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中国城市整体形象
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老百姓曾对中国城市的形象做过这样的总结:北京最大气,上海最奢华,南京最感伤,成都最悠闲,苏州最景致,重庆最火爆,西安最古朴,珠海最浪漫,拉萨最神秘,厦门最温馨,香港最辛苦,台北最陌生,大连最男性化,杭州最女性化。以上这些对于城市的描述,反映出公众对于城市形象建设的综合印象。任何一个城市在大众心中都有一个综合形象,这个形象是大众通过工作、旅行、学习与该城市和市民接触,以及从媒体、书本等所作的介绍等途径获得的,是关于该城市的视觉、文化、经济、政府、市民等的综合印象。具体来看,一个城市的形象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物质层,主要包括城市的视觉形象和经济实力形象;管理层,指城市的政府形象;思想层,主要指城市的人文环境形象。
3.2.1中国城市的视觉形象
视觉形象是城市的物质层形象。它是人们对一个城市形象评价的第一直观感觉,往往也是对一个城市的第一印象。比如城市所处的地理环境,周围是有山峦,还是有江河湖海;内部是水道纵横,还是绿地遍布;城市布局、标志物、街道、建筑物的风格,广场、园林的特色,以及城市夜晚的灯光,所有这些都给城市的市民和来访者留下视觉印象,形成一个城市的视觉形象。物质层次的形象虽然给人的是表面印象,但却是先入为主的印象,对人们今后的看法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一个城市拥有秀丽的自然风光,到处绿树婆娑、百花争艳、大地如茵,人们便会发自内心地称赞这个城市的美丽,就会流连忘返,进而萌发日后再来或长久居住的愿望。相反,如果是风尘滚滚、污水横流、光秃一片,人们恐怕不会久留,甚至匆匆离去,日后也不会再来。
我国城市的视觉形象总体来看有如下特点:
1.城市建设发展迅速,现代化气息日益浓厚
据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全年完成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5765亿元,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25%,占同期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6.17%。道路桥梁、公共交通、园林绿化分别占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总投资的52.1%、10.5%和7.4%。2007年,城市完成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6422亿元(较上年增长11.4%),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68%,占同期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47%。道路桥梁、公共交通、园林绿化分别占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总投资的46.5%、13.3%和8.2%。
2006年全年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新增固定资产295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交付使用率51.25%。2007年全年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新增固定资产3348亿元(较上年增长13.3%),固定资产投资交付使用率52.1%。
2006年年末,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18.1万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4.38%,建成区绿地面积103.9万公顷,建成区绿地率30.27%。全国拥有城市公园绿地面积30.7万公顷,人均公园绿地7.94平方米。2007年末,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25万公顷(较上年增长了21.4%),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5.3%,建成区绿地面积111万公顷,建成区绿地率31.3%。城市拥有公园绿地面积33.3万公顷,人均公园绿地8.98平方米,已达到我国规定人均绿地面积7~11平方米的标准。虽然城市居民应占有的人均绿地面积距联合国规定的50~60平方米的标准还相差甚远,但我国是个人均土地资源不足的国家,统计数据已经表明,城市的园林建设、人均绿地情况正在快速改善。
2.城市建设风格趋同现象日益严重
在城市形象的视觉识别中,大众化的建筑设施并不能代表城市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只有那些具有显著特点的视觉形象(比如城市天际线、典型城市建筑和纪念物景观、城市标志(市徽)、市旗、市树、市花以及城市基调色、城市夜景等)会给人留下突出的印象,往往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片。如园林、小桥和流水代表苏州,大海和栈桥代表青岛,黄浦江和东方明珠电视塔代表上海,故宫、长城则代表北京。这些视觉景观是识别城市的重要依据。
城市的视觉形象不仅给人以难以忘怀的直观感受,而且还传递着城市的文化信息。例如以往的北京,以灰色作为城市的基调色彩,与北京传统的四合院主色彩一脉相承,同时显示出作为中国政治中心稳健、庄重的城市形象。但是,在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后的七年里,北京城所发生的变化几近颠覆了人们脑海中的传统视觉形象。越来越多的灰色胡同、灰色的四合院被拆除,一群群现代建筑拔地而起,色彩斑斓、形状各异;原先走街串巷的自行车流慢慢被宽敞马路上拥堵的汽车所取代,北京城的国际化气息正在吞噬古都的文化蕴涵。北京的变化在其他城市也在上演,而且“建造国际化都市”也正成为许多城市的口号和目标。
对于中国现代城市的视觉形象,国外游客作出这样的评价:
“可以看到一些高大的建筑和广告牌,但这些都是现代的东西,千篇一律。完全是西方的翻版,缺少原创性。”奥运期间,一位来自印度的摄影师拉菲克·马克布尔对在中国的所见所闻感到失望,他觉得中国缺少文化和多样性。
“中国人很实在,改革开放的速度非常快,效果非常明显。中国不是古典小说里描写的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来自德国的米歇尔·康·阿克曼这样向德国人描述中国。
旅居中国16年之久的一位挪威人见证了中国许多城市的发展,他有感而发:“旧的楼房被夷为平地,高楼大厦争先恐后地崛起,外表风格统一,里面也用同样的白瓷砖装饰……”这些城市渐渐失去了自己的个性。
来自加拿大、在中国已20年之久的早已为中国人熟知的大山先生,经常跟西方的媒体这么介绍,说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有自己的文化、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民族,自我意识很强。现在又是改革开放,又是跟国际接轨,与时俱进,也有很多人担心这样会丢掉自己的东西,担心越来越国际化是不是会忘记中国自己的东西。所有的文明古国都会有这样的担心。如果说中国在开放的同时,发现不但是中国在变得越来越国际化,同时世界也在变得越来越中国化,那么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中西或者中外文化的结合点,就会舒服很多。
了解中国的大山先生对中国的城市发展作出了客观的分析。总体来看,中国城市的视觉形象正在由原先的古朴向现代和国际化迈进,中西合璧的城市形象特征日益明显。但令人担忧的是,中国城市面貌雷同、趋同的趋势越来越严重,城市个性和城市特色正在发展中逐步丧失。大规模、大批量风格相似的建筑、白色釉面砖和蓝色玻璃随处可见,相同的施工方法和同样的建筑材料正在泯灭城市的个性和特色。
3.2.2中国城市的经济形象
现代城市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经济功能。城市的经济形象是城市物质形象的深层体现,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发展势头和潜力。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是评价一个城市的主要指标,也是城市形象诸种内涵的基础条件。经济形象的构建较为复杂,主要包括产业、行业与市场的构成及其运行环境,同时企业形象、品牌形象也是经济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人们称某个城市为重工业城市,某个城市为金融中心,就是对这一城市经济形象的抽象性概括。总的来看,中国城市的经济形象有如下特点:
1.中国城市总体经济实力逐步增强
1990年中国GDP超过200亿元的城市有北京、天津、上海和广州四个城市,2001年已达到45个,其中9个城市超过1000亿元,分别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天津、武汉、杭州、沈阳、大庆。到2006年,GDP超过1000亿元的城市已达30个。
城市的财政收入呈现较快增长。2006年,地级城市(不包括市辖县)实现的财政总收入为10862.3亿元,较2002年增长1.1倍,年均增长20.4%,占全国地方财政收入的59.3%。财政总收入位居前十名的为: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天津、苏州、重庆、杭州、南京、宁波。
2.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成为城市经济形象的主要表现形式
利用一个产业来塑造城市经济形象。比如,人们称某个城市为汽车城,某个城市为电子城,或某个城市为服装城等。例如武汉被称为我国光通讯的发源地,武汉邮科院、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为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科研后盾。2000年5月,湖北提出“举全省之力建设‘武汉·中国光谷’”。此后武汉与光谷就更紧密地连在了一起。
利用企业的知名度来提升城市的形象。一个城市很可能因该城市中的知名企业而名声倍增。比如,青岛充分利用了“五朵金花”——海尔、青啤、海信、双星、澳柯玛的品牌来宣传自己良好的城市形象。
3.2.3中国城市的政府形象
城市的政府形象是城市形象的第二层次。这个层次是人们通过在城市的各种活动,在较为深入地接触了这个城市后,对该城市的公共事务的各级各类管理机构设置的合理性、管理体制的科学性和管理水平的高低、城市各级政府依法行政的情况等留下的较为深刻的印象。如果人们体会到的是窗口行业的服务十分热情,管理机构办事认真,各级政府依法行政、办事效率高,就会在对第一层次的形象获得了良好的初步印象后又对第二层次的形象留下美好的印象,从而对这个城市产生宾至如归之感,甚至愿意长久投资或居住。相反,如果这个层次的形象在人们心中留下极为恶劣的印象,可能会冲淡第一层次留下的良好印象,进而远离这个城市,更不会长期投资和居住。
城市作为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协调、发展离不开政府的领导和管理,因而城市形象的塑造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领导。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央政府对地方经济事务控制的减弱,激发并迫使各级城市政府更多地直接面对国际竞争。政府作为城市经济与社会生活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承担着规划、协调、监督等基本职责。在城市形象建设中,政府还起着传播、沟通作用。政府机关是一个城市公共权力的化身和实施者,机关权力的适用和实效质量,对一个城市形象的塑造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政府机关有超前的胆识和眼光,有民主科学决策的精神,有视百姓为父母的境界,有真抓实干的作风,有秉公办事的气节,就会有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在外界,人们才会对该市发展前景充满信心而形成对该地区的良好印象。在我国,政府作为特殊的社会组织,在城市形象建设中形成了以下形象:
1.“掌舵者”形象
“掌舵者”形象是指政府在城市形象建设中“有所为,有所不为”。政府致力于培育和完善城市中包括生产资料市场在内的各类市场,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加强对市场经济主体必要的监督检查、规范和维护市场经济运行秩序等工作,减少政府行政垄断和对微观经济主体的过度干预。政府在形象建设中充分发挥调控职能,对于城市形象中的物质层面通过科学、合理、具有前瞻性的城市规划来实施建设,严格按照城市规划实施对城市的建设、开发和管理。对于企业形象、市民形象也通过政策引导来规范,树立起一个充满活力、市民文明有礼的城市形象。如我国城市形象建设较为成功的大连、青岛、昆明等城市,其成功经验之一就是政府运用市场机制,以政府为主导、市民参与为基础,形成了一个多中心的城市形象建设体系,从而提升了城市品位,塑造了良好的城市形象,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2.“企业家”形象
“企业家”形象是指在城市形象建设中,政府拥有企业家式的城市经营理念;在经营城市时,像企业家一样,具有企业家精神。良好的城市形象本质上是把城市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来经营的。城市经营不仅要注重“产品”和“顾客”的价值与满意度,而且要注重城市市民的需求和社会整体利益的需要,注重历史赋予城市的责任。这就需要政府转换经营观念,进行正确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