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播音主持艺术论
3291900000060

第60章 理论编(36)

三、艺术与审美

艺术固然来源于生活,但是毕竟不是生活本身。因为,艺术是生活的提炼,是阅历的凝聚,是智慧的结晶,是生命的合力。“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是投身艺术、献身艺术的人们不可回避的“炼狱”之旅。懒散怠惰是艺术的大敌,偷奸取巧是艺术的陷阱。朗诵艺术尤其需要勤学苦练,自强不息。

追名逐利,同艺术背道而驰;蝇营狗苟,同艺术譬若霄壤。艺术产生美,而美又生于善,善当然从真来。失去真、善、美,就不会有艺术。用一句通俗的话概括,艺术就是用最小的力量,达到最大的效果。那“最小的力量”,正是凝结了多少日日夜夜,多少精力血汗!穷其毕生,也走不到“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境地,总有瑕疵,总有缺憾。即使“瑕不掩瑜”,还会有时代的局限,认知的疏漏。这样,艺术便在通向未来的道路上,蕴含着无尽的宝藏和无穷的魅力。思想的干瘪、知识的浅薄、良知的缺失、手法的单调,往往使艺术沦落为匠技,不可能产生真的坦荡、善的皈依、美的震撼和新的境界!

朗诵者要掌握朗诵艺术,首先要塑造自己的人格,真诚大度、善良忠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次,要勤奋坚毅,锲而不舍,知难而进,不骄不馁。再次,要虚怀若谷,广采博收,精益求精,闻过则喜。最后,要刻苦钻研,深入体味,只争朝夕,持之以恒。

朗诵者必须先学会发现文字作品的精髓,发现美。在咀嚼中,感受作品里的粗犷美、豪放美、高雅美、深沉美、温柔美、婉约美、通俗美、轻盈美,总之,多重和谐美、整体和谐美。

朗诵者还要善于把握自己的优势和强项,着力扬长避短。从选材到分析,从背诵到朗诵,都要以“真实的身份,真诚的态度,真挚的感情,真切的语气”去驾驭文字作品,活化为自己最擅长的技巧,转化为自己最淳朴的表达。

审美的基本表达、特色表达和风格表达,都属于审美范畴。根据每位朗诵者日积月累的独特体验、独特感受、独特表达,经过长期磨炼,都可以形成自己独特的朗诵风格。但不要一味地追新求异、集怪猎奇,不顾文字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只是去寻求同他人的“区别”,这就曲解了“艺术个性”的内涵和价值!

我们应该捍卫:艺术的科学路径,审美的民族精神!

四、历史与现实

在众多的文字作品中,我们大体可以分为“历史的”和“现实的”两大类。这两类作品的朗诵,应该加以区分,不可混淆。

目前的朗诵创作中,经常出现“历史的”缺乏历史感,“现实的”缺乏深刻性。原因在于没有处理好朗诵者同文字作品的关系,理解不透,感受不深,把握不准,表现不力。

“历史的”,大多属于“过去的”,如古代的、近代的作者的作品。其中,往往借题发挥,表达思古之幽情,写当时之心貌。朗诵者必须深味个中情调,回溯感必须十分强烈。回溯感,就是“遥想当年”“设身处地”的时空感和驾驭感。当然不必完全模拟古人,扮演古人,但是,更不能完全陷入今人的心境,用当下的气象和语气,单纯表现今天的时态。尽管朗诵者有自己的判断和理解,也不能淡化古人的蕴含,甚至取代、替换古人的语言特点和表现风格。要善于表现历史的厚重感,把古人的思想感情恰当地表达出来。失去历史厚重感,就会缩小想象空间,就会显得干瘪生硬。

“现实的”,大多属于“现在的”,如现代的、当代的作者的作品。其中,不论是记叙、描写、抒情还是议论,都属于今天的人,说今天的话。虽然容易理解和感受,但却容易停留在文字语言表层,容易忘记作者而蜕变成朗诵者自己个人的东西。其实,原作中间那些文字语言里边不能表达、不愿表达、不好表达、不宜表达的内容和话语,更需要朗诵者用心思考、潜心感受,挖掘出那些隐含着的、深藏着的蕴藉,使之显露,使之明朗,让听者能够觉察到、体味到。从思维过程、词语序列到表现方式,都要抓住作品的主旨和风格,理清脉络,再现情景,凸现特点,凝聚重点,就不会浅尝辄止了。

朗诵,不是念书,更不是念字,要有激情、意境和韵律。“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是至关重要的。古人之情,今人之情,不仅有色彩和分量的不同,也还有主体把握的身份差异,有主体驾驭的个性区别。这就要在理解感受和声音处理上下工夫。

五、情调与腔调

朗诵,以文字作品为依据,而文字作品所饱含的激情、意境和韵律,就一定要通过有声语言给以充分地表现。因此,还要注意朗诵创作中如何把握“情调”,如何运用“腔调”。

情调,是文字作品同有声语言珠联璧合的产物,它表现出朗诵者的知识储备、文化修养、人生感悟和表达技巧。它是一种“会、通、精、化”的锤炼过程和结果,它是“感性——知性——理性——悟性”的融通过程和结晶。它既是文字作品的生发,更是有声语言的合成。朗诵者必须善于区分各个文字作品的基本情调,感受到“这一篇”跟“那一篇”的差别,并能让人体会到“个中滋味”。

腔调,是有声语言表达中的“规格”,既有声音的态势和趋向,又有词语的推进和意味。在声音形式上,有“唱腔”、“韵白”、“评书”、“快板”、“单弦”、“民族唱法”、“通俗唱法”等等。一切艺术语言表达,都忌讳“固定腔调”。所谓固定腔调,就是脱离具体内容,从习以为常的思维定势出发,沿着惯性的轨迹,省心省力地在声音的既定套路里行进,显得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却造成“以不变应万变”的空泛表达。任何腔调,包括戏剧、曲艺、歌唱、朗诵、播音,只要出现了固定腔调,就意味着思想感情表达的僵化和死亡。只有摆脱了它,才可能使有声语言迸发生命活力,产生特有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朗诵的固定腔调,总是游离于内容、体裁、风格之外,拉腔拖调、忽起忽落、停连无度、重音含混、语气飘忽、节奏紊乱。粗听似乎“像朗诵”,细品便知“不对味”。这种情况,有的是在模仿过程中不自觉地抓住了皮毛,走了弯路;有的是在练习过程中有意识地找到了捷径,入了歧途。事实上,在学习的道路上,只有遵循规律,不畏艰苦,认真揣摩,反复体味,坚持“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的原则,才可能渐入佳境。

但是,我们决不笼统地反对“腔调”,因为,任何艺术都有自身的审美特点和历史积淀,总会存在着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明显的特征。朗诵的艺术特征或许可以简括为:依据文字语言,进入预设情境,加强内心感受,引发真挚感情,增大唇舌力度,拓开重点词语,拉动抑扬幅度,渲染意境气氛,等等。那基本要求,仍然不能违背“理解是基础,目的是统率,感受是关键,感情要运动,声音要变化,状态要自如”的规律。如果把朗诵完全变成日常生活的说话,那就同朗诵大相径庭了。

朗诵是个体劳动的产物,是创作主体艺术个性的展现,是文字作品与有声语言的融通升华,是文化传统与时代精神的互动互补,是传播先进文化、和谐文化的一翼,是提供大众审美愉悦的重要渠道。

我们呼吁:让朗诵活动更广泛地开展起来吧!让朗诵教育更深入地进行下去吧!

有感而发,即兴议论,兴许是画蛇添足?就权作“烂序充数”好了。

张颂草于“三书屋”

2007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