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奇境
3313300000014

第14章 悟性时光:拥有一颗健康的心(6)

南边的羊群庆幸自己选对了天敌,又嘲笑北边的羊群没有眼光。北边的羊群非常后悔,向上帝大倒苦水,要求更换天敌,改要一只狼。上帝说:“天敌一旦确定,就不能更改了,必须世代相随,你们唯一的权利是在两头狮子中选择。”

北边的羊群只好把两头狮子不断更换。可两头狮子同样凶残,换哪一头都比南边的羊群悲惨得多,它们索性不换了,让一头狮子吃得膘肥体壮,另一头狮子则饿得精瘦。眼看那头瘦狮子快要饿死了,羊群才请上帝换一头。

这头瘦狮子经过长久的饥饿后,慢慢悟出了一个道理:自己虽然凶猛异常,一百只羊都不是对手,可是自己的命运是操纵在羊群手里的。羊群随时可以把自己送回上帝那里,让自己饱受饥饿的煎熬,甚至有可能饿死。想通这个道理后,瘦狮子就对羊群特别客气,只吃死羊和病羊,凡是健康的羊它都不吃了。羊群喜出望外,有几只小羊提议干脆固定要瘦狮子,不要那头肥狮子了。一只老羊提醒说:“瘦狮子是怕我们送它回上帝那里挨饿,才对我们这么好。万一肥狮子饿死了,我们没有了选择的余地,瘦狮子很快就会恢复凶残的本性的。”众羊觉得老羊说得有理,为了不让另一头狮子饿死,它们赶紧把它换回来。

原先膘肥体壮的那头狮子,已经饿得只剩下皮包骨头了,并且也懂得了自己的命运是操纵在羊群手里的道理。为了能在草原上待久一点,它竟百般讨好起羊群来。而那头被送交给上帝的狮子,则难过得流下了眼泪。

北边的羊群在经历了重重磨难之后,终于过上了自由自在的生活。南边那群羊的处境却越来越悲惨了,那只狼因为没有竞争对手,羊群又无法更换它,它就胡作非为,每天都咬死几十只羊,这只狼早已不吃羊肉了,它只喝羊心里的血。它还不准羊叫,哪只叫就立刻咬死哪只。南边的羊群只能在心中哀叹:“早知道这样,还不如要两头狮子。”

有选择权总是要比没有选择好,懂得选择并且从内心上制衡那两头狮子是聪明的羊群。

野地里和笼子里的老虎

有两只老虎,一只在笼子里,一只在野地里。在笼子里的老虎三餐无忧,在外面的老虎自由自在。两只老虎经常进行亲切的交谈。笼子里的老虎总是羡慕外面的老虎自由,外面的老虎却羡慕笼子里的老虎安逸。一日,一只老虎对另一只老虎说:“咱们换一换吧。”另一只老虎同意了。于是,笼子里的老虎走进了大自然,野地里的老虎走进了笼子里。从笼子里走出来的老虎高高兴兴,在旷野里拼命地奔跑着;走进笼子里的老虎也十分快乐,它再不用为食物而发愁了。但是不久,两只老虎都死了。

一只是饥饿而死,一只是忧郁而死。从笼子里走出来的老虎获得了自由,却没有同时获得捕食的本领;走进笼子里的老虎获得了安逸,却没有获得在狭小空间生活的心境。

许多时候,人们往往对自己的幸福熟视无睹,而觉得别人的幸福却很耀眼。想不到,别人的幸福也许对自己不适合;更想不到,别人的幸福也许正是自己的坟墓。这全是心境的问题。

小猫逃开影子的招数

“影子真讨厌!”小猫汤姆和托比都这样想,“我们一定要摆脱它。”

然而,无论走到哪里,汤姆和托比发现,只要一出现阳光,它们就会看到令它们抓狂的自己的影子。

不过,汤姆和托比最后终于都找到了各自的解决办法。汤姆的方法是,永远闭着眼睛。托比的办法则是,永远待在其他东西的阴影里。

【心理点评】这个故事说明,一个小的心理问题是如何变成更大的心理问题的。

可以说,一切心理问题都源自对事实的扭曲。什么事实呢?主要就是那些令我们痛苦的负性事件。

因为痛苦的体验,我们不愿意去面对这个负性事件。但是,一旦发生过,这样的负性事件就注定要伴随我们一生,我们能做的,最多不过是将它们压抑到潜意识中去,这就是所谓的忘记。

但是,它们在潜意识中仍然会一如既往地发挥作用。并且,哪怕我们对事实遗忘得再厉害,这些事实所伴随的痛苦仍然会袭击我们,让我们莫名其妙地伤心难过,而且无法抑制。这种疼痛让我们进一步努力去逃避。

发展到最后,通常的解决办法就是这两个:要么,我们像小猫汤姆一样,彻底扭曲自己的体验,对生命中所有重要的负性事实都视而不见;要么,我们像小猫托比一样,干脆投靠痛苦,把自己的所有事情都搞得非常糟糕,既然一切都那么糟糕,那个让自己最伤心的原初事件就不是那么疼了。

据心理咨询研究表明,99%的吸毒者有过痛苦的遭遇。他们之所以吸毒,是为了让自己逃避这些痛苦。这就像是躲进阴影里,痛苦的事实是一个魔鬼,为了躲避这个魔鬼,干脆把自己卖给更大的魔鬼。

还有很多酗酒的成人,他们有过一个酗酒而暴虐的老爸,挨过老爸的不少折磨。为了忘记这个痛苦,他们学会了同样的方法。

除了这些看得见的错误方法外,我们人类还发明了无数种形形色色的方法去逃避痛苦,弗洛伊德将这些方式称为心理防御机制。太痛苦的时候,这些防御机制是必要的,但糟糕的是,如果心理防御机制对事实扭曲得太厉害,它会带出更多的心理问题,譬如强迫症、社交焦虑症、多重人格,甚至精神分裂症等。

真正抵达健康的方法只有一个——直面痛苦。直面痛苦的人会从痛苦中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它们最终会变成当事人的生命财富。规划利用好现有的能力远比挖掘所谓的潜能更重要。”

有一个很重要的心理规律是,无论多么痛苦的事情,你都是逃不掉的。你只能去勇敢地面对它,化解它,超越它,最后和它达成和解。如果你自己暂时缺乏力量,你可以寻找帮助,寻找亲友的帮助,或寻找专业的帮助,让你信任的人陪着你一起去面对这些痛苦的事情。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是最孤独的人,但当他面对这个事实并化解后,他成了真正的人际关系大师;美国心理学家弗兰克有一个暴虐而酗酒的继父和一个糟糕的母亲,但当他挑战这个事实并最终从心中原谅了父母后,他成了治疗这方面问题的专家;日本心理学家森田正马曾是严重的神经症患者,但他通过挑战这个事实并最终发明出了森田疗法……他们生命中最痛苦的事实最后都变成了他们最重要的财富。

生死竞跑

一条品种优良的猎狗,被主人训练得壮硕无比,追捕猎物速度很快,而且反应敏捷。

对于追捕猎物这件事,这只猎狗可以说是驾轻就熟,就像熟练的渔夫捕鱼。

有一次,主人带着这只猎狗又去狩猎,老远发现一只狐狸,主人用枪射击,准头不够,让狐狸给脱逃了。

于是,猎狗展开自己最拿手的追捕工作。森林是狐狸的天地,路径熟得很,但猎狗也不含糊,追捕之间,过程紧张迭起。

狐狸较为瘦小,跑不过猎狗,眼看就要被追上。突然,一个转身,狐狸朝另一条路跑去;猎狗一不留神,身子受了点儿擦伤,有点儿痛。

“唉!我追得这么累干吗!追不到狐狸,我也不会饿到肚子呀!”念头刚刚闪现,速度已经慢了下来。狐狸又跑远了。

“算了,现在早已脱离主人的视线,反正主人看不到。”

猎狗又起了放弃的念头,速度又迟缓起来。

终于,狐狸逃离猎狗的追捕。

人做任何事,心中的意图强烈与否会大大影响结果。猎狗没有饿肚子的忧虑,所以,放弃的念头会轻易地闪现。而狐狸呢?却是一场生死竞跑,跑不过就没命,所以,不敢有一丁点儿的偷懒。做任何事都是同样的道理,全力以赴,破釜沉舟地去做,一定成功。如果心中先预想,万一做不好,要去找哪种退路,那么成功就比较困难。

适可而止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过犹不及。中国的中庸之道讲究的就是恰到好处。适可而止对于我们来说是很好的教益,很多东西因此而显出了独特的美,显得更有价值,更受人们欢迎。相反地,如果不懂得节制,好东西也变成了坏东西,本来很好的事情也被毁掉了。

从前,有位乐师能演奏许多美妙的乐曲,常常被人邀请,很受欢迎。一段时间里,人们把能够请他演奏看成是地位的象征。

有一次,乐师被一位大财主请到府中表演,优美的音乐响起的时候,财主感到心旷神怡,身体如飞鸟一般轻轻地飘了起来。财主心里很高兴,对乐师说:“如果你能像今天一样演奏下去,昼夜不息,我就把我的钱庄送给你。”乐师听了,没有过分的表示,他反问财主道:“我一直演奏没问题,关键是你能一直听下去吗?”

财主以为乐师没有勇气一直演奏下去、不敢接受这个苛刻的条件,便答道:“只要你能够演奏,我就能听。钱庄我一定照给。”乐师很高兴,答应了财主的要求,他调整了一下乐器,定了定神,开始演奏起来,悦耳的旋律再次在财主的宅子里荡漾开来,财主坐在他的太师椅上,摇头晃脑、津津有味地听着。乐师演奏的本领十分高超,一连演奏了两天两夜,经典的乐曲一首接着一首,真的很让人陶醉。

可是,再好吃的饭菜也有吃腻的时候,再好听的音乐也有听烦的时候,没过多久,财主实在受不了了。现在他听着这首曲子,感受不到那优美动听的韵味,全都变成了令他烦躁的噪音,以至于一听到音乐就感到浑身的不自在。

十天以后,财主不得不认输了,按照他们之间的约定,财主只好把自己的钱庄送给了乐师,尽管他十分不情愿。不懂得适可而止的道理终于让他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虽然这只是一个故事,但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生活中很多事情是应该适可而止的,大到财富、金钱与工作,贪得无厌最终会害人害己;工作应该适可而止,过度疲劳到底得不偿失;小到饮食、运动,吃多了倒会不好受;运动过量会造成虚脱。凡此种种,都告诉我们要掌握事物运行的客观规律,做事、做人都要适可而止,千万不能过分。

【心理启示】

愚蠢的人之所以为愚蠢,就因为在尺度的把握上与聪明人相差那么一小步。凡事都有一个度字,再好的东西让你天天吃你也会倒胃口的,聪明的人会把所有的事情控制在一个合理的量的范围内,让人能够在心理上接受,绝对不会在一段时间里产生厌恶的心态。

思想的瓶颈

一头章鱼的体重可以达到70磅。但是,如此庞大的家伙,身体却非常柔软,柔软到几乎可以将自己塞进任何一个想去的地方。章鱼没有脊椎,这使它可以穿过一个银币大小的洞。它们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将自己的身体塞进海螺壳里躲起来,等到鱼虾走近,就咬住它们的头部,注入毒液,使其麻痹而死,然后美餐一顿。对于海洋中的其他生物来说,它可以称得上是最可怕的动物之一。

但是,人类却有办法制服它。渔民掌握了章鱼的天性,他们将小瓶子用绳子串在一起深入海底。章鱼一看见小瓶子,都争先恐后地往里钻,不论瓶子有多么小、多么窄。结果,这些在海洋里无往而不胜的章鱼,变成了瓶子里的囚徒,变成了渔民的猎物,变成了人类餐桌上的美味。

是什么囚禁了章鱼?是瓶子吗?瓶子放在海里,瓶子不会走路,更不会去主动捕捉。囚禁章鱼的是它们自己。它们向着最狭窄的路越走越远,不管那是一条多么黑暗的路,即使那条路是死胡同。

许多人的思想也如同章鱼,遇到苦恼、烦闷、失意、诱惑的瓶子,都喜欢往里钻。其实,在广阔的海洋里,有更值得争取的东西。一味地向瓶子里挤,我们的思想也会越来越狭窄,越来越失去光亮。

想像力更重要

如果你必须与人打架,你会选择一位正常人,还是一位空手道的冠军?相信大多数的人会选择正常人。因为大家很清楚,空手道是专家,他们的门路与招数都有名堂方能成为冠军,而且与选手对战的经验更是丰富。

在美国有一则新闻报道:在高速公路上有两台车辆因为些微的擦撞,两位驾驶员一言不和,就在道路边打起来,这两位驾驶员,一个是普通正常人,另一位则是知名的空手道冠军。交手不到数分钟,结果出来了。这样的结果隔天登上了美国头版新闻。

打架的结果是空手道冠军输了。报社的记者在标题上注记了空手道冠军输的原因:“空手道冠军有一个习惯,就是不打头部,腰部以下也不打。”可是普通的人没有学过,因此,没有受到制度与规定的束缚,直直的一拳就击在空手道冠军的鼻梁上,让冠军就此倒地不起!

这则有趣的故事,让人想起爱因斯坦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为重要。

想想看,当我们第一天上班时,没有很多的专业知识,但我们有旺盛的想像力,然而随着时间的过去,我们的年资越来越增加,我们工作所学的专业知识越来越多,但我们的想像力却如青春流逝般很难再恢复。也许,我们已让专业知识及一些固有的模式主宰了我们的思考,我们已渐渐失去了突破与改变的勇气。

真理亦须巧言

苏丹梦见自己所有的牙齿都掉了。于是,一觉醒来,他召来智者为他解梦。

智者说:“陛下,你很不幸,每掉一颗牙齿,你就会失去一个亲人。”

苏丹大怒:“你这个大胆狂徒,竟敢胡言乱语,给我滚出去!”

苏丹另外找来一位智者,向他述说自己的梦。智者听完说:“高贵的陛下,你真幸福呀,这是一个吉祥的梦,意味着你比你的亲人更长寿。”

苏丹听完后,命人奖赏这位智者100个金币。

这位智者走出宫殿时,一位侍者走过来对他说:“真是不可想像,其实你同第一位说的都是一个意思,为什么你会得到奖赏?”

智者语重心长地说:“很简单,一切都是由表达方式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