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学会妥善应对灾难
3326900000012

第12章 家庭生活篇(6)

(2)塞纱布或湿棉花。在两边鼻孔内各塞入一小块消毒过的湿纱布,但也有专家偏好用白醋将棉花沾湿。醋里的醋酸会轻微地灼烧。但充血剂仅能提供暂时的止血,你若滥用它,可能会伤害鼻膜。

(3)擤过鼻血(清除血块)及塞过棉花之后,用拇指及食指将鼻孔捏在一起,持续压紧5~7分钟。假使仍未止血,再重复塞棉花及捏鼻子的动作,仍然压5~7分钟。这样应可收到止血功效。

(4)坐直,以免血液流到喉咙。

(5)冰敷可促使血管收缩,减少流血。另外,要注意冰敷的位置。“冰敷额头”的作用是希望借额头的皮肤遇冷时,能达到鼻部血管收缩以止血,但其效果并不好,因为距离出血的鼻孔部位太远,且局部过于冰冷会引起头部不适,所以正确的方法是可直接冰敷在“鼻根”及“鼻头”(即整个鼻子)上面。

(6)血液凝结后,将形成血块结痂,此时最好不要挖鼻孔,以免剥落结痂,造成鼻血复发。

(7)涂抹抗生素或类固醇软膏,可止痒也可防止黏液干硬。

(8)左(右)鼻孔流血,举起右(左)手臂,数分钟后即可止血。

(9)将流血一侧的鼻翼推向鼻梁,并保持5~10分钟,使其中的血液凝固,即可止血。如两侧均出血,则捏住两侧鼻翼。鼻血止住后,鼻孔中多有凝血块,不要急于将它弄出,尽量避免用力打喷嚏和用力揉,防止再出血。

(10)患者左(右)鼻孔流血时,另一人用中指钩住患者的右(左)手中指根并用力弯曲,一般几十秒钟即可止血;或用布条扎住患者中指根,左(右)鼻孔流血扎右(左)手中指,鼻血止住后,解开布条。

(11)取大蒜适量,去皮捣成蒜泥,敷在脚心上,用纱布包扎好,可较快止血。

(12)让患者坐在椅子上,将双脚浸泡在热水中,可止鼻血。

如果发生流鼻血的情况,除了进行相应的紧急处理,或是到医院检查治疗外,还应该在饮食中注意补充相应的营养素:

(1)补充铁质。你若容易流鼻血,不妨考虑补充铁质,以帮助体内造血。铁是红细胞中的主要物质——血红素的重要组成。

(2)补充维生素C。胶原蛋白是维持身体组织健康所必需的,而维生素C是形成胶原蛋白所必需的物质。上呼吸道组织里的胶原蛋白帮助黏液附着于适当的场所,使你的鼻窦及鼻腔内产生一个湿润的保护膜。

(3)补充维生素K。维生素K是正常凝血作用所必需的。其来源有苜蓿、海带及所有深绿色叶菜类。

16、耳朵被“入侵”了

2008年7月13日晚上8时许,家住合肥栢景湾的少年洋洋在家人的带领下来到安医附院急诊室,直叫耳鸣耳痛听不清。原来,洋洋在小区游泳馆享受嬉水之乐时,耳朵不慎进了水,仿佛感觉有只虫子在里面。傍晚时,他买来棉棒,想把水掏出来。忙活了半个多小时,不但没将水弄出来,却把耳朵弄伤了,疼痛不已。医生诊断他得了急性分泌性中耳炎。

中小学生耳道尚未发育完全,而他们又天性好动,所以有异物进入耳道要小心处置,不然会伤害鼓膜造成不良后果,严重的则可能损害听力。中小学生洗澡或游泳时耳内极易进水,这时应及时将水弄出来以免引起炎症。

由于水有一定的张力,进入狭窄的外耳道后形成屏障而把外耳道分成两段,又由于水的重力作用,使水屏障与鼓膜之间产生副压,维持着水屏障两边压力平衡,使水不易自动流出。有时外耳道内有较大的耵聍阻塞,则水进入耳道后更易包裹于耵聍周围而不易流出。耳内进水后会出现耳内闭闷,听力下降,头昏,十分不舒服,因此人们往往非常迫切想把水排出来。有人甚至用不干净的夹子、火柴棒、小钥匙等掏耳,这样虽然可侥幸将水屏障掏破,使水流出,但也易损伤外耳道甚至鼓膜,而导致耳部疾病。

耳内进水后,要科学地进行处理,最常见的方法是:

(1)单足跳跃法。把头歪向进水耳朵一侧,令耳孔向下,用同侧地脚单脚原地连跳几次,同时用手拉扯耳朵,把耳道拉直,让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使水向下从外耳道顺势流出。

(2)活动外耳道法。可连续用手掌压迫耳屏或用手指牵拉耳郭,或反复地做张口动作,活动颞颌关节,均可使外耳道皮肤不断上下左右活动或改变水屏障在稳定性和压力地平稳,使水向外从外耳道流出。

(3)手掌吸水法。把进水耳朵歪向下,用同侧手掌紧压在耳郭上,屏住呼吸,尔后迅速松开手掌,连续几次,进水便会被吸出。

(4)棉花沾吸法。用消毒地脱脂棉或软性吸水纸卷成捻子,轻轻地伸入进水耳朵里,当捻子碰到水时,水就会被吸在捻子上。

耳朵进水后,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可能会引起外耳道炎、外耳道疖肿、耵聍栓塞、鼓膜炎、化脓性中耳炎等耳病。所以,若以上方法均未能把水分排出,为了避免形成耳病,这时应去医院检查,对症治疗。

耳朵除了可能进水外,还可能遭到小虫子的“入侵”。人的外耳道是一条一端开口的管道,长约25~3厘米。许多小虫尤其是小飞蛾、蚊子容易飞进耳朵里,小虫在耳道内爬行、骚动、挣扎,由于耳道里的肉皮比较娇嫩,神经丰富,觉得耳朵又痒又痛。这些虫子在耳道内爬行或飞动捣乱时,往往会给人们带来难以忍受的轰隆耳鸣声和疼痛。当飞虫触及耳道深处的鼓膜时,还会引起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果你不断地触动耳道或耳郭,只会使耳道内的虫子乱飞乱爬,更增加痛苦。严重的会引起鼓膜外伤,损坏听小骨,影响听力。

小虫飞进耳朵后千万不可用掏耳勺乱掏,你一掏,小虫受到刺激就会向里飞,这样容易损伤鼓膜。正常的处理方法应该是:

(1)利用某些小虫向光性的生物特点,可以在暗处用手电筒的光照射外耳道口,小虫见到亮光后会自己爬出来。

(2)也可向耳朵眼里吹一口香烟,把小虫呛出来。

(3)侧卧使患耳向上,而后耳内滴入数滴食用油,将虫子粘住或杀死、闷死。

(4)当耳内的虫子停止挣扎时,再用温水冲洗耳道将虫子冲出。

(5)如果取出困难,则应该到医院的耳鼻喉科,让医生取出。

另外,耳朵内还可能进入植物种子,有报道称,有的人在小时候耳朵内进入了植物种子,由于没有进行适当的处理,导致成年后依然饱受折磨和痛苦。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不论是米粒、豆子、瓜子或任何种子粒进入耳朵内,都不能用滴油的方法,因为种子遇油会膨胀变大,难以弄出来,可用镊子夹或针挑的办法处置,如果无效应去医院进行处理。

17、烫着了,好疼呀

龚某在煮菜时,想把锅里面的油倒出来时,哪知道锅一晃,滚热的油倒在身上,把腹部和手多处烫伤,他连忙跑到水池边用自来水冲洗,但由于身上多处还是被烫出了水疱,而且烫伤处不断有渗出液体,疼痛难忍,于是到医院救治,经诊断为全身多处1度烫伤,医师立即为其进行了烫伤处理。

无独有偶,罗某在厨房烧开水,开水开了后,她没等水冷一点就急着把水倒进水壶里面去,一不小心晃动了一下水壶,开水从水壶溢出烫伤了左大腿,罗某马上用冷水冲洗,然后在烫伤处涂上蜂蜜,但烫伤处有巴掌大一片红,疼痛厉害,于是连忙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医院就诊。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不小心被烫伤了,在就医之前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呢?下面就给出一些具体的建议:

(1)先用凉水把伤处冲洗干净,然后把伤处放入凉水浸泡半小时。一般来说,浸泡时间越早,水温越低(不能低于5℃,以免冻伤),效果越好。但伤处已经起泡并破了的,不可浸泡,以防感染。

(2)用淡盐水轻轻涂于灼伤处,可以消炎。

(3)在受伤处,擦上酱油或蜂蜜、猪油、狗油、生姜汁,均能收效。

(4)用鸡蛋清、熟蜂蜜或香油,混合调匀涂敷在受伤处,有消炎止痛作用。

(5)切几片生梨,贴于烫伤处,有收敛止痛作用。

(6)小儿烫伤后,用黑豆25克加水煮浓汁,涂搽伤处,有疗效。

(7)轻度烫伤,可将干废茶叶渣在火上焙,微焦后研细,与菜油混合调成糊状,涂搽伤处,能消肿止痛。

(8)手足皮肤烫伤后,立即把酒精倒在盆内或桶内,将伤处全部浸入酒精中,即可止痛消红,防止起泡。若浸1~2小时,烫伤的皮肤可逐渐恢复正常。如伤处不在容易浸泡的部位,可用一块药棉浸入白酒中,取出贴敷在伤处,并随时将酒淋在药棉上,以防干燥,数小时后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9)皮肤被油或开水烫伤后,可用风油精、万花油或植物油(如麻油)直接涂于创面,皮肤未破者,一般5分钟即可止痛。

(10)用金霉素眼药膏涂在伤处,数分钟后可以消肿止痛。

(11)烫伤后,马上抹些肥皂,可暂时消肿止痛。

(12)发生小面积烫伤时,立刻涂点牙膏,不仅止痛,且能抑制起水泡。已起的水泡也会自行消退,不易感染。

除了要掌握烫伤的一些紧急处理办法外,更重要的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避免烫伤的发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留意以下重点,可有助减少被蒸气、滚水、滚汤、滚油等烫伤或因接触热的器皿、火焰、香烟等而被烧伤的机会。

(1)使用食器具时,打开热煲盖时要小心,免被蒸气烫伤;煲柄和煲咀要向内放,以免碰翻;预防煲干水,可选用会发声的煲来煲水;外出前、电话响或有人探访等,切记先关掉食炉及热水炉。

(2)拿取或运送器皿时,避免直接拿取或运送盛满的热水煲、汤煲和刚煮热的食物或饮品;拿取热器皿时,应用隔热手套或毛巾来隔热。

(3)易燃物品如报纸、火水或压缩式喷剂(像杀虫水)等,切勿放近火炉,以免发生意外;使用家用化学物品时,如漂白水等,切记佩戴手套,避免用手直接接触这些化学物品,同时面部皮肤及眼睛要尽量与化学物品保持距离,以免被化学物品溅伤。

(4)沐浴时,要先放冷水,后加热水来调节水温,以免烫伤。使用热水袋时,盛水应不多于3/4的分量,要塞好活塞,检查热水袋无漏及无破裂,并加上袋套,方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