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中老年人应该具备的好心态
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好生活需要好的心态,好心态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坚持。
随着社会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老年人整体身体素质也不断提高。但最新的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中老年人在离退休后,由于社会地位和交往圈发生变化,常常会睹物思旧,留恋过去,多愁善感,产生不良的心态。还有的中老年人受传统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限制,对新事物看不惯、想不通,与过去相比从心理上总是不能满足,因而影响了身体健康,甚至影响了家庭的和谐。
那么中老年朋友们应该具备哪些好心态呢?
1.热爱生活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疾病缠身,有些人在晚年生活中会有心理空虚、生活乏味之感,从而出现大脑皮层抑制,心理疲惫,加速了衰老的进程。此时,引发对生活的兴趣,提高对生活的满意度,是快乐生活的关键。过去的一切都已成为历史,唯有眼前才是真实的,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享受生活给我们带来的一切美好,对各种事情倾注热情,积极参与,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把握住热情。
2.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
乐观是一种积极的性格因素,即在面对挫折和逆境时相信事情总会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随着时光流逝,中老年朋友们对快乐和喜悦的渴求会变得越来越迫切,希望快乐地度过生命中剩下的时光,所以无论生活中遭遇什么,中老年朋友们都应该积极地去暗示自己“没什么,一切都会过去的,生活本来就是快乐的”,尽量避免大的情绪波动,不要大悲大喜、大起大落,人到年老时,若把得失看得淡些,就容易变得更乐观。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持乐观的心态?
第一,中老年朋友们不要为一些小事而耿耿于怀,烦恼不休;活在现在,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尽可能地去赞赏,不要拿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比较,更不因一些小事而影响人际关系。这些都是乐观心态的主要来源。
第二,做到生活丰富多彩。若发现自己的精神和情绪不利于健康,就要设法摆脱它,如疲劳了,就静下来闭目静坐,养养神或听听音乐、散散步,也可安排些娱乐性休息,如看电影、戏剧、观赏花鸟、习字作画或者出去进行短途的旅行。
第三,坚持有氧运动。中老年人保持经常性活动,可提高乐观情绪,增加机体血氧饱和度,推迟衰老过程。因此,学习保健基础知识,增强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科学的生活方式,也是身体健康、延年益寿的重要措施。
第四,多交朋友,多进行交流。中老年人也有心情郁闷烦躁的时候,特别是由于子女、家庭的一些事情。此时,千万不要闷在心里,和年龄相当的朋友聊聊天,叙叙家常,或当心情不好时到亲戚家串门,身心自然而然得到了调节。
第五,多回忆些美好的往事。心情不好时多回忆些美好的事情,可以使自己的心情平和,对于不好的事情也能看得平淡些。
3.拥有年轻心态
人老了心态不能老,五六十岁的人要有二十岁人的心态。只有这样,人才会显得年轻有活力。只有年轻的心态才会有活力,有活力才会有精神,有精神才不会显得老。
希望永葆青春,保持年轻态的中老年朋友们,平时可以试着去做以下事情:
每天想想自己接下来该干些什么;如果想要自己记住些什么,不要记在便签纸上,强迫自己用脑子记住;平时阅读报纸时,先浏览所有内容,在脑中形成对所有内容的粗略印象,再挑选感兴趣的细读;面对一件复杂的事,不要感到头疼,分成若干个小任务,一点点地去完成;可试着去玩些电脑游戏,增强手脑配合能力;不断去尝试新事物,不要总在某个特定时间做同样的事。
总之,中老年人不要总认为自己年纪大了,就对什么都不关心,应该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对社会上的新鲜事物、社会现象多了解了解,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也可以多和年轻人接触一下,可以让自己更年轻。试着去接受比自己年轻的人的观点、行为,保持思想开放。年轻是一种心态,年轻与否,不在于年龄的大小而在于心态,千万别过早失去了年轻的心态啊!
4.摆脱烦恼
中老年朋友要善于摆脱烦恼,保持清心寡欲。面对生活中的烦恼之事不必烦躁不安,更不要处于郁闷状态,而要通过各种途径把不好的情绪及时宣泄出来。对于外界名利之事要善于超脱,对家务事不要操劳过度,让自己保持一份好心情。年龄大了,对一切事情不要抱过高的期望,留一席心理空间,这样,对事情的结果更易接受。树立乐观的态度,是克服不良消极情绪的制胜法宝。每个人可以依据自己的情况,去设想和创造一个心情愉快的环境。情绪虽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但人是可以控制情绪的。困难面前不气馁,委屈面前不怨人,知足者常乐。当自己不悦时,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就会感到其乐无穷;在不利的环境面前,要学会疏泄自己的消极情绪,可找几个知心朋友,发泄内心的苦闷和不满,正当的宣泄,有利于心理沉淀的释放。
5.学会豁达
中老年人养生,不要忽略了自己的性格特征,胸襟豁达,更利于长寿。社会在进步,人处在一定的历史活动中,有局限性,离退休的朋友们应该接受让年轻一代来接替自己的事业是社会的发展规律,应胸襟豁达,淡化名利。同时,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如行云流水,来自自然,归返自然,无数百岁寿星忘记了年龄,也就不恐惧死亡了,平时要学会自得其乐,寻找适合自己的娱乐活动,充实自己的中老年生活。
6.平和地面对生活
有些老干部退休之后,门庭冷落,平日里恭维的人不见了,故失落感倍增。且相对而言,月收入有所降低,昔日的那些年轻人,工资逐步高于自己,于是心理开始不平衡,处处看不惯,好发牢骚,爱生闷气。从总体上讲,大多数退休老人的生活条件还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如果能以平和心态看问题,认清自己最需要的是自身的健康,有了健康就有了一切,没有身体健康将会失去一切,知足常乐,重新确立生活信念,这才是对自身的健康最有益的。
§§§第二节 心理平衡——保养身体的法宝
据联合国卫生组织调查,心理健康问题是人类21世纪最严重的问题。《黄帝内经》说:“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结,惊则气乱,劳则气耗。”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除饮食起居外,情绪的好坏也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当人遇到精神压力而处于紧张、愤怒、焦虑等不良的心理状态时,都会引起生理上的异常改变。若时间较长,反复发生,便可能由功能性改变逐渐演变成器质性损害。有关专家对很多中风病人调查发现,75%以上是由于心理因素而诱发。心理专家认为,人都会有心理问题,关键是如何去面对。由于情绪会影响人体生理机能的运转和内分泌系统,中老年人一定要保持心理平衡,充分认识自我,接受现实的自我,寻求良好的方法,既不自卑,又不自傲,充满自信地对待一切。
怎样做到心理平衡呢?
1.正确对待自己
人贵有自知之明,人应该有自己的抱负,但有些人的抱负不合乎实际,根本非自己的能力所及、欲求不得,便会认为自己运气不好而终日忧郁;有些人做事要求十全十美、对自己的要求过于苛刻,最终受害的还是自己。为了消除挫折感,应把目标定在自己能力范围所及之内,稍有提前量,不努力达不到,尽心尽力能超越,心情自然就会舒畅了。
2.正确对待他人,心中常有爱心
很多人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若对方达不到自己的要求,便会大失所望。比如有的中老年人,整天埋怨子女对他不好,精神状态不好,心态不好,就容易生各种毛病,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道路,何必要求别人迎合自己的要求呢?这便是将自己的“标准”强加于别人。
3.学会暂时逃避烦恼及挫折
中老年朋友们在生活受到挫折时,应该学会暂时放下烦恼,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待到心情平静时,再重新面对自己的难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4.顺境时要助人为乐;逆境中要自得其乐
助人是人生快乐之本,帮助别人,可使自己忘却烦恼,并且可以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在助人的过程中,自己的人格也得到了升华,心灵也得到了净化;而不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痛苦的基础上,这叫做“落井下石”。逆境时,千万不要气馁,世上万物,福祸相依,风水轮流,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都是正常的现象。逆境时意味着光明离我们已经不远了,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自觉保持永远快乐的心境既是一门健康的科学,又是一门生活的艺术,就看你是用积极、乐观的思维看世界,还是用消极、悲观的思维看世界了,同样的事物结果可以完全不同,既可以“春风得意马蹄疾”,也可以“无可奈何花落去”。心境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主体的思想。
5.对某些事情适当做出让步
处理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时,在不影响大前提的条件下,以及非原则问题方面无需斤斤计较、过分坚持,以减少自己的烦恼。
6.要知足常乐,与世无争
俗话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自己有不错的工作,有房子住,儿女也都很好,根本就没必要和别人攀比,若自己不满足于现状,就应该去主动的追求些什么。用那些所谓的对比心来时刻激励自己,那是自己前进的动力,而不是等待上天赐予自己什么。只有付出了,才会收获。空等,永远不会实现自己的目标。再有,对比不是人一生之中重要的事情,生活最重要的是自己满足,而不是局限于某人的什么方面比自己有优势,于是自己就郁闷下去。自己总有比他人优势的地方,学会欣赏自己。那样,才能使自己更悠然地生活着。人的成就,并不是建立在自己比某些人有优势上,而是能去主动地生活,去实现自己心中的所想。去主动的掌握自己的人生。不论是荣辱、升降、得失,攀比是永无止境的,因为幸福本来就没有固定的标准,幸福是一种见仁见智的感受。只要心怀幸福快乐之树,快乐就会紧紧跟随着我们。
7.不要处处与人争斗
有些人心理不平衡,只是因为他们处处与人争斗,使得自己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其实,人际之间应和谐相处,只要你不敌视别人,别人也不会与你为敌。
8.对人表示善意
生活中被人排斥,常常是因为别人对自己有戒心。如果在适当的时候向别人表示自己的善意,诚挚地谈谈友情,伸出友谊之手,自然就会朋友多,隔阂少,心境会变得平静。
9.找朋友或家人倾诉自己的烦恼
生活中的烦恼是常事,如果把自己所有的烦恼都闷在心里,只会让人更加抑郁和苦闷,不利用身心健康;如果把内心的烦恼向自己的好友倾诉,心情会备感舒畅。
§§§第三节 学会自我调节,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进入中老年以后,人的心理活动会发生很多变化。这些变化有的是衰老的表征,有的是成熟的象征,中老年朋友们正确掌握一些调节的方法,积极主动的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使自己的情绪处于最佳状态,就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轻松愉快地度过自己幸福的晚年。
1.中老年朋友的心理变化
①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出现两鬓霜染、发落齿摇、目昏耳聩,以及躯体种种老病症痛等现象。这种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其心理活动和生理活动。
②中老年人记忆力衰退。老年人有意记忆占主导地位,无意记忆应用甚少;从记忆的内容看,老年人的机械记忆能力下降,远期记忆较近期记忆好,对往事的回忆非常准确。
③中老年人性格固定化。分为四类:拘谨型、慈祥型、麻木型、独断型。
④中老年人情绪趋于不稳定。当脑组织老化或伴有某些脑部疾病时,常有明显的情绪变化,易自我控制,勃然大怒且难以平静,其情绪激动程度和所遭遇不顺心的事情之程度并不相对应。有时为周围环境及电视剧中有关人物的命运而悲伤或不平,迅速出现情绪高涨、低落、激动等不同程度的情绪的变化,时而天真单纯,忽而激动万分等情绪多变的特征。
⑤中老年人意志的变化。其直接依赖于生理结构的智力功能下降,与积累知识和经验有关的习惯性智力常随年龄增长而增长,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下降,灵活性下降,突出表现在:缺乏果断性、主观固执、意志削弱等。
⑥猜疑和嫉妒。一般认为,人进入中老年期后,对周围人不信任感及自尊心增强,更加计较别人的言谈举止,严重者会认为别人居心叵测,从而猜疑重重。由于生理功能减退,性欲下降,易怀疑自己配偶的行为,常因之而争吵。并且由于判断力和理解力减退,常使这些想法变得更为顽固,甚至发展成为妄想。每当目睹年轻人活泼好动等性格时,会产生嫉妒和自责心理。
另外,一些事业心较强的人,到了退休的年龄,会有严重的失落感,情绪抑郁。当贫困或丧失亲人时,一些中老年朋友们易导致独居,并产生孤独感和压力感,据调查,约有60%的老人感到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