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文学精粹
3328300000007

第7章 哈姆雷特(1)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英国1564年-1616年)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这个剧本中有许多东西,可以叫做人类心灵方面的新发现,他的文学活动把共同的认识推进了好几个阶段,在他之前没有一个人达到过这种阶段,而且只有几个哲学家能够从老远的地方把它指出来。这就是莎士比亚所以拥有全世界的原因:……但丁、歌德、拜伦的名字常常和他的名字结合在一起,可是很难说,他们每个人都是像莎士比亚似的这样充分地标示出全人类发展的新阶段。

——前苏联著名文艺评论家杜勃留洛勃夫

英国的大文豪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也是整个欧洲文学史上少数几个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可以说,如果没有莎士比亚,无论是文艺复兴还是西方文学史都会逊色不少。恩格斯曾盛赞其作品的现实主义精神与情节的生动性、丰富性,而马克思则称莎士比亚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

莎士比亚一生创作颇丰,他的悲剧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作为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的人文主义者的软弱性和不可解决的矛盾,具有深刻的批判性。《哈姆雷特》是他最优秀的悲剧作品之一,也是西方戏剧史上的奇观。《哈姆雷特》为后世创立了悲剧的典范,对后世影响深远。据统计,从1877年以来,在欧洲平均每隔12天就有一部(篇)研究《哈姆雷特》的论作问世,历久不衰。

在莎士比亚时期,英国舞台上的“复仇剧”风靡一时,已经有人在莎士比亚之前写出了《哈姆雷特》。但是,莎士比亚赋予这个古老的故事以深刻的内容和崭新的思想,并且在艺术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在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剧本问世之后,再无人尝试改编,因为人们没有希望写得比莎士比亚更好。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和后来写出的《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一起被称为莎士比亚最著名的“四大悲剧”。

《哈姆雷特》(1601年)以12世纪末的丹麦历史为蓝本改编而成。整个戏剧由五幕剧组成。故事主要情节是: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在德国人文主义中心维登堡大学读书,他的叔父克劳狄斯趁着丹麦国王老哈姆雷特在花园午睡的时候,把毒液注入他的耳朵内而害死了他。之后克劳狄斯不仅篡夺了王位,而且很快就娶了他的嫂嫂,即哈姆雷特的母亲。哈姆雷特回国后对父亲突然死亡、母亲快速改嫁给叔叔、叔叔继承统治大权的过程很疑惑,因此闷闷不乐。这时,父亲的鬼魂告诉他自己死亡的原因,并交代给他复仇的责任。哈姆雷特遵照鬼魂的嘱咐,决定为父亲报仇。

哈姆雷特深知邪恶势力之大,为了不引起叔父的怀疑只好装疯卖傻。国王已经开始怀疑哈姆雷特,在大臣波洛涅斯的建议下,利用大臣的女儿、哈姆雷特的情人奥菲利娅去试探他,又指使哈姆雷特的两个同学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去试探他,都被他识破。哈姆雷特利用一个剧团到宫廷演戏的机会,安排他们上演了《贡扎古之死》,并按照父亲的鬼魂的话亲自加了几段杀兄篡位的情节,把戏名改成《捕鼠机》。在演出过程中,做贼心虚的叔父惊惶失措,起身就走,从而证实了鬼魂的话。当天晚上,哈姆雷特在去见母亲的途中,看到了克劳狄斯正在祈祷。这是一个复仇的好机会,但哈姆雷特怕在他祈祷的时候杀死他,会使他的灵魂升上天堂,而没有下手。哈姆雷特劝说母亲离开克劳狄斯,这时帐后突然有人惊呼起来,哈姆雷特误把偷听者——自己的情人奥菲利娅的父亲波洛涅斯错当国王杀死。克劳狄斯以此为借口派哈姆雷特的两个同学赉诏书去英国索讨贡赋,想借英王之手除掉哈姆雷特,哈姆雷特发现阴谋,中途矫诏,折回丹麦。

奥菲利娅的哥哥雷欧提斯从国外回来,雷欧提斯决心为父亲报仇。老奸巨猾的克劳狄斯把他父亲的死推在哈姆雷特身上。这时善良的奥菲利娅因为父亲被情人杀死和情人的出走,精神失常,误入河中淹死。在奥菲利娅的葬礼正在进行时,哈姆雷特恰好经过墓地。悲痛的哈姆雷特和奥菲利娅的哥哥雷欧提斯在墓穴中厮打起来。国王借机挑拨波洛涅斯的儿子雷欧提斯以比剑为名,设法用毒剑刺死哈姆雷特。

在决斗开始时,哈姆雷特占了上风。克劳狄斯怕哈姆雷特胜利,就斟上一杯毒酒以示祝贺。哈姆雷特的母亲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代替儿子喝了有毒药的酒。雷欧提斯在克劳狄斯的煽动下,一剑刺中了哈姆雷特,同时也在争斗中被毒剑刺中。这时,王后中毒身亡。奄奄一息的雷欧提斯在最后一刻良心发现,当众揭发了克劳狄斯的阴谋。王子哈姆雷特在最后的时刻奋力刺死了叔父,为父亲报了仇,并把国事托付给挪威王子小福丁布拉斯。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剧中人物性格鲜明、形象饱满,戏剧冲突尖锐、曲折复杂,语言富有特色、生动丰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说不尽的哈姆雷特

关于悲剧《哈姆雷特》的评论,在西方历代的莎士比亚研究中占据着特殊的重要地位,不仅浩如烟海,而且众说纷纭。其中,如何认识和评论哈姆雷特这个人物,可以说是古往今来许多学者、读者、观众的无休止的争辩的焦点。关于哈姆雷特的思想、性格的剖析,以及关于这一人物的典型意义与审美价值的估量,就是十分繁复的。在近400年的岁月里,哈姆雷特评论史上歧义颇多,真正是所谓有1000个演员扮演哈姆雷特,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有1000个观众看哈姆雷特,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有1000个评论家评论哈姆雷特,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说不尽的莎士比亚,说不尽的哈姆雷特。

如此情况,使哈姆雷特的形象几乎成为一个亟待破译而尚未破译的“密码”。即使在马克思之后的莎学中,人们也为难以解开的“密码”的魅力所吸引,纷纷追求“阿里阿德涅的线团”,祈望借此引导自己走出丹麦王子其人其事所构筑的这座既神秘而又符合模糊美学原理的“悲剧迷宫”。为什么哈姆雷特的悲剧形象经历了几百年还能深深地震撼人心,具有那么强烈的超时空效应与反馈作用?究其主因,显然在于哈姆雷特就是“人”、“人的生命”。他十分活跃的自我意识、自我观照、自我求证,也就是人的自我意识、自我观照、自我求证。而且,戏剧诗人还把他在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所感受到的人文主义人性观注入这一人物形象的思想与活动中,使之成为混合着多方面素质的艺术晶体。

无论从哪一视觉考察,哈姆雷特形象所表现出来的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人性观,绝非剧作家单一的人性观,它融化了此前人们的人性观,也在超前意识中预示了后世人的人性观。它不属于一个世纪,而是属于所有的世纪。别林斯基把哈姆雷特当做“人”的代表,或许道出了莎士比亚塑造这一形象的本意:“它是伟大的、深刻的,它是人的生命,它就是人,它就是你,就是我,就是我们每一个人!”雨果也认为:“哈姆雷特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人。”如果莎士比亚活在今天,或许他和现代美国剧作家奥尼尔一样,公开宣称自己描写的心爱人物象征“整个人类”。(王忠祥)

哈姆雷特的力量

《哈姆雷特》问世以来,人们对主人公哈姆雷特形象的认识和评论不尽相同,但一个主导的共同之处是:在哈姆雷特身上寻找普遍人性的东西,把他看做是永恒人性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