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心理健康自护手册
3326800000021

第21章 克服心理障碍收获心灵感悟(6)

加强对有抑郁心理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首先要帮助他们客观认识自我,让他们增强对自我的爱护和对生命的珍惜;其次帮助他们客观地评价自我,摆脱自我无能心理的压力;最后,要帮助他们学会有效地控制自我,学会向朋友倾诉自己的烦恼,是中学生平衡心理矛盾的一个有效方法。

有抑郁心理的学生经常因过度压抑自己而感到焦虑和紧张,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学会向朋友倾诉自己的烦恼,不仅能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同时也能有效地控制他们的抑郁心境,从而轻松、愉快地学习和生活。

七、消除自我封闭

中学生自我封闭心理主要是指中学生内在的心理活动不轻易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这种心理现象在中学阶段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而日益明显。它突出表现为学生沉默寡言,喜怒哀乐不轻易表露,而且极易产生悲观情绪。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初一学生明显不如小学生爱回答问题,到初二这种现象更为明显;进入初三、高一,学生的封闭心理进一步发展,他们很少与父母交谈,家长询问学校情况,他们往往显得不耐烦或只作简单的回答,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趋势更为明显,他们不愿和老师接近,极少到办公室向老师提出问题或主动与老师谈话,特别不愿告诉老师班上同学的事情。

中学生封闭心理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由学生生理发展的特点所造成。中学生由于第二特征的出现以及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使他们产生了“成人感”。他们由于担心被人“小看”,往往羞于在成人面前暴露内心世界而产生封闭心理。

2.学生心理发展的社会性使然。由于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趋于成熟,所以他们热衷于同龄人之间的交往,而与成年人的关系则由依赖型转变为密切接触型和保持距离型,表现出封闭性和相对的开放性并存的特点。

3.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其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这必然引起他们情感上的变化,由儿童期的心里怎样想,行动上就怎样表现,发展为对问题的看法一般不流露。他们心里虽有许多奇异的想法,但往往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不轻易表露出来。

怎样克服自我封闭的心理呢?

第一,尊重、信任他人。生活在人类社会中,必须与人进行交往,如果你对人际交往表现得冷淡,这说明你对人的信任感和孩子般天真的直觉已被自我封闭毁灭了,因而你也不会从中获得应有的快乐,所以你要学会放慢自己紧张的生活节奏,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努力去寻找生活乐趣,如与初识者打打招呼,和朋友娱乐一番等,使自己不至于走向封闭的深渊。

第二,学会说“真有趣”。生活中你常常会发现,在大人眼里一点都不值得笑或一点都不觉得有趣的事,在我们眼里却那么有趣可笑。

正因为如此,孩子的烦恼才不会久留心中,总是过眼云烟。如果我们总是对什么都觉得“真有趣”,那么生活中就会常常充满开怀的笑声和无限的欢乐。

第三,顺其自然地生活。我们习惯干什么事都要事先有计划,有目的,这样才能把事情办好,但现实生活中并不能完全刻板行事,不能为了一件事没按计划进行、没达目的就烦恼。

如果你对每件事都精心策划,以求万无一失的话,就会不知不觉地把自己的感情紧紧地封闭起来。我们应该回忆一下自己童年时的样子,重视生活中偶然的灵感与乐趣,有时能让自己轻松高兴一下就行,不要整日奔忙于一个明确目的或一个难题,那样会很累的,要懂得快乐是人生的一个重要价值标准。

第四,不要压抑自己的真实情感,生活中会有许多令人陶醉、值得我们动心的事情,我们应当真实表露自己的情感。如你和挚友分离在即,就让即将涌出的泪水顺利地流出来,而不要强忍在眼眶里或躲到洗手间去哭泣。

为了怕别人说长道短而把自己身上最有价值的一部分隐藏起来,这是自我摧残,也无意义,倒不如真实对待自己的情感,遵从你的心,听取你心灵的声音,这样即使做错了,也不会太难过。

所以当你遇到挫折、感到烦恼的时候,不妨向亲朋好友诉说你的苦闷,即使有些话不能对自己的家人说,但可以告诉自己最亲密的朋友。有一首歌中这样唱道:“朋友忧愁我哭泣,朋友快乐我欢畅。”若能有这样的朋友,那你就是非常幸福的人了。

每一个青少年都应该尽情地展示你的青春风采和天真气息,以热情、开朗的态度面对人生,从而从“自我封闭”中走出来。让我们拥抱快乐的生活吧!八、摆脱强迫症的苦恼

每次考试后都担心忘记写名字,其实内心明明知道刚发完试卷就先写好了名字,但心里就是不能释怀;每次离开家后,都觉得自己忘了锁门,只有反复回去查看才能确定门已经锁好……

这样的情况在很多人身上都出现过,只是程度不同。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是一种强迫症的症状。

强迫症患者与其人格上的一些缺陷有关,如胆小怕事,优柔寡断,偏执刻板,急躁好强,内倾退缩。经常表现为:反复推敲,反复评价,求全责备,遇事过分细致,井井有条,力求一丝不苟。

强迫性神经症一般是指不由自主地出现某些想法和动作,本人不能以主观意志加以克制。也就是说,主观上明知这念头、情绪或行为是没有必要的,是不值得去想、去做的,可是自己却不得不去这样反复去想、去做,不去这样想这样做就感到很不舒服、很不安全,而且常常是越想去掉这样的念头或行为,这念头或行为却越强烈,令人十分苦恼。强迫症状可分为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两种。

其一,强迫观念包括强迫冲动,也叫强迫思维。常见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1.强迫性怀疑。对明知已经做妥当的事情,仍然不能放心,比如,明明已经把门锁好了,却仍然担心没有锁好;明明是贴好邮票之后才把信投到信箱里的,却不断怀疑可能没有贴上邮票,心中惴惴不安,很难安静下来。

2.强迫性穷思竭虑。常常对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问题翻来覆去地思考为什么,如“为什么1+1=2”、“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等。心里知道没有意义,却又不得不去反复思考,不这样做就感到心中不安,很不舒服。

3.强迫性对立思维,或称强迫性冲动。每当触及一些事物或词语时,总会不由自主地出现一些相反的念头。

比如在理智上自己明明很爱父母,可是一见到父母却出现要冒犯父母的念头或冲动,心里很害怕自己真的去这样做。其实这只是一种冲动的念头,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这样的。

4.强迫性联想。这种倾向会给同学在学习上带来很多干扰,比如正在听老师讲课的时候或在自习课上做习题的时候,有强迫倾向的同学就会在脑子里不断地出现一些无关的杂念,挥之不去,搅得自己心烦意乱,使听讲或做题的效率很低。

一些同学认为这是自己有“走神”的毛病,总是责备自己的意志力太差,并为无法改掉“走神”而苦恼。甚至家长也会责备他们学习不认真,不专心,没毅力。

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我们的心理辅导可以帮助同学有效地解除或缓解这类心理干扰,逐步提高学习成绩。

其二,强迫行为。常见的强迫行为与强迫观念有联系,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

1.强迫性计数。不由自主地去计算没有实际意义的事物的数量,如上楼时一定要数有多少台阶,走路时一定要计数自己的脚步,在马路上行走时要计数大楼的层数,或者对于电线杆、树干和商店的玻璃窗等都要计数。明知没有意义,也不可能记住,但一定要数下去,不然心里就感到不放心,不舒服。

2.强迫性检查。与强迫性怀疑有关,如离家时总要反复地检查房门窗户是否锁好、关好,甚至一遍又一遍地打开门锁再重新锁一次,尽管如此还是不放心。

有的同学做完一道习题,马上就怀疑可能做错了,其实这种题目他完全只凭口算就可以准确地判断正误,但是他仍然一遍又一遍地用笔算反复检查,严重影响学习效率。

3.强迫性洗手。不能克制地反复洗手,只要手上接触过自己认为不干净的东西,哪怕是一只很小的飞虫从手臂上飞过,也要反复地洗手,明知已经很干净了,但仍然企图多洗几次,也有的人表现为反复地洗衣服等。

4.强迫性仪式动作。如进门的时候一定要先退后进;路过特定地方一定要迈三步跨过去,不能迈四步;回家时一定要沿着特定的路线行走,如果遇到干扰没有沿着特定的路线走过去,那么一定要找机会重新再走一遍等。

这些刻板式的重复性动作和行为,对于当事者来说都有自己特定的含义,常常是含有吉祥平安的意思。

从小注意个性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不要给予过多、过于刻板的要求,对于预防强迫症的发生有很大帮助,特别是父母本人有个性不良者更应注意。参加集体性活动及文体活动,多从事有理想有兴趣的工作,培养生活中的爱好,以建立新的兴奋点去抑制病态的兴奋点。

对于强迫症的治疗,可采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可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1.心理治疗:解释性心理治疗为治疗的手段之一。患者要冷静分析本人的人格特点和发病原因,包括童年有无产生强迫症的心理创伤。如能找出原因,应树立必胜信心,尽力克服心理上的诱因,以消除焦虑情绪。

采取顺应自然的态度。有强迫思维时不要对抗或用相反的想法去“中和”,不要带着“不安”去做应该做的事。有强迫动作时,要理解这是违背自然的过度反应形式,要逐步减少这类动作反应直到和正常人一样。坚持练习,必然有效。

注意心理卫生,努力学习对付各种压力的积极方法和技巧,增强自信,不回避困难,培养敢于承受艰苦和挫折的心理品质,是预防的关键。

对于强迫观念者,当强迫观念一出现,即用声音干扰,效果也较好。

家长对孩子应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不要过分担心,尽量避免跟孩子讲大道理,尤其不能追根究底。对孩子提出的问题,最好按常识给予答复,说一遍即可,无需重复。

2.药物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可用三环类抗抑郁剂及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治疗。

九、了解心理咨询

我们遇到心理困扰时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大家可能对“心理咨询”这个概念都不陌生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心理咨询也正逐渐被我们所接受。但是,由于我国心理咨询业发展的时间较短,还不是很普及,所以,也有很多人对心理咨询存在一些误解和偏见,认为去心理咨询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是心理有病或变态,所以导致很多人不敢光明正大去做心理咨询。

“咨询”是指商量、征求意见或寻求别人帮助的磋商行为,心理咨询是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的过程。心理咨询作为一种专业技能,可以帮助我们摆脱心理困扰,达到心理平衡、保持身心健康,也会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我、开发自我。同时,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咨询师,具有必要的心理学、医学知识和综合运用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方法的能力,尊重、保护来访者的个人隐私,更不会歧视来访者。

心理咨询根据内容可分为发展咨询和健康咨询。发展咨询是指通过咨询可以帮助我们挖掘心理潜力,提高自我认识的能力,使工作、学习保持最佳状态。如:心理上有冲突、困惑、烦恼、痛苦等,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得以解决;健康心理咨询指受到各种心理刺激而明确体验到情绪上困扰时,如焦虑、恐惧、抑郁等,可以通过专业心理咨询解决。

心理咨询可有多种形式,如门诊咨询、通信咨询、电话咨询、互联网咨询等。

每一个人都会在人生的某些阶段遇到过心理困扰,对中学生来说,也会经常遇到各种情绪困扰问题,如:考场中的挫折、交往中的冲突、学习中的焦虑、成长中的困惑等。如果感觉到自己的某种心理困扰已经难以通过自我调节来处理,已经显著影响了你的学习和生活。这时候可以寻求心理咨询。

但是,要知道心理咨询不是万能的,并不是像打针吃药一样可以被动地等待痊愈,接受心理咨询是要我们自己有解决问题的愿望和动机,是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双方共同努力解决的问题和困扰,从而达到令咨询者人格独立、成熟、成长、完善的目的。

正如心理咨询专家李子勋老师所说,很多时候,我们就像蛋壳里的小鸡,被某一种行为方式禁锢了自由,心理咨询要做的就是帮助小鸡打碎这层蛋壳,让它来到一个更广阔的天地中。

所以,心理咨询就像精神按摩,是人们保持心理健康、促进心理发展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