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生物知识知道点:亟待保护的珍稀植物
3327700000017

第17章 珍稀藤本植物

藤本植物也称攀援植物,是一切具有长而细弱、不能直立、只能匍匐地面或依赖其他物支持向上攀升的植物的统称。具有木质茎的称木质藤本植物,具有草本茎的称草质藤本植物。

根据其攀爬的方式,可以分为缠绕藤本、吸附藤本、卷须藤本和攀缘藤本。还有一种特殊的藤本蕨类植物,并不依靠茎攀爬,而是依靠不断生长的叶子,逐渐覆盖攀爬到依附物上。列为濒临灭绝植物的藤本植物比较少,代表性的有藤枣、巴戟天、萼翅藤等。

藤本植物除观叶外还可以观花,有的藤本植物还散发芳香,有些藤本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还可以提供药材、香料等。利用藤本植物发展垂直绿化,可提高绿化质量,改善和保护环境,创造景观、生态、经济三相宜的园林绿化效果。

藤枣

藤枣分布于云南,现状濒危种。藤枣又名苦枣,目前仅见于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局部地区,个体极少,经调查只见到惟一结果的一株,极易被毁,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

形态特征

木质藤本,嫩枝被微柔毛。叶革质,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9.5~22厘米,宽4.5~13厘米,先端渐尖或突尖,基部圆或钝,稀宽楔形,两面无毛,上面具光泽,侧脉5~9对,两面凸起,网脉稀疏,不明显;叶柄长2.5~8厘米,顶端膨大而膝曲。雄花序有花1~3,簇生状,着生落叶腋部,总梗长6~10毫米,被微柔毛;萼片12,排成4轮;花瓣6,雄蕊6,分离。果序着生于无叶的老枝上,着果31,总梗粗壮,长达2厘米;核果椭圆形,成熟时橙红色,长2.5~3厘米,直径1.7~2.5厘米,心皮柄长达1.5厘米;种子椭圆形,长1.5~1.7厘米。

珍稀藤本植物

生长特性

藤枣为低山沟谷季节雨林林中的层间植物,为偶见种。分布于低山沟谷季雨林边缘。产地年平均温约20℃,年降雨量1200~1500毫米,分布不均匀,80~90%集中在雨季(5~10月),但干季多露,可补偿水分的不足,相对湿度80~85%。土壤为紫色砂岩形成的黄壤,有机质层厚,pH值4.5~5.5,果期2~3月。

知识点

最长的藤

在非洲的热带森林里,生长着参天大树和奇花异草,也有绊你跌跤的“鬼索”,这就是在大树周围缠绕成无数圈圈的白藤。

白藤茎干一般很细,有小酒盅口那样粗,有的还要细些。它的顶部长着一束羽毛状的叶,叶面长尖刺。茎的上部直到茎梢又长又结实,也长满又大又尖往下弯的硬刺。它像一根带刺的长鞭,随风摇摆,一碰上大树,就紧紧地攀住树干不放,并很快长出一束又一束新叶。接着它就顺着树干继续往上爬,而下部的叶子则逐渐脱落。白藤爬上大树顶后,还是一个劲地长,可是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攀缘的了,于是它那越来越长的茎就往下堕,以大树当做支柱,在大树周围缠绕成无数圈圈。白藤从根部到顶部,达300米,比世界上最高的桉树还长一倍呢。白藤长度的最高纪录竟达400米。

巴戟天

形态特征

巴戟天是缠绕藤本。叶对生,膜质,长圆形,先端尖,背脉及叶柄被短粗毛;托叶干膜质。花序头状,有花2~10朵,生于小枝端或排成伞形花序,花梗被毛;萼管半球形,先端不规则齿裂;花冠白色,喉部收缩,4裂;雄蕊4,花丝短;子房下位,4室,花柱细短,2深裂。聚花果常单个,近球形,每室一种子。花期4~6月,果期7~11月。

生于山谷、溪边或林下。主产于广东、广西,福建也有栽培。

性状特点

本种为扁圆柱形,略弯曲,长短不等,直径0.5~2厘米。表面灰黄色或暗灰色,具纵纹及横裂纹,有的皮部横向断离露出木部;质韧,断面皮部厚,紫色或淡紫色,易与木部剥离;木部坚硬,黄棕色或黄白色,直径1~5毫米。无臭,味甘而微涩。

知识点

叶绿素

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是一类含脂的色素家族,位于类囊体膜。叶绿素吸收大部分的红光和紫光但反射绿光,所以叶绿素呈现绿色,它在光合作用的光吸收中起核心作用。叶绿素为镁卟啉化合物,包括叶绿素a、b、c、d、f以及原叶绿素和细菌叶绿素等。叶绿素不很稳定,光、酸、碱、氧、氧化剂等都会使其分解。酸性条件下,叶绿素分子很容易失去卟啉环中的镁成为去镁叶绿素。叶绿素有造血、提供维生素、解毒、抗病等多种用途。

萼翅藤

形态特征

萼翅藤是常绿蔓生大藤木,高5~10(~15)米,茎的直径5~10(~20)厘米;茎皮灰白色,枝纤细,密被柔毛。叶对生,革质、卵形或椭圆形,长5~12厘米,宽3~6厘米,上面主脉及侧脉上被毛,下面密被鳞片及柔毛,侧脉5~8(~10)对,连同网脉在两面明显;叶柄长8~12毫米,密被柔毛。总状花序腋生或集生枝顶,形成大型聚伞状花序;花小,苞片卵形或椭圆形,密被柔毛;花萼杯状,5裂,裂片三角形;无花瓣;雄蕊10,2轮排列,5枚与萼片对生,5枚生于萼裂之间,花丝无毛;子房1室,胚珠3,悬垂。假翅果被柔毛,长约8毫米,具5棱,宿存萼片5,增大为翅状,长10~14毫米,被毛。

地理分布

在我国,仅发现于云南省盈江县那邦霸后山海拔300~650米处。缅甸、印度和新加坡也有分布。

生态特征

产地气候受印度洋暖流影响较深,具有气温较高、雨量丰沛、干湿季十分明显的特征。年平均温22.7℃,极端最低温2℃,年降水量2856毫米,90%集中在5~9月,相对湿度82%。土壤为砖红壤,pH值4.5~5.5。生于云南娑罗双林中。花期3~4月,果期6~8月。

知识点

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和藻类利用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和某些细菌利用其细胞本身,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将二氧化碳和水(细菌为硫化氢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细菌释放氢气)的生化过程。植物之所以被称为食物链的生产者,是因为它们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利用无机物生产有机物并且贮存能量。通过食用,食物链的消费者可以吸收到植物及细菌所贮存的能量,效率为10%~20%左右。对于生物界的几乎所有生物来说,这个过程是它们赖以生存的关键。而地球上的碳氧循环,光合作用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