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诗歌精粹
3328200000012

第12章 荒原(2)

80多年过去了,我们再来看《荒原》,它日益显示出经典性的意义,艾略特对人类文明,对人类精神的关怀和他那种跳出自恋、浪漫主义的抒情,那种对人类存在意义的追问,仍然是我们今天应该去做而一再回避去做的事情。我觉得作为写作者,我自己仍然处在20世纪上半叶那些伟大的先行者所开辟的方向之中。在一些人看来,20世纪是过时的了,但20世纪所发生的一切对我一生的写作已经足够了。

(王家新)

艾略特《荒原》诗中的复活意识

1922年,《荒原》在英国《标准》杂志上发表后,在文化界引起了广泛而强烈的反响。评论界普遍认为,《荒原》中死亡意识占主导地位,诗人对世界已经陷入绝望的深渊,诗人是通过此诗来宣告世界的末日。笔者认为,这种看法没有理解诗人的真正意图。如果仅凭诗中有大量篇幅描写死亡、描写生活在废墟中丧失信仰的芸芸众生,就断言诗人是悲观和绝望,那岂不等于说脸上挂着笑容的人都是快乐的天使吗?其实,细读原诗,我们可以发现,诗人写死亡并不表示他已幻灭和绝望。他愤世嫉俗、借古讽今,对战后西方文明的衰落、道德的沦丧、人们信仰的丧失以及精神的死亡等做了深刻的揭露;对百无聊赖、庸俗麻木的人们发出振聋发聩的呐喊,召唤人们从荒原中看到新生和复活的希望。诗人期望人们恪守“舍予、同情、控制”的基督教教义并以此来拯救人欲横流、混乱不堪、日渐沉沦的世界,重新建立新的准则和秩序。

综观全诗,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对死亡的描写是他对日渐沉沦、混乱不堪的世界的鞭挞和揭露。诗人厌恶眼前这个喧哗与骚动的时代,他凭着敏锐的目光和敏感的神经觉察到人们百无聊赖、缺乏准则、行尸走肉般地生活着。在诗人看来,这种醉生梦死、丧失信仰、毫无目的的生活,对于人来说是可怕的。诗人希望有更多的人能了解虚无,对生命的意义有更深一层的认识,而不要整日眼睛看定脚前不知为啥而瞎忙。只有充分认识到当今世界死一般的存在,才能超越它,才有可能建立新的准则和秩序。诗人虽然对上帝死了感到深深的遗憾,然而他能够正视眼前的现实,认为世界沦落到这个地步是既成的事实,而且眼前的混乱仍会持续下去,人们还得经受转折时期的阵痛。只有熬过荒原般令人焦虑、苦闷的阶段,人们才会渐渐地从迷惘中走出来。

(佚名)

托马斯·史登斯·艾略特于1888年9月26日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曾祖是英国萨默塞特郡东科克地方的鞋匠,1670年移居美国波士顿。祖父毕业于哈佛大学神学院,是华盛顿大学的创办者;父亲是个殷实的砖瓦商人;母亲出身名门望族,博学多才,爱好文学。他的家庭具有很高的文化修养,而且一直保持了新英格兰加尔文教的传统。1906年6月,他进入哈佛大学专修哲学,同时还选修了英、法、德及古希腊各国文学以及中世纪历史、比较文学、东方哲学与宗教等,他的老师中有著名的新人文主义者欧文·巴比特和美学家桑塔亚纳。这期间,他开始诗歌创作。1908年,他从阿瑟·西蒙斯名噪一时的著作《文学中的象征主义运动》中了解了象征主义文学,开始走上了象征主义诗歌的创作道路。

艾略特1910年获得硕士学位后,艾略特前往巴黎大学研究柏格森哲学,同时接触了波德莱尔、马拉美、拉福格等象征主义诗人的作品。次年10月,他回哈佛攻读新黑格尔派哲学家布拉德雷的哲学,并学习印度哲学和梵文。1913年任哈佛大学哲学系助教。1914年,他以客座研究员的身份去德国,后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转赴伦敦,入牛津大学学习希腊哲学,完成了有关布拉德雷的博士论文。因为战争无法回哈佛进行答辩,于是定居伦敦。1915年,他和庞德相遇,后者帮他在现代诗的主要阵地《诗刊》上发表了《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一诗。这一年他和英国姑娘维芬·海沃特结婚。为了生计他到一家中学任教,年薪仅140英镑。1917年,他在罗厄茨银行找到了工作,不久又在《利己主义者》杂志做编辑。1919年,他的第一部文学评论集《圣林》出版。1921年,由于精神原因艾略特到瑞士疗养。在疗养院里,他完成了《荒原》。他将诗稿给了庞德,庞德意识到,这是一部无论在思想还是在风格上都非同凡响的诗篇,但他发现诗歌太长,便删去一半的内容,并力促其在《准则》杂志上发表。《荒原》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尤其在青年人当中。《荒原》发表的一年也正是乔伊斯发表《尤利西斯》的一年,它们构成了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双峰顶峙。这一年艾略特出任《准则》杂志的主编。

1924年,艾略特创作了《空心人》。1925年,他的《诗集1909-1925》出版。同年,他又做了费伯出版公司的编辑,从此便一直在这里工作。1926年1月至3月他在剑桥大学开设了克拉克讲座,题目是《十七世纪玄学派诗人》。1927年6月他加入了英国国教,11月加入英国国籍。后来他在文论集《为朗斯洛·安德鲁斯而作》中自称是“文学上的古典主义者,政治上的保皇党,宗教上的英国天主教徒”。皈依宗教成了他诗歌创作的转折点。1930年,他写了宗教诗《灰星期三》。l932年,他和已经完全精神分裂的维芬分居,以后维芬被送进了精神病院。1934年,他创作了戏剧诗《岩石》,又出版了论文集《怪神之后》,并开始创作《四个四重奏》。1935年,他创作了戏剧诗代表作《大教堂谋杀案》,该剧一公演便获得巨大成功。1938年初,他的另一部戏剧诗《合家团聚》完成,不久又发表了两部作品集《古今论文集》和《诗集1909~1935》,诗集收入了首次发表的《燃烧的诺顿》。战争期间,除担任防空监视工作外,他把相当一部分时间投入到《四个四重奏》的创作之中。1940年他发表《东库克》,1941年发表《干赛尔维其斯》,1942年《小吉丁》完成。至此,这部诗人晚期诗歌的代表作终于把其一生的诗艺探索推向了极致。1947年初,维芬出人意料地去世了。第二年12月,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他“在现代诗歌中作为一个先驱所取得的杰出的成就”。这一年他还发表了《文化定义随笔》。50年代后,艾略特主要从事文学评论和诗剧的写作,1950年,发表了诗剧《鸡尾酒会》,1954年发表《机要秘书》。1957年初,他和已经作了他8年秘书的瓦莱莉·弗莱彻结了婚。1959年,他完成了《政界元老》。20世纪60年代,由于身体原因,他除了到各地访问并发表演讲外,已很少写作。1965年1月4日,艾略特在伦敦溘然长逝。

长篇组诗《四个四重奏》是艾略特后期的重要作品,它仿照四重奏音乐的结构,分为四个部分。描写了一个皈依宗教的人在寻找真理过程中的精神历程。诗人在深沉思考了个人经历、历史事件和人类命运之后,试图寻找到一种永恒的、普遍的真理,而这种寻找又始终围绕着时间主题来展开。艾略特认为:历史由时间形成,时间由意义形成,因此,历史感就是对于时间意义的认识,而时间意义又必须通过特定的地点才能得以确立。这样,艾略特便将他的诗根据四个不同的地名分为四个部分:“燃烧的诺顿”、“东库克”、“干赛尔维其斯”、“小吉丁”。当时世界正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之中,面对这种世界性的大灾难,诗人却在时间中寻找到了精神的栖息之地。

艾兹拉·庞德是现代英国诗歌发展史上一位影响深远的人物。《诗章》是庞德诗人生涯中最重要的一部作品。他从1918年开始创作此书,直到1959年才完成初稿。这部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于一体的鸿篇巨制展现了庞德广博的知识,是研究庞德的一部最为重要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