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国学精粹
3328000000036

第36章 资治通鉴(1)

司马光(北宋1019年—1086年)

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

——清代大学者王鸣盛

在我国历史上,有两位复姓司马的著名历史学家,因此被人们称为“两司马”。他们就是撰写《史记》的司马迁和主编《资治通鉴》的司马光。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最卓越的编年体通史,也是中国史学史上涵盖时间最长的编年史巨著。成书900余年来,始终为世人赞扬推崇,与司马迁的《史记》并称为中国史学文化遗产之双璧,海内外蜚声扬名。该书共刊刻70余版,实为我国历代各类史书刊刻出版之罕见,足见其影响何等深远。

《资治通鉴》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作者的本意;它不仅为统治者提供“资治”的借鉴,也给全社会提供了借鉴。《资治通鉴》几乎相伴一代伟人毛泽东一生,他非常喜爱这部史学名著,前后共读了17遍,直至某些章节的书页变得残破不堪,仍爱不释手。而且经常告诉周围的人,每读一遍都获益匪浅,屡次向别人推荐这部史学名著。我国著名史学家翦伯赞曾评论道:“内容思想之博大精深,录事之求实考信,通古今之变,兼收并蓄,拾遗补缺,而成为学史、研史者不可不读之书;又以其考评前世之兴衰得失,通鉴于后人,有资于治国,而成为领导国家者不可不读之书,普通大众不可不读之书。”

近千年来,《通鉴》一直被推崇为中国史学的巨篇,广为流传,教益大众。而历代研究者层出不穷,继往开来;使其成为一门专门学问,即“通鉴学”。经过无数学者的努力,陆续产生了《续资治通鉴长编》、《续资治通鉴》、《明通鉴》、《清通鉴》等蔚然壮观的通鉴系列,而司马光以其一家之言,成为一代史学之尊。如今,对《通鉴》的研究正多层次、多角度地展开,它将更多地为人类的进步提供借鉴。这一发展趋势,恐怕是司马光不曾预期的,但却是他卓绝贡献的必然结果。

北宋名臣司马光奉宋英宗诏令,整理评论历代名臣事迹,于是开始编撰《通鉴》,作为朝廷统治的借鉴。宋神宗治平三年(1066年)四月,编成《通志》8卷。并在治平四年(1067年)十月进献给神宗,深受赞赏,赐名为《资治通鉴》,并由神宗亲自写序。熙宁三年(1070年),司马光反对王安石行新政,退居洛阳,继续撰写《通鉴》。前后历时19年,终于完成了这部博大精深的史学巨著。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共294卷,另有《目录》30卷,《考异》30卷。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开始记事,到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结束,前后共1362年。这部书通过翔实的历史记载,说明了历史经验对于封建社会政治统治的重要性;在这一点上,《资治通鉴》所提供的历史教训,是以往任何一部史书都不可比拟的,对于此后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有很大的借鉴和约束作用。

《资治通鉴》所选史料内容着重在国家兴亡、政策得失、君臣道德等方面,目的在提供治国借鉴,反映生民休戚的情况。为了写好这部书,司马光除使用政府馆阁藏书外,还借来不少私人藏书。编写时先将同类史料编成长编,然后去粗取精,由繁到简,对分歧较大的史料,则选择证据分明、情理近实者写入正文。所收史料除正史之外,诸如稗官野史、百家谱录、总集别集、传状碑志等总数不下300多种。司马光等人经过严格的辨析考证,整理成一家之言。除了正文中的引征之外,又将各种不同的说法和鉴别理由加以逐条说明,著成《通鉴考异》30卷,附在《资治通鉴》之末。这种认真严谨的态度大大增强了《资治通鉴》的可靠性,因此,这部书一直以“信史”而著称。在体例方面,编年体记事简明扼要,但因为受到时间限制,使史事拖沓割裂,难以反映全貌。司马光注意吸收纪传体的优点,大量采用连载、主载、附叙、追叙、补叙等写法,以事件为线索组织材料。使一向遭人冷落的编年体再次焕发青春,光耀史坛,与纪传体并驾齐驱。

司马光是北宋文坛巨匠,其叙事文字优美质朴,格调古雅浑厚,行文简洁晓畅。《资治通鉴》前后脉络分明,语言文字也极为简练。有许多场面和人物描写,已经成为文学史上的名篇,而大型战争如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的叙述,更是脍炙人口,引人入胜,堪称历史散文中的上乘之作。此外,全书还附有180多篇议论;其中80多篇是援引他人作品,其余全都是司马光亲手撰写。所论多为治乱之因,君臣之道,在以往所写史论和奏疏基础上,因史事而发挥,就时事而议论。字里行间,充满着匡辅的诚意和情感,寓褒贬臧否于其中,体现出因事劝谏的良苦用心。无论是民族问题还是用人原则,都针对现状提出了革除弊政的历史借鉴,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更具匠心的是,这么多的附论,与《通鉴》的内容取舍编排,竟是这样的浑然一体而不可分割,成为贯彻“资治”这一著史目的的点睛之笔。

这部书原名《通志》,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改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略古详今,重点着眼于探讨君主执政过程中的得失与国家兴衰的道理,虽然花费了大量的篇幅记载有关的政治事件,但对于军事、经济等其他方面也多有涉及。仅就其选择、收录我国古代政治史料来看,通过作者的剪裁消化、归纳运用,终成一部完整的政治通史体系,流传至今,对于警戒后世,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资治通鉴》已经同《史记》一样,被人们并称为史学瑰宝,广为流传。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司马光为何要编写《资治通鉴》呢?他看到当时没有一部比较简明完整的通史,使学习历史的人感到很困难;同时也为了给封建统治者提供历史借鉴。于是,他便决心动手编一部“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进资治通鉴表》)的史书,并确定此书的宗旨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是舍非”(《进资治通鉴表》),希望宋神宗借以改进政治,安定国家。

《资治通鉴》(以下简称《通鉴》)是一部集体编写的历史巨著,主编是司马光,协修是刘恕、刘攽和范祖禹,司马光的儿子司马康担任检阅文字的工作。司马光编写的这部书原名为《通志》,神宗即位后,把《通志》改名为《资治通鉴》,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由于司马光与王安石政见不同,不想参与政治,而希望专门从事编书工作,得到神宗的批准,因而把《资治通鉴》的书局由汴梁迁往洛阳。司马光等人的编写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按年月顺序,标明事目,剪粘排列起来,叫做丛目,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把丛目中编排的史料,进行初步整理,经过选择,决定取舍,并从文辞上加以修正。遇有年月事迹相抵触之处,须加考订,说明取舍理由,作为附注。由此写成第二稿,叫做长编。第三步由司马光就长编所载,考其异同,删其繁冗,修改润色,最后定稿。

司马光是为了巩固当时的封建政权,才编写《通鉴》,这就决定了此书的内容主要是政治史。他把历史上的君主,根据他们的才能分为创业、守成、陵夷、中兴、乱亡五类。创业之君,如汉高祖、汉光武、隋文帝、唐太宗等。守成之君,如汉文帝和汉景帝。中兴之君,如汉宣帝。至于“习于宴安,乐于怠惰,人之忠邪,混而不分,事之得失,置而不察,苟取目前之佚,不思永远之患”,使“祖考之业”日趋颓下的陵夷之君(《历年图序》),像西汉的元帝、成帝,东汉的桓帝、灵帝,都属于这一类。在司马光看来,最坏的是那些乱亡之君,他们“心不入德义,性不受法则,舍道以趋恶,弃礼以纵欲,谗谄者用,正直者诛,荒淫无厌,刑杀无度,神怒不顾,民怨不知”(《历年图序》),像陈后主、隋炀帝等就是最典型的例证。对于乱亡之君,《通鉴》都做了一定程度的揭露和谴责,以为后世君主鉴戒。

对于军事的记载,《通鉴》也很突出,对战争的描述十分生动。凡是重大的战役,对战争的起因,战局的分析,战事的过程及其影响,都有详细记载。如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都是杰出的例证。

《通鉴》也注意关于经济的记载,因田赋和赋税是封建经济的首要问题。因此,它对于商鞅变法、文景之治、北魏孝文帝的均田制等都有记载。

文化方面,《通鉴》也有记载,就学术思想来说,上至先秦的儒、法、名、阴阳、纵横五家的代表人物和学术主张,下及汉初的黄老思想,汉武帝的独尊儒术,以及魏晋玄学的盛行都有记载。对于佛教、道教的起源、发展,以及儒、佛、道之间的斗争也有叙述。对西汉以来经学的发展,典籍的校理,石经的刻立,九经的雕印及流传,都有较系统的陈述。著名的文人学士及其作品也有记载。史学方面,从《汉书》到沈约的《宋书》以及唐代的修史制度,均有记载。科技方面记载最多的是历代的历法。其他如天文学、地理学、土木建筑(如秦代的长城,隋唐的长安城和洛阳城)、水利工程(隋代的大运河)也有记载。

《通鉴》还有历史评论。一类是司马光自己写的,每篇以“臣光曰”开头;还有一类是选录前人的评论,开头都写明作者名氏。当然,司马光所选录的前人史论,都是符合自己的观点,大部分用于表述他的政治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