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跟彼得·林奇学投资
3317000000005

第5章 林奇这样投资股票(2)

对市盈率进行分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每股收益的质量难以保证。每股收益容易受到管理层的会计操纵,人为扩大或降低每股收益。

(2)每股收益波动性很大。对于周期性公司,在经济衰退时其市盈率反而处于最高点,在经济繁荣的时候会处于最低点。

(3)收益为负值时,市盈率没有意义。

(4)市盈率的合理倍数很难确定。

(5)不要过于相信专家对公司收益的预测。

(6)低市盈率股票并不一定值得购买。

(7)千万不要购买市盈率特别高的股票。

(8)市盈率与增长率进行比较可以分析股票是否高估。一般来说如果市盈率只有增长率的一半,那么这家公司就非常不错了。如果市盈率是增长率的两倍,那么这家公司就差些了。

粤金鳗、托普软件都曾是每股净资产逼近10元、每股收益接近1元的绩优股,但现在都已退市沦为PT股。粤金鳗是因为养鳗业衰败,托普软件是由于多元投资失误,但两者衰败后垮塌的速度却是一致的。若不能持续产生盈利,所谓的优质资产就好似沙丘上的城堡瞬间就崩塌了。

林奇也会用每股账面资产与股价进行比较,但他很清楚这样做有潜在风险:“每股账面价值经常与公司的实际增长没有什么关系,它经常严重高估或者低估了公司的真实增长情况。”林奇提醒我们,当你为了账面价值而购买一只股票时,你必须仔细考虑一下那些资产都是些什么,到底真实的市场价值是多少。在分析公司资产时,林奇十分强调库存现金。如果库存现金数额巨大,就必须根据库存现金对其股价进行调整后,再计算市盈率。如果不考虑数额很大的库存现金的话,那么我们就会低估公司股票的价值。

林奇也会找到一些收益适中却非常值得投资的公司,这主要是因为它的自由现金流。通常这种公司都拥有一大笔旧设备的折旧,而这些旧设备短期内不会被淘汰。这种公司在改革的过程中还可以继续享受税收减免待遇(设备的折旧费用是免税的)。这些折旧使公司的自由现金流远远大于报表上的现金流,容易使一般投资者低估其股价。但林奇对现金流量的定义非常严格:“如果你根据现金流来购买股票的话,请确信这个现金流指的是自由现金流。自由现金流,是指在正常资本投资支出之后留下的现金。这是一笔只进不出的现金。”

☆避免重大损失而不是所有损失

林奇认为,投资者在选择投资时应避免重大损失而不是所有损失。许多投资者对此常常存在着一定的误解。当他们看到股票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时,他们认为从他们所获得的收益中支付出去一部分,作为信托公司的报酬是合理的,而一旦有一次所购入的股票价格下跌,他们就拒绝接受,不愿付给信托公司任何报酬。林奇指出,那是一种自毁前程的反应,那将导致信托公司不再冒任何风险。没有风险就不会有好的收益,他说:“如果你有5种股票,3种下跌75%,一种上涨了10倍,一种上涨了29%,那么这5种股票仍然会令你干得很出色。因为这么去做,你在上涨10倍的这种股票上已赚足了钱,远远抵销了你那些下跌50%、5%甚至90%的股票所带来的损失。”

一位杰出的投资家必须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林奇喜欢令投资大众焦虑不安的市场。在他看来,市场上所流传的各种各样的担心,如担心暴跌、担心臭氧层、担心新总裁、担心干旱等并不表明市场情况很糟糕,相反,当各种消息看起来很可怕之时,正是在市场上赚大钱的好时机。林奇曾经不顾他所观察到的不利的工业形势,买下一系列半导体公司的股票。他说:“如果我是正确的,那我可以赚400%,如果我错了,我可能损失60%。多好的差额!只要这么去做,你有可能赚20倍,而你充其量损失100%。这一点大众并不理解。”

林奇不太相信接管与杠杆收购,他曾尝试接管过几家公司,但最后大多以失败而告终。这些经历使他认识到不可太相信所得到的内部消息,因为许多所谓的内部消息都是错的,这常常令人做出错误的决策,付出了许多,结果却一无所得。同时,这些经历也促使林奇放弃了对杠杆收购的分析,因为他认为杠杆收购会妨碍投资大众全力参加衰落后的复苏。

林奇指出,许多投资者对市盈率的分析存在着很大的误区,认为以较高市盈率出售的公司比以较低市盈率出售的公司更易下跌。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如果一家公司呈高速增长,即使它以较高的市盈率出售,投资者仍能比购买市盈率较低、增长速度较慢的公司股票赚取更多的钱。

林奇把股市作为他任意驰骋的竞技场,他所取得的非凡业绩使他成为世界上薪酬最高的有价证券投资雇员之一。伟大的成功通常总是需要执著的投入。不管某一项事业是否值得献身,如果你尚未达到非常热爱它的程度,你就难以取得伟大的成就。正如一句古老的法国格言所说,“精神的欢乐会释放能量”,由技巧带来的欢乐就是林奇的秘密。

☆选股时就进行投资组合

“那些赔钱的股票让我注意到很重要的一点是,即你没有必要在所选择的每一只个股上都赚钱。依照我个人的经验,在我们所构造的资产组合中如果有60%的个股能够赚钱,这就是一个令人非常满意的资产组合了。”

将1 000美元投资于一只业绩很差的股票,最坏的情况也就是损失1 000美元。而将1 000美元投资于一只行情不错的股票,也许几年之后投资者可以赚到10 000美元、15 000美元,甚至20 000美元。投资者只要挑选到少数几只业绩非常好的股票,就可以获得一生的投资成功,他们从这几只业绩不错的股票上赚到的钱会远远超过在那些比较差的股票上遭受的损失。

长期以来一直存在集中投资与分散投资两种完全对立的投资组合管理观点。林奇却并不偏执于某一种组合模式:“寻找一种固定的组合模式不是投资的关键,投资的关键在于根据实际情况来分析某只股票的优势在哪里。”

林奇认为,确定投资的前提是研究分析股票价格是否合理:“假设你做了正确的研究并且买了价格合理的股票,这样你就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使你的风险最小化了。”相反如果购买了一只价格高估的股票就是一件不幸的事。因为即使这个公司取得了很好的业绩,投资者仍然难以从中赚钱。

林奇认为,投资应该尽可能集中投资优秀企业的好股票,而不能单纯为了多元化投资于自己不了解的股票。投资者应该尽可能多地持有下列公司的股票:“一是你对该公司有一定的了解;二是你通过研究发现这家公司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投资分析研究的结果可能是一只股票,也可能是多只股票符合以下标准,投资者应该根据自己的研究判断来决定投资组合持有股票的多少。但根本没有必要因为多元化投资而投资一些自己不熟悉的股票,对小投资者来说愚蠢的多元化投资如同恶魔一样可怕。”

但林奇同时也认为,为了避免一些不可预见的风险发生,只投资于一只股票是不安全的,一个小的资产组合中应含有3~10只股票较为适宜,这样既可以分散风险,又有可能产生更多收益。

(1)如果你希望寻求“10倍股”(ten bagger),那么你拥有的股票越多,在这些股票中出现“10倍股”的可能性就越大。

(2)拥有的股票越多,资产组合调整的弹性就越大,这是林奇投资策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些人认为,林奇的投资成功在于其只投资于增长型股票,其实林奇投资于增长型股票的资金从未超过基金资产的30%~40%,余下部分被分别地投资于其他类型的股票以分散风险。“尽管我拥有1 400只股票,但我的一半资产投资于100只股票,2/3投资于200只股票,1%的资金分散投资于500只定期调整的次优股。我一直在找寻各个领域的最有价值的股票,却并不执著于某一类型的股票。”

(3)选择中小型的成长股股票是林奇的投资策略之一。增长理所当然是一家公司首要的优势,成长股股票在林奇的投资组合中占最大的比例,其中中小型的成长股更是林奇的偏爱。因为在林奇看来,中小型公司股价增值比大公司容易,一个投资组合里只要有一两家股票的收益率极高,即使其他的赔本,也不会影响整个投资组合的成绩。不过,林奇在考察一家公司的成长性时,对单位增长的关注甚至超过了利润增长,因为高利润可能是由于物价的上涨,也可能是由于巧妙的买进造成的。林奇不断追求的是实际单位销售量的增长数目。他曾向投资者建议:“想赚钱的最好方法便是将钱投入一家近几年内一直都出现盈余,而且将不断成长的小公司。”

(4)选择业务简简单单的公司的股票是林奇的又一投资策略。一般的投资者喜欢激烈竞争领域内有着出色管理的高科技业务公司的股票,例如宝洁公司、3M公司、德州仪器、道化学公司、摩托罗拉公司等。经过数十年的成功奋斗,它们已经形成了有效率的队伍来利用机会、争夺市场,并通过创制新产品来推动增长。毫无疑问,你真希望自祖辈起就持有这些公司的股票。但在林奇看来,作为投资者不需要固守任何美妙的东西,只需要一个以低价出售、经营业绩尚可,而且股价回升时不至于分崩离析的公司就行。

(5)最恐怖的“馅饼”之一就是购买了一家振奋人心的公司的股票却没有获利。以前,林奇曾看上这类公司,是因为他的消息来源(通常很可靠)低声告诉他:“我有一家很好的公司,但规模太小,不适合基金投资,不过你可以考虑自己投资。”当然,伴随着可靠资讯的,常常是一些动人的情报,但林奇无论是在阿尔汉市纳矿业公司上,还是在美国太阳王等公司上都无一例外地赔了钱。

林奇认为,在选择分散投资的对象时应考虑下列因素:

增长缓慢型股票是低风险、低收益的股票;大笨象型股票是低风险、中等收益的股票;如果你确信了资产的价值,资产富余型股票是低风险、高收益的股票;周期型股票取决于投资者对周期的预期准确程度,可能是低风险、高收益,也可能是高风险、低收益。同时,十倍收益率股票易于从快速增长型或转型困境型股票中获得,这两种类型的股票都属于既是高风险又是高收益类型的股票,越是有潜力增长的股票越有可能下跌。

林奇认为,在投资组合管理中,要不断地复查自己的股票,同时仔细观察股市动态,根据公司及股市的变化对股票进行适当调整。

☆进行长期投资

林奇曾说过:“不考虑那些偶然因素,股票的表现在10~20年的时间里是可以预见的,至于想知道它们是否在今后二三年内走高或者走低,不如掷个硬币看看。”林奇从不去考虑所谓买入时点或试图预测经济走势,只要所投资的公司基本面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他就不会卖出股票。

事实上,林奇曾对寻找买入时点是否是有效的投资策略做过研究。根据其研究结果,如果一名投资者在1965~1995这30年中每年投资1 000美元,但很“不幸”,赶在每年的高点建仓,那么这30年的投资回报年复合增长率为10.6%。如果另一名投资者在同样时间段内“有幸”在每年的最低点建仓1 000美元,那么他将在30年中获得11.7%的投资回报年复合增长率。

可见,即便是在最糟糕的时点买入股票,在30年的时间里,第一位投资者每年的回报率只比第二位投资者少1.1个百分点。这个结果让林奇相信费心去捕捉买点是没必要的。如果一个公司很强,它就能挣越来越多的钱并让自己的股票价值不断提升。因此,林奇的投资工作就变得很单纯,去寻找伟大的公司,并且长期持有。

这些伟大的公司股票指的是那种股价可以翻十倍的股票,而实现这样的惊人回报首先要做到的就是长期持有,即便它很快就涨了40%甚至100%也不考虑卖出。但大多数投资者包括许多基金经理在内却在卖出或减少持有可以继续盈利的股票,反而对亏损的股票不断增仓期望能拉低成本,这种行为被林奇戏称为“拔走鲜花却给杂草施肥”。林奇不仅是一个股票投资者,更多的时候,他把投资变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投资在他看来,是一门艺术,当你对它忠诚的时候,它才会对你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