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和谐社会、公民社会与大众媒介
3293100000008

第8章 儿童对动画暴力的解读与模仿:一项焦点小组访谈研究(3)

第二,多数儿童能够认识到动画角色暴力行为的动机和后果,由此出发进行简单的是非判断。他们能够区分“好人”与“坏人”,赞同动画片中正面角色(“好人”)的暴力行为,视之为正义的、“合理”的暴力。

S1102:我喜欢里面的哪吒和小龙女。最不喜欢的就是石矶,石矶是坏人,还有申公豹。

S2408:我觉得喜欢是因为他(《中华小子》的主角小龙)为正义而战。

S3510:比如说他大战黑心虎的时候,他(虹猫)为了救朋友,虽然打不赢,还是要去,很勇敢。非常佩服他这一点。(关于《虹猫蓝兔七侠传》的情节叙述)

S3602:我觉得是对的,如果不把那些盔甲兵打死,他们(盔甲兵)也许会伤害其他的人,而且如果不打死他们(盔甲兵),他们(《中华小子》里的正面形象)还会受到伤害。

S4707:不过那样(指通过打斗的方式)维护正义也挺好的。

总体来说,几乎所有的儿童(57人)会以“是否合理”来对暴力行为进行简单的是非判断,对于那些为了帮助他人、保护自己或被迫自卫反击而引发的暴力行为,儿童认为是合理的、可以接受的。

第三,儿童能够朦胧地了解动画片的叙事结构,对于动画片中的冲突、打斗等暴力场景,能够从动画片的叙事线索和个人经验出发做出独特的诠释及推理。

本研究在访谈过程中现场播放《中华小子》之“消失的古堡”片段,情节是小龙、小虎和小兰为了保护村民和自身的安全而与作为恶势力一方的无脸盔甲兵进行战斗,最后无脸盔甲兵被打成碎片消失了。就此情节,以“盔甲兵都变成了碎片,你认为他们‘死’了吗”发问,受访儿童能够从经验性认知出发,就此情节做出个人的推理,有代表性的如S2301、S2309、S3510、S3501:

S2301:我觉得他们肯定是变身为空气,然后回来以后跟他们的首领一起研究下一步的进攻作战方法。

S2309:我觉得他们去了一个死亡之地,然后他们有一个强大的法师能让他复活。

S3510:我也觉得他们没有死,他们都是机器,虽然已经变成了碎片,但是毕竟他们是机器,应该还是可以重新组装的。你刚才说人或动物死了,我觉得还是可以的,有一本书上写:美国和英国的几个科学家都做了这么一个实验,把一个小孩放在冷冻室里冷冻了以后,后来又复活了。

S3501:我觉得看其他的动画片,变成了碎片也可以活,因为动画片都不是现实,刚才有一个战神是控制他们的,也许是故意让他们变成碎片。

观察播放现场情景,全部儿童都被该情节所吸引,越是紧张刺激、暴力冲突严重的地方,越认为精彩好看。通过访谈可以知道,虽然儿童为之所吸引,但他们并非一味地接受,而是根据个人的经验性知识或生活常识,主动解读暴力讯息,在超现实的社会互动中完成对故事情节的建构。

4.儿童对动画片暴力内容的模仿

许多电视暴力研究理论,比如社会学习理论、涵化理论等,都强调电视所播放的暴力影像会影响儿童的认知,导致出现暴力行为。由前述研究结果可知,儿童并非“射击场上的靶子”,他们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动画片所传递的信息进行个人化解读,儿童的认知并没有完全受到动画片暴力内容的钳制。但儿童的实际行为是否也是如此呢?本研究发现了如下三种情形。

情形一:能够即兴演示动画角色的标志性动作,但不会盲目模仿动画片里的暴力行为。

有56名儿童都能记忆并表演所喜欢的动画片中主要角色的标志性动作和语言,但大部分儿童能够明确认识到这样的暴力行为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允许的,所以不会盲目模仿或使用类似于动画片里的暴力手段。

S2301:我不会模仿,因为太野蛮了。

S2406:武力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S2407:世界是和平的,我们应该生活在没有硝烟的地方。

情形二:如果是他们认为“合理”的暴力,在一定的情况下就会模仿。在被访儿童中有两名儿童表示自己模仿过动画片里的暴力行为,如前面提到的S2308,再者为S2304:

S2304:我们班冯ZM老是找我打,他打不过我,我看电视学了一招,拿这个一抽,一打就打中他了。(跳起,抬腿一踢)

主持人:飞腿是吧?

S2304:猪猪飞车鞋!(动画片《猪猪侠》里的一种功夫)……360度大转弯、轰动波、冲击波、碾猪头、黑屁拳、连环脚。(兴奋地演示这些功夫)

主持人:这些你都用过么?

S2304:(都)用过!360度(大转弯)特别厉害。

虽然知道使用暴力是不对的,但是在具体情境中,个别儿童还是模仿了动画片里的暴力行为。儿童S2304的言行印证了社会学习理论之假设。即儿童在看了动画片中人物形象的暴力行为后,对之关注并识记,在适当的诱因下,就会显现观察学习的结果,自然地模仿暴力行为。

情形三:通过观看动画片暴力场景及角色联想,虚拟模仿动画片里的暴力行为,来发泄胸中的愤懑。如S6606:

S6606:假如我被别人欺负了。我肯定打不过他们,我肯定就会想着报复他们,不服气,我就回家看动画片,想着自己是里面(武功)最高的人,找到一个坏人,我就把这个坏人当成欺负我的人,使劲打他。

“从理论上看,一个节目中的角色与其电视效果密切相关,如观众可以通过角色模仿、角色认同、角色归类及与角色进行超社会互动而受其影响”。总结上面三种情形,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儿童都能记忆并演示某些动画片中角色的动作。大部分儿童能够认识到暴力行为在现实生活中是不被允许的,不会盲目模仿;少数儿童会把自己置于动画片中,通过联想暴力行为来宣泄一时间愤懑的情绪,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攻击性行为,但这样不恰当的宣泄心理也在儿童的心田埋下了暴力的种子,一旦时机成熟难免会诱发儿童的不当行为;另有部分儿童受到动画片暴力内容的影响,在适当的时机就会自然而然地模仿动画片里的暴力行为。

【结论】

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大部分儿童能够认识到动画片中的暴力是虚假的,在现实生活中不会发生,大龄儿童已经能够从动画片的制作,对比电影、电视剧中的暴力内容来认知动画片中的暴力行为,认为电影、电视剧中的暴力行为更为真实。

多数儿童能够认识到动画角色暴力行为的动机和后果,由此出发进行简单的是非判断。他们能够区分“好人”与“坏人”,赞同动画片中正面角色(“好人”)的暴力行为,视之为正义的、“合理”的暴力。

儿童已经对动画片的叙事结构有所感知,对于动画片中的冲突、打斗等暴力场景,儿童能够从动画片的叙事线索和个人经验出发做出独特的诠释及推理。

几乎所有的儿童都能记忆并演示动画片中的某些动作。大部分儿童能够认识到暴力行为是不被允许的行为,不会盲目模仿;少数儿童会把自己置于动画片中,通过联想暴力行为来宣泄一时间愤懑的情绪;另有部分儿童受到动画片暴力内容的影响,在适当的时机就会模仿动画片里的暴力行为。

〔龙耘,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广播电视研究中心副主任;朱文哲,德州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