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计算机数字博物馆研究与实践2009
3296500000027

第27章 创建虚拟铁道博物馆的初步实践和经验总结

杨玲

(中国铁道博物馆编研部,北京,100844)

摘要:本文通过参与“国家科技基础平台建设项目《中国数字科技馆——铁路博览馆》”的建设实践,介绍我们在创建数字铁道博物馆时最初的创意策划,着重阐述我们在内容建设方面所做的工作,以及在建设铁路博览馆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和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虚拟博物馆实践经验

一、铁道数字博物馆建设的最初立意

1.社会背景

2003年3月20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制定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向全社会公布。这表明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正式纳入了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进入了政府推动、全民参与的新时期。

中国铁道博物馆作为国家科普教育基地,理应承担科学教育与培训、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的责任,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尽责尽力。

2.互联网发展为前提

据2009年年初调查显示,我国上网用户总数2.98亿人,我国网民数和宽带上网人数已位居世界第一。我国IP地址快速增长,CN域名数达1357.2万,拥有量排名世界第一。在网民的网络行为上,获得信息服务的需求是第一位的。这就为我们建立数字博物馆提供了理想的信息平台。

3.数字博物馆发展的趋势

数字博物馆具有信息实体虚拟化、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传递网络化、信息利用共享化、信息提供智能化、信息展示多样化等特点,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地理信息、虚拟现实、数据仓库等高新技术,以智能化的手段全方位、沉浸式、交互性地展示文物,虚拟再现历史场景,还能将不同地域的文物关联起来。这是任何实体博物馆所无法比拟的。数字博物馆摆脱了传统博物馆所必需的建筑、展陈等条件的束缚,使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获取所需的文化信息。它不会完全替代传统博物馆和文物藏品,但却是传统博物馆实物陈列的有益补充和未来发展趋势。

二、创建数字铁道博物馆的必要性

1.传播铁路信息和铁路基本常识的社会需求

铁路在我国的发展一直都是较为独立的。对于它的研究多限于铁路圈内,所以对它的宣传和知识普及不是很广泛。要在社会上找到一本铁路科普知识的书籍都较为难。同样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在网上寻找铁路内容的信息,除与公众相关的购票网和列车运行时刻查询网外,传播铁路知识和科普内容的,目前只是在铁道部的官方网站、中国科普博览网的铁道馆和一些铁路爱好者网站有一些简要介绍,但由于受时间、资料、实物和专业的限制,他们的介绍都不系统、不全面、不完整。所以国内急需一个能够系统、完整地进行铁路科普知识教育的平台。中国铁道博物馆是专门从事铁路行业文化收集、整理、研究和传播的机构,有责任承担也有能力和资源完全承担起这个重任。

2.数字铁道博物馆建设的科普意义

由于铁路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工业科技发展的历史,它集理工科多专业的基本原理运用于一体,通过虚拟铁道博物馆特殊的展示手段,深入浅出地解析各种原理在铁路实际中的应用,生动地展现给公众。特别是对青少年应传播科普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探讨和寻求更多科学知识,以有利于提高科学素质。

三、创建数字铁道博物馆的资源优势

1.资源基础

我们展馆拥有一座建筑面积16500平方米的机车车辆展厅和一座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的收藏、研究、展示各种铁路文化于一体的综合展厅;在八达岭长城景区还建有一座中国科技先驱詹天佑的人物纪念馆。其中,机车车辆展厅有国内外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蒸汽机车30辆、内燃机车10辆、国内生产的电力机车2辆、铁路客车8辆、铁路货车及特种车26辆、专运客车18辆。文物库存有:铁路机、车、工、电、运等各方面的实物2000余件。各种文献资料400余套(册)、图片近万张、影视资料5000多分钟。詹天佑纪念馆拥有其一生中各个时期的生活工作资料图片、在铁路工作中的重要工作大事的资料图片和其生前工作和生活的珍贵实物2000余件。我馆在铁路科技方面拥有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强大的科学技术资源和科学技术实力的支持,同时,在资源方面还能得到铁道部及与铁路相关其他部门的支持。由此我们有雄厚的资源,足以建立起内容丰富的数字信息库,满足数字博物馆的信息需求。

2.人员基础

中国铁道博物馆的前身铁道部科学技术馆,从20世纪50年代成立起就一直承办铁道部在国内外所有宣传中国铁路成果的展览,曾经在世界各大洲举办过100多次传播铁路科普知识、宣传铁路文化的展览,展出足迹遍布世界各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曾多次获国家相关单位颁发的“组织奖”、“展览设计奖”等;拥有一支懂展览的专业团队。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我们的职能逐步由仅仅面对铁路,逐步发展成具有博物馆性质的社会公益事业单位。人员队伍也发生变化,现在我们的团队不仅拥有文博管理、文史研究、文物(展品)征集管理、展览内容设计、展览陈列设计、模型开发的能力,还是一支热爱铁路科普知识研究、热心公益事业、具有高学历水平专业人才和具有文化创意的新团队。

我们需要树立新的理念,积极与社会上拥有丰富网页设计、FLASH动画与特效设计、三维创意制作、视频制作合成、虚拟现实开发经验的公司进行合作,以弥补我们人员队伍中的不足。

四、创建数字铁道博物馆的初步实践

1.对中国科协数字科技馆要求的分析

2007年当我们看到中国科协广泛向社会征集数字科技馆项目的计划时,我们就着手开展工作,积极进行这方面的探讨和研究。通过研讨,我们认识到中国铁道博物馆建设虚拟铁道博物馆,符合中国数字科技馆项目建设宗旨。众人皆知,铁路的发展从它诞生之初,就代表着工业科技的发展,是一部工业科技发展史。它集勘察、设计、建筑工程、机械制造、电力、电气等多个专业体系于一体,所涉及的科学领域及范围非常广泛。这是我们铁道博物馆实现其社会教育功能,向公众宣传铁道、传播铁道科普知识的最佳平台。

2.创新展示手段和展示窗口的要求

铁道博物馆的资源经过开发和数字化制作形成的虚拟铁道博物馆,将成为传播铁路科技知识的一个窗口。它弥补了中国铁道博物馆场地、实物和展示手段的不足,完成在现实中难以实现的展示,使公众在虚拟世界解析铁路科技基础原理,在虚拟的世界中体验科学技术的真谛。同时,还能通过数字化制作及时发布铁路运输发展的最新动态。

3.初步计划目标

通过对馆藏资源进行整合,建立起不少于200个知识点、500个以上藏品介绍、1000余幅高品质图片、20部视音频作品、30部以上动画作品的数字化藏品资料库。向公众展示人类探索、认识、发展铁路运输的历史过程和数理化等各专业技术在铁路行业中的实际应用。

4.拟定的内容建设大纲

为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我们设计时分两个展区:一个为普及铁路基本常识的展区,该区的重点是以文字图片介绍铁路发展进程和铁路基本常识;另一个为动漫、多媒体展区,该区力图打造成一个与铁路有关的虚拟科学实验室。

(1)铁路基本常识展区

我们设立了世界铁路概况、中国铁路史话、铁路科普常识、铁路运营常识、铁路之最、铁路物语、“青藏铁路”专题、“铁路大提速”专题等八个主题展区。

世界铁路概况区包括:①铁路发展脚步,分别介绍世界铁路的产生、发展、滞长、复苏;②世界各国的发展概况;③世界高速铁路发展,着重介绍一、二、三、四代高速铁路;④其他轨道运输,介绍地下铁路、城市轻轨铁路、独轨铁路、缆索铁路、齿轨铁路。

中国铁路史话区包括:清末铁路(1876—1911)、民国时期的铁路建设(1911—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现在)。

铁路科普常识以机、车、工、电、运等铁路五大分类分别介绍铁路基本常识。

铁路运营常识区以铁路客运、铁路货运、行车组织三个方面为重点,让公众了解铁路怎样服务于社会和公众知道怎样科学运用这一便利的交通工具。

铁路之最区设立中国铁路之最和世界铁路之最两个栏目,增加一些趣味性,起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铁路物语区设立了铁路文物欣赏、铁路发明的演变和铁路趣闻。

“青藏铁路”专题区和“铁路大提速”专题区,是应社会发展需求而设的,重点介绍为世人关注的,最能体现我国铁路发展现状和发展水平的特别区。

(2)动漫、多媒体展厅

面对铁路涉及的庞大和广泛的知识体系,我们通过对文物标本深入研究其蕴藏的科学知识,运用特殊制作手段来提供集趣味性和感知教育性为一体的虚拟实验室,让公众在参与中体验科学的真谛。初步设想建立以下17个内容:

①铁路运输基本设备的平、纵断面和机械工作原理等图的展示。

②完整的铁路勘测设计场景再现(过去与现在对比)。

③完整的铁路施工场景再现(过去与现在对比)。

④铁路机车车辆工人工作场景再现。

⑤自动车钩的演示(可互动)。

⑥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的演示(可互动)。

⑦铁路道岔扳动演示(可互动)。

⑧铁路车辆五个基本组成部分:车体、车底架、走行部、车钩缓冲装置和制动装置的拆装演示(可互动)。

⑨铁路编组站列车编组的演示(可互动)。

⑩空气制动机原理演示(可互动)。

手制动机原理演示(可互动)。

铁路色灯信号和臂板信号系统演示(可互动)。

铁路联锁设备演示(可互动)。

铁路闭塞设备演示(可互动)。

铁路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的演示(可互动)。

货运机械装卸演示(可互动)。

站台为何设置安全线演示。

五、创建数字铁道博物馆实践经验总结

我们依靠馆内丰富的资源、长期对铁路史料研究和科普展示的雄厚实力,从建设虚拟铁道博物馆的科普意义出发,认真研究了铁路行业科普现状和发展趋势,对受众目标的年龄、兴趣和心理特点进行了剖析与准确定位,使得我们参加了中国数字科技馆项目建设,并与北京交通大学共同合作完成《中国数字科技馆——铁路博览馆》建设,设计出铁路史话、铁路线路、通信信号、铁路运营、机车车辆、高速列车、铁路人物、文物欣赏、术语、经典互动精品版。在这个实践过程中,我们认为建设数字博物馆有以下关键问题要注意解决。

1.人才问题

虚拟博物馆是一项新的事物,需要内容组织和设计制作两方面人才的共同参与,其中内容组织方面的策划、编辑人才是我馆强项。但设计制作方面,尤其是基于WEB的多媒体设计制作是新的技术潮流,我馆在这方面虽然采取与富有经验的专业制作公司合作的方式,以保证项目顺利实施,但面对今后的发展还是需要建立一支懂数字技术的人才队伍。

2.资金问题

虚拟博物馆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从硬件环境到软件环境,从内容收集整理、二次创作到基于WEB表现的多媒体设计制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资金投入水平也直接关乎项目建设的水准。因此要实现高水准的建设,必须在现有项目资金基础上争取更充裕的匹配资金,争取以更大投入换来更大建设成效。

3.知识产权问题

虚拟博物馆可以最大限度地整合各方资源,可以更方便快捷地提供面向公众的服务,但必须解决好原素材、二次创作产品、软件平台等主要部分的知识产权问题。我们在网站上采用标注出处、添加水印、作者署名等方式,结合细致规范的建设合同约定,初步解决了本项目在公益性科普领域的知识产权问题。

4.管理问题

虚拟博物馆的建设是一项多学科人才共同实施的工程,是跨越多个法人实体的联合行动,对组织、协调、管理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合作各方可共同组建项目执行委员会,下辖内容组和制作组,形成紧密沟通、责权明晰、管理高效的组织管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