潺潺流淌的小溪,山中有参天的水杉成林,在这样的景致中思考问题,每每带来灵感和启迪。九溪有一亭,曰:林海亭。亭上有一楹联:“林深每得六时荫,海静常涵万象天”。此联虽为写景状物,实则可引喻为“心绪静、思虑深、境界远”的学问之道。我愿以本选题为例,不断努力,以期进入更高的人生学问境界。4月10日,博士论文呈送匿名评审。之后,有一天,我登上南高锋的时候,看到峰顶“骋望亭”的一副对联,记录的是朱德元帅登南高峰时吟诵王安石的诗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在晨曦初照、天高云淡之际,前观西湖,郁郁苍苍,右览之江,浩浩汤汤,境界开阔,思绪奔涌。后来,我把我当时网上用于即时通讯的签名档改为:“登南高峰,不畏浮云遮望眼;掬九溪水,只缘身在此山中。”借景抒怀,表达我的一种研究心境与学术追求,既要穿透迷思,立论高远,又要汲取清流,深入现实。5月22日,论文匿名评阅意见反馈回来后,我又针对评审专家的意见,进行了精心的修改和调整。2010年6月5日,我顺利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在此,我对匿名评阅专家的意见表示充分尊重和诚挚感谢,对答辩委员会专家表示衷心感谢。

学术研究正如同登山,在接连翻越数座高峰之后,发现还有更高的山峰等在那里。即使完成了博士学位论文,但我对学问的探索依然不辍。由于我在4-5月补充完善博士论文的时间空挡中,申报了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结果有幸在11月份正式获得批准立项。项目选题《网络舆论波的传播动力机制与社会治理对策研究》(编号:10YJCZH084),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博士论文研究中对传播动力模型的思考、对传播与社会互动关系的探讨、对舆论动员力量的分析;当然,除此之外,此项目糅合了网络传播研究的新成果、新动向和跨学科交叉研究的理论思维。这一项目的获批使得我变得繁忙,已没有更多时间来补充博士论文的不足。最后,还是在导师邵培仁教授的引领建议和支持下,本书作为浙江省传播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研究成果获得资助出版,在此深表感谢。在本书修改完善过程中,其中的若干章节内容曾被我选取出来加以补充修改,以论文形式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这些学术期刊的编辑大多对这些内容提出过很好的意见,在本书出版时,对他们的辛勤劳动一并表示感谢。

本书的出版还得到了我所在学院的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支持,特别是卫军英教授不时督促和关切问询,加快了本书出版的进度,在此深表感谢。浙江理工大学领导与其他同仁们也给予我热情鼓励和帮助,在此一并致谢。我到浙江理工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工作,不知不觉已经有一年时间,领导们对我的信任鼓励,同事们给我的交流启发,是我在工作中不断前行的动力,唯有刻苦努力,才能不负使命。最后,对于本书的责任编辑蔡开松先生,致以诚挚的谢意。

本书最终出版,还得到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际传播的理论、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批准号:09ZJD0010)资助,在此,对该项目负责人浙江大学吴飞教授的关心支持致以衷心的感谢。吴老师在我读博期间予以学术上的指点与启发颇多,亦师亦友,关怀备至。本书所论的“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其实对于吴飞教授主持建构的国际传播理论新视野,大致能提供一种历史背景的理论铺垫。中国在和平崛起过程中如何从历史走来,面向世界,呈现应有的大国形象与风度,应是今后继续努力开拓研究的新课题。在这个意义上,本书所探讨的“媒介国运论”只是一块垫步石而已。未来的学术探求之途任重而道远。

本书的出版还得到了我所在学院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和支持,他们的关切问询加快了本书出版的进度。还有认识我的浙江理工大学学校领导与其他同仁们也给予我热情鼓励和帮助,在此一并致谢。我在浙江理工大学文化传播学院感受到的温暖与动力,促使我努力工作,不负使命。

总之,这本书从最初的创意到最后的完稿,陆陆续续吸收了多方的意见建议,经过了长时间酝酿、反复修改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当然,也一定存在许多不足和问题,出版之后,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廖卫民

201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