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怎么沟通,领导才放心;怎么做事,领导才信任
3319100000003

第3章 与领导相处需要良好的心态(2)

一个聪明的员工,不会让自己的情绪被上司的斥责所扰乱,受批评时只要理性对待,巧妙处理,反而能在某些方面促进自己的进步。要记住:最没前途的人是可有可无的人,是被领导忽视的人。下属只有真正认识到这一点,才可能在领导的责骂声中产生前进的信念和动力,努力上进,做出更大的成绩,从而真正获得领导的重视和信任。

4.职场巧妙“抱怨”见实效

在前文中,我们一再强调抱怨的诸多危害,并不是说任何时候都绝对不要有抱怨。当员工受到了不公正待遇时,难免会产生抱怨情绪,恰到好处的抱怨有助于缓解心中的不快,甚至还可以借“抱怨”解决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理智而巧妙地把握抱怨技巧,既让自己表达了意见,又为自己留有回旋的余地。

只对有办法解决问题的人抱怨,是最重要的原则。向毫无裁定权的人抱怨,只有一个理由,就是为了发泄情绪。而这只能使你得到更多人的厌烦。直接去找你认为最有影响力的上司,然后心平气和地与之讨论。假使这个方案仍不管用,你可以将抱怨的强度提高,向更高层次的人抱怨。

要掌握有效抱怨的方式,尽可能以赞美的话语作为抱怨的开端。这样一方面能降低对方的敌意,同时更重要的是,你的赞美已经事先为对方设定了一个遵循的标准。记住,听你抱怨的人也许与你想抱怨的事情并不相关,甚至不知道情况为何,如果你一开始就大发雷霆只会激起对方敌对、自卫的反应。

还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如果你怒气冲冲地找上司表示你对他的安排或做法不满,很可能把他也给惹火了。所以即使感到不公、不满、委屈,也应当尽量先使自己心平气和下来再说。也许你已积聚了许多不满的情绪,但不能在此时一股脑儿地抖落出来,而应该就事论事地谈问题。过于情绪化将无法清晰透彻地说明你的理由,而且还使得领导误以为你是对他本人而不是对他的安排不满。

抱怨的场合很重要。美国的罗宾森教授曾说:“人有时会很自然地改变自己的看法,但是如果有人当众说他错了,他会恼火,更加固执己见,甚至会全心全意地去维护自己的看法。不是那种看法本身多么珍贵,而是他的自尊心受到了威胁。”因此,抱怨时要注意场合,要多利用非正式场合,与上司私下交谈,避免公开向领导提意见或表示不满。这样做,不仅能给自己留有回旋余地,即使提出的意见出现失误,也不会有损自己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还有利于维护上司的尊严,不至于使上司陷入被动和难堪的境地。

选择好抱怨的时机。某国外人际关系专家曾这样说道:“在我找上级阐明自己的不同意见时,先向秘书了解一下这位头头的心情如何是很重要的。”当上司或同事正烦时,你去找他抱怨,岂不是给他烦中添烦、火上浇油吗?即使你的抱怨很正当和合理,别人也会对你反感、排斥。让同事听见你抱怨领导其实并不好。如果失误在上司,同事对此都不好表态,怎能安慰你呢?如果是你自己造成的,他们也不忍心再说你的不是。眼看你与上司的关系陷入僵局,一些同事为了避嫌,反而会疏远了你,使你变得孤立起来。更不好的是,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可能把你的话,经过添枝加叶后反映到上司那儿,加深了你与上司之间的裂痕。

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当你对领导抱怨后,最好还能提出相应的建设性意见,来弱化对方可能产生的不愉快。当然,通常你所考虑的方法,领导也往往考虑到了。因此,如果你不能提供一个即刻奏效的办法,至少应提出一些对解决问题有参考价值的看法。这样领导会真切地感受到你是在为他着想。

还要注意的一个原则是:对事不对人。你可以抱怨,但你抱怨后,要让领导和同事切实感到,你被所抱怨的事伤害了,而不是要攻击或贬低对方。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让别人证明自己错了是件很尴尬的事情。让上司在下属面前承认自己错了就更不容易,因此在抱怨后,你最好还能说些理解对方的话。切记,你抱怨的目的是帮助自己解决问题,而非让别人对你形成敌意。

另外,千万别耽误工作。即使你受到了极大的委屈,也不可把这些情绪带到工作中来。很多人认为自己是对的,等上司给自己一个“说法”。正常工作被打断了,影响了工作的进度,其他同事会对你产生不满,更高一层的上司也会对你形成坏印象,而上司更有理由说你是如何不对了。要改变这么多人对你的看法很难,今后的处境将更为不妙。

二、“清高”是职场的大敌

1.“清高”是才学之士的通病

人在职场,会发现很多事情是微妙的。人本身是微妙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微妙的,而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更为微妙。职场中的某些人最受领导喜欢,不管他们是否有能力,老板时时会想着他们,这种人也许是势利之徒或马屁精,生性清高的才学之人,对此多是不屑一顾,甚至非常鄙视。

一知名企业的写字楼里,有小何和老李这样两个人。小何是个办公室一般文员,生性孤僻,举止独行,平日与同事相处不甚融洽,却熟悉职场势利之道。他和同事不相往来,与机关领导相处却极尽能事,过年过节必会第一时间去看望领导,新任领导上任马上攀附,陪同领导时会点头哈腰,比如“一把手”下楼,他会跑步先行将电梯按好等候,领导下车会毕恭毕敬地扶门护头……在部门副经理老李的眼中,小何这种拍马屁的造诣非一般人所能承受,对其充满鄙视。与此相反,老李生性正直,眼里容不得沙子,每天踏实的埋头工作,他坚信自己出色的工作会受到领导肯定,事实上同事对他的评价也颇高。尴尬的是,他在副经理位子上一呆就十几年,而小何年纪轻轻,能力平平,刚来单位不久就扶摇直上,由一般文员升为自己的上司。这让老李心里很不是滋味。

势利和清高都是人的一种生存状态。现代职场,就是社会舞台的缩影,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势利的人应该说适应生存环境了,而清高的人可能更操守了传统道德准则。功利心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要达到自己的理想和期望,一切都要在职场中去实现。领导的关注和重视,在成功的各种因素中,自然占据着相当大的分量。故事中的老李和小何,选择的路子不同,结果也不同。势利在职场中的确算是一种取得成功的捷径,但是这种捷径往往是用失去尊严、受人鄙视的代价换来的;清高可谓是职场的大忌,天下之大,人才济济,企业并非缺你不可。

职场中人的困惑往往都来自于性格,性格决定着自己的选择。老李如果不那么清高,工作中略晓世故,主动和领导汇报沟通,发表见解,提出合理要求,也许会更受关注,促进事业成功。小何如果拿出点真本事,从工作能力上提升自己,和同事多沟通交流,当然会改变同事对他的鄙视。社会进步的事实总是向好的方向发展,这是不容置疑的,人的利己本性也是根深蒂固的,那么为了各自的目标,适应环境,融入社会,这是必须的。包括展示自己,宽容别人(当然不代表善恶不辨,盲目接纳)。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人才也要学会积极主动地去推销自己。学会有限度的、在实事求是基础上的自我展示,使自己的才华得到社会的认可。不少有能力、有才华的人多是“待价而沽”而不愿曲身求人。甚至担任某些职务后,又过于讲原则而缺乏应有的灵活和变通,便难以被社会所接受。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势下,除了特殊的技能,紧缺的专业或者开明的用人者能提供有力的支持外,一些清高和自负的人才很难找到施展才华的平台和机会。那种丧失人格和自尊的溜须拍马、阿谀奉承之人,历来让人深恶痛绝。但是,深陷职场,你不得不承认那也是一种“本事”或者叫“才能”。

我们不断听到很多人痛恨“小人得志”,而很多时候恰恰就是“小人得志”。这不仅是用人者的失误造成的,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有才能的人缺乏自知之明或过分的清高和自负造成的。如果有才华的人能放弃过分的清高和自负,或许会大大减少“小人得志”的机会。有真才实学的人,在保持自己人格和尊严的同时,应该多一些自知之明,少一些清高和自负,以变应变,积极主动地为自己创造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或平台。不要因为自己的清高和自负埋没了聪明才智,耽误了宝贵的青春年华。

2.谨防“清高”导致的失败

舟舟是某大学中文系的才女,从一入学就进入了学校的记者团,在各类报刊上发表了不少文章,还在大三的时候担任了校刊主要负责人。毕业后一家IT公司的老总很赏识舟舟的才气与文雅的气质,于是她很顺利地来到这家公司做网站编辑。才华横溢并不等于在职场上就能游刃有余。由于老总常常夸舟舟有才气,她也常常为此自鸣得意,甚至看不起办公室中的前辈,于是引起了女同事们的不快与妒忌。

舟舟的个性是: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轻易向别人求助。由于她对电脑技术不是很了解,遇到一个网页设计问题解决不了,就只好去问搞技术的小莫。谁都知道IT行业技术都是捂得紧紧的,即使是很简单的问题。舟舟看到小莫不是很乐意的样子,就赌气跑到隔壁办公室去叫技术总监。总监一看是个很简单的技术问题,周围有同事不问,却偏偏跑来问他,立即对舟舟产生了人际关系不好的印象。由于舟舟高傲和清高的性格,在同事中的口碑自然不好。很快,风言风语就传到老总那里,也令老总对舟舟有了一些看法,在向一些职员征求意见后,老总终于忍不住找舟舟谈了一次话,但是她却在言语中吐露出对办公室同事的种种不满意,还感叹公司职员“素质差”。听到这些批评,老总出于尊重舟舟本人意见,决定将这样的“人才”调出“素质差的团队”中。

大伟的单位最近正在搞岗位竞聘,按他的业绩和能力,再加上处长曾经好几次拍拍他的肩膀并意味深长地说“好好干”,大伟非常自信地认为这次竞聘副科长应该是三个手指捏田螺——十拿九稳的。为了参加这次竞聘,他也下了很大的功夫,尤其是竞聘会上的演讲那是相当精彩。这么优秀的人才不用岂不是单位的巨大损失?怎奈认为大伟当不上副科长是巨大损失的人,都不是能主事的评委。意外发生了,大伟落选了。

“太黑暗了!这里头肯定有猫腻!”大伟愤愤地说。

“也不一定吧。你没被选上,人家选上了,就有猫腻?”同事老秦试着开导他。

“论能力,论业绩,论演讲,大李哪样都不如我,他凭什么?肯定是这小子背地里使了阴招,还指不定送了多少钱呢?”大伟看来是认准这里头有猫腻了。

“你事先找过你们处长,包括分管局长,乃至大局长聊过你想当副科长的事吗?”老秦小心翼翼地问道。

“我又不想给他们送礼,我找他们干什么?我凭的是本事,不想搞这些见不得人的事。”大伟有些不屑地说道。

从上面两个事例看来,舟舟和大伟都不谙职场之道。在职场谋职位,靠的是真本事,这话没错,但不要忘了,职场更重人情和人脉,任何清高的言行都可能导致自己在职场上失败的结局。当然,这里所说的人情和人脉,并不是指送礼行贿。真的送礼行贿了,人与人之间成了勒索与被勒索的关系,反而没有人情了。舟舟之所以被曾经器重她的老总请出了他的团队,不在于她的才华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也不在于她工作不够积极,而在于她的清高和孤傲。大伟之所以会在竞聘中落选,不是缺技能,也不是缺业绩,更不是因为没有送大礼,而是缺一份送给上司的人情。

受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中国社会是个熟人社会,核心价值观就是一个“情”字。有人说,现在的人们几乎没有信仰了。其实不是,凡是中国人都信“情”,做任何事,包括见面打招呼给一个微笑,都必须围绕“情”字展开。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职场,自然也不能例外。职场中讲情,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没有必要刻意回避。舟舟就是因为自己的“清高”而不愿意与同事们进行感情沟通,结果误了自己的前途。大伟也因为想“洁身自好”表现出一副“清高”的姿态,而不屑与领导进行正常的感情联络,最终错失良机。

古人云: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如果自觉是一匹千里马,就清高自傲地站在马厩里等伯乐来相是极其不可取的。不少人认为,自己只要努力工作了,干出成绩了,上司自然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了,不用搭理任何人,天必降大任于我也。世上有这样的事吗?在狼多肉少的职场,哪个上司会跟在你屁股后面求着你把职位“送”给你呢?如果他们还有选择(这是必然的),他们有什么理由不选一个对自己感恩并忠诚的人呢?职场中人,除了练就一身真本事,谙熟人情世故同样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把能力比做茶水,那么人情就是装茶水的杯子。只有茶水没杯子,无法解渴;光有杯子没茶水,废物一个;只有茶水和杯子俱备,才能真正为人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