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公关传播案例评析
3289900000007

第7章 庆典活动(4)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全聚德准备举办3项大的活动:有奖征集对联、烤鸭美食文化节、全聚德品牌战略研讨。这些公关活动的媒体选择上主要以报纸为主,兼有电视台、电台,并辅以本公司宣传刊物。到1999年底,全聚德集团企业形象公关活动达到了预期的公关目的。

(1)吸引了众多的参与者

“全聚德杯”新春有奖征联活动,历时两个月,共收到应征楹联作品近四千副,它们来自北京、河北、辽宁、内蒙等12个省市自治区,使全聚德的品牌遍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作者中年龄最小的为14岁的初中生,最大的为82岁的老人。还有的老者率领全家老少三代参与撰写,甚至还有几位福利工厂的盲人请同事代笔,参与热情之高,始料未及。经过专家评委的初评、复评和终评,从中评选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20名,鼓励奖135名。此次活动把迎春与商业宣传融合为一,把树立全聚德品牌形象与中国传统楹联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营造了“以文化树品牌”、“以文化促营销”的新闻热点,弘扬了全聚德饮食文化、品牌文化,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

(2)提高了全聚德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众多新闻媒体都对“全聚德建店135周年暨美食文化节”作了全面的报道。报道的形式有新闻、照片、侧记、专访,不仅在国内形成一股全聚德企业形象的冲击波,而且海外一些媒体也对此进行了报道,使全聚德的名声传出了北京,飞向世界。“全聚德”成为人们普遍谈论和关注的话题,其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强化了“全聚德”品牌形象。

(3)全聚德集团通过135周年店庆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由于全聚德135周年店庆暨首届全聚德烤鸭美食文化节活动的拉动作用,国庆节期间集团公司十家直营店共完成营业收入703.5万元,接待宾客76 325人次,日平均营业额达100.5万元。到1999年11月底,集团公司营业收入、利润均已提前完成全年计划任务。其中利润达到全年计划指标的110%。1999年下半年和平门店、前门店这两家日均营业额均比上年增长了20%左右。

(4)全聚德品牌发展战略研讨会明确了全聚德品牌战略的目标

通过活动,形成了以全聚德烤鸭为龙头、以精品餐饮为基业,通过有效的资本运营积极审慎地向相关产业领域延伸,创造具有中国文化底蕴、实力雄厚、品质超凡、市场表现卓越、享誉全球的餐饮业世界级名牌。

全聚德的战略研讨引发了首都的专家、学者对于全聚德为代表的京城老字号发展的内在规律的探索与研究。参加过“全聚德品牌战略研讨会”和曾经参与全聚德有关活动的专家学者后来就“老字号怎样迈向新世纪”为主题又多次开展大讨论。专家们认为:“发展老字号品牌食品是历史重任”,“老字号要发展品牌优势,紧跟时代步伐”,“立足传统,创新发展”。

(资料来源:曾琳智《新编公关案例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案例评析:

全聚德是中外著名的餐饮企业。它的庆典自然引人关注。纵观此次活动,我们觉得它的成功之处主要有:

1.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内容充实有吸引力。既有新春有奖征联这样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动,又有全聚德烤鸭文化节这样既有传统文化内涵又有现代生活气息的活动,还有全聚德品牌发展战略研讨会这样高雅又务实的学术盛事,并且每个活动都有系列的专题。它不仅仅是一个庆典,同时也是一个文化现象。从公共关系的角度来看,这些活动都强调了公众的参与,展示了集团公司的亲和力,因而能够产生较大的社会反响,对于提高全聚德的知名度、美誉度、和谐度意义重大。

2.在吸引媒体关注方面尤为出色。上述特色活动本身就很有特色,有戏剧性,能够引起媒体的关注,媒体在传播过程中也把全聚德“全而无缺,聚而不散,仁德至上”的企业精神广泛传播到社会各界。

3.最值得称道的是,全聚德品牌发展战略研讨会是一个创举,他抓住了民族餐饮业如何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下发展壮大的问题。这是在中国非常具有关注度的话题。全聚德在这方面做文章,不知不觉中使得自身的形象得到维护和提升。

案例六复旦大学百年校庆庆典活动

2005年对于每一个复旦人来说,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是一个令人激动不已,记忆永镌的年份,因为复旦大学成功举办了一百周年的盛大庆典。回顾这不平凡的庆典活动,从策划到实施,积累了大量的公关经验,值得公关界人士学习与借鉴。

(1)百年校庆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为复旦大学和中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也体现了一流大学的宏伟气魄和独特魅力。

在庆祝复旦大学建校一百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发来贺电,对复旦大学百年校庆表示热烈的祝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同志在庆祝大会上代表党中央发表了重要讲话。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罗干等中央领导同志分别写信,致电或作批示表示祝贺。唐家璇,陈至立、陈炳德、路甬祥,徐匡迪等人大、政协、国务院、中央军委有关领导及八大民主党派的主要领导也发来贺电表示祝贺。

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贺信和讲话极大地激励了全体复旦人,为复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规划了蓝图,体现了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高等教育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希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普遍价值。通过这些贺信和讲话使复旦的一校之庆真正成为整个高等教育的盛事。因此复旦的这次百年校庆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尤其是高教界高度评价和普遍赞誉。

(2)百年庆典色彩纷呈,气势恢宏,热烈隆重,广受赞誉,体现了庆典组织与设计上的创新。

2002年5月,历时半年之久,复旦百年校庆标志终于确定。校庆标志以红色渲染蕴涵在篆体复旦中的100字样,辅以白色校徽图样和蓝色基调。2004年11月,复旦大学教代会主席团扩大会议通过决议:建议学校校歌统一使用由刘大白作词,丰子恺作曲,创作于20世纪20年代的《复旦大学校歌》。至此,百年校庆的形象设计要素基本确定。

为了使校庆活动有序进行,学校早在三年前就成立了校庆领导小组。校庆领导小组于2004年底在做庆典年的全面规划时,设计了以庆典日为中心举办庆典大会、庆典晚会和庆典酒会(即工作上所称的三会)的活动。为完成这一任务,复旦大学决定在秘书处下设重大活动部、公共关系部、嘉宾接待部等部门,具体筹备落实三会,并于2004年底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