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生活在16世纪的人文主义者,受其所处特定历史条件和他本人思维方式的影响,莫尔又有很大的局限性。莫尔写作《乌托邦》的目的在于规劝当时的统治者进行社会改良,他的基本立场还是维护当时的社会统治秩序。《乌托邦》原作采用的是拉丁文,这便决定了它只能在上层社会传阅,而不会对下层社会造成什么影响。这与当时自下而上兴起的宗教改革运动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首先是由莫尔所处的社会地位决定的。莫尔在十几年的为官生涯中,屡任要职,始终忠心耿耿地维护现实的社会法律宗教秩序。其次,是由于莫尔的英雄史观。人文主义时代的思想家们几乎普遍将他们的理想建立在一种天真的、超阶级的人类理性和信仰的基础之上,期待着贤明的国君来启迪人们的理性,唤起人们高尚的信仰。作为一位人文主义者的莫尔,也没有摆脱这种局限性。这点在《乌托邦》一书中,处处可以得到印证。莫尔将乌托邦的开国者乌托普国王视为伟大君主的典范,几乎乌托邦的所有优良习俗都是由他倡导并由后人继承下来的。最后,莫尔所采取的这种态度也是由当时的社会条件所制约的。在资本原始积累的资本主义阶段,无产者还没有作为一个阶级而存在,更不会展示出他们所具有的先进性和革命性,莫尔还不可能将他们视为实现人类理想社会的主导力量。
另外,莫尔的“乌托邦”赖以存在的社会生产条件充其量还只能是农业和手工业经济,而且其中也不乏对古代奴隶制的赞美之处;由于当时的市场经济还处于一种无序状态,莫尔对商品与货币的认识也是很不充分的。这些都是我们在阅读此书时应予以注意的。(邢占军)
乌托邦——理想中的快乐王国
莫尔在他的旷世名著《乌托邦》中结合当时英国社会的现实,真实地揭露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广大劳动群众的痛苦生活,深刻地批判了资产阶级和封建统治者的血腥罪恶,并且通过对一个虚构的“乌托邦”岛国的细致描写,表达了他的理想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的卓越设想。
莫尔对未来社会的理想描述是建立在对现实社会深刻批判的基础上的。莫尔用大量篇幅揭露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圈地运动”给劳动人民带来的深刻苦难。莫尔对穷苦的劳动人民予以深切的同情,他用悲愤的笔触写到:在社会底层的那些种田的、拉车的、做零活的、赶货车的、干苦工的,他们终日像牛马一样地劳作,可是他们的生活连牛马都不如。而那些高居于社会之上的贵人却像公蜂一样游手好闲,靠对穷人《乌托邦》英文版封面敲骨吸髓般的重重盘剥,过着挥金如土的生活。莫尔认为,这种极少数人享乐,大多数人痛苦的社会是不公正的,它完全违背了人类的道德。他借乌托邦人之口针锋相对地提出,人人都有过快乐生活的权利,人类的全部或最大的幸福就是快乐。莫尔明确地把追求快乐当做社会的道德准则,他说:“我们的全部行为,甚至包括道德行为,最后都是把快乐当做目标和幸福的。”莫尔的以上论述鲜明地表达了穷苦劳动群众要求过美好幸福生活的愿望。
值得注意的是:莫尔在把快乐当做普通的道德准则时,并不认为每一种快乐都构成幸福。他对快乐进行了分类,区分了真正的快乐和虚假的快乐。他认为虚假的快乐不能为人带来幸福,它是不道德的,应当被抛弃,只有真正的快乐才构成人类的幸福,值得人们追求。
什么是真正的快乐,什么是虚假的快乐?莫尔对之作了详细的描述和规定,从这些规定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莫尔对当时罪恶现实的无情鞭挞和对理想社会道德生活的憧憬。
莫尔认为,虚假的快乐是通过损人利己的行为,或从庸俗的欲求和享乐中获得的快乐。莫尔坚决反对损人利己的行为,他认为社会中的人都是平等的,为了自己得到快乐而使他人失去快乐是不公平的。莫尔还列举了庸俗的虚假的快乐的种种表现:有些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一味追求华丽的服饰,好像高贵的仪表能够使他们也变得高贵似的;有些人自恃有高贵的血统和万贯的家产,总把他人的恭维当成快乐,甚至当他们已经把祖传的财产挥霍殆尽时,仍然疯狂地要求人们尊崇;有些人沉溺于掷骰赌博等愚蠢游戏,而没有看到这些完全是由他们的不健康情绪和反常习惯造成的。莫尔这里描写的正是当时英国贵族的行为。
莫尔认为,与虚假的快乐相反,真正的快乐是一种高尚的快乐,是在人类普遍的友爱互助精神促使下获得的快乐。人们在追求自己的快乐时,不但不应妨碍别人的快乐,还应帮助他人得到快乐。莫尔又把真正的快乐分为两种:一种是肉体方面的,另一种是精神方面的。肉体的快乐包括各种能引起生理快感的感觉,比如由饮食排泄、搔痒抓痛、夫妇行房等引起的快乐,也包括身体的健康与和谐。莫尔认为,身体的健康是最主要的肉体快乐,它是其他一切肉体快乐的基础;没有健康,就谈不上生活的安然和舒适。莫尔进而认为,当我们追求各种感官之乐的时候,应首先把它们看成是有益于健康的,是为了促进健康的。如果我们纵情于感官之乐而损害了健康,那是疯狂而可悲的。因此,我们在追求感官快乐时必须遵守这样的原则:“不因小快乐而妨碍大快乐,不因快乐而引起痛苦的后果。”
不过,与精神的快乐相比,肉体的快乐又显得次要。莫尔认为,精神的快乐是“一切快乐中第一位的,最重要的”。精神的快乐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的:一是来自发展理智和探究真理的思维活动,二是来自敦品励行的道德实践和对高尚生活的自我意识。此外,人们在回想过去的美好生活和遐想未来的幸福情景时,也会获得愉快的精神享受。
莫尔通过对真假快乐的对比描写,辛辣地揭露了现实社会中追名逐利的卑劣行径,其中尤以对拜金者的讽刺和批判最为精彩,其矛头直指贪得无厌的富人。莫尔写到:在金钱主宰的社会里,一些人把获得金钱看成是最大的快乐,他们完全变成了金钱的附庸。对金钱的崇拜使生活变得扭曲了:一个人的价值不是取决于他是否有才能,是否对人类有贡献,而是取决于他是否有钱。可是在乌托邦情况下就不同,乌托邦人是按照金银的实际用处来对待和使用它们的,它们并不比铁和陶器更受重视。在外邦人看来无比珍贵的珍珠宝石,在乌托邦人眼中也只不过是儿童手中的玩物。所以当外邦的富人身着华装丽服,珠光宝气地来到乌托邦时,立刻受到乌托邦人的嘲笑,被当成傻瓜和小丑。
总之,莫尔认为人类要想过上幸福的生活,就应当追求快乐,而且不是盲目追求任何一种快乐,而是追求真正的快乐,摒弃虚假的快乐。追求正当高尚的快乐是完全符合人类自然本性的,只有按照自然的要求生活才能得到幸福。因此,莫尔说,符合于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莫尔还将自然的要求和人类的理性一致起来,他认为服从自然就是服从理性,不为小乐失去大乐,不因小乐招致痛苦,就是一条理性的原则。那些追求虚假的快乐的人是完全违反理性的。莫尔最终求助于上帝的恩赐来保证人享受快乐的合法性,他说上帝造人就是使人过幸福的生活,追求真正的快乐乃是上帝的意志。莫尔还借乌托邦人之口说,所谓的上帝就是自然本身。这样,在莫尔看来,在道德的行为和规范上,上帝、自然和理性三者的要求完全是一致的。(周晓亮)
托马斯·莫尔于1478年2月7日出生在英国伦敦一个不太显赫的富有家庭。莫尔幼年丧母,由父亲带大。他的父亲约翰·莫尔曾担任过皇家高等法院的法官,是一位勤俭持家、正直明达的人,对儿子要求极为严格,这对莫尔一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托马斯·莫尔13岁时,父亲将他寄住在坎特布雷大主教、红衣大主教莫顿的家中。莫顿是当时一位很有影响的政治家,他学识渊博、机智过人、谈吐优雅,曾担任过英国的大法官,对此莫尔在《乌托邦》中专门做过描述。从他那儿莫尔得到了很多有益的影响。
莫尔于1492年进入牛津大学攻读古典文学,在那里他又学习了希腊文,这使得他可以尽情地阅读柏拉图、伊壁鸠鲁、亚里士多德等人的作品。其中,尤其是柏拉图的思想对莫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后来的评论家中有人干脆将《乌托邦》称为柏拉图《理想国》的续篇。在那里,他还学习了不少人文主义学科,并与在此任教的著名人文主义者科利特、格罗辛、林纳克等人有很深的交往。这些人文主义者,以及后来莫尔所接触的欧洲大陆著名的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莫斯都对莫尔产生了极深的影响,使他成为一位坚定的人文主义者。
在父亲的逼迫下,1494年莫尔被迫离开了牛津大学,进入了新法学院学习法学,后又在林肯法学院攻读英国法,并很快得到了头等律师的名声。莫尔踏入社会是从一个律师起步的。在担任律师期间,他接触了大量涉及下层社会的讼案,目睹了广大人民群众所遭受的苦难。他主持公道,能够替受屈的人们撑腰,因而在伦敦很有名望。此后,26岁的莫尔被选为议员,但很快便因维护市民的利益,而得罪了英王亨利七世,并受到了迫害。
1504年,亨利七世病故,亨利八世继任王位。
亨利八世表面上非常欢迎人文主义的做法,这令莫尔很受鼓舞,而且,莫尔反对新教的主张与亨利八世最初对待宗教改革的态度相吻合,再加上莫尔本人的声誉,亨利八世很希望接近他。莫尔相继受命担任一系列要职,并受封为爵士。1529年莫尔成为英国大法官,这是英国仅次于英王的第一号要人。但莫尔对自己的处境是非常清醒的,他曾对他的女婿说过,“若用付出莫尔的头颅的代价,可以换得正和英国交战的法国任何一个无足轻重的城堡,英王会不假思索地把莫尔的头颅割下的。”
莫尔的预见是非常准确的。由于他在国务活动中坚持己见,不肯委曲求全,英王对他甚为不满。在处理亨利八世与宫女安娜·宝琳的婚事上,莫尔不愿违背自己的信念,于是在1532年辞去了他所担任的职务。他的做法激怒了亨利八世,在莫尔引退后仍然多次对他进行迫害。亨利八世迫使议院通过法令,宣布他为英国教会的首领,并要求全英国杰出的人物,包括莫尔,都必须宣誓承认英王是教会的首领。莫尔因拒绝宣誓被关进伦敦塔。1535年7月7日,莫尔被处以死刑。1886年,在莫尔去世300多年后,天主教会追封他为圣徒,尽管他不是一位正统的天主教信徒。
莫尔将其对黑暗社会的批判与对美好社会的向往融会于《乌托邦》中,可与之相媲美的描绘理想世界的名著,还有英国18世纪杰出的政论家和讽刺小说家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这是一部奇书,英国著名作家乔治·奥威尔一生中曾读了不下6次,他说:“如果要我开一份书目,列出哪怕其他书都被毁坏时也要保留的6本书,我一定会把《格列佛游记》列入其中。”本书是以主人公格列佛自述的口吻展开叙述的,这部作品共分为4卷,主要叙述了格列佛一生的4次航海经历,他先后游历了小人国、巨人国、慧骃国等奇异的国度。作品批判了现实世界的黑暗,表达了对于理想世界的向往。
在欧洲14至17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中,意大利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哲学家、作家康帕内拉在他的小说《太阳城》中虚构了一个没有私有制、社会财富和产品都由社会成员享用、政治上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想家改造现世社会的理想方案。这一设想反映了意大利早期无产者和贫苦劳动人民反对剥削的要求和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对后来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有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