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和谐社会、公民社会与大众媒介
3293100000051

第51章 网民的“群体极化”倾向与网络的“符号暴力”——解读“铜须事件”的网络传播(1)

郭小平

网友“狂野之城”通过QQ记录得知:结婚六年的妻子“幽月儿”在玩《魔兽世界》中与“铜须”产生婚外情并有出轨行为。其后,他在论坛发帖并引起了媒体关注,使得事件被更多的人关注,事件开始升级,更多惊人内幕被爆出……当事人郑新也通过视频来说明出轨事件并不是真实的,但事情真相是否真是如此呢?由于最初的发帖人一直没有再出现,所谓“铜须门”事件,实际上已成为一桩“无头案”。

网络延伸了人们的传播空间,也改写了人们的传播观念。“铜须事件”已经由最初的道德讨伐、网络追缉升级到“网络暴民”之争。网友的个人私生活为何演变成令人瞩目的媒介事件?“铜须事件”为何又从网络侵入个人的现实生活?“铜须事件”为何成为“网络暴民”之争的媒介符号?本文无意探寻“铜须事件”的真伪,旨在通过“铜须事件”透视网络信息的协同过滤现象与网民的“群体极化”倾向。

一、“铜须事件”的网络传播

“铜须事件”的网络传播大体经历了五个过程:(1)事件起因:苦主发帖。2006年4月13日中午,网络游戏《魔兽世界》中国官方网站的论坛上,出现了一个名为《2区麦维影歌守望者发生的丑闻:一个让你更珍惜爱人的理由》的帖子,发帖人“狂野之城”细述了自己如何发现妻子“幽月儿”(魔兽游戏ID)出轨的经过;(2)事件发展:《铜须与幽月儿的聊天记录》在网络上被公布;(3)事件升级:《2区麦维影歌丑闻事态进一步升级》发表;(4)事件“受害者”消失:在贴出《丑闻》和《让生活继续》的两个帖子后,“狂野之城”再未出现,而首次转贴者“锋刃透骨寒”最后一个帖子则称一切都是杜撰。(5)舆论再度引爆:央视《大家看法》栏目以及欧美的一些报纸介入并对中国网民的行为提出质疑,网民则在天涯等网站组织起了新一轮的反击运动。一度沉寂的“铜须事件”,随着央视的报道和网民的回应,再次从网络转入现实之中并再次火暴。

“铜须事件”的网络传播过程集中体现为四篇网文,网友声援引爆了“铜须事件”。网络媒体设置了传统媒体的新闻议程,传统媒体的介入使事件升级并引爆了新的舆论焦点。媒体放大了“铜须事件”,事件本身又融入了网民的集体记忆(如“陈易风波”、“虐猫事件”、“清华女生铊中毒”、“韩白PK”等)与中国式的伦理道德判断。于是,“铜须事件”成为2006年度网络最轰动的事件。

二、网民的“群体极化”倾向

民意或议题在网络上得以深化,形成公共意见。“铜须事件”悬而未结,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形下,网民极易将长期以来或者在由特定议题引发的愤怒,迁怒于一个具体的对象。民愤的非理性体现了网民的“移情”效应。对“铜须”的网络审判,就成为一种传播的仪式或象征。

在《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一书中,美国当代法哲学家凯斯·桑斯坦用“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理论解释了网络中的仇恨。所谓的“群体极化”现象是指“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在网络和新的传播技术的领域里,志同道合的团体会彼此进行沟通讨论,到最后他们的想法和原先一样,只是形式上变得更极端了”。[〔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黄维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7页。]简言之,群体极化是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通过群体的作用而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

该理论假设:群体的讨论可以使群体中多数人同意的意见得到加强,使原来同意这一意见的人更相信意见的正确性;而原先群体反对的意见,经讨论后,反对的程度也更强。这种极端化倾向可分为两种:冒险偏移和谨慎偏移。群体极化具有双重的意义:它既能促进群体意见一致,增强群体内聚力和群体行为,也能使错误的判断和决定更趋极端。

同样,“沉默的螺旋”理论与勒庞的群体心理学也揭示了凯斯·桑斯坦的“群体极化”理论。德国社会学家伊丽莎白-诺尔-诺伊曼1974年提出的“沉默的螺旋”理论揭示了群体意见的自我封闭性。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庞则分析了个体如何在一个非理性、易激动、少判断、好左右的群体里走向极端的心理机制,认为人作为行动群体中的一员,其集体心理与他们的个人心理有着本质的差别,成员的判断极易受到感情、名望、权威等左右。[〔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黄维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34、146页。]互联网论坛区的跟帖,在同一议题下容易造成群体的情绪感染或同化。在道德话语与网络狂欢的指引下,诸多网民以网络“哄客”的匿名身份,躲藏在黑暗的数码丛林里,高举话语暴力的武器,狙击那些被设定为“有罪”的道德猎物。网络媒体的道德批判迅疾转变为现实的道德仇恨与群体的情绪宣泄。

2006年6月2日,央视《大家看法》栏目播出的《“铜须门”丑闻》节目称:一份虚拟世界的大字报,演变成一场大规模的社会讨伐,“在网络上大肆地进行讨伐本身是一个更应该被讨伐的行为”。此外,“铜须事件”也引起了海外媒体的关注。《纽约时报》、《国际先驱论坛报》和《南德意志报》等欧美报纸,相继刊发报道,质疑中国网民的做法是对个人权利(隐私权、情感和生活方式选择权等)的严重侵犯。《国际先驱论坛报》以《暴民统治中国互联网:键盘作武器》为题,批评了中国网民的“暴民现象”,认为“网民群体以道德优越感而非法律依据作依托,实施集体对个人的道德讨伐甚至现实攻击”。

央视以及海外媒体对此发出了不同的声音,网民予以强烈的回击,对“铜须”的道德讨伐升级为“网络暴民”之争。海外媒体的报道,可能存在议题框架预设、将道德问题“泛政治化”之嫌,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当网民自我封闭于特定的BBS,受众所听到的就只能是自己的“回音”而已;一旦极化的网络群体自绝于异见,必然导致对不同观点的狂热的口诛笔伐。

三、网络信息的协同过滤

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是个性化的媒体。“当筛选的力量没有限制的时候,人们能够进一步精确地决定,什么是他们想要的,什么是他们不想要的。他们设立了一个能让他们自己选择的传播世界。”[〔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黄维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网络为志同道合者的沟通提供了便利,但缘于网络时代个人信息的量身订制与网络空间信息海量性的悖论,群体内部的讨论并没有避免群体极化,而是强化了群体极化。“信息时代中,大众传媒的覆盖面一方面变得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又变得越来越小”,甚至“在网络上,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没有执照的电视台”。[〔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192~193页,第205页。]“社会小团体,包括虚拟串联潜藏着许多危险,在那儿信息不管对或错,都会像野火燎原般地传布开来”。[〔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黄维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从这个意义上讲,网络传播的个性化强化了网络受众的群体极化。

那么,网络传播中的极化现象又是如何形成的?凯斯·桑斯坦提出了网络中的“协同过滤现象”(collaborative filtering),即网站通过信息的同类搜集和网址链接,在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导致了信息“窄化”。这样的结果会导致群体极化现象,从而产生仇恨。[〔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黄维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铜须事件”更丰富地体现了网络信息传播协同过滤的多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