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英国1812年-1870年)
《双城记》是以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为背景的历史小说,故事中将巴黎、伦敦两个大城市联结起来,叙述曼内特医生一家充满了爱与冒险的遭遇,中间穿插了贵族的残暴、人民的愤怒、审判间谍等等。狄更斯用他的生花妙笔写来,历历如在眼前。尤其写到对人生感到绝望的青年律师卡尔顿,最后发挥“爱即牺牲”的精神,代人受刑的经过,给予读者难忘的感触。
——《双城记》译者
19世纪是英国小说走向成熟与繁荣的时期,当时的英国小说不仅取代了诗歌和戏剧在文坛独占鳌头,而且已经成为欧洲文化景观中璀璨的一页。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英国小说在他的笔下达到了灿烂辉煌的高峰。他以妙趣横生的幽默、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以及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气氛的有机结合而著称。他在道德寓言、流浪汉小说、个人成长小说、历史小说乃至当时少有人涉及的悬念小说等广泛的艺术领域都有很高的成就。不仅内容丰富、深刻,而且以其艺术上的创新对欧洲现实主义小说的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马克思把他和萨克雷等称誉为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
《双城记》是狄更斯后期创作的重要作品之一,以波澜壮阔的法国大革命为背景;全书结构严谨,情节错综复杂,真实传达了大革命时期的恐怖,也对于“集体意志”加诸自由的戕害有着深刻的体认。这部作品是狄更斯诸多鸿篇巨制中最短、最精练,然而故事情节最扣人心弦、惊心动魄的小说。
英国文学批评家、历史学家汤玛士·卡莱尔的《法国革命》是狄更斯写《双城记》的重要参考书。书里引用了一份在攻陷巴士底狱后从牢房中发现的秘藏手稿,作者是个叫格瑞·德默里的囚徒。其中有一段说:“若是大人为了上帝和最神圣的三位一体的缘故而给我安慰,把我亲爱的妻子的下落告诉了我——哪怕只是用一张卡片写上她的名字、通知我她还活着——那也是我所能得到的最大安慰,我也要永远祝福大人的伟大。”这一段话虽不多,却以其冤苦扣人心弦。这个可怜的人显然是叫人秘密囚禁了,否则为什么连他妻子的消息也不告诉他?可他却还要“永远祝福大人的伟大”,可见威胁着德默里的那位大人有多么大的权势!
这个情节恰好是《双城记》的核心情节。一个被人秘密囚禁10年的囚徒在狱中含血带泪写出了自己不幸的遭遇,并要求向仇人清算,而十多年后这封控诉书恰好控诉了自己无辜的女婿。围绕这个情节,作者写出了一个涵盖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云的波澜壮阔的故事。这就是《双城记》。
1859年问世的《双城记》以风起云涌的法国大革命为背景,直接反映了革命前后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表现了作者对待暴力革命的矛盾态度。无论从反映作家思想的发展,概括社会生活的广度、深度,还是从表现生活的艺术技巧来看,都是狄更斯后期创作中首屈一指的杰作。
1775年12月的一个月夜,寓居巴黎的年轻医生曼内特散步时,突然被埃佛瑞蒙德侯爵兄弟强迫出诊。在侯爵府第中,他目睹一个发狂的绝色农妇和一个身受剑伤的少年饮恨而死的惨状,并获悉侯爵兄弟为了片刻淫乐杀害他们全家的内情。他拒绝侯爵兄弟的重金贿赂,写信向朝廷告发。不料控告信落到被告人手中,医生被关进巴士底狱,从此与世隔绝,杳无音讯。两年后,妻子伤心过度而死。幼小的孤女露西被好友罗瑞医生接到伦敦,在善良的女仆普洛丝的抚养下长大成人。
后来,曼内特医生获释。这位精神失常的白发老人被巴黎圣安东尼区的一名酒贩、他旧日的仆人德伐日收留。这时,女儿露西找到了父亲,专程接他去英国居住。旅途上,他们邂逅了法国青年查尔斯·达尔内,受到他的细心照料。
原来达尔内就是埃佛瑞蒙德侯爵的儿子。他憎恨自己家族的罪恶,毅然放弃财产的继承权和贵族的姓氏,移居伦敦,当了一名法语教师。在与曼内特父女的交往中,他深深地爱上了美丽善良的露西。为了女儿的幸福,曼内特决定埋葬过去,欣然同意了他们的婚事。
在法国,达尔内的父母相继去世,叔父埃佛瑞蒙德侯爵继续为所欲为。他放纵自己的马车疯狂飞驶,若无其事地轧死了一个农民的孩子,终于被孩子的父亲持刀杀死。法国的土地上,一场革命的风暴正在酝酿之中,德伐日的酒店就是革命活动的联络点。达尔内的妻子不停地把贵族的暴行和联络的事项编织成不同的花纹,记录在围巾上,渴望复仇。
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风暴终于袭来。巴黎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昔日的贵族一个个被推上断头台。远在伦敦的达尔内为了营救家中的老管事,冒险回国,一到巴黎就被捕入狱。曼内特父女闻讯后星夜赶到。曼内特医生出庭作证,使达尔内回到妻子身边。可是短短几小时后,达尔内再次被逮捕。在法庭上,德伐日宣读了当年医生在狱中写下的血书——向苍天和大地控告埃佛瑞蒙德家族的最后一个人!法庭当庭宣判:判处达尔内死刑。
就在这时,一直暗暗爱慕露西的律师助手西德尼·卡尔顿来到巴黎。他买通狱卒,混进了监狱。他的面貌和达尔内十分相似,于是顶替了昏迷中的达尔内,把他替换出了监狱。曼内特父女早已准备就绪,带上达尔内立即出发,一行人顺利地离开法国。
德伐日太太在达尔内被判决后,又到曼内特医生的住所搜捕露西和她的幼女,在与普洛丝的争斗中,因为枪支走火而毙命。而卡尔顿安详地走向断头台,从容献身。
小说以真实而又形象的描绘告诉我们:革命是必然的,是正义的。而这种结论的得出缘于作者对当时法国社会的深刻刻画和对劳动人民苦难生活的生动描述。作为现实主义的历史小说,该书在狄更斯的作品中占有着独特的位置,它集中而全面地反映了作者思想的发展过程,同时它又具有巨大而又神奇的概括能力。《双城记》在反映社会历史现实的广度和深度上是其他同类描写法国革命的小说无法比拟的。
狄更斯《双城记》赏析
《双城记》是狄更斯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早在创作《双城记》之前很久,狄更斯就对法国大革命极为关注,反复研读英国历史学家卡莱尔的《法国革命史》和其他学者的有关著作。他对法国大革命的浓厚兴趣发端于对当时英国潜伏着的严重的社会危机的担忧。1854年底,他说:“我相信,不满情绪像这样冒烟比火烧起来还要坏得多,这特别像法国在第一次革命爆发前的公众心理,这就有危险,由于千百种原因——如收成不好、贵族阶级的专横与无能把已经紧张的局面最后一次加紧、海外战争的失利、国内偶发事件等——变成那次从未见过的一场可怕的大火。”可见,《双城记》这部历史小说的创作动机在于借古讽今,以法国大革命的历史经验为借鉴,给英国统治阶级敲响警钟;同时,通过对革命恐怖的极端描写,也对心怀愤懑、希图以暴力对抗暴政的人民群众提出警告,幻想为社会矛盾日益加深的英国现状寻找一条出路。
从这个目的出发,小说深刻地揭露了法国大革命前深深激化了的社会矛盾,强烈地抨击贵族阶级的荒淫残暴,并深切地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作品尖锐地指出,人民群众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在贵族阶级的残暴统治下,人民群众迫于生计,必然奋起反抗。这种反抗是正义的。小说还描绘了起义人民攻击巴士底狱等壮观场景,表现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然而,作者站在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立场上,即反对残酷压迫人民的暴政,也反对革命人民反抗暴政的暴力。在狄更斯笔下,整个革命被描写成一场毁灭一切的巨大灾难,它无情地惩罚罪恶的贵族阶级,也盲目地杀害无辜的人们。
这部小说塑造了三类人物。一类是以埃佛瑞蒙德侯爵兄弟为代表的封建贵族,他们“唯一不可动摇的哲学就是压迫人”,是作者痛加鞭挞的对象。另一类是德伐日夫妇等革命群众。必须指出的是,他们的形象是被扭曲的。例如德伐日的妻子狄安娜,她出生于被侮辱、被迫害的农家,对封建贵族怀着深仇大恨,作者深切地同情她的悲惨遭遇,革命爆发前后很赞赏她坚强的性格、卓越的才智和非凡的组织领导能力;但当革命进一步深入时,就笔锋一转,把她贬斥为一个冷酷、凶狠、狭隘的复仇者。尤其是当她到医生住所搜捕露西和小露西时,更被表现为嗜血成性的狂人。最后,作者让她死在自己的枪口之下,明确地表示了否定的态度。第三类是理想化人物,是作者心目中以人道主义解决社会矛盾、以博爱战胜仇恨的榜样,包括曼内特父女、达尔内、劳雷和卡尔登等。曼内特医生被侯爵兄弟害得家破人亡,对侯爵兄弟怀有深仇大恨,但是为了女儿的爱,可以摒弃宿仇旧恨;达尔内是侯爵兄弟的子侄,他大彻大悟,谴责自己家族的罪恶,抛弃爵位和财产,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赎罪”。这对互相辉映的人物,一个是贵族暴政的受害者,宽容为怀;一个是贵族侯爵的继承人,主张仁爱。他们中间,更有作为女儿和妻子的露西。在爱的纽带的维系下,他们组成一个互相谅解、感情融洽的幸福家庭。这显然是作者设想的一条与暴力革命截然相反的解决社会矛盾的出路,是不切实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