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无声的课外老师:课堂学习中遇到问题怎么办
3328600000027

第27章 如何提高随堂表达能力(2)

一、一字一顿法

就是在要强调的字词前后作短暂停顿,使所发出的声音迸出,铿锵有力。通常用来表现坚定的态度、强烈的情感。比如:“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这里的“一个一个”要一字一顿地作重音处理,强调乌鸦的动作和方法,使听众听完以后感受到乌鸦完成一系列动作时的聚精会神和谨慎小心。只有这样读者才能被乌鸦急切的心情和专注的神态所感染。“可是,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第一个“阵地”和“自己的阵地”要读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表明白求恩在十分紧急而危险的情况下做出果断的决定,这样读起来更能表现出白求恩对工作认真负责,把自己也看做是一个八路军战士。也只有这样才能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二、拖长音节法

把要强调的字词的读音拉长,调值读得夸张些,借增加音节的长度来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常用来表达较深沉的感情或耐人寻味的语意。比如:“啊!峰顶那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朗读时,读到“那么”二字之间采用拉长音节的方法,念到“么”时,又好似后面的气不足,有助于表达作者当时看到天都峰高和陡的程度,以及要爬上天都峰的困难。若只是一般地加大音量重读就不能表达出天都峰的高和陡,以及作者担心爬不上天都峰顶了。“狼气冲冲地说:‘就算这样吧,你总是个坏家伙!我听说,去年你在背地里说我的坏话!’。”朗读时适当拖长“算”、“坏”、“去年”等词的读音,可以生动地再现狼居高临下,以强凌弱、蛮不讲理的丑恶嘴脸。

三、重音轻读法

也就是控制音量,运用较强的气息,使气大于声,把要突出的词语轻柔而缓慢地读出。常用来表达怀念、悲伤、慈爱、缠绵等情感。比如:“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将“五光十色”、“瑰丽无比”两个词语轻柔而缓慢地读出,有助于表达作者欣赏西沙群岛时着迷的神情,展现出我国西沙群岛美丽无比的特点。“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在“死了”、“冻死了”前作短暂停顿,再轻轻读出,饱含对小女孩之死的同情和痛惜,可以表现出作者沉重的心情。

由此可见,重音朗读的处理方法多种多样,只有根据朗读的内容及思想感情的表达需要,采用相应的技巧,才能使朗读传情达意,生动感人。这样才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不会朗诵诗歌怎么办?

朗诵的要求比朗读的要求多一些、高一些。有较好的朗读基础,可以学朗诵表演。尤其是朗诵诗,通俗流畅、易读好懂,可以请老师和家长帮助选一些朗诵诗来练习朗诵。

怎样朗诵?我们摘抄著名演员谢芳《朗诵艺术杂谈》一文最后的一首总结性的小诗,作些解释,供大家参考。

选材要适中,体验应由衷,

处理在独到,演出需从容,

口既对着心,心又通过睛,

思想虽集中,耳目要灵通,

情切不冲动,自然又轻松。

好的朗诵诗主题鲜明,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明快,适于口语,而且富有激情,富有鼓动性。在少先队活动中朗诵这样的诗,优美动人的语言能叩开少年朋友们的心扉,先进的思想、豪迈的感情,如清泉流入少年朋友们的心坎。

为了感动听众,必须自己先受感动。正确地理解和体味一首诗的深刻的思想,其实比朗诵的技巧更重要。难以想象,没有真正领会诗人的意图、诗作的主题,靠一番装腔作势的“表演”,竟能使听众产生共鸣。而深刻理解了作品,才能在表演时做到胸有成竹,恰如其分地靠声音和感情把诗句送到观众的耳朵里、心灵里。

要说得一口较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要做到每个声母读得清晰,每个韵母读得完整,要保证声调的准确,要讲究重音、停顿、语调、速度。

为了用较大的音量,使自己的声音让每位听众都能清楚听到,还应该学“腹式呼吸”、“丹田运气”,腹部、胸部的活动要同呼吸换气协调一致。这些技巧可向语文老师、音乐老师或其他内行的人询问和学习。

“朗”是“响亮”的意思,朗诵,就是响亮地诵读作品。要以声音打动听众,就得注意咬字吐音,要学会做到“一字出口,如碰南墙,当当有声”,至少要向这个方向努力。

如果我们力求声情并茂,吐字清晰,声音铿锵,分清轻重快慢,有抑扬顿挫,感情充沛,毫不矫揉造作,并且朴素真实,从容不迫,加上眼睛看全场,感情有交流,配上一些适当的动作、表情,那么“只要自然地站在那里,口对着心,心通过睛,抓住这三点,身子和四肢随着眼神自然地转动、舒展就行了”。

综上所述,在朗诵诗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深知背景,明确目的

朗诵诗歌前,应搞清诗歌写作的时代背景,作者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了解了背景和目的后,会更加深刻地理解作品内容,朗诵时有利于唤起自己的激情,从而很好地表达诗人的意志和胸怀。

二、运用想象,大胆设计

一首诗写情、写景、写人、写物,虽是各有特色,但都离不开形象。诗人往往在抒发感情时,用形象来表达自己要说的话。我们在进行诗歌朗诵时,要运用形象思维,以“诗情画意”来丰富自己的想象,同时还要大胆地运用联想进行设计。

三、节奏和谐,语言流畅

节奏是语言的音乐性,及其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语音强弱、长短的现象。节奏的轻重缓急是随着人的情绪起伏和环境的变迁而变化的,诗歌的节奏尤为明显。以古诗五言或七言绝句来说,如不掌握其节奏,朗诵后会给人以杂乱无章的感觉,要掌握好节奏,主要是处理好诗歌词句的停顿及节拍。不会复述课文怎么办?

复述课文就是用自己的话和课文中学过的主要词句,把课文内容有条理地叙述出来。经常开展复述课文训练,不仅能促使我们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帮助记忆,而且能发展逻辑思维,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复述时,一般要求做到:①用普通话复述,声音响亮,口齿清楚,语句通顺;②有中心,有条理。复述的方式一般有三种: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和创造性复述。那么,到底如何复述课文呢?

一、理解课文内容

语文课本中,大多数课文文质兼美,层次清楚,中心明确。读课文时,必须读懂内容,抓住中心。如果这一点做不到的话,你的阅读就是无效的。读一篇课文可以这样安排:①先把课文读通顺、读熟练,在此基础上练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②复述之前,理一理文章的思路,并抓住重点词语作为复述的“路标”。

二、把握课文脉络

对作者的写作思路、课文的段落结构一定要很好掌握,这样,复述时才能做到有条理。复述练习要求: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中心,并记住文中的关键词语;②复述前,理清课文思路,先分段复述,再全文复述。

三、领会老师要求

如果老师要求详细复述,那你复述时的内容顺序、段落层次、重点部分以及情节发展应与原文一致;如果老师要求简要复述,则要注意抓住主要内容,删去课文中一些描述性文字,把人物对话和设问句改为陈述语气;如果老师要求创造性复述,则要在原文基础上发挥想象,重新加以组织,譬如改变人称、改变叙述顺序、合理扩充故事情节等。

四、列好复述提纲

为了使复述有条有理,复述前可以先列个简单提纲,确定复述的顺序。如《狼和鹿》一课的复述可以这样安排:①本文第1、2、3自然段先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了发生在狼和鹿之间的故事;第4自然段则揭开了灾难降临的秘密。同学们在复述狼和鹿的故事时,要注意先理清故事的脉络:狼鹿共存、森林美好——狼被消灭——“自由王国”灾难降临。理清了脉络,实际上也就是确定了复述的顺序。②复述时,要抓住课文中的有关数据和关键词语。尤其在复述第4自然段时,注意抓住“功臣”和“大坏蛋”两个关键词语。③注意复述不是背诵,它是课文内容、语言、情感的内化、重组和表达的过程,因此,切忌照本宣科。

五、用普通话复述

要重视加强复述前的自我口头训练。一定要在读通、读懂、读熟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复述。复述时力求用普通话,语句力求完整、通顺、连贯、精练;还要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说,注意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复述时,可先在小组内交流,如果你没有复述的经验,一定要争取在小组中发言,获得小组同学的帮助和支持,在小组训练的基础上,再积极要求在全班复述,以得到更多的帮助和指导。

总之,复述课文是一个从简单到具体,又从具体到创造的过程。也是一个从“死”到“活”、从“背诵”到“创新”的过程。同学们只要平时注意加强练习,复述课文的水平一定会大大提高。不擅长演讲怎么办?

演讲是一门语言艺术,它的主要形式是“讲”,即运用有声语言并追求言辞的表现力和声音的感染力;同时还要辅之以“演”,即运用面部表情、手势动作、身体姿态乃至一切可以理解的态势语言,使讲话“艺术化”起来,从而产生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