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8年卷
3295700000031

第31章 在重大突发事件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陈云华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举世震惊。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救灾难度最大的地震,四川日报报业集团立即成立了集团抗震救灾宣传应急协调组,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省委宣传部的部署,统一指挥集团各报刊网站,第一时间奔向灾区、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第一时间发出主流舆论声音,把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及抗震救灾的决策部署传递给灾区干部群众,把灾区干部群众奋勇抗震救灾的情景展现给全国人民,唱响了抗震救灾主旋律,弘扬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仅《四川日报》在地震发生后百日内,就刊发有关抗震救灾的稿件近1万篇(幅),为抗震救灾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受到中央和省委领导的充分肯定,7次受到中宣部《新闻阅评》的表扬。

一、坚持改革创新,做好重大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年6月20日的讲话中指出:“要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健全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机制,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提高时效性,增加透明度,牢牢掌握新闻宣传工作的主动权。”我们这么大的国家,每年发生一些突发事件并不奇怪,关键是要建立健全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机制,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在及时报道、用好话语权的同时,切实把好关,把好度,有效地引导舆论。

汶川大地震刚发生,面对这一突发灾害,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按照中央宣传部和省委宣传部的要求,立即启动重大突发事件宣传报道应急机制,从集团层面优化配置新闻资源和人力资源,迅速派出得力记者第一时间赶赴地震灾区,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及时报道灾情变化。在抗震救灾期间,集团每天有200多名记者在一线采访,仅四川日报社每天就有60多名记者在汶川、北川、青川等重灾区采访。5月12日下午,集团所属网站“四川在线”在震后20分钟,就将第一条有关地震的消息发上论坛,并且很快推出了汶川大地震的专题。5月13日,《四川日报》就推出5个《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特刊版,其中川报记者的自采稿件占80%。从5月13日至7月初,《四川日报》平均每天推出11个版的抗震救灾特刊,在第一时间对各个重灾区抗震救灾的情况进行了强势报道。由于我们的媒体对灾区抗震救灾的报道非常及时、全面、客观,极大地震撼了国内外读者的心灵,让全世界人民从我们的媒体上看到了灾区人民的坚强、中国人民的力量,感受到了中国人民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为此,5月21日中宣部《新闻阅评》第200期以《行动迅速先声夺人重点突出——〈四川日报〉强势报道抗击汶川大地震》为题,从三个方面高度肯定了汶川大地震后《四川日报》抗震救灾报道,认为《四川日报》作为抗震救灾所在省的党报,不辱使命,自觉承担报道重任,在大灾面前,紧急动员,紧急行动,派出大量记者奔赴灾区。他们不畏艰苦、不顾安危,在最危险的地方采写,以多个整版集成刊出,及时而全面地反映了气壮山河、惊天动地的抗灾情况,对动员广大干部群众抗击天灾、稳定社会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接着,6月4日、6月5日、6月9日、6月20日、6月26日、7月2日中宣部的《新闻阅评》连续对《四川日报》抗震救灾的报道给予了表扬。在抗震救灾的报道中,集团还注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互动融合,提升了宣传效果。由于我们的媒体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报道全面、及时、准确、客观,有效地引导了舆论,舆论引导的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为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坚持“三贴近”,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着力点,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四川日报》是党报,党报姓党,同时是报。只有坚持“三贴近”,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结合起来,才能吸引读者阅读,达到宣传的目的。《四川日报》在近几年的连续改版中,注意新闻性与导向性的结合,既受到了省委的肯定,也得到了读者的认可。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政府信息向所有媒体同时发布,新闻现场向所有媒体同时开放,党报不再独享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四川日报》找准定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策划视角上站在全局的高度,在采访上深入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用群众喜爱的方式,及时准确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抗震救灾的决策部署,充分报道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深入重灾区指导抗震救灾的感人场面,展现了党和政府对灾区人民的深切关怀。同时,用大量的版面全面展现了坚强的灾区人民和支援灾区的解放军官兵、医务工作者、救灾志愿者大量可歌可泣的感人场景,动人故事,唱响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深深打动了所有读者的心。当每天的《四川日报》送到救灾部队的驻地和灾区群众的安置点时,立即被抢一空,大家都被《四川日报》报道的一个个故事而感动。

在做好正面宣传的同时,针对灾区群众的疑惑,以及影响群众稳定的谣言,《四川日报》及时刊发党和政府的权威声音,报道有关专家的解疑释惑,消除群众的恐慌心理,稳定社会秩序。在地震后的第二天,成都流传“自来水被污染”的假消息,引发市民大量抢购矿泉水。《四川日报》及时采访有关部门,于5月15日迅速刊发了《谣言制造者被警方挡获》的报道,有效地阻止了流言的散布,维护了社会稳定。在大地震后余震不断的情况下,有部分群众产生了恐慌心理,《四川日报》记者及时采访了地震专家、建筑专家,推出了系列访谈,消除了人们对地震的猜测性和对建筑安全性的疑虑,稳定了群众的情绪,让群众放了心。

三、加强队伍建设,是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根本保证

要提高舆论引导的能力,关键是要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新闻宣传队伍。在汶川大地震的巨大灾难中,我们的新闻队伍在灾难中表现出了高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我们集团的一大批记者,包括刚到报社不久的“80后”年轻记者,当灾难来临时,不辱使命,英勇顽强,争先到最危险的重灾区采访。当他们到达灾区,在通讯中断、与报社联系不上的情况下,没有一个人后退,而是冒着生命危险,勇敢地深入重灾区现场,千方百计把灾情和灾区抗震救灾情况发回报社。5月12日下午刚刚地震后,《四川日报》记者李晓东就挤上一辆抢险车赶到北川县,13日凌晨到达北川中学救援现场,是率先进入北川的文字记者,及时采写了大量抢险救援的报道。阿坝州理县是紧邻汶川的另一个重灾区,第一批进入理县县城的记者是《四川日报》记者李燕华、王代林、松涛和《华西都市报》记者杨涛。他们在交通中断的情况下,徒步翻山越岭6个多小时,于13日下午2点到达理县,迅速将当地的灾情,通过林业防火电台传到阿坝州,再传到成都。还有毕业到四川日报社工作还不满一年的女记者陈碧红,地震后不到两小时就奔赴重灾区绵竹市汉旺镇,采访中遭遇车祸导致身体多处擦伤和轻微脑震荡,在短暂昏迷醒来后,坚决留在灾区继续采访,写下了感人的独家报道。在抗震救灾紧张的日子里,我们的记者们冒着生命危险,在余震不断的重灾区进行采访,同时还参与了大量抢救生命的救援工作。通过这次灾难的考验,我们集团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有99名年轻记者在火线中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们以自己的亲身实践,证明了我们的新闻队伍是一支不畏艰险、敢打敢拼、能打胜仗的队伍,是一支党和人民放心的队伍。

汶川大地震带来了灾难,也锻炼了我们的新闻队伍。在抗震救灾的日子里,我们的采编人员既宣传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又具体实践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既宣传了抗震救灾中涌现出来的英雄模范人物,又有很多人成为英雄模范人物群体中的一员。我们相信,经过艰险磨炼成长起来的新闻队伍,是党和人民信赖的队伍,是我们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根本保证。

〔陈云华: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