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关于数字的运用
(1)数字的增加或减少要注意下列用词和概念:
增加为过去的两倍。即过去为一,现在为二。增加到过去的两倍。即过去为一,现在为二。
增加两倍。即过去为一,现在为三。
增加了(增产了)两倍。即过去为一,现在为三。
超额百分之八十。即原来是一百,现在是一百八十。
降低到百分之八十。即原来是一百,现在是八十。
降低(降低了)百分之八十。即原来的一百,现在是二十。
(2)不能用“降低×倍”或“减少×倍”的提法,只能用“降低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因为减少(或降低)一倍就意味着等于零,如果减少(或降低)一倍以上的倍数,那就不可理解了。
(3)文中运用自己推算出来的数字,应仔细检查,使数字准确无误。如文中出现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数字,应检查它们前后有无相互矛盾和可疑之处。
(4)不能随便增删数字前后的“近”、“多”、“约”、“左右”等表示分寸的字样。
(5)计算超产数字不能用“完成了×年任务”或“跨进了一九九×年”等提法。因为按现有定额推算几年后的任务是不科学的。
(6)文稿中的计量单位应按国家计量局公布的有关文件执行。
翻译书刊中的计量单位,可按原著译出,但要采取各种注释形式注明其换算关系。
属于个别科学技术领域的书刊,因特殊需要,可使用某些非法定计量单位,但必须与有关国际组织规定的名称、符号相一致,与法定计量单位的原则不矛盾。
表达量值时,在公式图表和文字叙述中。一律使用单位的国际符号,只在通俗出版物中使用单位的中文符号。
(7)引用统计数字要考虑读者有真实感受,次要的技术性很强的数字,如无损于主题的阐明,最好不用。
(8)关于数字的写法,除公文编号、统计表、计划表、序号、专用术语(如维生素B1、U-2飞机)及其他必须用阿拉伯数码的(如“8字形”)外,其他情况下,汉字或阿拉伯字都可以用,但务必前后统一、全书统一。较严肃、郑重的文件或其他文体,则以用汉字为好,例如:年月日(一九九八年一月一日);数字(四十五公里、三千元);百分比(百分之七十五)等。
(9)“二”与“两”的用法不同:如果用作序数,应当用“二”,例如“第二”、“二月”(即二月份)、“二次大战”(即第二次世界大战)等;如果与量词连用,应当用“两”,例如“两个”、“两次”、“两月”(即二个月)、“两次大战”(即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等。
(10)章节标题层次及同级标题序码,必须段落分明、前后一致。除篇、章、节以外的分层序码,可参照下列规格处理:
第一档:一、二、三……
第二档:(一)(二)(三)……
第三档:1、2、3……
第四档:1)、2)、3)……
第五档:(1)、(2)、(3)……
第六档:①、②、③……
如只有一、二档或三、四档标题者,可以跳档使用。也可以增加拉丁字母(A)(B)(C)、(a)(b)(c)和罗马数字(I)(II)(III)、(i)(ii)(iii)的序数。但序数不宜用得过多,以免烦琐。
(11)凡涉及统一全稿的数目、序数等,需改动时应逐页改正或注明。
§§§第6节如何正确运用熟语
熟语是现代汉语中一种较为特殊的语言现象。它是人们久经沿用而定型的词组或语句,主要包括成语、惯用语、谚语、格言和歇后语等五种具体表现形态。由于熟语具有丰富的内容和精炼的形式,富有表现力,故在公文写作中被不同程度地加以运用。
1.成语
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的固定词组,具有表意的整体性和结构的凝固性特点。在公文写作中,成语的使用是常见的、大量的。如能恰当地运用,可使公文语言表达趋于简洁凝练,富有概括力和节律感,从而极大地增强其修辞效果。就总体来看,公文中运用成语具有多种表意功能,诸如用以表示观点或态度,表示条件,表示列举,表示对比,表示评价,表示解释,表示情状或问题,等等。
公文写作中运用成语,首先要注意弄清其实际意义,不能“望文生义”。特别是有些成语往往是表面意义的比喻或引申,还有的带有较强的感情色彩。如不认真加以区分,就很有可能导致混用或错用,有损行文的表达效果。其次要注意成语本身内在的特点,切忌自编自造,或者随意变换、增减,以确保公文的质量。再次要注意做到恰当、得体,不能只为追求成语表意的简洁凝练而硬凑或堆砌成语,否则就往往会因辞害义,事与愿违。
2.惯用语
它是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其主要特征是简明生动,通俗有趣。一般由三个音节组成,表达整体意义。但其原有意义已发生转化,而被一种新的意义所代替。在公文写作中,恰当地运用惯用语,可使行文生动活泼,富有文采,从而增强其表达效果。
公文中所运用的惯用语很多,不胜枚举。要注意把握所用惯用语的实际意义,做到恰切、自然,切不可随意乱用,以免适得其反;还要注意它的适用场合。有些公文,诸如法规体公文和命令体公文,因其自身所固有的性质和特点,一般不宜使用惯用语。其他如事务性公文中的简报、调查报告、讲话稿等等,对于惯用语的使用颇为多见。
3.谚语
谚语是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通俗、简练而又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句,包括农业谚语、讽诫谚语和生活知识谚语等。它一般都能揭示客观真理,富于教育意义。由于谚语具有句式匀整、音调和谐、具体通俗、形象生动的特点,故在公文写作中适当地加以运用,能够有效地增强其表达效果。
公文中谚语的适用情形与惯用语大体相同,即它一般多用于事务性公文之中,指令性公文、法规性公文和呈请性公文一般不宜使用。
4.格言
格言是具有教育意义的警句。一般是出自名人之手,而在群众中广泛流传的语句。它内容精辟,蕴意深刻,能给人以警戒和启示,并能增强行文的说明力。
5.歇后语
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有些公文,根据其内容表达的需要和特定的语言环境,恰当地运用歇后语,可使行文生动活泼,饶有趣味,并给阅者以深刻印象,收到较好的表达效果。
公文中运用歇后语,要特别注意其适用的场合。在庄重性的公文中,不宜使用歇后语,以免产生副作用和反效果。
§§§第7节如何正确运用名称
准确、科学地表述各种事物名称,是公文写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关于这一问题,国家历来的公文法规都作出了比较明确、具体的规定。而且,在公文写作实践中,人们对各种名称的表述也逐渐形成了一系列较为固定的规范化要求。综合起来,主要应认真把握和遵循如下几条原则:
1.统一性
是指在公文写作中,对于名称的运用,必须注意保持行文前后的一致性,不能出现同一名称在一篇或数篇公文中有不同的表述的情况。如果确有变动,则应用括号予以标注说明。此外,统一性原则还表现为对各种译名的表述要一致,亦即凡属外国国名和重要的或常见的人名、地名、党派、政府机构、报刊等的译名,均应以新华社的译名为准。
2.明确性
在公文写作中,有些文种如通告等,往往需要运用专业术语(名称)。对此,必须准确理解其真正含义,对于那些类似和相关的术语,更要区别清楚,避免用错。难懂的术语能不用的最好不用,以保持名称表述的明确性。否则,就会影响公文内容的正确表达,妨碍公文的应有效用。还有,要注意避免出现交待不清的名称。对于那些鲜为人知的物品名称或计量单位名称,如确需使用,应予以加注说明。一篇公文中第一次出现的县、市、地区、军分区、乡、村等名称之前应当冠以所属省份或地区名,但全国闻名的市例外;“组织上”、“领导上”、“上级”、“群众”等是集合名称,只能在泛指的情况下运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文中名称表述的明确性。此外,各种名称在公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应尽量用全称。如果名称太长确需使用简称,则应在第一次出现全称时,后面用括号加以标注说明。简称要按照一般习惯用法简化,不要随便硬造或苟简。
3.时效性
即指对于公文中的名称表述,一定要注意其时间效力。有些名称随着时间的嬗变和社会形势的变化而被明令禁用,有些名称又有新的更动,特别是人的职务、级别、单位等可能经常有所变动,这样,其原有的效力就会消失。对此,在公文写作中均应及时作出反应,注意分清场合,不可因循旧有名称不变,否则往往容易铸成错误。但是应该注意,使用新名称时应同时将原名称予以注明。还有,根据有关规定,要特别注意下列几种名称的表述:“苏联十月革命”应改为“十月革命”或“俄国十月革命”;“蒙族”应改为“蒙古族”(“蒙文”之称可以保留);“洋灰”、“洋钉”、“洋锹”等带“洋”字的名称除特殊情况(如用作历史提到时),因其含有殖民地的性质,不宜沿用,故应分别改为“水泥”、“铁钉”、“铁锹”等;“老革命根据地”应改称“革命老根据地”;“礼拜”系宗教用语,应改为“星期”。此外,长度单位中的“公尺”、“公分”、“公厘”等系旧称,现已明令不用,故均应改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名称即“米”、“厘米”、“毫米”等。
4.空间性
即指有些名称的使用还要受到地域的限制,因地而异。在不同地区,对于同一名称的使用包括其含义和用法等可能不尽一致。在此种情况下,必须慎重从事,不可草率造次。这就是说,对于名称的使用,应以普遍、能被一般读者或群众所熟悉为宗旨,而不要使用“地方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