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新闻传播学前沿2007—2008
3293700000017

第17章 党在全国执政时期党报工作人员研究(4)

座谈访问提纲为:

1.党报与党的执政是什么关系?党报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居于什么样的地位,有什么样的作用?

2.党报与广播、电视、互联网并存,与境外媒体并存,在这“两个并存”的条件下,党报到底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当前我国以党报为核心,党报、广播、电视、互联网并存的传媒生态能否继续保持下去?如何保持党报的核心地位?

3.“大报办小报,小报养大报”、“大报交给党,小报闯市场”的“双轨制”,在中央明确把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分开的情况下,还要不要继续下去?继续下去,党报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

4.党和国家不允许党报市场化,财政部门又不投入党报事实上参与市场竞争所需的全部经费,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才能把优秀人才吸收到党报队伍中来?党报的成本应该由谁来承担?

5.为培养未来的报纸读者,在美国,类似《纽约时报》等高级报纸经常向高校学生免费赠阅或优惠发行。我们的党报是否也应该这样做?我们的党报怎样培养未来的读者?

6.党报上有关领导同志活动的报道多,而党报的读者主要是一般干部、知识分子等。所以不少人提出,党报的内容与党报的受众不成比例。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7.团结、稳定、鼓劲,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同时正确开展舆论监督,这是党报工作的重要原则。当前党报舆论监督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8.党报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占领互联网舆论阵地?

9.您理想中的党报是什么样的?您觉得党报应该具有什么样的风格?您如何看待党报的发展趋势、前景?

(2)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把以正面宣传为主和加强舆论监督统一起来,将是党报工作人员在新闻宣传上的新追求。

2008年1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对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更加自觉地贯彻“三贴近”原则,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把正面宣传为主和加强舆论监督统一起来,不断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本课题组深感中央同时提出这“三个统一”,应引起包括党报工作人员在内的全体宣传思想工作者高度重视,并认为前一个“统一”是纲,是目的;后两个“统一”是目,是手段。换言之,自党的十七大到可以预见的将来,党报工作人员将力求正确引导舆论与通达社情民意、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相辅相成,从而使党报更好地体现党的意志、主张,同时反映人民群众的心愿、呼声。

今天,不论是业界还是学界人士,只要直面现实,就不难察觉,自己身边有四个舆论场:

其一,国内官方媒体舆论场,舆论工具为:党报党刊,官方电台、电视台、网站等,重点是宣传党和政府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法规。

其二,国内非官方媒体舆论场,舆论工具为:一定机构主管主办、面向市场的晚报、都市报,文体、时尚类杂志,商业网站等,重点是传播社会新闻,便于人们获取日常生活、消闲娱乐性的信息。

其三,国内民间舆论场,舆论工具为:互联网、手机等,重点是把街谈巷议变成网上信息。

其四,境外媒体舆论场,舆论工具为:发达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官方、半官方媒体以及经济寡头、跨国公司控制的媒体等,重点在披露新闻信息的同时,传播西方主流价值观。

在这样四个舆论场叠加的背景下工作,党报人如果不通达社情民意,就很难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已是老百姓街谈巷议的话题,或已为网络、手机短信焦点者,党报版面如不予触及,就很难谈党心和民意的统一了。换言之,党报工作人员通达社情民意了,往下引导舆论就情况明、决心大、办法多,结果是把读者往正确的方向引,而不是往错误的方向带;是清醒的引导,而不是盲目的误导。譬如,党报工作人员一旦了解国内非官方媒体在新闻报道方面的建树,感知其颇具活力和随着市场份额的扩大而愈益强劲,同时又了解其同质化突出,竞争过度,因过于注重自身经济效益,社会责任感有不断消解的趋势,往下也就好学人之长、补己之短、扬己之长、避人之短,最终更好地走自己的路了。

再譬如,党报工作人员一旦了解国内民间舆论场对在场者不分年龄、职业、职务、地域,对话题不分题材、体裁、传方、受方,感知其影响力不可低估,同时又了解其不良不实信息带来相当多的负面效应,往下也就好趋利去弊,特别是在新闻传播管理上由“堵、封、压”向“疏导、沟通、顺势而为”转变了。因为“堵、封、压”是和传统媒体报刊、电台、电视台相联系的。而今“天上一颗星,地上一张网”,可以堵住报刊、电台、电视台及其主办、主管网站的进出口,但堵不住百姓之口和海量网民之口;可以封住报刊、电台、电视台及其主办、主管的网站,但封不住手机短信、互联网和卫星;可以压得服、压得动(指动用组织措施、行政手段)报刊、电台、电视台及其主管、主办网站的工作人员,但压不服、压不动手机、互联网、卫星的使用者。因此,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弄懂弄清新闻宣传包括传播管理,要变“堵、封、压”为“疏导、沟通、顺势而为”,显然有助于党报工作人员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

从媒体发展史看,媒体特性之一是其批判性,且主要表现为舆论监督。在美国历届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中,揭露性的“负面”新闻报道占很大比例。有统计表明,在1917-1990年的580个新闻奖中,约有40%属于此类新闻,而且这些“负面”新闻报道多数是针对美国自己社会阴暗面的。本课题组认为:中央提出,把以正面宣传为主和加强舆论监督统一起来,体现了党对媒体特性认识的深化,是党报融党的主张与人民心声于一体的途径之一。近年来,围绕华南虎事件、山西黑砖窑事件、厦门“对二甲苯”(化工项目)事件等,党报工作人员参与舆论监督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另据《人民日报》2008年1-2月间刊出的有关稿件披露——

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说:“对媒体监督职能的认识,我们经过了三个阶段:首先是害怕监督,如临大敌;第二个阶段是不怕监督,你说你的,我干我的;现在我们认识到,要办好一件事情,必须欢迎媒体监督。”

安徽省委书记王金山说:“一个形象被扭曲的地方,无论如何也不会产生多大吸引力。这个形象靠自身发展和实力增强,同时也要靠正确的舆论监督,大书特书好的典型和经验,监督鞭挞不良现象和行为。”

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郑少三说:“权力必须受到制约和监督。而在诸多的监督形式中,舆论监督具有其他任何形式的监督都无法替代的特质,那就是,它直接面对公众。”“新闻媒体的触角广,时效快。有人把批评报道称为‘负面报道’,但是在我看来,所谓的‘负面报道’不等于负面影响。善意的、适当的和负责任的‘负面报道’,对改进我们的工作,很有好处,它能及时地提醒和帮助我们看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这有什么不好?”

……

这一切,足可使党报人欢欣鼓舞,而其背后则是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理念的渐入人心;是民主政治保障群众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的时代要求。可以预期,在今日中国政治生活中,舆论监督将成为一种常态,各级党政干部都要身居其中,变拒绝、应付、排斥舆论监督为学会在舆论监督中生存、工作,以适应党执政环境的深刻变化,以回应民主政治对党务公开、政务公开的迫切呼唤。将有越来越多的施政者感悟:正面宣传是鼓劲,是加油;舆论监督是鞭策,是推动。于法于理于情,都应该在强调正面宣传的同时,欢迎新闻媒体进行舆论监督,帮助自己及时发现问题、堵塞漏洞、改进工作。这无疑会在外部环境上促使党报工作者在新闻宣传中,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更好地统一起来。

(3)在母报事业制,子报企业化;母报靠动员,子报靠市场;母报讲政治、谈工作,子报讲创收、谈生活;报团报系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区,子公司“借壳上市”、“曲线融资”等方面趋利避害,将是党报工作人员在行政管理、经营管理上的新追求。

如前所述,我国党报的报团报系管理体制目前大多可表述为“母报事业制,子报企业化”。

——母报员工基本上都在国家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内;经费或自收自支,或财政部门部分拨款。这种体制利为:队伍稳定、整齐而且素质较高;员工的工资、福利有切实保障而且比较均衡;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部件添置,有党和政府支持;在新闻宣传上守纪律,听指挥,只要所属党委方略正确,报纸版面舆论导向也随之正确。这种体制弊为: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带来的“铁交椅”、“铁饭碗”的负面效应消减不够;人员录用、升降、调动、解聘程序复杂;人浮于事、铺张浪费现象比较明显。

——子报员工基本上都是企业性质的合同制人员(由母报派去的个别领导骨干除外);经费全部取决于自身经营的盈亏。这种体制利为:效率较高,活力较强。

据说,从采编工作量来看,江西日报报业集团子报人员是母报人员的三倍多。当然还要论采编工作的“质”,但子报生产效率和工作节奏普遍比母报高和快,却是不争的事实。因为“子报从机构设置、岗位设定、人员录用和解聘、收入分配,到业务运营,一律都是实行企业化管理,经营得好坏决定着企业的兴衰存亡和员工的切身利益;员工因其业绩的不同,收入档次差距很大;其医疗、养老则实行社会化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