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国新闻报道
3288200000035

第35章 中国新闻对外报道的方法(4)

三、用国际化语言讲述中国的事

语言是思维和交流的工具。中国人和外国人的思维方式不同,西方人对中国的一些成见根深蒂固,难以改变。传播学学者陈力丹曾指出:“我国的对外传播稿件,大部分来源于中文稿,因而在翻译后的英文稿中,充满了明显的汉语讲话方式和思维方式。这种情形经常造成外国受众的误解和疑惑;即使言辞达意,也已经让外国受众失去了兴趣。”

因此,要用国际化语言讲述中国的事,需要做到:

1.运用灵活的国际传播手段,注重创新。要考虑国外受众的接受习惯,特别是要根据受众所处的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对象受众本国的国情,及时创新报道手段,这样才能使传播形式和内容跟上受众需求的变化。

2.运用地道的国际传播语言。我们的国内报道常常使用国内受众已经习以为常的报道程式和报道语言。但是在国际传播中,由于文化背景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国内受众习惯的报道程式和报道语言可能让国外受众根本无法理解。因此不能简单地把中国的事用外语告诉国外受众。

3.要使报道语言显得中立。报道具有倾向性是难免的,特别是在报道中国政府的立场的时候。但是对于国外受众而言,他们对中国媒体的报道往往持有色眼镜予以看待,与其因报道语言的过度倾向性影响传播效果,不如更多地使用中立的语言,更多地用事实说话。这样日积月累,不仅有利于培养媒体自身的素养,也有利于培育媒体在受众心目中的公信度。

第五节 最受欢迎的国际传播方式——讲故事

《〈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一书中讲了这么一件事,曾在新华社工作的英籍专家柯鲁克在新华社对外部的一次讲课中说:“多少年来,中国对外宣传总是把报道中具体的、形象的、动人的例子统统删去,而留下骨头、抽象的一般的概念,特别是对外国读者来说,使一篇报道有些生气,正是那些具体的例子、个人的经历和形象化的事实。如果把这些都砍掉,而只留下概念、口号、原则等,那就等于掏掉了内脏,只剩下一个骷髅……”

《华尔街日报》是位居全美报业发行量第二的报纸。《〈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一书的作者是该报资深头版撰稿人威廉·E.布隆代尔。他在书中提到:“因为我们的注意力总是放在了读者对信息的需求上。于是,我们忽视了一个所有读者最普遍的要求,一个所有要求中最基本的要求:给我讲一个故事,看在老天爷的分上,让它有趣一点。”

上述观点都反映了海外受众对报道中关于人的故事的关注和兴趣。

一、什么是新闻故事化

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美国记者富兰克林说:“用故事化手法写新闻,就是采用对话、描写、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实现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简言之,新闻故事化的要求是:

1.内容必须是新闻,即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与大众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有密切关联的一些事件的真相。

2.表现手法可借用文学技巧,如对话引用、细节描写、场景衬托等。

二、新闻故事化的写法

1.对话法。原话引用,原汁原味,突出新闻的准确性。

2.细节法。细节描写,活灵活现,彰显新闻的生动性。

3.镜头法。特定的人物,特定的环境,弘扬新闻的鲜明性。

三、如何让人物故事成为重要的交流窗口

在西方报道中,对人物的报道占据了很大比重。在彭博资讯发给记者和编辑阅读的写作手册上,甚至这样写道:“任何好的报道都离不开对人的报道,任何重要事件的报道都应该包括人物特写。”这其实是一个高难度的要求,相对于对事件的报道,对人物的报道需要记者投入更大的精力,也要求记者能够掌握更高水平的采访技巧和观察能力。

简要来说,讲好人的故事,有如下一些功效和技巧。

(一)有效引导舆论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调查性节目《60分钟》的创始人丹·休伊特曾经说过:“好故事的标准是,晚上播出的故事是第二天人们谈论的话题。”无疑,这句话有追求收视率的成分,但是其中的选题技巧值得参考。讲故事之前也要研究受众心理,不能光想着我想诉说什么,如果你所讲的故事不能引起受众的兴趣,无疑难以产生好的效果。

(二)巧妙设置悬念

故事最诱人之处就在于悬念。平铺直叙式的报道以往在“成就性报道”中比较常见:政策实施行业或地域受惠人民生活得到提高。这样的叙述方式失于平淡。不如先让新闻当事人的一件新鲜事“登台亮相”,而这件事如果能让人产生新奇感,就能引起受众的兴趣,然后再抽丝剥茧地揭示当事人获得成功的奥秘,效果就要好得多。

(三)小人物的命运更受关注

现代西方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恩斯特·卡西尔在其著名的《人论》中写道:“真正的历史只有当历史学家穿越时间的屏障开始解释活生生的人时才得以存在;这样的人是辛勤劳碌的、充满热情的,牢牢扎根于他的习俗之中,他的音容笑貌、姿态穿着,就像我们刚刚在大街上与之分手的人一样轮廓鲜明、形象完整。”

美国时代公司旗下的消费娱乐杂志《人物》周刊早在上个世纪创刊时就奠定了以讲述人物故事为主的风格:“非凡的人做平凡的事,平凡的人做非凡的事。”这一经典描述奠定了《人物》周刊的人物新闻报道的基础。

宏大的主题是中国新闻报道的常见选题,但宏大的主题是不是一定要用大人物的言语、行动来展现呢?不一定。对于国外受众而言,他们可能很关心中国普通人的生活,因为,毕竟大多数人都是小人物,无论中外。因此,将心比心,小人物的故事更容易打动他们。实际上,海外媒体近年来也越来越关注中国普通人的命运,这从《时代》周刊将中国工人评为2009年度人物亚军就可见一斑。不是我们的主题不宏大,而是我们没有找到表达主题的最佳方式。

(四)新华社金融危机报道分析

新华社对外部中国特稿社2008年12月10日播发了英文特稿《金融危机下中国拾荒者面临破产危机》,金融危机下的“小人物”命运成为报道的着眼点。表面上,作者在讲人的故事,其背后则是从一个群体折射出一个国家经济所受到的金融危机的影响。

故事通过这样的场景展开:

当雷曼兄弟今年9月申请破产时,进京不久的毛艳梅怎么也没有想到,发生在地球另一边的华尔街金融风暴会影响到她和丈夫刚刚起步的废旧金属收购生意。

“仅仅一个月,我们损失了3年的积蓄。眼见着铜价一天天下跌,却什么都做不了。”28岁的毛艳梅指着堆放在房间角落里的一吨废铜说道。

9月初的时候,这堆承载着小夫妇俩财富梦想的废铜花去了他们5.4万元,但现在的价格下落到仅仅不到2.2万元……

提到2008年的金融危机,很多人会联想到电视画面中。一个个从写字楼中走出的华尔街人怀抱着纸箱黯然离开的场景。可以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以蝴蝶效应的形式影响到了全球,从而演化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每个人的生活或多或少都会受到这场危机的影响。这篇报道就从这个受众普遍关心的主题入手:在和美国相隔遥远的中国,一对来自安徽农村的年轻夫妇也没能在这场危机中幸免。他们来到北京,是想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是金融危机所引起的原材料价格暴跌,使像这对夫妇这样的收购废旧金属的小商贩渐渐陷入了破产境地。这是个真实的故事,甚至就发生在你我身边,但也许平时没有人去注意。这篇报道的作者敏锐地把普通人的命运和国际经济环境联系在了一起,但并没有停留在这个层次上,而是对中国政府的经济刺激政策的效应做了进一步的观察,把国家对钢铁行业的支持和这对夫妇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可以说,为观察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普通人的命运留下了一个光明的前景。

从稿件的采用率来看,这篇稿件经《中国日报》全文刊发后,同时被上百家海内外中英文网站采用,其中很多是国外的经济、金融和证券类网站。稿件播发次日,路透社记者就打电话询问稿件中主人公的联络方式,希望进行追踪采访。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无论是国内传播还是国际传播,人的命运都最能抓住受众的心。国际传播当然要介绍中国的政策、国情,但在表现形式上,要更多地突出“人”的形象,这样受众才能更容易接受,国际传播的有效性也才能进一步提高。

思考题

1.在国际传播中,当今哪些热点问题适合以调查性报道的形式进行?

2.以中美贸易磨擦为主题,策划一个特别报道,以“讲故事”的方式展开。

3.在国际传播层面上的评论性报道与在国内传播层面上的评论性报道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