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中国·现代1897-1931)
作者(徐志摩)在散文与诗方面,所成就的华丽局面,在国内还没有相似的另一个人……给我们的是另一种风格的神往。
——现代作家沈从文
这是一位传奇性的人物,想做诗便做一手好诗,并为新诗创立新格;想写散文便把散文写得淋漓尽致、出类拔萃。他不曾带走人间的一片云彩,却把永远的思念留给了中国诗坛。这便是徐志摩,灵动奔放与浪漫无羁的化身。
徐志摩是个热情奔放、灵感丰沛、充满浪漫和幻想的诗人。他深受西方资产阶级文明的熏染,一生都在追求英国式的“自由、平等、博爱”,他的诗就是他追求“爱、美与自由”人生理想的生动写照。徐志摩以一个民族传统文化叛逆者的形象出现在中国文坛,但他的诗篇又往往摇曳出古典秀雅的风姿,呈现出哀而不伤的中和之美、清水芙蓉的自然之美、秘响旁通的含蓄之美、清新雅洁的意象之美,反映出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基因与西方诗歌艺术的奇异结合。这位才华横溢、有如天马行空的诗人,在文坛上活动不过10年,却留下了许多经典诗篇,为中国和世界文学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徐志摩的诗是中国语言的结晶,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志摩的诗》是徐志摩的第一部诗集,其中收录的诗篇大多创作于1922年至1924年。其中不乏清丽恬淡、雍容典雅、晶莹蕴藉、浓妆淡抹的抒情小品,而嘲讽讥刺、冷峻犀利,以至凄声哀鸣、恶毒诅咒、歇斯底里的诗作,也屡见不鲜。诗集初次展露了诗人横溢的才华和与众不同的创作风格,绝对是他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志摩的诗》是徐志摩自己编选的第一个诗集,它的出版,使这位年轻诗人名声大振。在这本诗集中可以约略见出徐志摩回国初年的生活思想状况,以及他所“泛滥的感情”。在收录的诗中,有抒发理想和表现爱情之作,有暴露社会黑暗和表达对劳苦人民同情之作,有探讨生活哲理之作,也有写景抒情之作。诗的形式变化多样,有长诗、短句、自由诗、散文诗,更多的是对西方的诗式进行试验。这一时期,是徐志摩诗式的试验期,也是他诗歌技巧的磨炼期,他是在摸索和试验中显露出他诗人的才华和诗歌的独特风格的。
1922年秋,旅英留学归来的徐志摩,满怀英国康桥式的人生理想,期望在中国实现他的理想主义。《雪花的快乐》是《志摩的诗》开卷第一首,可算是徐志摩早期诗歌的代表作之一。作者运用隽秀柔和的笔调,描绘了雪花优美的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雪花的快乐。诗歌的节奏轻快,调子舒展明朗,意境优美。
如《为要寻一颗明星》、《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我有一个恋爱》、《婴儿》、《多谢天!我的心又一度的跳荡》等篇,与《雪花的快乐》一样,也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追求。它们既是抒情诗又是爱情诗,既表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由的向往,也流露出他对恋爱自由的渴望。要求人生自由、恋爱自由是徐志摩理想主义的内容,这二者往往密不可分地交织在他的诗中。然而,他的理想主义却与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和不可调和的矛盾,他与林徽因的恋爱以破灭告终,他所追求的理想人生和理想社会完全不能实现,这一切都使他陷入深深的忧郁和苦闷。因此,这些诗篇也不同程度地蒙上了悲凉的色彩,成了“苦闷愤怒的情感的无关阑的泛滥”(茅盾《徐志摩论》)。
1924年4月,印度诗人泰戈尔来华访问,给徐志摩的生活和创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他与泰戈尔建立了友谊。5月底,泰戈尔离沪去日本,徐志摩与他同行,《志摩的诗》中的《沙扬娜拉》那首诗,就是逗留日本期间写成的。
《志摩的诗》中,有一些是描写贫富悬殊穷人痛苦生活的诗篇。这类诗数量虽不多,但内容比较充实,反映了社会现实生活的某一侧面,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意义。诗集中还有一些写景抒情诗,比如《沪杭车中》。
徐志摩做诗十分注意意境,《志摩的诗》中大部分诗作,形成了他独辟的艺术境界。如《雪花的快乐》,作者把追求理想的主观感情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化实景为虚境,创出了一个优美的艺术境界。
《志摩的诗》所体现的民族传统美质
在儒家“温柔敦厚”诗教基础上形成的所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之美,是我国传统的审美习尚。《志摩的诗》正是继承了它积极的一面,明确提出要“用理智来节制情感”,主张和谐、含蓄、蕴藉,反对感情的一泻无余。
徐志摩的诗既没有郭沫若的奔放,亦没有闻一多的深沉,有的是飘逸、空灵,如潺潺溪水,如清风明月。他的大部分诗作没有愤怒,没有呐喊,没有慷慨高歌,甚至也没有希望和恐惧,有的只是迷惘的微笑、沉沉的静视和对自然的依恋。他追求的就是一种宁静、和谐、无冲突的美的境界,表达的就是经过理性筛选、过滤了的情感。
尽管徐志摩是一个感情丰富的浪漫诗人,但他在诗中却极力做到有节制的表现,不让感情泛滥成灾。这种以“理性节制情感”为原则的美学主张与“中和之美”是一脉相承的。
徐志摩诗歌中的自然美主要表现在感情的本真和意象的清新、自然上。
诗是诗人人格的表现,正如诗人本人一样。徐志摩在诗中表现出的感情率性而真挚,没有丝毫的伪饰,是他那单纯的自由、爱、美的信仰的率真表现,是他“情感的无关阑的泛滥”。《雪花的快乐》、《婴儿》、《为要寻一颗明星》、《我有一个恋爱》等篇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热烈追求。为了“献爱与一天的明星”,他宁愿让荆棘刺透脚心,冰雹劈破头颅。为寻觅他的理想,他乐于忍受痛苦,付出牺牲。然而他的理想主义与中国的社会现实存在着距离和不可调和的矛盾,于是他忧郁、苦闷、诅咒,他要“抛弃这世界,殉我们的恋爱”。不论喜怒还是哀乐,于徐志摩都是那么出于自然和天性。
作为一位富有浪漫气息的诗人,徐志摩对自然的偏爱比前人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当然与他的人生理想分不开。他认为生活是痛苦的,只有自然是纯洁的,要救治这个社会和人们,最好的办法是回归自然的单纯,与老庄的返璞归真有相通之处。他的诗歌意象大都是一些轻盈、纤巧、空灵、飘逸的自然意象,如风、云、月、星、雪、莲等,尤其是“云”这个意象,在其诗中出现率极高。有“云彩”、“白云”、“黄云”、“乌云”、“云影”、“紫云”、“绯云”、“褐云”、“云涛”、“云潮”等,真可谓在五彩斑斓的云海中云游,直至最终消失在生命的云端。在《沪杭车中》他连用九个意象“烟、山、云、影、水、桥、橹声、松竹、红叶”构成了一幅艳色秋景画,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有异曲同工之妙。
徐志摩是提倡新诗格律的重要现代诗人,但他不像闻一多那样有明晰的理论主张,并且以理论为指导写出格式谨严的诗作。徐志摩的诗“野性”气更浓,追求韵律但不完全拘泥于格律,而是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写出的诗无拘无束,灵动洒脱。在这一点上徐志摩颇似李白,由此可看出志摩诗作受盛唐诗歌的重要影响,也可看出志摩对于古代诗歌韵律美的创造性继承。
《志摩的诗》中许多诗节奏感很鲜明,那些特别典型的作品像乐曲一样,具有相当完整的音乐旋律,而且这种音乐性与诗意诗情是和谐的。尽管徐志摩像其他现代诗人一样,对传统有极强的反叛性心理,而将目光移向西方,但这并不表明他们完全脱离了古代诗歌传统。他们在选择西方的诗歌时,古老的民族传统无不在暗中指导着他们的选择。当他以外来文化与诗学观念作为参照来探索中国新诗发展方向时,又常常能够站在新的高度,用新的眼光对传统文化、传统诗歌做出新的阐释、评价、选择。徐志摩对传统诗歌的继承和创新对当代新诗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吴瑞雪)
颓废与欢乐的交织
徐志摩的复杂而认真的实践,造出了迷人的艺术奇观。一方面,他的确是“纯艺术”的忠实实行者,说他的趣味有点贵族化实在并不过分。他的诗歌本质只要举如同《沙扬娜拉》那样的诗,便足以说明一切。我们从他的那些精心结构的典雅的艺术建筑中,看到的是几乎每一个音节都是经过精心选择后安放在最妥切的位置上的。最奇异的现象是它能以纯粹的口语,展示那种失去锦衣玉食的没落的哀叹;那种无可奈何的眷恋,被极完美的音韵包裹起来,而且闪闪发光。
矛盾而复杂的徐志摩,他的执著的爱情的追求是远离了人间的天上。他的理想是单纯的、非现实的。但单纯到了到处受到人世烦扰的碰撞以至于毁灭,他于是失望。胡适说:“这个现实世界太复杂了,他的单纯的信仰禁不起这个现实世界的摧毁……”这就是他的许多诗篇夸饰自己痛苦的原因。徐志摩完全继承了西方文艺复兴以后的文学观念。他确认此岸世界,讴歌自然界神秘的美。他全盘接受了个性解放的思想,他美化自己憧憬的爱情。徐志摩以欢乐意识为轴心奠定了自己的浪漫主义诗歌基础。
许多论者不约而同地发现了他的诗中活动着的乐观的因子:“他的诗,永远是愉快的空气,不曾有一些儿伤感或颓废的调子,他的眼泪也闪耀着欢喜的圆光。这自我解放与空灵的飘忽,安放在他柔丽清爽的诗句中,给人总是那舒快的感悟。好像一只聪明玲珑的鸟,是欢喜,是怨,她唱的皆是美妙的歌。”(胡适语)“他是跳着溅着不舍昼夜的一道生命水,他让你觉着世上一切都是活泼的、鲜明的。陈西滢氏评他的诗,所谓不是平常的欧化,按说就是这个。又说他的诗的音调多近羯鼓饶钹,很少提琴洞箫等抑扬缠绵的风趣,那正是他老在跳着溅着的缘故。”(朱自清语)
徐志摩诗中这种生命的欢乐,来自他对生活的理想,尽管他这个理想只是一个朦胧的意念。他总是不知道风在往哪个方向吹,他也总是骑着一匹拐腿的瞎马向着黑夜里加鞭,而他的心灵总幻想有一颗明星。徐志摩诗的“柔美流丽”(陈梦家语)是有名的,他即使在讲痛苦和死,也充满了浪漫色彩,总是闪耀着让人欣喜的光辉。但是他的颓唐也是有名的,这是由于他把人生的理想建立在欢乐意识之上,一旦理想的明星熄灭(这是肯定的),伴随而来的就是一种无可言状的悲哀和绝望。
(谢冕)
徐志摩于1897年1月15日生于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其父徐申如是当地一名著名乡绅,曾任硖石商会会长,在沪杭一带金融界有相当的地位。徐志摩是徐门的长孙独子,自小过着舒适优裕的公子哥儿生活。小时在家塾读书,11岁时,进硖石开智学堂,成绩总是全班第一。1910年,徐志摩考入杭州府中学堂(1913年改称浙江一中),与郁达夫同班,当时担任兴武督理浙江军务朱瑞秘书的张嘉敖奉命视察学校,主动托人向徐申如求亲,以其妹张幼仪相许。于是1915年10月29日,徐志摩遵父命与张幼仪结婚。
1916年秋,徐志摩到天津的北洋大学预科攻读法科。翌年,北洋大学法科并入北京大学,徐志摩也随之转入北大就读。由张君劢、张公权的介绍,徐志摩拜梁启超为师,还举行了隆重的拜师大礼。梁启超对徐志摩一生的影响是很大的。
1918年8月14日徐志摩从上海启程赴美国留学。第一年,他进入美国乌斯特的克拉克大学历史系,10个月后毕业,获得学士学位,及一等荣誉奖。随即又转入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经济系。1919年,五四运动的浪潮波及远隔重洋的中国留学生群中,徐志摩参加了当地留学生所组织的爱国活动,同时,他的学习兴趣也逐渐由政治转向文学,因而获得了文学硕士学位。
徐志摩1920年,徐志摩去了英国,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待了半年。在这里,他结识了林长民及其女儿林徽因,由于林长民介绍,认识了英国作家高尔斯·华绥斯。由于高尔斯·华绥的介绍和推荐,徐志摩以特别生的资格进了剑桥大学皇家学院。在英国的2年,特别是在康桥的这段生活,对他一生的思想有着重要的影响,是他思想发展的转折点。徐志摩与“人艳如花”的才女林徽因交往甚密。二人于1921年秋天谈起恋爱,并有论婚嫁之意。这一年,徐志摩开始写作新诗。
林徽因于1921年随父回国,这使徐志摩陷入了极大的痛苦当中。1922年3月,他冲破家庭、社会的各种阻力,与张幼仪正式离婚。8月启程回国,2个月后到达上海。林徽因回国后不久,就和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相爱了。但他们没有正式订婚,这让痴情的徐志摩觉得还有一丝希望。但他的痴情和追求终究落空,只能在北京怀忧饮恨。
1923年春,徐志摩在北京办起了俱乐部,编戏演戏,并借印度诗人泰戈尔的《新月集》为之命名,新月社因此而得名。同年,他加入文学研究会。1924年,徐志摩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任北京大学教授。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他负责翻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